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全面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世纪全面战争- 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可惜,区区一年时间,根本不足以扭转双方的绝对实力。
  李维为何有心情在战争期间,也不停歇时装选秀活动?
  就因为他知道,这场战争的胜利必将属于他!
  别看反法同盟的军队规模越来越大,但军情总局早就探查清楚,那些挂着正规军编制的部队,参军的士兵年龄已经下调到14岁!
  最高可达55岁!
  连满头白发苍苍的老头子,都穿上军服扛起长枪!
  俄罗斯帝国更是连妇女都武装起来,充分发挥出老毛子战斗到底的作风……
  比起普鲁士王国爆肝也爆不出多少军队,俄罗斯帝国的战争潜力无疑是巨大的,至少军情总局还没有查探到俄罗斯帝国的暴兵上限。
  军队的短期扩编,带来的是反法同盟军的质量下滑厉害。
  普鲁士王国中,由于以老带新的方式,除了第一掷弹兵军团外,所有的正规军都变成了新兵成群的部队。
  战场上甚至出现过,连一轮罗马近卫军排枪都没支撑柱,就崩溃的连队!
  这与之前可以站直身体跟罗马近卫军对射的普鲁士正规军,根本没有可比性。
  当然,敌人军队质量下降,不是李维懈怠的原因,李维懈怠的只是自己罢了,他对下面军队的要求也一直按照最高标准。
  不然的话,波尔查也不会被逼的在伊利比亚半岛大开杀戒,伊利比亚半岛虽然被平定了,但谁都知道,没有十年的恢复期,伊利比亚半岛基本上不可能有多少生产产能供养罗马帝国。
  在此时的西班牙半岛上,随处可见大片的荒废田庄与被烧毁的村落乃至城池。
  俨然一副人间炼狱的场景。
  这都是法兰西军团留下的痕迹。
  当然,好处也是有的,至少反法同盟即便强行登陆伊利比亚半岛,也很难从这里获取充足的补给……
  波尔查急着撤军,跟伊利比亚半岛的农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密不可分,他的军队再停留下去,可就养不起了!
  波尔查带领的法兰西军团返回后,没多做休整就投入到进攻之中。
  进攻的方向并不是普鲁士王国和俄罗斯帝国预想中那般,直接开启东线决战,而是北上攻入丹麦王国本土。
  丹麦王国在第五次反法战争中,存在感极弱。
  这里既没有发达的工业,也没有强大的军队,就连自然资源也是一般般。
  似乎没什么进攻的价值。
  并且,打平丹麦,也没有捷径进入普鲁士王国,若是先打败普鲁士王国的话,以丹麦的国力根本撑不下去。
  所以,反法同盟压根没想到,罗马帝国竟然会率先将抽调回来的军队,用于进攻丹麦王国。
  自然而然的,也没有准备多余的援军支援丹麦。
  丹麦本土的陆军,在第五次反法战争爆发后,确实扩充了好几倍,账面上足足有十几万人呢。
  然后这十几万丹麦陆军,面对同样是十几万的法兰西军团,在短短一周的功夫不是投降就是被歼灭,全境被波尔查轻松拿下,波尔查损失的兵力连占领伊利比亚半岛的零头都不到……
  究其原因,还是丹麦王国此时没有被民族主义渲染,丹麦官兵只知道自己是为国王而战。
  再加上暴君的李维在前几次反法战争中横行欧陆无敌手,丹麦陆军中普遍存在着恐法情绪,在战场上的表现自然不尽人意。
  结果就是被波尔查轻轻一捅,打穿了整个国家……
  战争如此快速的结束,跟排队枪毙时代的战斗情况也有关联。
  火枪的射程与射速问题,注定了进攻比起防守更具备优势。
  好消息是,在攻占丹麦后,丹麦王室投降的很干脆,并且也同意前往维也纳被李维洗脑。
  洗脑后的丹麦国王,立刻号召所有丹麦人加入到罗马帝国为首的神圣同盟中。
  在欧陆各国中,这次战争叫反法战争,但在罗马帝国中,这次战争的官宣叫做神圣战争。
  只不过,欧洲的主流舆论还是认为这是第五次反法战争罢了。
  在舆论口水战中,李维从来没赢过……
  除此之外,波尔查还在丹麦陆军中,缴获了几门英国人生产的榴弹炮。
  也就是改进版本的臼炮,用了稳定开花弹,现成榴弹的曲射火炮。
  有了这些样炮后,帝国科学院用不了多久就能大批量仿造。
  不过很快罗马帝国军方就发现,这种榴弹炮杀伤力固然很大,但在战场上用途却并不是很好,原因则是这种榴弹炮的射速很坑,甚至还不如普通的野战炮!
