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个定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1个定格-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里的环境。

    有的还迎着朝阳,看东方的日出,朝霞满天,火红火红的,非常壮观!

    我和二班长往西回望,想远远的看一看国内有名的工业城市唐山,但因为距离远了点,而且前面也有一些山包遮住了我们的视线,只能远远的看到城市的“上部分”――也就是许多的高层建筑。

    即使这样,展现在我眼前的唐山,也是很宏伟的,有不少高楼,有很多塔台,更多的是冒着黑烟的、高耸入云的烟冲。

    北方地区冬天爱下雾,而且这里临近渤海,雾气更大。

    淡淡的晨雾裹着黑烟,把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之下,城市上空乌蒙蒙的,看上去朦朦胧胧,一点也不清晰。

    二班长告诉我,唐山市工业很多,大工厂也很多,有的厂子上万人,上下班都要轮着来,否则,就会造成暂时的交通拥挤。

    他还指着远处那一溜高高的塔台和那两个最高、最大的烟冲,对我说:“看到了吗?那就是钢铁厂,有名的大企业,生产很繁忙,每年都要生产出很多钢材,大部分是供应军工厂的。我的好几个亲戚都在那里工作,他们都很骄傲、很自豪!”

    顺着二班长的所指,我静静地看着那些高高的塔台和大烟冲,也觉得很自豪,因为这是国家大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祖国建设的成就。

    另外,在我们家乡时,根本就没有大工厂,小工业都很少,因为我们那里那是基本上还是个农业地区。这一次,真的让我开了眼界。
………………………………

第74章 军人就得守纪律

    第74章军人就得守纪律

    我第一次见到大工厂,还是在农机站当学徒时,跟着雷师父,开着东方红28型大拖拉机,到广东梅田化肥厂,给供销社拉化肥时见识的。(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那个化工厂也很大,有几万人,象个独立王国,地点与我们湖南省交界,三面都被我们湖南的地方包围着。我们在那里停留了两个多小时,把工厂看了个够。

    看着眼前的唐山,我似乎又想到了梅天化肥厂的宏伟气势。

    当然,整体的唐山,自然要比梅田大的多,宏伟得多!

    可是,又有谁能想得到,映入我眼帘的这些大工业景象,在我到部队后不久,一场强烈的大地震来临,瞬间化为瓦砾!

    那是一场大自然的屠杀,一场天灾,一场无情的毁灭,一场巨大的人类悲剧,四十多万唐山儿女葬身于尘埃之中,以各种工业城市顿时消失。

    所以,时至今日,在我的脑海中,仍然有两个唐山的印象。

    一个是毁灭了的唐山,虽然很模糊、很朦胧,但我记得很牢,不过,已经永远看不到了,只能留在我的会议之中。(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一个是现代化的唐山,虽然很漂亮,让人眼花缭乱,但在我心目中却很模糊!毕竟,相比南方的许多环境优美、发展迅速的大城市,唐山还是有些落后。

    但是,现在的唐山,我却可以随时去看,看它的变化,看它的发展,看唐山儿女们的喜怒哀乐,也看望我在那里的十几位战友!

    当然,每次到唐山,我的心情都很沉重,总是爱想起长眠在地下的几十万英灵。

    更让我终身感到遗憾的是,没有亲身参加上唐山的抗震救灾。

    当时,虽然全团都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工作,大家都想上去,解救灾难中的唐山人民。

    但是,我们的愿望未能实现,上级只允许我们团去五个连队。

    最早是准备让我们营去的,考虑到我们营有一个连队还在吉林露水河伐木,还没有赶回来,不是满编,灾区救灾又刻不容缓,上级就让满编待命的三营出发了,我们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奔赴唐山抗震救灾第一线。

    行军途中,让我们这些新兵最开眼界的,还是在山海关车站。

    这种开眼界,并不是说,我们有部分新兵已经看到了闻名于世的“天下第一关”。因为我们看到“天下第一关”的时候,火车仍然在行驶着,我们只是一晃而过,只能简单的扫了一眼。

