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班长讲得很细、很动听,车厢里顿时鸦雀无声。(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我们这些三湘子弟,虽然生长在本省,也听说过洞庭湖在本省的北面,上过学的人,也从本省地图和中国地图上,看到过洞庭湖的图案,但洞庭湖究竟是什么样子,究竟有多大,里面都有什么东西,有什么名胜古迹,我们一概都不清楚。
因为我们这个新兵连的一百九十多名新兵,基本都是当地的土老农,没有出过什么远门,没有一个去过洞庭湖,甚至都没有坐火车从洞庭湖边上经过过。
今天在闷罐车上,听了王班长的介绍,还真让我们大开了眼界,增长了不少知识。
既能活跃车厢里的气氛,还能让能够让大家学到点东西,这种活动真的很不错,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介绍洞庭湖时,王班长说到了“二妃墓”,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其中三班的新兵严跃东,专门提问这件事。(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严跃东的父亲是中学老师,曾经给他讲过洞庭湖,但没有介绍过“二妃墓”,所以,他很好奇,想了解了解。
王班长马上向大家讲起了历史上记载的湘妃的故事,并特意强调说,**还专门为此写过“斑竹一支千滴泪”的著名诗句呢!
那时候,政治是第一位的,**的诗词,自然是首要的。既然这个故事涉及到**的诗词,肯定不会被拉下不讲,还要重点讲,时代的烙印是不能改变的。
随后,王班长又给我们讲了欧阳海的故事,讲了欧阳海在部队的优秀表现,以及他在野营拉练中牺牲的过程。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故事在部队下发的《学英雄、讲故事》的小册子里面就有。
我们听起来,感到故事讲得很生动,也很具体,其中涉及到很多军队内部的情况,这些都是我们以前根本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什么是部队的野营拉练(我们都不叫野营训练)?野营拉练都干些什么?什么时候进行?连队干部战士在外面怎么吃住?
这些情况,新兵们没有一个人了解的,大家都感到很好奇、很新鲜,都想知道。所以,就连连追问。
王班长真是好脾气,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只要不是涉及到需要保密、不能公开讲的情况,基本上都给我们做了介绍,让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至少对部队的野营拉练,有了一个轮廓性的了解。
故事讲完之后,王班长还特意告诉大家:“欧阳海是部队的好战士,也是你们的老乡,他的老家就离开你们那里不远!”
其实,欧阳海的故事,我们有的新兵在上中学时就读过,但没有王班长讲的那么细、那么有“兵味”。
但是,大部分没有上过多少学的新兵,基本不了解欧阳海英雄事迹的具体内容。这次别开生面的故事会,无疑对大家是一次粗浅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接下来,王班长又给大家讲了我们湖南的几个革命历史故事,其中包括:
讲了平江起义的故事,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的建立。
不过,鉴于那时的政治形势,故事中涉及彭德怀元帅的名字和事迹,都是一带而过,重点讲了红五军上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在**的指挥下,进行游击战争的事迹。
讲了“平江惨案”,从“新四军平江通讯处”的成立讲起,到1939年6月12日蒋介石指使杨森袭击“新四军平江通讯处”,残杀新四军六名干部,制造“平江惨案”的过程结束。
王班长讲的,基本都是革命历史故事,而且以军队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故事居多,古代和近代历史故事很少。涉及到战争方面的故事居多,地方同志开展对敌斗争的故事很少。
当天,王班长给大家讲的最后一个革命历史故事,就是“铁军”的故事。
他先是讲了“铁军”――中国**指挥的、**员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的来历,“铁军”在北伐战争中英勇作战、勇往直前的英雄事迹,重点讲了“铁军”在汀泗桥战斗打败吴佩孚的精锐部队的战斗经过,以及这次战斗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其实,这些故事都是部队政治教育的基本素材,很多政治教育课程和宣传材料里面都有,只是我们还没有进入部队、没有接触到这些内容而已。
而很爱学习、很爱动脑筋、较有心计的王班长,却别出心裁,把那些生硬、死板的政治教育材料融会贯通,用脑子合理改编,把它变成了一个个很活跃的小故事,让大家听了很有意思,很有吸引力,也很受教育。
………………………………
第65章 我和王连长之间的秘密
第65章我和王连长之间的秘密
军列继续北行,经过了湖北,经过了河南,进入河北境内,已经是第五天了。
闷罐车实在是太慢了,几乎是哪一个小车站都停,咣铛咣铛的声音,真的让人感到很难受。
这种车行缓慢的实际情况,与新兵们急于想赶到部队的焦急心理,完全矛盾起来,许多新兵都觉得很没意思了。
怎么走了这么长时间,才到河北境内?这里离我们的目的地,还有将近一半的路程,什么时候才能到达?
