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全面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世纪全面战争-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主要是因为反法同盟军的主力都在与法兰西国防军主力对峙,后方空虚,才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中欧上百座城市发动起义,结果只有18座城市成功,后来顶住大军围剿的,只剩下三座,在马尼德嘴里还成了伟大的胜利!
  这种逻辑或许在后世人眼里有点无法理解,但如果明白这个时代君主专制制度有多么深入人心,就明白能有三座革命起义守住城市,是多么的难得,更别提其中还包括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
  这在政治上相当于在欧洲君主专制体系下,撕开一道血淋淋的伤口,创下了历史里程碑!
  毕竟相对西欧来说,中欧国家和城市更加保守,欧陆越往东面民众的思想越是保守,俄罗斯帝国更是普遍实行着农奴制度,比起东方的传统封建帝国而言,体制上没多少区别。
  “可惜了,柏林起义没有成功。”
  李维惋惜道。
  林登万计划是李维一手推动的,柏林和维也纳这两座城市集结了林登万兄弟会绝大多数力量,正常来说,这两座城市革命成功的概率应该是最高的,更不用说这两座城市的革命领袖还是被行政点化的法国人。
  马尼德听到李维的话语后,解释道:“陛下,普鲁士王国的贵族军事传统浓厚,战斗意志远高于奥地利贵族,我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称,柏林市爆发革命起义的时候,柏林市中很多没有去前线的容克贵族,主动拿起家里收藏的武器,带着自己的仆从护卫冲上街头。
  正是多出这些柏林市容克贵族武装,才使得革命军猝不及防,没能第一时间拿下警察总局等重要建筑,让柏林市的政府武装有了集结的时间镇压革命。”
  李维微微颔首,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追问。
  “维也纳战役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开了吧。”
  “回禀陛下,按照脚程来讲,除了圣彼得堡外,反法同盟各国都应该比我们先得到消息。”
  瑞典等小国直接被马尼德无视掉了。
  在法兰西帝国内阁重臣眼里,这次反法战争中,真正值得法兰西帝国注意的对手只有英国、普鲁士王国、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帝国,西班牙王国能算半个,毕竟西班牙王国的地理位置很微妙,牵扯了不少法军兵力。
  至于其他欧洲各国,如果没有反法同盟的庇护,在法兰西国防军的进攻下,用不了一周时间就会灭国!
  这就是地盘太小,没有战略纵深的可悲。
  当然,瑞典王国还不至于,瑞典的领土面积还是不小的。


第293章 奥地利帝国覆灭
  “既然反法同盟那面都已经得到消息,召开内阁会议,我要让陆军部给卡尔传达命令,中路军和南路军朝奥地利军队驻守的防线强攻!”
  “是,陛下,您的意志将会得到彻底贯彻!”
  …………
  1800年春,得到命令的卡尔下达了春季总攻命令。
  南路军朝着蒂罗尔地区发起猛攻,这里的奥地利守军相对来说少一些。
  卡尔亲自带领的中路军主力,则朝着维也纳方向猛攻,北路军则负责牵制普鲁士王国主力为首的同盟军。
  弗朗茨一世还没有从维也纳首都沦陷的痛苦中缓过劲来,就收到来自前线的噩耗。
  依托层层防御工事驻守的奥地利兵团,仿佛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在法军的猛攻下迅速土崩瓦解,以一天丢掉一个防线的速度,导致整个战线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崩塌。
  最终,甚至形成了席卷潮流,超过十位奥地利将军战死沙场,超过三十多位奥地利将军临阵脱逃!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奥地利帝国相继失去了维也纳西部和西南部所有的领土!
