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班长还告诉我,他当兵之前也不会干针线活。因为他是家里的老小子,上面有三个姐姐,洗洗缝缝的活儿,从来就不需要他伸手。
可现在,看到他那熟练的缝补手法,还有那补出来很均匀的线头,我确实很惊讶!
以前和我一样,根本不会针线活的王班长,现在居然是这样的心灵手巧,就象一个熟练的缝纫女工,一会儿就把我裤子上的破口子补上了,而且补得那么好,能不让我佩服吗?
这件事情虽然很小,对我的教育却很大,对我的启发也很深。
看来,部队真的是一所大学校,什么都能学到,尤其是独立生活的能力,完全可以在部队锻炼出来。
我现在就要走进军营了,就要去过一种特殊的独立生活了,周围已经没有奶奶、妈妈和妹妹来帮助我了,一切都得靠自己了。
不会洗衣服,不会缝补衣服,这也是一个缺点,至少是个人生活上的一个缺欠,我必须要改正才行。否则,又有谁来管你?
再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更不是什么难于上青天、根本学不了的活儿,我怕什么?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只要好好学,坚持下去,肯定会学好的。
当军人,上战场打仗冲锋,死都不怕,还怕着点小小的困难吗?
不过,下决心容易,做起来还是不那么轻松,不那么自觉。
当兵头一年,我在这方面还真就没有多少进步,好多次训练时磨破了衣服,基本都是老兵们给我补的,我虽然也学着他们补了几次,但都是粗针大线,难看死了,连自己都过不了眼!
直到第二年年初去新兵连训练女兵时,才让那几个调皮的丫头强逼着,把我改造过来。
说起来,我还真得好好的感谢我带的那九个女兵,军事技术上,我虽然教了她们很多,但在个人生活料理上,他们却帮了我很多,教了我很多。
这一点,已经在第一卷里面有所介绍,这里就不再罗嗦了!
随后,各个新兵班长又统一行动,亲自示范,教新兵打背包,引导我们开始从老百姓向军人的转化!
………………………………
第52章 第一次列队几乎乱了套
第52章第一次列队几乎乱了套
晚饭时间到了,这是我们这些新兵离开各自的家,第一次开始过集体生活,也是我们作为新兵的第一顿团圆饭。
一阵急促的哨声响过之后,所谓的新兵连,就在大食堂前面的空场地上,开始集合了!
接兵的王连长第一次以新兵连连长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他准备让大家站好队,先点点名,查一查人员是否已经到齐。然后,带领大家一起进食堂吃饭。
没想到,这第一次站队,就出了不少的洋相,甚至差点乱成了一锅粥。
我们这批新兵,一共是一百九十二名,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三分之一,其他基本都是小学没有毕业的土农民,大多数人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军事训练。
那时,我们那里的学校,一般都要到高中,才有军事训练课程。我们这二十来个高中毕业的新兵,在整个新兵队伍中,占的比例很小。
我们在高中阶段,接受过武装部来人组织的、短期的军事训练,算是稍微懂得点队列动作,可那些直接从田地里走来的、没有上过学的农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队列动作和指挥口令。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所以,当王连长习惯地大声招呼大家集合时,场上顿时乱成一团,新兵们就象无头苍蝇一样,一个个到处乱窜,都不知道自己往那儿站、该跟在谁的后面。
最后,在混乱之中,只好由那些带兵班长直接出面,一个个招呼,让自己负责的那几个新兵跟在自己后面,被动的上前排队。
当王连长习惯地下达“稍息”的口令时,下面也是乱哄哄的,一个个不知所措,脚下稀哩哗啦的响,许多新兵不知道该出哪个脚,也不知道伸出去多大距离,甚至连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全连做“稍息”动作时,简直就是五花八门,什么样子的都有。有的甚至两个脚跟再次并拢,立正、稍息都分不清了!
