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人数多的时候,士气往往能崩的更久。
因为前线士兵判断战场局势往往会采用最简单的方式,看看周围的敌我双方兵力,到底哪一方人更多!
乌央乌央的普鲁士兵团冲锋涌上来,不少人还一边冲锋一边开枪,零散的枪声将列阵等待的近卫步兵不时倒下几人。
但是,整个战列线没有一丝一毫动摇,前排倒下后面立刻跟上。
直到对方冲到三十码的距离!
“开炮!
皇帝陛下万岁!!!”
狂热的近卫步兵军官,下达命令的同时,本能的呼喊道。
一发发葡萄弹和火枪齐射,先后扫向冲过来的密集人群,若是此时从天空俯视,就会发现普鲁士军装组成浪潮前排,一层层倒下!
本就不快的冲锋速度为之一顿。
这时候,近卫步兵的战列线中的军官们,再次高声呼喊道:“所有人,投掷手雷!
皇帝陛下万岁!!!”
一枚枚冒着青烟的手雷落入到被葡萄弹和火枪齐射打蒙的普鲁士士兵人群中,接二连三的爆炸掀起的烟雾,迅速将整个战场笼罩!
随后,幸存的普鲁士士兵就听到对面响起一连串法语。
“皇帝陛下,万岁!!!”
每一个近卫步兵,在上刺刀冲锋的时候,都会疯狂的呐喊着这句口号,双眼泛红,如同嗜血的猛兽一般。
他们在这一刻已经不再具备自我,只是一群为李维战斗的工具罢了。
还没有用上自爆战术,这一波攻势就被彻底打崩,刚刚鼓起来不久的热血,在巨大的伤亡和罗马近卫军的冲锋下垮掉,面对死亡的恐惧攀升到每一名幸存普鲁士士兵的心头,包括那些活下来的容克贵族军官。
罗马近卫军则尾随着成群结队的溃兵,尽可能的扩充战果。
实际上,罗马近卫军与普鲁士军队之间将近一比五的伤亡比,就是在追击溃兵中打出来的,双方正面战斗的时候,伤亡比差距其实并不大。
这场追杀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后面早有准备的普鲁士预备队,已经列出严密的排枪方阵,举起火枪迎了上来。
他们没有正面阻挡溃兵,那么做只会被自家溃兵撞个满怀,普鲁士预备队在军官的指挥下,形成了一个巨型漏斗方阵,正面中央被留出一个巨大的豁口,供溃兵进入。
两边的预备队方阵,则一边开枪一边前进,挤压追击中失去阵形掩护的罗马近卫军。
理所当然的,罗马近卫军为了避免无谓的伤亡,只能放弃追击,转而与两边杀过来的普鲁士预备队交火。
一边交火一边后撤。
普鲁士预备队也不敢追上去,因为后面还有大量的罗马近卫军预备队没有上来,他们一旦追上去,必然会遭到罗马近卫军的反扑。
其实,普鲁士预备队能逼退罗马近卫军的追兵,靠的主要是罗马近卫军追兵和后方预备队之间拉开的距离太长。
后方的拿破仑由于兵力有限,也不敢发起全面进攻,否则光是正面击溃普鲁士兵团意义不大,拥有兵力优势的普鲁士兵团必然会在两翼下功夫。
到时候全面进攻的罗马近卫军,将会失去阵形遮护,追得太猛就会陷入到普鲁士生力军的两翼包围夹击中,即便依托罗马近卫军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杀出重围,也会损失惨重。
至于派出骑兵,更不现实,普鲁士兵团的骑兵足足是拿破仑手中近卫骑兵的数倍之多!
拿破仑手里的近卫骑兵用来看住对面的骑兵迂回突袭都捉襟见肘,怎么可能投入到战场中?
拿破仑面对的兵力问题,可不是局部战场上的兵力短缺,而是整条东线战场的缩影。
每一条战线上,反法同盟军都占据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很多适合进攻的平坦地带,更是有近乎十倍的同盟军与罗马近卫军对峙!
当然,反法同盟军投入这么多军队在前线,他们本身也十分难受,几乎没有多少机动兵力用于进攻。
就连过来支援汉诺威的军队,也都是老兵和新兵混搭的新建制,成军年限最短的连队,甚至只有不到半年时间!
