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抵抗不住,仓惶乘车逃向秦皇岛,军事重镇山海关随即获得解放。
这个战斗故事,我当时不知道,一直到过了十年之后,我调到沈阳军区政治部工作,在翻看东北剿匪资料时,才看到原始史料。
这个时候,中苏关系已经不是那么紧张了,到了1985年,双方老一代领导人都相继去世,两国的对抗性矛盾逐渐解冻,已经不再公开批判和互相争斗了。作为政治机关的干部,看这些历史资料,也没有以前那么多限制了。
我这个人一贯爱关注那些历史是料,也就来了个近水楼台先得月,也为以后写书积累了不少真实的东西。
山海关是一座古老的历史名城。它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雄踞燕山山脉东端,西恒长城,南临渤海,北依角山,山高势险。
早在明朝洪武十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派大将徐达镇守,专门在秦皇岛东北设置山海卫,屯兵守卫,次年建筑起山海关城区。
山海关城墙高达十余米,宽度可以容纳五匹马并行,“天下第一关”的横匾雄踞东门之上,非常威武。全城占地八平方公里,山势陡峭,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华北通往关东的咽喉门户,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山海关一直是个很特别的行政区,现在归属秦皇岛市,是秦皇岛市的一个区。但那时秦皇岛还很小,他们之间的隶属关系,好象还是反过来的。
山海关车站不大,却是个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里面的铁道线非常多,还有一个很宽的调车场,是来往于关内关外的火车集中编组的地方之一,站内很繁忙,尤其货车停留比较多。
进站之前,带兵人员就事先通报了大家,火车要在山海关车站停留比较长的时间,要在这里加煤加水,补充“给养”。我们也要在这里吃中午饭——其实是下午饭了,因为那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
下车之后,有的新兵就找到王连长,私下要求说:“连长,‘天下第一关’我们没有看着,感到很遗憾,都想过去看看!”
————————————————————————————————
请顺便欣赏老尜另6部作品!如果喜欢,请砸点票,收藏一下,谢谢!
军事小说《代号野狼》。。/book/
军事小说《战天星》。。/book/
军事小说《初恋是女兵》/book/
演艺圈小说《夜莺之恋》/book/
演艺圈小说《飞旋华尔兹》/book/
《战天星45集电视剧本》。。/book/
————————————————————————————————
………………………………
第四十六章 第一次看到大炮
王连长毫不迟疑,马上拒绝了大家的要求,并向新兵们解释说:“不是我不想让你们去看,而是时间和纪律都不允许。首先,火车站和‘天下第一关’城楼距离不近,不是几分钟就能走到那里的,一个来回,就得耽误很多时间。车站又没有专门往哪里去的公共汽车,时间根本来不及。第二,我们现在主要的任务是去兵站,在那里吃中午饭。我们今天的早饭吃得比较早,现在已经是下午两点了,两顿饭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长,大家早就已经饿了,我们得先把肚子填饱了早说,其它都是第二位的。这里离兵站也有一段路程,一来一回,就得花去不少时间,根本抽不出空档,去看‘天下第一关’。第三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擅自离开车站,到外面去玩,这是违反军运纪律的,也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你们也看到了,一路走来,我们在任何一个车站停留时,除了统一带队到兵站吃饭之外,任何一节车皮上的新兵,没有一次单独离开过车站的。新兵呆在站内,不能擅自离开车站,这是一条严格的纪律,任何人都不能违反。你们已经入伍了,已经是新兵了,就得遵守纪律,服从上级的命令,擅自行动是不行的!”
王连长的话表面上是在讲道理,实际上包含着对我们的批评。所以,大家也就只好就此作罢,不再吱声了,去看“天下第一关”的愿望,也就没有能够实现。
为此,许多新兵都闷闷不乐,脸上很不高兴的样子。
不过,与以前不同的是,大家虽然心里有点不太痛快,却没有人再发牢sāo了,也没有人拖拖拉拉、消极对抗的。
这就说明,经过一路上的教育、引导和老兵们的行动示范,新兵们的思想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有了初步的进步,开始向一个真正的“兵”的标准靠近了。
当然,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一件特殊的事情的出现,很快就把大家刚才的低落情绪冲淡了,新兵们再次高兴起来!