我们这几个高中受过军事训练的人,还算不错,基本都按照以前学过的队列动作要求做了,而且一个个目不斜视,腰身也挺得直直的,还真象那么回事。
然而,绝大部分新兵却一个个愣了神,傻乎乎的站在那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手不知道往哪儿放,脚不知道往哪儿迈了!
当王连长下达“向后转”的口令时,队伍就更乱套了,新兵们往哪个方向转的都有,转到什么角度的都有,让人哭笑不得。
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根本不知道往哪儿转,还在那里傻乎乎的愣着,脚下一动未动,两眼只是一个劲的左瞧瞧右看看。
还说别人呢,我也不乍地,我也转错了,也让人看了笑话。
因为我事先也没有什么思想准备,也是傻乎乎的站在那里。
听到口令后,我心里一着急,就急忙从左面转了过去。虽然转的角度基本够量,没有180度也差不离,但转的方向却错了,应该从右边转过去才对。
刚刚转过去,就差点和对面转过来的一个新兵撞了个满怀。
带兵的班长们看到这种情景,一个个都是摇摇头,无奈地笑着,但没有一个人出声说话,更没有一个人批评或呵斥新兵。
王连长先是无奈地一笑,然后和蔼地对大家说:“大家听好了,都不要乱,也不要着急。我知道,你们中间的绝对部分人,都没有上过多少学,连中学的军事训练没有参加过,有的人连学校大门都没进过,不懂得队列动作,不会站队,这是情有可原的。你们第一次列队,不知所措,出现点乱子,这是自然现象,我不怪你们,大家也不要惊慌。不要紧的,你们以后学学就会了。”
在安抚了新兵们之后,王连长扫了一眼那些带兵人员,然后严肃地说:“新兵不会站队,不是新兵的责任,而是我们的带兵班长的责任。刚才有那么多空闲时间,你们为什么不知道提前做点工作、提前给自己负责带的新兵讲讲队列动作?这里我就不责怪你们了,希望你们能够自觉的进行补救,吃了晚饭后,赶紧带领大家搞点简单的队列训练,至少应该教会大家怎么集合、怎么站队,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连排队都不会,一路上还不乱套了?所有带兵的班排长们,你们都听到了吗?”
“听到了!”带兵人员齐声回答,声音是那么的整齐、那么的洪亮,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样子。
这次站队,我们班还算是不错的,出的洋相不大,因为王班长事先还真做了点工作。别人我不知道,至少他刚才已经告诉过我,一会儿集合站队时,不要乱窜,跟在他后面就行。
所以,一听到集合的哨声,我就什么都不管,一直跟在王班长后面,亦步亦趋的跟着他去站队。
当整个人群乱套时,我们算是首先站起了一个小队形,十个人排成了一列。
其实,乱归乱,说归说,饭还是要吃的。年轻小伙子,爱说爱笑,爱动爱闹,消化非常快,一顿不吃就饿得慌!
王连长左右扫了一下,再次对大家交待道:“今天的晚饭,是我们新兵的第一次集体就餐,饭菜都不分发,随便吃。今天晚上都吃大米饭,白菜炖猪肉,一个班一桌,你们分头跟着你们的带兵班长,大家不要乱了。明天早晨,我们也按照这个序列,排队就餐,然后出发!大家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队伍中顿时想起了响亮的声音。
这次的回答,不是带兵人员发出的,而是我们这些新兵发出的,虽然还不太整齐,但声音非常洪亮,说明我们已经开始往“兵”的方向靠了,这就是一大进步!
听到这一洪亮的声音,王连长非常高兴,非常满意,马上表扬道:“好!很好!当兵的就得这样,雷厉风行,令行禁止!”
这是我第一次直接从一个军人口中听说“雷厉风行,令行禁止”这八个字!
这八个字,是军人行为准则的高度概括。
当兵的就得一切行动听指挥,有令就行,有禁就止,雷厉风行,站如松,坐如钟,行动起来,就象猛虎下山,不可阻挡!
………………………………
第53章 我们学习打背包
第53章我们学习打背包
说起来,我也算是个不太安分的年轻人了。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按照我***说法,就是成天没有老实的时候!
