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全面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世纪全面战争-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康德森,你疯了么?
  那群人里面有你的老父亲,你竟然让约尔顿上尉开枪镇压!”
  约尔顿的副官面色惊讶的反问道。
  被换做康德森的就是这支总统卫队的带队军官,他听到这句话后,面色仍然平静如常,语调生硬的反驳道:“在国家大义面前,叛国者的身份无法动摇我的忠诚!
  为了奥地利,我愿意大义灭亲!”
  康德森的老父亲此时突然站了出来,对着众人自嘲道:“让大家看笑话了。
  我的这个儿子从法兰西回来后,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我怀疑他的灵魂已经被魔鬼替换过,哪怕他的外貌跟我的康德森一模一样。
  康德森,如果你想要证明你的忠诚,就开枪打死我吧。”
  康德森的父亲张开双手,毫无防备的迎面走向康德森。
  而康德森看都没看他的老父亲一眼,而是转向约尔顿上尉一行人最后一次警告道:“如果你们再不开火,我将会把你们视为叛国者处决!”
  “康德森,你这个不孝子,看看你的老父亲,你难道为了效忠艾雷恩,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要了么?”
  康德森听到这句话后,轻轻点头回道:“很好,我知道你们的选择了。
  全体都有,举枪瞄准!”
  康德森的老父亲面前的总统卫队,顿时形成两道排枪横列,第一排半跪在地上第二排站立,举起了火枪。
  而约尔顿上尉的士兵则慌忙的调转身形,将朝向民众的枪口转换过来。
  约尔顿上尉看到这一幕后,瞅了瞅人群中自己熟悉的面孔,面色突然变得坚定起来。
  他对康德森高声喊道:“对不起,我不能对我熟悉的朋友开枪,无论奥地利这个国家走向如何,我的枪口都不会对准自己人!”
  约尔顿话音刚落,人群顿时爆发出欢呼声:“自由万岁!
  奥地利万岁!”
  康德森猛地挥下指挥刀,冷声下令道:“开火!!!”
  砰砰砰……
  齐射声响,康德森的老父亲首当其冲,当场被打成了筛子,而靠近一些的约尔顿上尉的部队,同样也倒下了数人!
  “所有人给我还击,杀了这些连自己的亲人都屠杀的疯子!”
  约尔顿上尉挥舞着指挥刀,高声呐喊道。
  然而,对面的总统卫队距离实在是太近了,他们自然很清楚这么近的距离下,他们如何才能最高效的取得战果。
  只见康德森一个眼神过去,队列中顿时钻出来五名近卫步兵,他们动作熟练的点燃了背后的炸药包,其余近卫步兵则迅速转身朝后面撤退过去。
  不等约尔顿上尉的部队还击(战局转变太突然,他们来不及打出齐射),这五名近卫步兵突然背着点燃的炸药包,挺着刺刀冲入约尔顿上尉的队伍人群里。
  轰轰轰……
  五道剧烈的爆炸声之后,约尔顿上尉被远处的冲击波炸得侧翻在地。
  等到他重新站起身来时,他麾下的队伍阵形早就四分五裂,不少士兵还停留在近卫步兵自爆时的震撼中不可自拔,满脸呆滞。
  连正规军士兵都如此,更不用说那些普通暴民了,不知何时,奥地利万岁和自由万岁的口号,再也没有响起。
  然而,康德森的队伍可不会给敌人喘息的机会,伴随着一声声冲锋声传来,不等硝烟散去,一枚枚手雷从天而降!
  先用自爆战术搅乱敌人阵形,让敌人无法打出齐射排枪,等到敌人阵形被炸乱后,在冲上来用手雷轰炸一波,这就是近卫步兵最新成型的巷战战术。
  很残忍但十分高效。
  本就一脸懵逼的约尔顿上尉被后续的一连串投掷过来的手雷直接送去见了上帝……
  这次轰炸比第一次杀伤力还要强,因为近卫步兵们可以一直投掷手雷,直到所有的手雷消耗一空后,才挺着刺刀冲上来。
  等到近卫步兵冲上来的时候,别说是‘叛变’的奥地利正规军,即便是暴民人群也纷纷散去。
  如此惨烈的战斗,对暴民的视觉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康德森一脚踩在约尔顿上尉的尸体上,啐了口唾沫,冷声嘲讽道:“垃圾的叛国者,就凭这点水平,还敢背叛艾雷恩总统,不自量力!”