当时,我们从兵站吃晚饭,刚刚返回车站,大多数人都还没有上车,正在调车场边的站台上站着或走动着,一辆特殊的军列开了过来,停在了我们这趟列车的左面,隔开我们有五条铁路线,我们在靠里面站台,那辆货车则紧靠着最边上的装货站台。(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这是一趟运送炮兵和车辆的军列。列车很长,一共是三十一节平板车。
当时,我不认识平板车,还是来到我们车厢检查的卫生员告诉我的。他说,铁路上运送体积比较大的重型装备,一般都使用平板车。
我转眼一看,那趟军列上,全是一门门的大炮,上面还穿着绿色的炮衣。炮管特别长,炮口全部冲后,大致是四十度角抬起,就像一排同样高度、正指向同一个方向、瞄准同一个目标,准备同时射击的炮队一样。
在看电影《南征北战》时,我也没有看到过这种大炮,电影里面的大炮,炮管都比较短,炮口抬得高高的,开炮时,一伸一缩的,觉得很神奇、很厉害。
后来才知道,电影《南征北战》里面那种炮是榴弹炮,口径是152毫米,通常叫做152榴炮!
站在我身边的排长告诉大家,这种炮叫作加农炮,炮管口径是85毫米,部队内部就叫85加农炮。这种炮可以直射(也叫平射),也可以曲射,但曲射角度不能太大,因为后座力很大;可以打榴弹,也可以打穿甲弹(也叫破甲弹),打得很远,很准确,威力很大,是炮兵的主要武器,是我军的主要炮种,在炮兵部队装备很多,打碉堡、打坦克最管用。
穿甲弹?这可是个新名词,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就马上向排长请教:“什么是穿甲弹?”
排长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身边的其他新兵,笑着解释说:“穿甲弹,顾名思义,就是能穿透装甲——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能打透钢板。这种火炮主要是用来打坦克的。苏军装备的坦克比较多,我们就用这种火炮来对付它!”
眼前的每辆平板车上,在大炮前面,都停放着一台汽车,每个车轮底下都垫着木头,还用铁丝固定在平板车上。
汽车和大炮是连在一起的,排长告诉我,那就是跑车牵引。下了火车之后,汽车就把大炮拉走了,拉倒野外去训练或者到炮场去打靶。
我问排长:“拉炮的汽车,是我们国家自己造的吗?是不是长春汽车制造厂制造的?”
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中国可能只有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厂能够造大卡车,就是长春汽车制造厂。
我在农机站时,我们开着支农的东方红28型大拖拉机,也是长春制造的。
所以,在我的脑海中,长春这个城市就是中国汽车制造工业的代名词,其他地方是不是能造汽车,我根本不知道,也说不上来。
那时候我们还小,见的世面也少,外面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因此,说话、做事自然很幼稚。
………………………………
第四十七章 炮兵居然是这样的
排长告诉我,这种车叫南京嘎斯,是一种专门的军用牵引车,南京生产的,车上都打着有工厂的名字。部队拉炮的车,大部分是这种车。
他还对我们说,我们国家已经有不少工厂能生产汽车了,长春和上海都能生产小汽车(也就是轿车),长春和南京都能生产大卡车,běi 精能生产吉普车……部队的车辆,都是上级发下来的,它也和枪炮一样,是部队的武器装备,大家都很爱惜的,平时都要精心保养。
其实,还有一个实际情况,排长并没有说——南京嘎斯是仿造苏联的嘎斯车,是苏军嘎斯的翻版。
也许排长不知道这些内情,即使真的知道,他也不敢说,说了就会犯严重的政治错误,招来麻烦,吃不了兜着走。挨批评、写检讨还是轻的,说不定还得背个处分(我们那时,都不叫受到处分,而是说“背个处分”)。
那个时候,苏联还是我们的头号敌人,比美帝国主义还要危险得多,他们在我国边境陈兵百万,是对我国的最大威胁。(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为了对付苏军,我们国家的大部分战斗力强的部队(现在的说法,叫做精锐部队),都部署在“三北”地区,而且尤其以东北和华北为重。
当时,部队还在批苏联修正主义,批判勃涅日列夫修正主义集团。在这种形势下,谁敢说我们的军车是仿造苏联的?除非他不想干了!
