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个定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1个定格-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天渐渐黑了下来,而且越来越黑,车厢里只能靠带兵人员的手电筒照着大家干活。不过,大家都很认真,没有一个马虎了事的。

    毕竟我们就要到了,大家心里都很高兴,干起活来,也就自觉得多了。

    列车继续前行,而且速度也越来越快,已经有好几个小车站没有停车了,这是我们一路上很少见到的好现象。

    我们这一路上,走走停停,慢得象坐老爷车一样,现在军列突然加快了速度,大家心里自然是很高兴的。

    赶紧结束这趟列车旅途,马上赶到部队去,这是大家的一致愿望。

    随着一声清脆的鸣笛,军列缓缓驶进了大山脚下的李家堡车站,最后停了下来。

    这个火车站很小,小得很难形容:一个站台,两条铁轨线,一条上行线,一条下行线,全站只有4个铁路工人。

    军列进站时,四个穿者铁路制服的工人,全部从里面走了出来,在站台上站成一排,规规矩矩的迎接我们。

    我们这趟军列最后剩下的几节车厢,就停靠在小火车站里唯一的一条紧靠边上的备用复线上,我们就要从那里下车了。

    备用复线边上,连个简单的站台都没有,车门离地面高高的,我们只能从上面高高的往下跳,然后向北走到车站边上的空地上集合。

    由于备用复线伸出有一段距离了,虽然边上立着一根电线杆,但上面却没有灯光照着我们下车,周边整个黑糊糊的。

    可能是灯泡早就坏了,已经不起作用了;或者原本就只是根空空的电线杆,上面根本就没有安装灯泡,又能从哪里来的灯光呢?

    列车刚刚停稳时,带兵班长们马上交代大家,车门打开后,大家都不要乱,按照顺序往下跳,千万不要抢着上,不要互相拥挤,更不能急着往下涌,以免造成混乱,出现事故。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为了保证大家安全下车,在下跳过程中不至于摔伤,排长和三个带兵班长第一波跳下车去,在车门下面等着,伸手接着新兵,一个一个的往下跳。

    火车车厢里,只留下三班长,打着手电筒,照着大家离开车厢,检查车厢内的情况。

    “都把东西带齐了,把背包背好了,再往下跳,千万不要把东西拉在车厢上了。”三班长一次又一次的提醒大家,然后在车厢里来回巡查着,亲自检查是否有新兵把东西拉下了。

    由于天比较黑,加上有两个新兵班长的手电筒已经没电了,现场照明成了问题,左右根本顾不过来。新兵们在下车过程中,开始还算有点秩序,后来就变得乱套了。

    已经在闷罐车里憋得难受的新兵们,巴不得马上下车,到下面去透透新鲜空气。

    所以,大家也不太听指挥了,也不管什么秩序不秩序了,一个个背起背包,就象下饺子一样,扑通扑通往下跳,现场马上混乱不堪。

    灯光照不到,带兵人员也照看不过来,很难监督到每个地方,局面似乎失去了控制。

    另外,那些先下车的新兵,没个目标,也不知道往哪里集合,一个个来回乱走乱窜。

    车站原本就很小,根本没有足够的空场地,没有能够同时容纳4个新兵连队的400多人集合站队的场所。

    加上带兵人员只顾着忙乎接新兵下车,全力保障新兵的下车安全,全部都在备用复线那边忙乎,根本顾不上先下车这些新兵了。

    这样,来到站台的新兵们,马上就乱套了,有的乱喊乱叫,找自己班的带兵班长;有的来回乱窜,找自己的老乡,找本班的同伴。叫喊声此起彼伏,非常热闹。

    小站台上看上去顿时人满为患,一副乱哄哄的样子。

    有的新兵口早就渴得不得了了,纷纷拥进车站内的两个小屋,去倒开水喝,顿时把两个小屋挤得满满的。

    屋里的几个热水瓶里的开水,顿时被倒一空。

    车站边上的小厕所四周,更是被憋急了的新兵们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大家都排着队等着上厕所。

