《18世纪全面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世纪全面战争-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李维叛军没有进攻,所以我们的火炮没有射程以内的目标可以射击。”
  莱特上尉听后微微一愣,他很想问一句,是哪个傻缺布防的炮兵阵地?
  不过转念一想,无论是哪个白痴下达的命令,都可以一根手指摁死自己这个小小的上尉,自己还是留点口德吧……
  就在这时,莱特上尉突然感觉炮声停滞下来,紧接着,他就听到自己的副官隔着老远,一边朝自己跑来一边指手画脚的高呼道:“李维叛军进攻啦!”
  莱特上尉再也顾不上眼前的通讯兵,急忙跟着自己的副官前往一线胸垒工事,而那名通讯兵则头也不回的逃离开。
  莱特上尉来到胸垒工事后,沿途所经过的士兵和军官都是身形一正,朝他敬礼或大声问好。
  塞纳维全权议长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一切都向正规军靠拢,正规军中严厉的上下级关系被梳理得非常顺畅。
  上级几乎对下级具备任何处罚的权力,甚至先斩后奏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事后能给出充分的理由和证据即可。
  正因如此,才使得第一道防线内的诺曼底大区行省联军士气不高,却仍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看不到任何开小差的逃兵。
  莱特上尉在胸垒工事中巡视一圈,发现已经被麾下的士兵填满后,满意的离开了胸垒工事,躲到安全的后方工事中。
  这也算是莱特上尉的特权,而他的心腹副官和几名卫兵,自然而然的跟着他一起,进入安全的后方工事中。
  所谓的后方工事,就是一个建立在小高点上的小型胸垒,这里的视野很好,但前面只有一道胸墙作为遮挡物,根本不具备防御价值。
  一旦前面的胸垒工事被突破,这个位置毫无防守的价值,唯一的用途就是方便呆在这里的军官看到情形不对,可以率先逃命……
  莱特上尉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在边境防线的时候,他刚看到黑龙战旗就带着自己的部队跑路了!
  由于莱特上尉带进卡昂市的本部兵力大半保存下来,甚至没有被追究不战而逃的罪责,继续当着他的上尉,还被补充进一批满腔热血的新兵蛋子……
  在莱特上尉的视野中,自己所负责的防区很不幸的被纳入李维叛军的线列步兵(近卫步兵)主攻区域。
  数千近卫步兵平摊开来,也没有什么战略纵深,仿佛丝毫不担心自己被骑兵迂回包抄。
  这是要多自信啊!
  不过莱特上尉觉得这一幕理所应当,李维叛军的威名在雷恩市战役、诺曼底大区边境战役、卢瓦尔河大区边境战役中已经打出威名,从军事角度上来看,战力比起法兰西正规军丝毫不弱。
  当然,军事角度上的看法只有少数人知晓,比如说亲自‘战败’过一次的莱特上尉。
  在政治上,巴黎政府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宣传李维叛军的非正义行为,和土匪一般的战斗力……
  对于没有亲自见识过李维麾下近卫步兵的人来说,巴黎政府的宣传合情合理,李维原本就是一个中等贵族家庭的男爵嫡子,匆忙建立起来的军队又能强到哪里去?
  至于李维的种种胜绩,则被巴黎政府在宣传中刻意弱化。
  比如说夸张了李维叛军的参战兵力,几千人的李维叛军,翻个十倍变成几万人,不算夸张吧!
  很多大区的暴动农民的数量加一起,也有几万人了!
  只不过这些暴动农民抢完了贵族城堡后,就自行散伙了。
  宣传中强化李维叛军的兵力后,再弱化政府军的兵力。
  其实也不用弱化,只要把政府军实际兵力的零头去掉,对上翻了十倍的李维叛军被打败,就不算丢人。
  双拳难敌四手的道理文盲都知道!
  只是,巴黎政府的宣传中去除‘零头’的计算方式不太数学,巴黎政府直接把后来整编的国民自卫队,乡镇民兵,城市警察全都当作零头去掉了……
  这些人本来就不是负责作战的部队,去掉了下面人也不会察觉到。


第94章 保命小能手
  就是这般‘四舍五入’之下,李维叛军的胜利在其他大区的民众眼里,就变成了纯粹靠人海战术取胜。
  至于李维试图恢复贵族旧制,违背民意的政治倾向,是如何拉起那么多部队的……
  巴黎政府在这方面做过非常符合逻辑的解释——都是那些不甘心失去特权的旧贵族带着自家农奴,加入到李维叛军之中,才造成李维叛军势大!
