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全面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世纪全面战争-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普鲁士王国觉醒的时机太晚了,还来不及用时间来孕养,大多数普鲁士士兵都是一知半解的状态,这还得益于普鲁士王国从腓特烈大帝时期开启的义务教育,否则这种国家主义思想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推广开。
  事实证明,伦敦政府在伊利比亚半岛推广民族思想的努力还是有成果的,在西班牙贵族和反叛王室的力量彻底灭亡后,西班牙王国本土仍然有大批活跃的游击队反抗军。
  这些游击队反抗军虽然互不统属,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赶走法兰西侵略者!
  并且这些游击队反抗军中的头领,大半都不是贵族身份,都是平民中杀出来的勇士,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反抗暴君李维的决心也很大。
  至于卡洛斯四世,都不需要伦敦政府的间谍特意宣传,西班牙人民就已经将其打上卖国求荣的标签,在西班牙民间的声誉堪比李维上辈子历史上,晚晴时期的慈禧太后……
  看看卡洛斯四世复辟后干的事情,就不难理解西班牙人为何如此憎恨他了。
  卡洛斯四世复辟后重组内阁的权力,全权交给来自法国的执政团队,也就是被李维行政点化过的高官。
  随后,更是将军政司法大权,一个不落的交给法国人组建的内阁政府班子,自己则当起了国家的橡皮图章!
  可以说,卡洛斯四世除了一个正统名分外,什么正事都没做!
  这与把西班牙交给法国人统治,有什么区别?
  哪怕有不少愚昧的西班牙人不太了解真相,也会有英国间谍和明白内幕的游击队,告诉那些人残酷的真相。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继续让卡洛斯四世这么卖国下去,用不了几年,李维就可以在头上加一定西班牙王冠了!
  然后西班牙王国就会被并入到罗马帝国中,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附庸国!
  这很显然让民族主义刚刚觉醒的大部分西班牙人,内心无法接受。
  波尔查自然很清楚西班牙民间的反对声音有多高,但现在他连占地盘的任务都没完成,所以暂时没有派兵去清剿钻山走林的西班牙游击队。
  对波尔查来说,打败西葡联军主力不难,吓跑英王德意志兵团也很容易,但全占伊利比亚半岛却是一个大工程。
  虽说有部分腿软的西班牙贵族会主动献出自己的城堡和封地,但背后有反法同盟依靠的西班牙贵族,大多数还是选择顽抗到底。
  甚至伦敦政府连他们的退路都安排好了,打不过没关系,只要你坚持反对,家人可以接到伦敦城市当一个富家翁,没事还可以到斐迪南七世的流亡政府贵族议会中,发表一下政治言论,刷一刷存在感。
  比起给李维当狗,还要冒着自己的意志被催眠洗掉的风险,反法同盟开出来的条件已经算不错了。
  流亡政府的维持资金,可都是伦敦政府在买单!
  再就是,西班牙王国遍地反法的民意,也让很多西班牙贵族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他们早晚会在正义的号召下,重新杀回伊利比亚半岛。
  如此一来,就使得罗马近卫军不得不一城一地的进攻,一块一块的土地打下来。
  甚至军队行进都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偏僻地区,躲避游击队的黑枪袭击。
  那些西班牙游击队正面作战就是罗马近卫军一个冲锋解决的垃圾,但打起黑枪来还是很让人头疼的。
  就连神枪手这个兵种,都有可能折在复杂的地形中。
  谁叫这个时代的火枪口径太大,医疗条件又太差劲,只要被击中就是个死呢?
  游击队的命不值钱,波尔查可不想让自己麾下的士兵,没有死在战场上反倒在执勤的时候,被莫名其妙的黑枪干死。
  这一切自然使得波尔查的进军速度被拖延下来。
  以至于波尔查发现,他无法在李维下达的期限之内,踏平整个伊利比亚半岛!
  于是,波尔查怒了。
  波尔查愤怒的代价很大,他开始不再约束麾下的士兵,对顽抗的城池和城堡,乃至乡村展开血腥的报复性屠杀!
  每一次攻城之前,波尔查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往城内传达一条消息——投降免死,顽抗屠灭!
  最开始,那些顽抗的城池还不信邪,结果被罗马近卫军变为一座座空城,甚至最后还被一把火烧掉!