看到自家军队又一次被逼退回来,拿破仑脸上却始终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这次冲锋结束后,对面的普鲁士军队应该没有生力军可用了,清理完战场后,告诉士兵们好好休息一阵,总攻很快就会到来。”
…………
尼古拉斯垂头丧气的带着自己的连队退到后方,出发时他的连队是满编的,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五十人……
这还是在尼古拉斯与曾经的法兰西国防军有过战斗经验,知道如何保命的前提下,否则尼古拉斯根本无法完好无损的退回来。
“这次连法国人的自爆战术都没有逼出来,恐怕汉诺威真的无法守下去了。”
尼古拉斯经过的士兵,无不垂头丧气,对胜利早已失去希望,就连刚刚逼退罗马近卫军的预备队,退下来的时候很多时候也面色麻木,丝毫没有打退敌人的喜悦之情。
这很正常,与其说是他们打退敌人,不如说是罗马近卫军主动退却的。
甚至他们明明占据着人数优势,军官们却不敢下令追击,眼睁睁看着人数远少于他们的敌人从容离开。
敌军疯狂的战斗姿态大家都已经见识过,哪里还会对胜利抱有什么期待?
唯一支撑他们的,估计只有己方还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
可是,兵力优势不代表他们能活下来啊!
士兵和基层军官虽然不知道一比五的可怕伤亡交换比,但他们知道自己一方死得人远多于敌军!
只要随便找一处高点,眺望远处的战场前沿阵地的尸体,数一数双方的军装数量就能轻松对比出来……
刚刚清点完自己所部战损的尼古拉斯,刚想去寻找自己所在营的少校长官,却等来了一名上校!
对方确认了尼古拉斯所在的编队后,当场提拔尼古拉斯为临时营长,将其他连队的残兵都划入到尼古拉斯麾下。
原因则是尼古拉斯现在是这个营里唯一一名上尉!
当然,这种提拔仅仅只是临时的,尼古拉斯的军衔也没有变化,等到这场战斗结束后,他的临时营长恐怕就会因为合并到其他营而消失。
不过,这也算是一种资历,在未来晋升的时候会得到优先提拔的机会,好歹也是有过当营长的经验不是?
然而,这件事并没有让尼古拉斯感到开心,为自己踏破少校门槛更进一步庆贺,反倒愁眉不展。
这种情况他在第四次反法战争中遇到过,只有军队编制缺损非常严重,军官战损过高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否则,他所在营不应该提拔他作为临时营长,而是分配到其他的营长麾下。
果不其然,得到临时营长任命的尼古拉斯,不到半天工夫,就收到了撤退的命令。
从汉诺威中撤离!
这预示着,这场汉诺威战役他们彻彻底底的失败了!
不是兵力不足,也不是弹药不够,而是军心士气已经无法继续承担高强度的战斗,这支部队需要到后方进行一段时间休整,才能重新具备战斗力。
建制还算完整的几个团被留下来当殿后部队,尼古拉斯离开了这座死了不知多少战友的城市。
来的时候,尼古拉斯有几十个关系好的战友,走的时候,他身边全都是陌生的面孔,最短的认识时间还不到一天!
尼古拉斯不知道自己改感谢上帝的恩赐,还是该抱怨这该死的世界如同地狱一般!
尼古拉斯的视野中刚消失汉诺威城市的影子,就听到连绵炮火声。
尼古拉斯知道,殿后的部队必然凶多吉少,甚至成建制投降也说不准。
第二天,拿破仑站在汉诺威市政府的高层阳台上,看着下方列队的近卫步兵,举起右臂高呼道:“皇帝陛下,万岁!”
第356章 马德里之败
“我们必须主动发起进攻!
暴君李维的军队在兵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能拿下汉诺威,一旦他解决伊利比亚半岛上的敌人,将那里的二十万大军抽调回来,东线战场谁还能挡住暴君李维的进攻?”