  砰的一声枪响,康德森身子一颤,不吭一声的软倒在一旁。
  旁边一栋建筑的窗户上,一名满眼含着泪水的女子缓缓收起了火枪,开始装填弹药。
  “约尔顿,我很快就会去天堂见你。”
  这名女子是约尔顿的新婚妻子,她亲眼目睹了爱人的死亡,用约尔顿曾经教过的步骤,和那把两人一起打猎用过的火枪,杀死了康德森这名凶手。
  枪声响起后,立刻引来数名近卫步兵的还击,而这名年轻的女子并不是真正的军人,哪里懂得闪避?
  在几杆火枪的瞄准下,很快中弹,从窗口坠落下来。
  整座城市都在总统卫队的无情镇压下哭泣流泪,这一刻有太多的人间惨剧在上演,而主导这一切的艾雷恩,此时正在总统办公室内给李维写信汇报这次事件!


第306章 巴尔干计划
  “诸位大臣,奥地利共和国爆发革命了,而且革命蔓延的速度出乎艾雷恩政府预料,除了有总统卫队驻扎的城市外,其他城市都已经被革命乱党占据。
  这些革命乱党第一时间和普鲁士王国、俄罗斯帝国签署了停战协议,并加入到第四次反法同盟之中!”
  李维让秘书将报告递交给内阁大臣们浏览,并开口说道。
  “陛下,根据艾雷恩的汇报,奥地利共和国除了忠于他的内阁政府和总统卫队外,就连正规军都反叛了,形势已经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我们是不是要撤回对艾雷恩的支持,将力量集中起来?
  奥地利共和国经过这次革命叛乱后,必然元气大伤,不会对我们产生多少威胁。
  艾雷恩本人的执政能力明显有所欠缺,他更适合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或许我们可以让他带人秘密潜入到柏林发动革命叛乱,总统卫队都是帝国的精锐,不能继续任由艾雷恩政府消耗了。”
  陆军大臣对李维提议道。
  “没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因为与第四次反法战争和这场革命的消耗,总统卫队已经损失了两万两千余人,还没能扳回奥地利共和国的局势,是时候撤回总统卫队了。”
  李维想了想,点头应道:“那就这么安排吧,不要再在奥地利共和国那个旋窝里消耗下去,既然奥地利共和国不欢迎一个法国总统,那么奥地利这个国家就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这次暴乱中有哈布斯堡王朝的影子,给我发布对哈布斯堡家族的通缉令,艾雷恩政府倒台可不代表哈布斯堡家族能复辟!”
  维也纳的李维政府一声令下,艾雷恩政府立刻带着总统卫队前往法兰西国防军的控制区,总统卫队很快就解散并入到法兰西国防军之中,临时补充给卡尔的东路集团军。
  而艾雷恩则带着少数心腹前往普鲁士王国,接管那里的林登万兄弟会。
  只是,被艾雷恩政府这么一闹,奥地利的林登万兄弟会彻底丧失民意,已经没有维系的必要了。
  艾雷恩政府撤离消失后,奥地利共和国正如李维政权所预料的那般,陷入到一片乱局之中。
  各个通过暴力革命独立的城市和地区,对哈布斯堡王朝的复辟看法不一,而忙于战争的普鲁士王国和俄罗斯帝国,则没有精力去支持哈布斯堡王朝复辟。
  其中俄罗斯帝国更是贪婪,趁机从奥地利共和国手里割取了数个省份!
  普鲁士王国和俄罗斯帝国对待哈布斯堡家族的复辟态度冷淡,自然是因为哈布斯堡家族在艾雷恩政府垮台后,并没有如同第四次反法同盟预料的那般‘王者归来’,除了几座保王党势力控制的城市外,大部分原奥地利共和国的城市都不支持哈布斯堡家族复辟。
  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
  林登万兄弟会虽然因为艾雷恩执政卖国的原因名声名声烂掉,但林登万兄弟会推广的法兰西大革命思想却已经在奥地利扎下根基。
  除此之外,这次艾雷恩政府的倒台,可不是支持哈布斯堡家族的保王党一手策划的,哈布斯堡家族可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主要还是奥地利军队在前线伤亡太大,奥地利共和国以一己之力抵御普鲁士王国和俄罗斯帝国的联合进攻,为法国人接收巴尔干地区争取了宝贵时间。
  这种行为极大的伤害到奥地利民众的民族情感。
  民族主义就是这样一把双刃剑,艾雷恩可以依靠民族主义上位,民族主义自然也会将卖国的艾雷恩政府搞垮。
  艾雷恩政府的垮台,不光没有让奥地利的大革命思想陷入低潮,反倒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奥地利自由党再一次站在历史舞台上。
  而奥地利自由党可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死敌,他们自然不可能去支持哈布斯堡家族复辟,否则奥地利自由党的骨干分子都得被通缉!