  因为没有人居住的城市,对罗马帝国来说毫无价值,反倒城市中复杂的建筑,会成为游击队们最钟爱的据点,波尔查又不可能分兵驻守一座空城,所以最后的选择都是彻底摧毁烧光了事。
  连续屠了是一座城市和城堡后,西班牙人终于不得不重视法国入侵军。
  对方实在是太凶残了!
  在生命威胁面前,开始有大量的城市和城堡守军不顾上级遥控指挥的命令,在大军兵临城下后,立刻开门迎降。
  这一下,波尔查的进军速度得到显著提升。
  果然,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都是一群贱皮子,不杀到他们感到恐惧,不会知道战争的残酷。
  开门迎降的城市和城堡,上层建筑和驻军往往都会被转移走,然后迁移进去来自法国的行政高官,还有一批批来自法国的地方民兵维持治安。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罗马近卫军主力离去后,城市再反复叛变。
  毕竟波尔查知道自己不可能长时间停留在伊利比亚半岛上。
  显而易见的,这种方式效果非常好。
  那些法兰西地方民兵战斗力虽然不强,但他们依托城防,对付一群没有重武器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游击队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那种顽抗到底的城池,也不是没有,波尔查所部的伤亡,基本上都是这类城池造成的。
  等到波尔查推平里斯本后,整个伊利比亚半岛都落入到罗马帝国的掌控中,卡洛斯四世更是躺赢将葡萄牙王国兼并进西班牙王国中,法兰西军团已经阵亡超过一万多人!
  并且,伊利比亚半岛上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或城堡毁于战乱之中,民众流离失所,人口锐减近半!
  当然,锐减的人口不是都被屠杀殆尽,很多消失的人口都已经乘船逃离,或者钻入山林之中成为‘隐藏人口’。
  自此,伊利比亚半岛被更名为西班牙半岛。


第358章 兵临柏林
  波尔查打下伊利比亚半岛所有的行政中心后,并没有停止军事行动,伊利比亚半岛的战争则进入下一阶段——剿灭游击队。
  这一阶段的战事明显让波尔查更加头疼,因为游击队拥有地利优势,还有着民意支持。
  大军抵达的时候,游击队就会钻入山沟沟里潜伏起来,一旦军队追进去,即便是神枪手组成的山地部队,也很容易被打黑枪!
  虽说山林中的游击战,神枪手部队一直处于优势伤亡比。
  但游击队的数量无穷无尽,神枪手部队的数量确实有限的,波尔查不想让自己麾下的士兵,在游击战中伤亡过重!
  为此,波尔查开始在伊利比亚半岛,以卡洛斯四世的统治名义,制定地方连坐制度。
  各地地区要组建自己的民兵队伍,攻击游击队或提供游击队的消息。
  一旦某一地区出现游击队袭击法兰西军团的恶性事件,这一地区所有人都会遭到连坐制度的惩罚。
  轻则送入劳务所改造,直接押送到有军队驻守的大城市,乃至法兰西本土。
  情节严重者,当场枪毙!
  想要躲避惩罚,很容易。
  供出游击队的藏身地,帮助法兰西军团剿灭游击队即可。
  波尔查的战略意图很简单,用强权和屠杀,强行拉开民众与游击队之间的联系。
  游击队在大军抵达的时候,能钻入山林中躲避,但那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普通平民,总不能丢弃自己的家当吧。
  没有土地,没有房屋,他们怎么获得温饱?
  游击队能存活下来,无非就是两种方式。
  在山沟沟里开辟出大片农田,建立一套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模式。
  弹药可以从外部获得补给,而且弹药这东西,不打仗的话根本消耗不了多少。
  游击队主要战斗都是小规模的,依靠外部提供的弹药足以支撑。
  但粮食这东西确实消耗大户,游击队规模越大,对粮食的依赖越高!
  人一天不吃饭,就饿得慌啊!
  纵观人类历史,绝大多数游击队被剿灭,其实都是因为粮食短缺的问题。
  自给自足的模式波尔查自然不会提供,山林中适合大面积种植粮食的土地本就不多,早就被波尔查带着大军扫过了。
  罗马近卫军大部队行动的时候,除了那种真的头铁的游击队外,一般都会避开。
  毕竟连正规军都不是罗马近卫军的对手,游击队正面硬上跟送死有啥区别?