  如果步兵发动冲锋的话,这些榴弹炮基本上只有一次发射的机会……
  当然,最重要的是,近卫步兵的士气碾压数值太高,榴弹炮提供的助力微乎其微。
  丹麦王国沦陷后,普鲁士王国的本土顿时被罗马帝国半包围起来。
  紧接着,在李维的严令下,卡尔领导的东线集团军发起了总共,将普鲁士王国西面的突出部全部占领,用了三天时间,在长达数百里的战线上,歼灭了超过十万普鲁士陆军,同时击溃了数十万普鲁士兵团!
  这一战,彻底戳破了普鲁士王国大面积扩军带来的民族自信心,普鲁士人骤然发现,他们扩编的军队战斗力跟民兵没啥区别,跟暴君李维的军队比起来,屁都不是。
  这次胜利极大的动摇了普鲁士军心,卡尔则裹挟大胜之势,再一次发起全面进攻,在短短一个月功夫,席卷了大半个普鲁士,一路推进到普鲁士王国的首都柏林!


第359章 普鲁士投降
  “国王陛下,您真的要这么做么?”
  柏林王宫中,一群内阁重臣和容克大贵族们,看着上首满脸颓丧的腓特烈。威廉三世,等待着他最后的抉择。
  “我们已经失去了胜利的希望,继续打下去只会让更多无辜的人死去,让整个柏林沦为一片废墟。
  西班牙王国和葡萄牙王国的遭遇你们也看到了,李维的军队会毫不留情的将所有的反对者都处死,然后把他们的家人亲眷抓进劳务所中,过着如同奴隶一般的生活。
  你们想要让自己的家人未来变得如此凄惨么?”
  “陛下,柏林城内已经聚集了超过20万正规军,加上民兵的话,数量翻倍也不是问题,我们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主战的容克贵族将军,出列劝说道。
  然而,不等腓特烈。威廉三世回话,就有投降派的容克贵族主动站出来反驳道:
  “我们在之前的战斗中,军队规模高达百万,仍然被李维的近卫军全面击败。
  这个教训难道还不够么?
  现在柏林市中的部队,包括被我们寄予厚望的第一掷弹兵军团,也只是李维手下的败兵,二十多万正规军,哪一只部队没有在战场上被李维的近卫军击败过?
  李维的使者已经告诉大家,顽抗的下场是什么。
  以李维的秉性,如果我们继续坚持打柏林保卫战,整个柏林乃至方圆百里之内,都会变得寸草不生!
  李维的近卫军将会化身食人的野兽,将柏林城内所有人吞噬殆尽!
  李维就是来自地狱的魔鬼化身,他能控制数十万精锐的士兵不惜性命的为他打仗,我们只是凡人,凡人是无法战胜魔鬼的!”
  “说的没错。”
  腓特烈。威廉三世插嘴道:“李维不是凡间的人类,他一定是来自于地狱的魔鬼化身,所以才能做下这一切。
  我们已经败了,不能把所有人都拉入到死亡旋窝之中。
  即便你们自己愿意战死沙场,难道你们的妻儿父母兄弟也愿意被杀死么?
  普鲁士可以没有,但人总要活着,更何况李维愿意继续承认大家的爵位,哪怕是没有封地的爵位,至少大家的个人私产能得到保留。
  这可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认可。
  我想,现在不会还有人幻想着,反法同盟可以击败李维的罗马帝国吧。”
  普鲁士国王话语一出,大厅中顿时变得安静下来。
  主战的容克贵族们满脸苦涩,开战前在普鲁士王国中,主战派容克贵族占据着绝对优势,但现如今再次站在这里的主战派容克贵族,比起开战前只剩下不到一半面孔……
  毕竟,顶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将领,几乎都是主战派的容克贵族。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李维的近卫军有多么强悍。
  他们仍然坚持作战,只是因为不甘罢了。
  而现如今,这份不甘被自己的国王血淋淋的剖开摆在大家面前。
  让所有人都明白,不甘的战斗只会带来更多的死亡,让所有人家破人亡!