  于是,不出意外的,艾雷恩政府消失后,奥地利共和国陷入到分裂状态中,被保王党和奥地利自由党瓜分,其中奥地利自由党的民意支持率远高于保王党,但奥地利自由党内部又没有统一的首脑人物。
  毕竟现今的奥地利自由党是临时复苏的党派,并不是原本那个组织严密的自由党。
  面对混乱的奥地利共和国局势,普鲁士王国和俄罗斯帝国一点都不客气的派兵强行占领,奥地利的正规军自然也分崩离析,那些独立成功的奥地利城市,面对反法同盟军毫无反抗力。
  这时候,法兰西国防军也动了,原本的奥地利总统卫队摇身一变成为法兰西国防军后,再一次进入奥地利共和国境内,开始大肆侵吞领土。
  这些换了一身军服的部队,打的独立的奥地利城市鬼哭狼嚎,甚至很多革命独立的城市面对法军,直接开城投降。
  面对艾雷恩政府的统治时,这些城市的民众革命的意念很强,面对外国入侵者的时候,他们又额外软弱……
  毕竟奥地利共和国爆发革命的根本原因,主要还是为了反战,反战是因为怕死!
  就这样,刚刚独立后不久的奥地利共和国,以戏剧化的形势被普鲁士王国、俄罗斯帝国、法兰西帝国三家快速瓜分,哈布斯堡家族掌控的那几座城市,在法兰西国防军的进攻下,连一天时间都没能坚持住……
  就此,神圣同盟正式解体,至少在反法同盟的宣传中,神圣同盟已经不复存在了。
  因为神圣同盟里面除了法兰西帝国这个主权国家外,再无一个主权国家,那些法兰西帝国的附庸小弟,很显然在国际上是不被认可的国家。
  然而,李维政府仍然高举神圣同盟的大旗帜,把那些附庸国都拉进来滥竽充数,并且让梵蒂冈的庇护七世亲自出来站台。
  这其实就是在政治舆论上造势,让法兰西帝国的这场扩张战争看起来更加正义一些。
  正义的名分还是有点用处的。
  奥地利共和国垮掉后,卡尔不得不将主力部队从巴尔干地区抽调回来,对战普俄联军。
  随着普鲁士王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全面动员,再加上那些小国军队,反法同盟国在中欧已经云集了超过百万大军,甭管这百万大军的质量如何,至少人家能做到人手一把火枪。
  反观法兰西帝国一方的神圣同盟军队,系统洗脑的军队对线的只有20多万人而已。
  哪怕加上附庸国的军队,也就三四十万的规模。
  然而,附庸国的军队战斗力一直不强,最重要的是附庸国的军队不知道为何而战,他们对于替李维政府流血流汗的入侵战争一点都不感兴趣,让他们上前线对抗反法同盟军,很容易出现成建制投降的现象。
  所以,附庸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基本派不上什么用场,主要都是用来充数的。
  由此可见,李维政府面临的压力有多大。
  虽说第四次反法联盟在中欧战场的兵力只是法兰西国防军的五倍,但一百万对比二十万的五倍,和一万对比两千的五倍明显不是一个概念,多出来的大几十万军队,很容易量变产生质变!
  至少现在卡尔面对的战线,到处都是漏洞,敌人的兵力实在是太多了,完全可以分散摊开,从不同的方向发起进攻,只要卡尔击中兵力,其他方向就会迅速被反法同盟军突破,从而进行大范围的迂回包抄。
  切断法兰西国防军的后路是小事,万一杀入法国本土或者维也纳地区,威胁到李维的生命安全,可就是不得了的大事!
  所以现如今卡尔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发动工事,只能采取严防死守的方式,将所有的入口都封死,手里还要握着一支支机动部队布防在第二线,防止反法同盟军重点突破。
  当然,正是因为卡尔的这种防御姿态,才使得反法同盟军始终没有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反法同盟军一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