这种枯燥无畏的日子,真是难熬得很!
别人怎么想的我不说,至少我是很着急!
所以,我在火车上,先后有七、八次悄悄的问过带兵的排长和王班长,火车怎么走得这么慢?
在河南信阳火车站停留时,我刚下到站台,想透透气,正好赶上王连长走过来,巡查各个车厢里的新兵途中的表现情况,我也抓住机会,委婉的向他表示了自己的焦急想法。
每次我询问时,他们都是笑着安慰我:“不要着急嘛!运新兵的车都这样,基本上都很慢。安下心来吧,时间很快就会过去的!”
尤其是王连长,对我说得更加风趣:“坐火车多好啊!沿途可以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你们到哪去找这么好的参观机会!你们都没有出过远门,外面的情况根本不了解,沿途看一看,再请班长和排长们给你们介绍介绍,就能知道很多东西,这种好机会千万不要放过!”
由于前面说的那些原因,加上还有一个我还不知道的特殊原因,王连长私下对我特别关注,也特别关照。(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所以,我在他跟前,也就显得不那么拘束了,有些话可以直接跟他说:“我就是有点着急,晃荡晃荡这么多天了,才走了一半路程,什么时候是个头?”
王连长马上安慰我说:“快了快了,我们越走越近了,还有两、三天就可以到达部队了!”
听了带兵人员的反复解释和安慰,我的心逐步安静了下来,也不再询问了,只是每天在列车上默默的等待着。
上面说的所谓“我还不知道的特殊原因”,就是王连长的父辈和我的父辈、亲人之间,居然还存在着某种特殊的感情关联,这是我根本没有想到的。
天底下哪有那么巧的事情?即使有巧合,也不一定就能落到我的头上!
其实,对于不知内情、被蒙在鼓里的人来说,突然知道内幕,就会觉得有一种机缘巧合的感受,连我本人都是如此。
但原本就是实际存在的事实,根本谈不上巧合!
按照年度征兵计划,团里需要到我们地区接六百名新兵,临时组建三个新兵连,一起往回带。
派遣带兵人员时,王连长是第一个被选中的,因为他以前接过六次兵,而且都是跑长江以南地区,对带南方新兵回部队很有经验!
领导上最早的想法,就是想让新兵一连到我们地区下面的一个县里带兵,而新兵二连则负责在我们郊区接兵。
临出发前,在师里召开的带兵连长会议上,王连长特意向主持会议的副师长提出,想和二连调换一下。
副师长以前也隐隐约约听说过,王连长的父亲也是南下作战有功人员,在我们市有好几个老战友,有的甚至是生死之交!