  这套说辞别说是普通的文盲平民阶级,就算是不少中产阶级都被忽悠住了。
  只有消息灵通的大资本家和上层社会,才知晓李维的真正实力。
  这就是‘政治’!
  政治二字,说白了就是上面人掌控民意,操控舆论的概括。
  当然,在落后的中世纪,政治跟民意没多大关系,主要看分封贵族和国王之间的关系。
  但在巴黎大革命后的法兰西王国中,政治却已经跟民意牢牢绑定在一起。
  正是因为这种巨大的改变,才让整个欧洲的君主国家感到恐慌。
  当民意高于君主权威的普世精神传遍欧陆的时候,君主专制制度也就走到了尽头。
  “完蛋了!
  彻底完蛋了!
  我竟然倒霉的成为黑龙军团的攻击对象……”
  “长官,他们应该叫做李维叛军,或者黑龙叛军,不能叫做黑龙军团……”
  莱特上尉一旁的副官听到自家长官的口误后,连忙左右扫视了一圈,低声提醒道。
  上面的塞纳维全权议长变成‘冷酷男’后,大家在言语上就多了很多顾忌。
  公然称呼李维这个叛乱分子建立的部队为某某军团,岂不是将其放在跟法兰西王国同等的政治地位?
  这就是政治错误啊!
  如果传到塞纳维耳中,被一撸到底都算正常!
  “对,你说的对。
  派人告诉前面的士兵,李维叛军没什么好怕的,工事前面的壕沟又宽又深,还有大量的拒马和木栅栏,李维叛军的士兵一时半会根本上不来,只要正常开火,就能把他们打退!”
  莱特上尉摸了摸额头的冷汗,对开口提醒自己的副官吩咐道。
  理所当然的,这种下达命令的危险工作,身为莱特上尉心腹的中尉副官是肯定不能亲自去做的。
  然后他叫上一名少尉,让他去传达命令!
  随后,这名少尉熟练的拉过来一名士官长,将命令转达过去……
  就这样,最后是一名在下面站岗,懵懂无知的新兵承担了这个传令的危险任务,屁颠屁颠的跑向前面并不算远的胸垒工事。
  而这时候,防线后方的野战炮终于发出怒吼,朝着已经抵近到距离第一道胸垒防线工事200米开外的近卫步兵轰击。
  自家火炮响了起来,让莱特上尉略微心安了一些。
  火炮就是这个时代军队的胆魄!
  战场上谁能拥有火炮优势,谁就能在气势上压制对手!
  只可惜,第一道防线的野战炮布置得太过靠后,不知是不是为了方便遇到不对的情况时,能快速撤退到第二道防线之中。
  在近卫步兵抵近距离第一道胸垒防线工事还剩下200米距离时,才堪堪进入第一道防线大后方野战炮的最大射程之内。
  是最大射程,不是最大有效射程!
  这个时代的滑膛炮准头本来就不靠谱,还不放入有效射程轰击,可想而知那些实心铁球都飞到了哪里去……
  莱特上尉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就是特么的没看到自家炮弹飞入李维叛军的队伍里!
  可是,炮声一道接着一道,后面的自家火炮明显打的热火朝天啊,自己的耳朵是不会欺骗自己的!
  莱特上尉一脸不解的转身,朝着大后方瞭望,还能看到后面极远处大量火炮发射时浮现的袅袅白烟。
  “奇怪了,炮兵那帮人到底在打什么?”
  莱特上尉满脑门问号,并且随着李维的黑龙军团近卫步兵战列线的快速拉近,问号立刻变成了感叹号!
  完犊子了!
  自家火炮正在蜜汁轰击,进攻的李维叛军部队根本没有遭到任何损失,就贴近自家阵地了!
  隐约间,莱特上尉甚至听到了对面肉眼可见的李维叛军战列线方阵之间的鼓点声。
  莱特上尉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和幻听……
  莱特上尉身边的副官不时瞅向自家长官,作为跟了莱特上尉的老人,觉得莱特上尉此时鬓角的汗水不断下流,根本不算是大问题。
  自家老大现在还能站在这里,没有转身准备跑路,已经很‘勇猛’了!