既然不安分,手脚肯定就呆不住,成天闲不下来,从早到晚,总想着去干点活,一来活动活动筋骨,同时也是自己找点乐趣。
我就是这个劳累的命,一闲下来倒觉得难受,脾气也会马上大起来,要是成天有活干,累得瘪犊子似的,却一点毛病都没有。从小就是这样,现在五十多岁了也是一样。
那天晚上,我们在大仓库吃完晚饭后,闲来没事,我就悄悄的窜动和原来我比较要好的三个新兵,私下学习打背包。
这三个人当中,一个是我的高中同班同学,我们班有名的大个子,最爱打篮球;另外两个是我的初中同学,其中一个则有点特殊,他不但是我们临近村子里和我最要好的青年人,我们还是一起上山打过猎、一起下河抓过鱼的好朋友,平时无话不说,调皮捣蛋的事,也在一起干过不少。
有一次,我们一起钻完山洞出来后,饿得要命,到处找吃的没找到,就到山下生产队的花瓜地里偷瓜吃,肚子差点没撑破(花瓜类似于黄瓜,外形象香瓜,短粗短粗的,但不甜,地下爬蔓,我们老家很平常的一种蔬菜瓜,很多农民都爱种)。
要往深究一点,我们两个还有点沾亲带故,我姑丈的妹妹,就嫁给他大哥,要仔细论辈分,我还比他低一辈呢!
不过,这三个人平时都很听我的招呼,因为在初中和高中,我都当过他们的班长,他们可以算是我的死党之列。
当他们围过来时,我就悄悄的和他们商量起来。
“吃完晚饭了,反正没什么事了,我们来点新花样如何?”
“什么新花样?莫不是你想带着我们三个出去,到大库后面的空场地打拳?或者翻墙越院,悄悄的到外面去玩一玩,看看发电厂的灯光?”
“打拳是不能去打了,看灯光也不行了,刚才王班长已经向我交待了,在大仓库里,要守纪律,晚上不能随意单独行动,被岗哨抓住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想找死呀!想爬墙到外面去完,高压电还不把你烧死了?”
“那怎么办?我们都被困在里面了,一点活动余地都没有了,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我们干点正经事,保准没人阻拦,说不定还能得到带兵人员的支持呢!”
“干什么事能得到他们支持?难道你想出了什么好主意?你这个人鬼道特别多,不妨直接跟我们说出来。”
“刚才吃饭之前,我们都干什么了?你们都学会了吗?”
“你是说,我们学打背包?刚才带兵班长教是教了,也给我们做了样子,可我还没亲手试过呢,不知道能不能行?”
“这不就是了吗?我们四个人,刚才只有两个人跟着做了,其他的只是在一边看了。不亲手试一试,根本不知道究竟会不会!人就是这样,总是眼高手低,嘴皮子可能说得很好,做起来就成笨蛋了!”
看看大家意见比较一致了,都同意我的提议,我马上拍板定案:“对!我们四个一起学打背包!”
年轻人就是好动,积极性就是高,我们说干就干。
趁着食堂工作人员清理桌面之后,我们马上摈桌子,把紧挨着的两张方桌一靠,就组成了四个大长条桌。然后,各自把下发的军用被子抱上来,按照刚才带兵班长讲的要领,开始在饭桌上叠被子。
吃过晚饭之后,大部分新兵都离开了食堂,里面人不多,也没几个人过来看我们。所以,根本不存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场景,我们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一个个都悠闲自得的干了起来。
我们的思想都很单纯,想法特别简单,就是想亲手试一试,看看自己能不能行。
其实,什么事情都是一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话一点不错!
晚饭前看到带兵班长轻松自如的打背包,我根本不在乎,也没太当回事,总觉得叠被子、捆行李包很简单,小事一桩,没什么了不起的,卷巴卷巴,用背包带一捆就行了。
可是,当自己亲手去做事,根本就不是那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