  游击队要是有这个胆子,早就死在与罗马近卫军正面交锋的战场上了。
  所以,波尔查完全可以命令麾下军队,赶着农忙的时候进山扫荡,将游击队自己的劳动成果彻底摧毁。
  如此一来,即便游击队有少量农作物,也不可能填饱自己的肚子,只能依靠当地民众的支持。
  而连坐制度一出,游击队除非不动手,否则必然会牵连当地民众。
  当地民众组成的地方民兵保卫团,为了自身安全,也不可能任由游击队在自家辖区进攻外国侵略者,否则就是全家遭殃!
  至于那种想要把一个地区的所有人拉下水的游击队,往往会在袭击过后,立刻被当地民兵找出藏身点,在法兰西军团的威压下,跟游击队死磕来赎罪。
  最开始,还有不少地方民兵组织,跟游击队穿一条裤子,但是当波尔查带兵清洗了几十座乡村后,就再也没有脑子不清醒的民族主义者了……
  为何人类历史上,侵略者都喜欢用屠杀震慑被征服的民族?
  就是因为这种方式简单高效!
  连后面有着反法同盟支持的西班牙游击队和葡萄牙游击队,都被波尔查的这一套扫荡加连坐制度给弄得苦不堪言。
  短短一两个月的功夫,很多游击队成员就受不了了,他们不是被打败的,而是被饥饿折磨的主动出山,丢掉武器融入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中。
  甚至有不少游击队成员,刚出山就被当地人举报,然后被抓入暗无天日的劳务所,干活干到死!
  好在,不少游击队都在本地家乡附近活动,那些撑不下去的游击队干脆将武器埋起来,回返自己的家乡拿起锄头,当一个良民。
  实际上,游击战中,真正被打死的游击队成员并不多,还没有被波尔查屠杀的连坐平民数量多,但西班牙游击战就这么被平息了。
  当然,这与罗马近卫军的强大战斗力密不可分,在连坐制度刚颁布的时候,不少地方都和游击队串通一起造反,然后被罗马近卫军正面击溃全歼。
  绝对强大的军事力量,才是屠杀连坐政策的保障,否则屠杀只会让统治局势越来越糟糕。
  到了1811年初的时候,伊利比亚半岛上除了零星掀不起风浪的小股游击队外,波尔查已经基本取得了这次游击战的全面胜利。
  自此,法兰西军团开始有规模的一边押送大量劳务所奴工,一边返回法兰西本土。
  伊利比亚半岛的统治,则交给法兰西的地方民兵,和卡洛斯四世内阁组建的少量西班牙伪军。
  当然,波尔查也不是一点兵力不留,在伊利比亚半岛各大重要城市,比如马德里和里斯本等,留下了大概两个师的兵力,分散驻扎。
  这些兵力是为了防止伦敦政府,突然在伊利比亚半岛实施登陆作战。
  至于伊利比亚半岛的平民,已经被法兰西军团彻底杀的服服帖帖,不服管教的不是成为尸体,就是进入劳务所被押往法兰西本土。
  押走俘虏奴工,自然是为了防止他们被解救成为新的游击队。
  毕竟波尔查带着法兰西军团主力离开后,伊利比亚半岛再想进山扫荡和执行连坐制度,就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了。
  波尔查带着法兰西军团主力全面撤离伊利比亚半岛的时候,第五次反法战争从开启到现在,总共折损了两万一千余人。
  除了一千多名神枪手外,阵亡的全都是作为主力的近卫步兵。
  当然,阵亡的士兵并不全都是死在伊利比亚半岛战役中,还有一部分死在汉诺威战役,和东线的局部战场上。
  东线战场虽然没有爆发主力会战,但小部队的遭遇战经常爆发。
  有的是渗透战,有的则是试探性进攻。
  伊利比亚半岛的沦陷,让反法同盟变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普鲁士王国和俄罗斯帝国更是拼了命的暴兵,全面转入防守模式。
  伦敦政府和普鲁士王国、俄罗斯帝国等欧陆国家一样,举国负债,支持欧陆上的盟友。
  只可惜,区区一年时间,根本不足以扭转双方的绝对实力。
  李维为何有心情在战争期间,也不停歇时装选秀活动?
  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