    当时,大家对这个独特的关口,基本上没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甚至有一大半的新兵,根本就没有看到。

    因为那时已经是下午了,很多新兵上午心情大放开,嘴巴大放开,唠够了,也笑够了,身上有点疲倦了,一个个又开始蔫巴,躺在铺上睡觉了。

    只有我们这十几个好奇心特别强、总是不安分,下午又没有睡觉、还想继续闲唠的新兵,一直瞅着车外,才有幸看到了那高高的“天下第一关”城楼。

    后来,一直到火车离开山海关、开向锦州方向之后,王班长给大家讲起山海关的故事时,新兵们才重新回忆起来。

    当时,有些虽然瞅上了一眼,但觉得没看过瘾,或者在车里睡觉、根本就没有看到古城墙的新兵,连连埋怨带兵人员,为什么不事先提醒我们,也好让我们有个思想准备,早点打开车门,探出头去看一看“天下第一关”的雄伟姿势。

    山海关是关内通往关外的重要关口,关内关外基本上以这里为界。但是,这里却不是河北省和我们要去的东北地区的界区,真正进入辽宁地界,还离这里很远。

    山海关一直是个很特别的行政区,现在归属秦皇岛市,是秦皇岛市的一个区。但那时秦皇岛还很小,他们之间的隶属关系,好象还是反过来的。

    山海关车站不大,却是个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里面的铁道线非常多,还有一个很宽的调车场,是来往于关内关外的火车集中编组的地方之一,站内很繁忙,尤其货车停留比较多。

    进站之前,带兵人员就是先通报了大家,火车要在山海关车站停留比较长的时间,要在这里加煤加水,补充“给养”。我们也要在这里吃中午饭――其实是下午饭了,因为那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

    下车之后,有的新兵就找到王连长,私下要求说:“连长,‘天下第一关’我们没有看着,感到很遗憾,都想过去看看!”

    王连长毫不迟疑,马上拒绝了大家的要求,并向新兵们解释说:“不是我不想让你们去看,而是时间和纪律都不允许。首先,火车站和‘天下第一关’城楼距离不近,不是几分钟就能走到那里的,一个来回,就得耽误很多时间。车站又没有专门往哪里去的公共汽车,时间根本来不及。第二,我们现在主要的任务是去兵站,在那里吃中午饭。我们今天的早饭吃得比较早,现在已经是下午两点了,两顿饭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长,大家早就已经饿了,我们得先把肚子填饱了早说,其它都是第二位的。这里离兵站也有一段路程,一来一回,就得花去不少时间,根本抽不出空档,去看‘天下第一关’。第三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擅自离开车站,到外面去玩,这是违反军运纪律的,也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你们也看到了,一路走来,我们在任何一个车站停留时,除了统一带队到兵站吃饭之外,任何一节车皮上的新兵,没有一次单独离开过车站的。新兵呆在站内,不能擅自离开车站,这是一条严格的纪律,任何人都不能违反。你们已经入伍了,已经是新兵了,就得遵守纪律,服从上级的命令,擅自行动是不行的!”
………………………………

第75章 第一次见到大炮

    第75章第一次见到大炮

    王连长的话表面上是在讲道理,实际上包含着对我们的批评。(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所以,大家也就只好就此作罢,不再吱声了,去看“天下第一关”的愿望,也就没有能够实现。

    为此,许多新兵都闷闷不乐,脸上很不高兴的样子。

    不过,与以前不同的是,大家虽然心里有点不太痛快,却没有人再发牢骚了,也没有人拖拖拉拉、消极对抗的。

    这就说明,经过一路上的教育、引导和老兵们的行动示范,新兵们的思想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有了初步的进步,开始向一个真正的“兵”的标准靠近了。

    当然,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一件特殊的事情的出现,很快就把大家刚才的低落情绪冲淡了,新兵们再次高兴起来!