    厕所里出来一波又进去一波,小小的厕所,里面一次就拥进去七、八个人。

    有的新兵看到男厕所边上的女厕所门开着,里面空着,还亮着灯光,就纷纷挤了进去,不顾一切的方便起来。

    几个已经憋不住的新兵,干脆拉开裤子,就在厕所边上的空地上方便起来。

    好在晚上天比较黑,外面没有人看见,才没有出什么洋相,没有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正在新兵们慌乱之际,从后面车厢赶过来的王连长马上吹起了急促的哨声,然后大声命令道:“大家都不要乱,在原地站好。各班班长赶紧收拢自己班的新兵,马上集合在一起,然后往北边带。我们新兵一连的人,全部在站台北面的空菜地上集合,然后往回带。”
………………………………

第81章 灯光之处是营房

    第81章灯光之处是营房

    已经有人出来指挥了,大家很快就安静了下来,集合的目的地也明确了。各班先头下车的新兵们,纷纷向车站北头的空地上走去,原来的混乱场面顿时消失了。

    这时,车上的人都下来了,排长只留下三班长带着两个新兵殿后,自己急急忙忙带领其他带兵人员,赶到前面收拢队伍,集合新兵。

    经过简短混的新兵队伍,再次归整起来。

    我们这些新兵们,各自跟着自己的带兵班长和排长,临时列着不算整齐的队伍,来到了车站北头的空地上,全连很快集合起来了。

    刚才的场面,在新兵干部心目中,肯定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我看到,站在队伍前面的王连长,一直阴沉着脸,显得很不高兴。他看了看几个带兵班长和排长们,脸上是一副很不满意的表情。

    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和特殊的场合,他没有直接批评带兵人员,也没有大声呵斥那些乱走乱窜的新兵们,仅仅是以冷漠的目光扫视着大家。

    其实,他脸上的这种表情,就已经具有足够的威慑力了。

    “各排检查一下人数,看看新兵们是否已经到齐了?”王连长大声发出了命令。

    他的话因刚落,各排排长就大声回答:

    “一排到齐!”

    “二排到齐!”

    “三排到齐!”

    “四排到齐!”

    等各排报告完毕,王连长大手一挥,开始讲话:“大家听好了,人员已经到齐,我们现在就往回赶,越过铁道,徒步行军,向新兵连方向回走。新兵们注意,过铁道时,加快步伐,赶紧过去,不要在铁道上停留耽搁。各班班长一定要组织好,不要让新兵在铁道上摔倒了。大家听到了吗?”

    “听到了!”大家齐声回答。

    “向右转!出发!”

    随着王连长清脆的口令声,全连新兵在带兵人员的带领下,快速越过铁道线,很快就踏上了山道,向部队驻地走去。

    深夜,天空暗淡无光。

    远远望去,山下有几处淡淡的灯光,零零落落的散布在几个山沟里,在夜幕下,显得非常的突出。

    我们一行人在带兵人员的引导和带领下,向着有灯光的山沟里,艰难的走着。

    从李家堡车站下车后,我们原来以为,部队可能会派汽车来接我们,实际上没有来接,我们还得依靠自己的“11号”往山沟里走,继续我们的艰难徒步行军。

    从下车到现在,我们上坡下坡,左拐右转,一步高一步低的在崎岖的山道上,已经行走了快一个小时了,依然没有到达营房,大家再次焦急起来。

    为了摸清实底,得到准确消息,我们班一个和我比较要好的新兵,故意拉到后面,等着我上来。

    当我们两个并排走着时,他悄声对我说:“副班长,请你到前面去问一问班长,看看我们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到达?我们下车后,都已经走了一个来小时了,我都快要累死了,还是没有到达连队。”

    其实,大家乘车已经一个多礼拜了,一个个早已疲惫不堪。现在又在身上背着几十斤重的行装,艰难行走了一个来小时,都累得不行了,每个人身上都是汗流浃背,累得气喘吁吁,说话都已经没有什么劲儿了。

    尤其是我,除了和大家一样背着几十斤重的行李之外,还携带了九本书,都是高中教材和写作书,书本都很厚,死沉死沉的,压得我的肩头直往下陷,也勒得很疼,行走起来更是艰难,几乎是走一步喘一下,累得要命,连说话都是有气无力的。