来自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伦敦全权代表严词提议道。
“我们的间谍已经传来确切的消息,暴君李维布置在边境线的军队,都是和以前法兰西国防军一样强悍的部队,只不过改了一个名字而已。
他们的防线工事坚固,后勤补给畅通无阻,即便我们拥有数倍的兵力优势,强攻的话也会损失惨重,对同盟军的士气造成重大打击。
汉诺威虽然沦陷了,但拿破仑带领的那支部队损失也不轻,他没有余力继续向东面进攻,不足为虑。
至于伊利比亚半岛上的战局……
我记得那里有十几万军队,还有大量反对法国人统治的民众支持同盟军,二十万军队也没有全部涌入,拖延一段时间应该不成问题吧。”
来自俄罗斯帝国的莫斯科代表反驳道。
“伊利比亚半岛半岛上的十几万同盟军,只有万余人的英王德意志兵团战斗力可以跟暴君李维的近卫军匹敌,剩下的部队在防守战中都不是近卫军的对手,怎么依靠他们守住伊利比亚半岛半岛?
至于伊利比亚半岛上的民众支持,别忘了,暴君李维手里还有卡洛斯四世那个蠢货支持的正统名分,暴君李维的近卫军是以恢复西班牙正统王室的名义进行入侵战争!
试问,会有多少西班牙人站起来反抗暴君李维的近卫军?
更何况,那些平民武装的实力,在座的各位应该很清楚吧,连正规军都难以对付的近卫军,依靠民兵能打得过么?
估计在战场上连近卫军的一轮排枪都扛不住!”
伦敦代表义正言辞的解释道。
伦敦政府无疑是最了解伊利比亚半岛战场的,他的话信服力还是很高的。
然而,来自普鲁士王国的柏林代表却一脸不满的反问道:
“伊利比亚半岛上,为何只有一支万余人的英王德意志兵团?
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好歹也是欧洲大国,在这次反法战争中,是不是应该多出一些力气?
总不能光靠海军吧。
现在暴君李维的精力都放在陆战上,制海权早就放弃了,连奥斯曼帝国都已经不再进攻,难道不列颠就打算这么看着欧陆战斗结束?”
“我们已经在动员了,兵力不够,派遣到伊利比亚半岛上的军队数量太少起不到什么作用。
如果派遣太多的话,我们英伦三岛的本土防御该如何?
毕竟爱尔兰革命组织还没有被彻底剿灭,我们需要在本土维持足够多的力量防卫。
还要防止暴君李维突然发疯,派遣少数船只运送小股部队在英伦三岛海岸线登陆,大搞破坏袭扰战。”
柏林代表听后摇了摇头:“这不是不列颠消极避战的理由,你们的陆军不够,但可以从其他方面支援这场解放全欧洲的反法战争。
比如,提供一笔新的无息贷款。”
柏林政府的代表话语一出,隔壁的莫斯科代表顿时双眼绽放光芒,连连应和道:
“没错,既然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无法在军事上提供太多帮助,金钱和物资上总得弥补吧。
只要无息贷款到位,俄罗斯帝国可以继续扩军招兵,将你们不列颠人应该承担的军队份额补上,到时候我们自然可以在东线战场发起猛攻。”
伦敦代表脸色难看的环视四周,那些小国代表虽然没有话语权,但很显然对这个提议十分感兴趣。
“我们政府财政已经陷入赤字危机,无法再提供多余的无息贷款,只能跟伦敦的金融资本家们商议……”
“那不是我们的问题,不列颠人既然不想在战场上死亡太多小伙子,就要在金钱上额外付出,如果伦敦政府无法让那些有钱的英国佬明白这个道理,俄国宪兵可以帮助他们。”
莫斯科代表不耐烦的催促道。
“贷款可以出,但是!
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发起总攻?”
“物资到位,扩军训练都需要时间,一年半载不过分吧,我们先来谈谈贷款数额和购买的物资种类。”
“等等,伊利比亚半岛的局势,你们就不管了吗?”
“不是我们不管,而是无能为力,普鲁士军队在汉诺威战场上损失了近两万人!
汉诺威可是不列颠国王的封地,我们普鲁士人已经仁至义尽了,总不能让我们跨越海洋去帮助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抗20万暴君李维的近卫军吧。
我们要是有那个能力,早就在东线战场主动发起攻势了。”
莫斯科代表语气挪渝的补充道:“伦敦政府可以去找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现在当属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压力最小,奥斯曼帝国还是一个大国,理应出动军队支持这场战争。”
“你当我们没有问过么?
奥斯曼帝国现在连小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