我们看到,在每辆炮车的车厢顶上,都是用绿色的大帆布罩着的,里面都有八、九名穿着绿色军大衣、带着领章帽徽的战士,棉帽子的帽耳都放了下来。
冬天呆在大卡车的车厢里,处处透风,肯定很冷。火车一开,呆在里面肯定更加遭罪。
所以,为了保暖,他们一个个都穿得厚厚的,里面穿着棉衣、罩衣,外面穿着羊毛皮的军大衣,大部分人还把大衣扣得紧紧的,帽耳也系上了带子,紧紧的悟着自己的脸,不让它冻着。
我还看到,他们的脚下不但穿着大头鞋,很多人还往小腿上套着“棉捂子”——一种有棉衣那么厚的腿套,也可以套在手上保温。
实际上,列车往里开、还没有停下时,车厢后面的帆布帘是拉下来的,我们根本看不到他们。他们这样做,估计也是为了保暖的需要。
一直到那辆军车完全停了下来,那些南京嘎斯车上的人,才揭开车厢后面的帆布帘,一个个伸出脑袋来,看着我们这边。
有的人从嘎斯车上下来,去察看汽车后面的大炮,系紧炮衣的扣带。有的人还时不时的向我们这边挥挥手。
站在我们前面的二班长,也时不时的对他们挥挥手,满脸笑容,积极回应,但双方都没有互相出声打招呼。
都是当兵的,大家虽然都不认识,但还是希望通过打手势,互相问候!
我问二班长:“班长,他们是一个班一台车,还是几个班一台车?”
二班长告诉我们:“每辆平板车上的一台汽车和一门大炮,就是一个建制班,通常叫做炮兵班或者炮班!人少的有六、七个,多一点的八、九个,人最多的炮班有十二个人,除了班长和副班长以外,还有十名战士!炮兵班的班长,也叫炮长;炮兵班的战士,通常都叫炮手;有的炮班的副班长,还是专职的瞄准手,所以,瞄准镜一般都由副班长携带着。”
坐着汽车行军,真的很威风,让我们很羡慕,大家都说:“炮兵行军不用走路,确实比步兵强多了,我们要是能够当上炮兵就好了!”
二班长笑着说:“你们说的有些道理,但不完全对!平时野营拉练,炮兵确实比步兵轻松多了,汽车一坐,不用走路,成天累不着。不过,他们也有累的时候,每次擦拭、保养大炮和汽车时,就能把他们累屁了!还有搞演习时,只给很短的时间,他们就得把大炮和汽车都伪装起来,每次都要把他们累趴了。步兵就不同了,每人一支枪,或者一具火箭筒,武器装备很小,也很轻便,在哪个小树底下简单挖个小掩体,就把人和轻武器都藏进去了,非常简单,挨不着累!”
二班长说得很有道理。看来,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有优势也有劣势,有占便宜的地方,可能也就有吃亏的时候。
排长对我们说,那叫辩证法!不过,那时我们还不懂,一直到在新兵连参加政治学习时,才开始理解一点!
这时,有一个问题突然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二班长怎么对炮兵那么熟悉?不但对这种威力强大的武器介绍得清清楚楚,而且对炮兵连队的情况,也说得明明白白、头头是道,难道他也是……
回到车上后,我马上问他:“二班长,你对炮兵的情况,怎么知道得那么详细?”
二班长连想都没有想,就马上回答:“那有什么?我就是炮兵啊!我入伍以后,就进入炮兵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