    所以,对那个新兵的提议,我非常赞同,就对他说:“好!你提醒得对。我现在就赶到前面去,问问班长,看看还有多久才能到连队。其实我也累得不行了,腿肚子已经发抖了,根本走不动了。”

    “那就太好了!你赶紧上去问问,了解个准确消息。就这样继续走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们也不知道还要走出多远,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还有很远的路程,我就要休息一下才能走了,再也走不动了。”

    可是,还没等我们两个嘀咕完,二班长就走了过来,低声问我们:“你们两个嘀咕啥呀?”

    我们赶紧停止商量,慌忙回答:“班长,我们没有嘀咕什么!”

    二班长没有直接跟我们聊了,而是转向大家,大声鼓励道:“同志们,我们就要到了,请大家再坚持一会儿,曙光就在眼前,前面就到我们的营房了!”

    一路上,由于二班长尽逗大家玩乐,大家就有点不把他说的话当回事了,总觉得他尽是逗我们玩。

    三班有个新兵还低声嘟囔着:“二班长尽糊弄我们,总是说‘就要到了,就要到了’,鼓励了好几次,我们还是没有到达地方。请你给我们个准确消息,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到达?”

    看到新兵们再次人心浮动,排长马上走出队列,站在大道边上,先是看了看疲惫的队伍,然后大声鼓励说:“新兵同志们,这次我们真的要到了!大家看到了吗?前面亮着灯光的地方,就是我们部队的营房。从这里到营房,顶多不到二里地的路程了,大家稍微挺一会儿就到了,大家千万不要泄气,马上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一会儿就可以吃饭、休息了!”

    一路上,排长这个人表现一直很实在,说话算数,说到做到,处理问题也很实事求是,没有什么虚假和忽悠成分,所以,大家都很信任他。对于他说的话,大家自然是很相信的了。

    现在,既然排长说快到了,前面有灯光的地方,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们就相信那就是真的了,我们真的要到连队了。

    听到这一确切消息,大家自然是很高兴。

    许多新兵马上兴奋起来,身上的疲劳状态,似乎也是顿时一扫而光,情绪马上又高涨起来了。

    “好啊!我们终于到了!”

    “走了七、八天了,终于要到部队了!”
………………………………

第82章 踏进军营第一步

    第82章踏进军营第一步

    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咚咚呛!

    我们刚刚翻过一个山坡,就听到前面不远处响起了欢乐的锣鼓声。

    放眼望去,锣鼓声传来的地方,灯光一片。

    在灯光的照耀下,一排排低矮的房子,依次矗立在几个山沟边的山坡上,看上去至少有十几排、三十多栋房子。

    班长一指前面的房子,大声招呼:“新兵同志们,你们大家都看到了吗?那就是我们部队的营房,右边山沟里最上边那几排房子,就是我们新兵连的营房,也就是他们以后进行新兵训练的地方。”

    我急忙问道:“班长,房子怎么那么低矮?是用砖头砌的吗?我在郊区农机站时,听我们站长说过,东北好多地方盖房子,都是‘干打垒’,用泥土和着稻草,一层一层的堆砌成墙,盖成一间间土房子,又低又矮。不知道我们部队的营房,是不是也是那样的‘干打垒’房子?”

    班长笑着回答:“你说得不错,东北有些地方盖房子,确实都是‘干打垒’。不过,辽东半岛很少有那样的房子,这里一般都是盖砖瓦房。‘干打垒’房子在黑龙江寒冷地区比较多,因为那里冬天比较冷,‘干打垒’冻得住,以后慢慢干了就成型了。我们部队的房子,都不是‘干打垒’,全部都是砖瓦、石头房,墙特别厚,冬天住在里面都很暖和。”

    我们离营房越来越近了,营区宽广的道路,以及道路两旁那一排排粗壮的白杨树,清晰可见。

    我看到,在交叉道口的几个拐角的大白杨树上,都挂着大灯泡,每个灯泡至少在200w以上,通亮通亮的,照在大道上,也是很亮很亮,就象白昼一样。

    借着灯光,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