  数十万奥地利军队不是被俘虏就是战败逃跑。
  弗朗茨一世被迫逃亡到匈牙利地区首府布达佩斯,并在这里建立临时的皇室中央政权。
  普鲁士王国眼瞅着奥地利军队雪崩,又无法突破法兰西国防军北路军的拦截,连忙调遣大军进驻富饶的波西米亚王国(奥地利帝国的直属附庸国,也是弗朗茨一世的领土之一)。
  奥地利帝国其实是一个拼凑起来的大帝国,只不过下面所有的领地和国家首领都是弗朗茨一世兼任,所以才能做到统一政权。
  结果现在除了达尔马提亚王国、匈牙利王国、加利西亚及洛多梅里亚王国、克罗地亚及斯洛文尼亚王国、西里西亚公国、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摩拉维亚侯国外,其他地盘不是被法军占领就是被盟友以战略防守为理由进驻。
  至于原本的奥地利皇室领地,则在弗朗茨一世逃离,前线大溃败的时候,被奥地利共和国趁机吞并。
  很快,法兰西国防军的中路主力和南路主力汇合一处,一直挺进到奥地利共和国控制区才停下脚步。
  随后,奥地利共和国的艾雷恩政府与法兰西帝国的卡尔中将进行了密切交流。
  此时的奥地利共和国中,奥地利自由党在维也纳战役中,被艾雷恩顶在前面死伤惨重,骨干成员十去其八九,后来艾雷恩又借助总统权威,解除了奥地利自由党的十人委员会,将奥地利自由党和林登万兄弟会以法律形式合并为一个政党。
  艾雷恩将其称之为林登万自由党。
  而奥地利共和国的陆军则被称呼为林登万自由军团。
  当然,这都是过渡的称呼,等到战争结束后,或许还会有所更改。
  革命党取得政权,肯定要转正洗脱身上的泥腿子味道。
  艾雷恩就是在大权独掌的时候,带领奥地利共和国与卡尔谈判,所以双方会谈的十分融洽。
  毕竟艾雷恩也是李维的自己人。
  不出意外的,艾雷恩政府代表奥地利共和国,承认了法军所有占领的地盘归属于法兰西帝国,换取与法兰西帝国的和平以及军事同盟!
  不错,艾雷恩政府将奥地利共和国拉上法兰西帝国的战车!
  就此,原本的奥地利帝国一分为二,弗朗茨一世在布达佩斯收拢溃兵,重整军队,打算保卫剩余的领土,重夺维也纳首都。
  布达佩斯可是匈牙利贵族的地盘,他们对于弗朗茨一世这位战败皇帝的入驻,可不是太过满意。
  因为弗朗茨一世不是独自一人过来的,他还带来了大量的奥地利贵族和整套内阁政府班子。
  来到布达佩斯后,直接取代了原本的匈牙利王国政府!
  这自然引起了匈牙利贵族群体的严重不满……
  只可惜,弗朗茨一世经历了维也纳大败后,深知自己权力不保的他,行事手段也变得狠辣起来,为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延续,弗朗茨一世首次展现出铁血手段,任何提出反对声音的匈牙利贵族,轻则解职重则剥夺贵族称号和特权,甚至是投入监狱中!
  匈牙利的军队同样在之前的战争中损失惨重,所以匈牙利王国根本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反抗弗朗茨一世的暴力统治。
  比起被弗朗茨一世强压下去的匈牙利王国,弗朗茨一世的其他国家领地则表现出离心离德的倾向。
  在法兰西帝国和奥地利共和国结成军事同盟,法兰西帝国派出一支偏师帮助奥地利帝国首府摩拉维亚地区的消息传开后,摩拉维亚侯国政府立刻私底下跟奥地利共和国展开和谈。
  这面弗朗茨一世刚刚在匈牙利贵族面前树立君主权威,另一面摩拉维亚侯国就消失了,被奥地利共和国合并到本土中!
  奥地利共和国是共和体制,自然不会有贵族,所以摩拉维亚只能作为大区存在,不可能继续保持侯国身份。
  然而,弗朗茨一世面对摩拉维亚侯国的背叛,根本没有力量反扑,俄罗斯帝国和普鲁士王国则忙着跟法兰西帝国鏖战,也没有经历去帮助奥地利帝国。
  剩下的奥地利帝国属国看到这一幕后,纷纷开始有样学样。
  克罗地亚及斯洛文尼亚王国率先在法军的威逼下,主动并入奥地利共和国中,随后达尔马提亚王国和西里西亚公国也并入到奥地利共和国之中!