这些人都是打完海南岛之后,下岛返回途中被留下来,在湘南南岭山下搞土改的,他们的经历和我父亲、还有黄伯伯等人的经历,基本相同。
既然有这个便于开展工作的特殊条件,副师长就马上同意了王连长的请求,对两各单位的工作地域进行了临时调换。
原来,王连长的父亲和两个叔叔,都是名列“四野三只虎”(也叫“**三只虎”)的第二虎,也就是后来的三十九军的人,在这个军下面的一个团里当后勤处长,年纪比较大。
我们家的十几位亲人,当时不在那个军里,而是跟着“四野三只虎”的“第一虎”、也就是后来的三十八军下属的一个团,渡海上岛作战。
而黄伯伯正好就在王连长他父亲那个师里,曾经担任过师里的文化教员。
这些特殊的关系,王连长本人也和我一样,以前根本不知道,只是在这次征兵工作即将开始时,他才知道了其中的内情。
那一天,团长找王连长谈话,准备再次排他去接兵,因为他经验丰富,是首选人员。
正好那几天老爷子带着孙子来到部队,住在营部的临时家属宿舍。
王连长回去一说,老父亲顿时就笑了起来,然后给他披露了隐藏多年的秘密,并把那些老战友现在的所在单位、联系方式,都一一告诉了他。
原来,老人家虽然人老了,心里却很明镜,私下始终与那些老战友保持着一种巧妙的联系,其中就包括和黄伯伯之间的密切联系!
但是,那几位一直很正直的老战友,当时都在“受触动”,基本都是“靠边站”,但又都是和我父亲一样,已经不再属于“问题特别严重”的专政对象,而是属于“解放”人员,借着邓小平同志重新上台主持工作,进行整顿的契机,个个都已经恢复了一点工作。
所以,老人就交给儿子一项任务:到达目的地之后,马上私下去看看自己那些老战友,能帮忙的,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尽可能的帮一点,让老战友们有点安慰!
王连长不辱父命,在到达我们市里的第二天,就利用礼拜天休息的机会,带着从北方带过去的人参酒,一一拜访了父亲的这几位老战友。
也赶巧了,黄伯伯正好在为我当兵的事情发愁呢,现在居然天降福星,哪能使他不高兴?他就马上对王连长介绍了我们家的情况。
当王连长知道我父亲也是南下作战的老同志时,更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暗中帮助我,玉成此事!
这就是我后来能够当兵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
不过,我一直不知道内情,一直到调到军区政治部的第一年春节放假,我带着老婆到枣庄给王连长和老爷爷拜年时,他们才告诉我实情。
………………………………
第66章 新兵们迎着大雪进发
第66章新兵们迎着大雪进发
现在我们再返回来,讲述我们这群新兵的北行之旅!
第五天中午,军列缓缓驶向河北的邯郸市。
这是一座历史古城,是冀南的一个工业重镇,也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在这之前,我只是从一本破旧的书上,看到了对这个城市的介绍,但没有直接的认识,现在终于来到它的跟前了!
列车就要接近郊外时,天气骤然变化,天空突然暗淡了下来,顿时灰蒙蒙的。
一阵寒风吹来,早就已经收获完毕、一望无际的平坦的冀南大地上,吹起了阵阵尘埃!
对于这种在我们南方极为少见(只有在大冰雹来临之前,天色才有点类似)的独特气候和奇怪景象,大家都感到很好奇,一个个轮换着走到车门附近,争先恐后的挤着往外看。
车门就嘎开一个不大口子,也就够四、五个人上下错位、挤着头往外看的,而大家又都想往外看一看,也就只好轮换着来了。
同样爱说笑、喜欢调节气氛的的二班长,是河北保定人,知道当地的气候情况。
他抢先上前,伸出头去,看了看天空,又看了看地面,然后告诉我们:“天气大变了,大雪就要来了,说不定我们一进入邯郸市,就会有暴雪来迎接我们!”
排长老家就在山东西部,靠近河北,两地的气候条件差别不是很大。
他看了看外面的天气,也赞同道:“二班长说得对,天空灰蒙蒙的,大雪就要过来了,估计用不了二十分钟,就该下雪了。一会儿风一停,大片的雪花,就可能要飘下来了。”
对他们两位的说法,大家开始还是将信将疑,不相信大雪马上就会下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