    当时,我们从兵站吃晚饭,刚刚返回车站,大多数人都还没有上车,正在调车场边的站台上站着或走动着,一辆特殊的军列开了过来,停在了我们这趟列车的左面,隔开我们有五条铁路线,我们在靠里面站台,那辆货车则紧靠着最边上的装货站台。

    这是一趟运送炮兵和车辆的军列。列车很长,一共是三十一节平板车。

    当时,我不认识平板车,还是来到我们车厢检查的卫生员告诉我的。他说,铁路上运送体积比较大的重型装备,一般都使用平板车。

    我转眼一看,那趟军列上,全是一门门的大炮,上面还穿着绿色的炮衣。炮管特别长,炮口全部冲后,大致是四十度角抬起,就像一排同样高度、正指向同一个方向、瞄准同一个目标,准备同时射击的炮队一样。

    在看《南征北战》时,我也没有看到过这种大炮,电影里面的大炮,炮管都比较短,炮口抬得高高的,开炮时,一伸一缩的,觉得很神奇、很厉害。

    后来才知道,电影《南征北战》里面那种炮是榴弹炮,口径是152毫米,通常叫做152榴炮!

    站在我身边的排长告诉大家,这种炮叫作加农炮,炮管口径是85毫米,部队内部就叫85加农炮。这种炮可以直射(也叫平射),也可以曲射,但曲射角度不能太大,因为后座力很大;可以打榴弹,也可以打破甲弹,打得很远,很准确,威力很大,是炮兵的主要武器,是我军的主要炮种,在炮兵部队装备很多。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穿甲弹?这可是个新名词,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就马上向排长请教:“什么是穿甲弹?”

    排长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身边的其他新兵,笑着解释说:“穿甲弹,顾名思义,就是能穿透装甲――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能打透钢板。这种火炮主要是用来打坦克的。苏军装备的坦克比较多,我们就用这种火炮来对付它!”

    眼前的每辆平板车上,在大炮前面,都停放着一台汽车,每个车轮底下都垫着木头,还用铁丝固定在平板车上。

    汽车和大炮是连在一起的,排长告诉我,那就是跑车牵引。下了火车之后,汽车就把大炮拉走了,拉倒野外去训练或者到炮场去打靶。

    我问排长:“拉炮的汽车,是我们国家自己造的吗?是不是长春汽车制造厂制造的?”

    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中国可能只有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厂能够造大卡车,就是长春汽车制造厂。

    我在农机站时,我们开着支农的东方红28型大拖拉机,也是长春制造的。

    所以,在我的脑海中,长春这个城市就是中国汽车制造工业的代名词,其他地方是不是能造汽车,我根本不知道,也说不上来。

    那时候我们还小,见的世面也少,外面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因此,说话、做事自然很幼稚。

    排长告诉我,这种车叫南京嘎斯,是一种专门的军用牵引车,南京生产的,车上都打着有工厂的名字。部队拉炮的车,大部分是这种车。

    他还对我们说,我们国家已经有不少工厂能生产汽车了,长春和上海都能生产小汽车(也就是轿车),长春和南京都能生产大卡车,北京能生产吉普车……部队的车辆,都是上级发下来的,它也和枪炮一样,是部队的武器装备,大家都很爱惜的,平时都要精心保养。

    其实,还有一个实际情况,排长并没有说――南京嘎斯是仿造苏联的嘎斯车,是苏军嘎斯的翻版。

    也许排长不知道这些内情,即使真的知道,他也不敢说,说了就会犯严重的政治错误,招来麻烦,吃不了兜着走。挨批评、写检讨还是轻的,说不定还得背个处分(我们那时,都不叫受到处分,而是说“背个处分”)。

    那个时候,苏联还是我们的头号敌人,比美帝国主义还要危险得多,他们在我国边境陈兵百万,是对我国的最大威胁。

    为了对付苏军,我们国家的大部分战斗力强部队(现在的说法叫做精锐部队),都部署在“三北”地区,而且尤其以东北和华北为重。

    当时,部队还在批苏联修正主义,批判勃涅日列夫修正主义集团。在这种形势下,谁敢说我们的军车是仿造苏联的?除非他不想干了!

    我们看到,在每辆炮车的车厢顶上,都是用绿色的大帆布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