  相对于被法兰西帝国吞并或者成为其附庸,这些奥地利帝国控制的领土更倾向于加入到奥地利共和国之中。
  当然,这与艾雷恩大度的创立了共和国议会,允许那些投诚的地方政府派遣代表入驻共和国议会也有很大关系。
  俄罗斯帝国眼瞅着奥地利帝国距离分崩离析只差一步之遥,也跟着普鲁士王国学习,派遣大军以协防的名义全面占领了加利西亚及洛多梅里亚王国(奥属波兰)。
  这一幕看的奥斯曼帝国一愣一愣的,也忍不住派遣一支两万人的军队,想要从奥地利帝国手里夺取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和塞尔维亚及塔米斯…巴纳特公国。
  然而,奥斯曼帝国在欧陆的名声太差了,这两块哈布斯堡王朝的属国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哪怕主力早已被弗朗茨一世在此之前抽走,加入反法同盟军,然后被法兰西国防军几乎全歼,仍然搜刮了所有的地方驻军乃至民兵,跟奥斯曼帝国打起了本土保卫战。
  最终,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取得胜利,击退了奥斯曼帝国的进攻,但塞尔维亚及塔米斯…巴纳特公国被奥斯曼帝国吞并了……
  在这两大属国血战的时候,奥地利帝国丝毫没有派遣援兵的意思,主要是弗朗茨一世手里的兵力要用来镇压匈牙利贵族,根本不敢调离。
  结果这导致损失不轻的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离心离德,在奥地利共和国艾雷恩政府的唆使下,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宣布脱离奥地利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独立为特兰西瓦尼亚共和国!
  特兰西瓦尼亚共和国没有采取总统制度,而是运用了议会制度。
  议会中的议员其实就是原本的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的本土贵族。
  特兰西瓦尼亚的贵族虽然没有了称号,但他们依靠议会议员的身份,仍然保持着特权,并且通过议会颁布了不少有利于自身阶级的律法,相当于将议员变相的提升为贵族,与原本的贵族特权相比,没有任何损失。
  特兰西瓦尼亚之所以没有并入奥地利共和国,主要是因为两者之间隔着匈牙利王国。
  随着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和属国纷纷脱离,弗朗茨一世惊恐的发现,奥地利帝国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匈牙利王国!
  因为奥地利帝国只剩下匈牙利王国这一块领土。
  最要命的是,匈牙利王国的大部分匈牙利贵族,并不支持弗朗茨一世……
  忧郁成疾,年岁又有点大的弗朗茨一世,自此一病不起,再也无法执掌奥地利帝国的政权,奥地利帝国的中央政府全凭内阁和皇子支撑。
  这给了匈牙利贵族反击的机会。
  奥地利帝国的没落,让匈牙利贵族看到了独立的希望,特兰西瓦尼亚共和国可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例子。
  随着法兰西帝国的一连串胜利,共和国似乎在欧洲大陆上正在成为时髦国家体制,而特兰西瓦尼亚共和国的改革,让匈牙利贵族看到了自身权利丝毫没有被削弱的共和国体制。
  若是成立这么一个共和国,能抱上奥地利共和国的大腿,不用被法兰西帝国入侵,那是再好不过的结果了。
  同时期,奥地利共和国的迅速扩张,让卡尔结束了东线战局,因为法军控制区东面已经全面跟奥地利共和国接壤了。
  至于残存的奥地利帝国,自然有奥地利共和国的林登万自由军团去对付。
  艾雷恩政府为了李维的大业是煞费苦心啊,吞并了那些领土后,立刻开始拉人参军,短短一个月时间,通过合并其他大区的军队,对民兵武装的整编等方式,将林登万自由军团扩编到六万余人!
  随后,艾雷恩就派遣他的心腹法国将军们,带着这林登万自由军团进攻只剩下一个匈牙利王国领地的奥地利帝国。
  此时,奥地利帝国的皇帝弗朗茨一世病倒,可恶的是弗朗茨一世仅仅只是病倒,还没有去见上帝!
  这使得奥地利帝国的法定继承人无法登基称帝,即便已经进入内阁开始执政,但匈牙利贵族们可不认同!
  面对奥地利共和国的进攻,匈牙利贵族阶级开始频繁派人与艾雷恩政府接触。
  没多久,匈牙利王国出去布达佩斯的多个大城市,爆发了匈牙利贵族领导的起义。
  不是革命起义,而是匈牙利贵族带着自己的私军和农奴军起义!
  由于这些地方城市本来就是匈牙利贵族控制的,他们仅仅只是驱逐了奥地利帝国派遣的官员,就完成了起义……
  面对多地发生匈牙利贵族带领的起义,奥地利帝国的内阁手忙脚乱的派遣为数不多的奥地利军队平叛镇压,另一方面还要应付战力不强,但声势浩大的奥地利共和国军队。
  在内忧外患之下,奥地利帝国军队士气低迷,匈牙利贵族则喊出建立独立的匈牙利王国的口号,很快将分散的奥地利帝国军队击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