  而只要大家放下武器投降,避免这场必败无疑的战争,大家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家产和贵族头衔,继续享受着人上人的优渥生活。
  即便未来有被暴君李维催眠洗脑的风险,也足以保全自己的家族延续。
  付出自己一人的代价,保全整个家族,这对于容克贵族们来说并不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毕竟很多容克贵族,在开战前就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
  只是,普鲁士的军队很明显没有容克贵族们那般高的觉悟,连被寄予厚望的第一掷弹兵军团都败了,大家还有什么信心继续打柏林保卫战?
  腓特烈。威廉三世之所以主张投降,就是因为他很清楚现在柏林城内的守军,除了数量之外,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士气早就已经掉底了!
  不是腓特烈。威廉三世愿意放弃王位,而是他不得不放弃王位,至少,李维允许他保留一个勃兰登堡公爵的荣誉头衔,他们家族的人可以获得优先在勃兰登堡地区当官的特权。
  这些特权自然不可能写在法律中,都是李维和他的内阁特别授予的。
  现在罗马帝国虽然开展了公务员考试选拔制度,但实际上除了公务员考试当官的途径外,还有贵族的直升通道,只不过这类通道不对外公开,也没有哪一家报刊敢放出来消息罢了。
  公务员考试选拔制度,挑选的是基层公务员和小官小吏,是为了安抚人心的措施,真正的中高层,其实还是讲究出身的。
  这其实是李维政府收买外国贵族人心的手段。
  投降李维的贵族,如果什么也得不到的话,他们何必投降?
  打不过他们难不成还不能跑么?
  更何况,真要是什么都得不到,保不准会有那种一根筋的贵族,就带兵要死磕到底,临死前也要在罗马近卫军身上咬下一口肉。
  这明显不符合李维的利益。
  打仗不是说消灭所有敌人才叫做胜利,能从攻心角度上瓦解敌人的作战意志,也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甚至李维都不需要担心投降后的敌人忠诚度的问题,只需要有足够的行政点化名额,李维就可以将所有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一个投降的大贵族家族,李维只需要将家族首领乃至几位重要领袖行政点化,就能完全彻底的控制整个贵族家族,这个贵族家族自身的人脉和其他资源,也会被罗马帝国快速吸纳进来,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战争带来的损伤。
  对于柏林这种重要的欧陆大城市,李维自然不想让其毁于战争之中,一片废墟的柏林对李维有啥好处?
  屠灭柏林固然爽快,但柏林被屠杀死得可不光是那些贵族家庭,更多的是底层的平民阶层。
  现在云集在柏林城乃至周边卫城中的人口,已经突破百万,真要是全都屠光的话,北德意志地区也差不多一朝回到解放前了……
  如果柏林投降,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一,还没有被罗马近卫军占领的东普鲁士的普鲁士军队,会摇身一变成为罗马帝国的盟军,即便这支盟军没有多少战斗意志,至少也可以用来拖延俄罗斯帝国的进攻吧。
  第二,普鲁士王国的投降,昭示着整个中欧战场终结,以至于整个欧罗巴大陆上,只剩下一个俄罗斯帝国还在顽抗。
  无论是军事意义还是政治意义,对罗马帝国来说都是一个质的飞跃!
  甚至可以极大的震慑瑞典王国这种小国,让他们不战而降。
  投降罗马帝国除了被李维催眠洗脑的风险外,其他的待遇还是可以的。
  那些被李维政府的土地上,不少当地贵族都得以保存,还在当地政府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虽然失去了封地和贵族特权,但投降贵族的生活质量并没有下降多少。
  仍然过着人上人的生活。
  正因如此,欧陆贵族投降李维才不会那么反感,最大的恐惧反倒是来源于李维催眠洗脑的能力。
  只不过,现在普鲁士王国已经穷途末路,被催眠洗脑总比死全家要来的强吧。
  别说是这个时代了,即便是在21世纪和谐社会,如果真的有地狱魔鬼的诱惑,不知多少人会为了利益出卖自己的灵魂!
  柏林王宫中,主战派的言语很快彻底消弭,国王的意志成为压垮他们抵抗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18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