  不过这位副官对莱特上尉的行为丝毫不鄙视,只有经历了足够多的战斗,才会知道生命有多么可贵,跟着这种长官,在战场上才能活得久远啊!
  他没有死在美利坚独立战争中,多亏了莱特上尉的带队,那时候莱特还不是上尉,就因为足够‘机灵’,才能在英国人的枪口下一次次逃生。
  当然,也正因为莱特上尉的过往战绩太过‘辉煌’,法兰西砸锅卖铁打完美利坚独立战争后,刚刚升迁到上尉的莱特就光荣退役了……
  缩编的法兰西正规军,不需要莱特上尉这种战场保命小能手!
  而因为李维的异军突起,作为有过美利坚独立战争经验,以上尉军衔退役的莱特,自然接到了诺曼底大区政府的征召令。
  原本,他这种老资格的军官进入地方部队性质的行省联军中,至少要官升一级。
  然而,莱特上尉的个人战绩太过牛掰,所以上级愣是压下了对莱特上尉的正常晋升!
  这让莱特上尉十分失落,毕竟成为少校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呆在大大后方,凭借他的过人机智,哪怕李维叛军个个都是肌肉男,也能保住小命!
  不过,莱特上尉虽然贪生怕死,但不傻,比如说他现在已经汗流浃背,却不断克制自己站在这里。
  这时候如果跑得话,他百分百会被军法队抓住!
  毕竟后面还有两道防线呢……
  因此,莱特上尉此时正在祈祷上帝,希望自家麾下的士兵能抵抗到全线溃败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脱身了!


第95章 火力压制
  “该死,上帝他老人家现在一定在午睡!”
  莱特上尉看着被对面身处旷野之中的李维叛军士兵,用火枪射击压得在胸垒防线工事后面抬不起头,或者说根本不想抬头的手下士兵,嘴里忍不住开始编排起正在祈祷中的上帝……
  如果不是担心上帝听到自己的编排,莱特上尉甚至想要埋怨上帝是不是在跟哪个女天使贴身肉搏……
  正所谓,见识越多的人,对信仰的虔诚变得越拉胯,莱特上尉就属于这类人。
  参加美利坚独立战争前,他是一个出身平民家庭,非常笃信上帝完美无瑕的‘好人’。
  从北美大陆回国后,莱特上尉认为,上帝一定是眼瞎了!
  在莱特上尉瞪圆的双眼注视下,李维叛军压上来的队伍,用精准的枪法在不足80米的距离外,打的胸垒工事后面的守军士兵只知道抱着火枪瑟瑟发抖。
  守军中勇猛的人,在起身开一枪之后,往往‘回来’的就是尸体……
  对面的敌军枪法太特么准了,莱特上尉怀疑那个卡尔将所有枪法好的人都集中在一起,然后派过来欺负新兵蛋子!
  可是,李维叛军总共才多少人?
  这压上来的神射手足足几千人呢……
  完成火力压制后,进攻的节奏就变得异常简单。
  呆在后方手持单筒望远镜,看到这一幕的卡尔少将嘴角划起一丝理所应当的笑容。
  忠于李维大人,自然会变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火枪压制对手的同时,一门门有效射程很坑的臼炮被抬运上来。
  这个时期的臼炮跟后来的迫击炮虽然都是曲射抛物线的射击方式,但完全是两种物件,射程贼近不说,准头还不佳。
  所以,想要利用抛物线提升命中率,就只能把臼炮抬到跟火枪手排枪站立的位置差不多的距离上,才能保证大部分炮弹都落入工事后的敌军人群中,而不是飞到莫名其妙的地方……
  不过,这些上个世纪就在整个欧陆流行的臼炮,也有一个优点。
  就是足够轻便,两三个人抬着走一点问题都没有,布置的时候也很简单,放在地上随便摆弄一番,连后坐力都不需要考虑,臼炮因为构造问题,后坐力都传递到下方的大地上了。
  这比那些野战炮在布置阵地时,需要花费的功夫和时间节省许多。
  一门门臼炮就布置在负责火力压制的近卫步兵横阵后面,然后同时打出一轮齐射!
  这一次,胸垒工事后面的守军士兵终于撑不住了!
  火枪压制他们只要缩起脑袋基本上保命没问题,但走抛物线的臼炮开花弹,那可真的是在身边一发发落下!
  只要离得近一点,就会被爆炸的气浪和一些小物件弄得遍体鳞伤,这时候死亡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