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个定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1个定格-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的话很伤感,也很坚定、很悲壮,似乎有一种“壮士远行兮,不回返”神情!

    祖伯伯摸着我的头,笑着安慰道:“孩子,不必如此!只要你努力了,尽了力,就足够了,我们相信你!有时候,事情的结果,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他老人家的话说得很含蓄,但也愠怒。

    我听得出来,他是在隐讳地给我们打抱不平。

    他所指的是当时的政治形势,可能会限制我在部队的发展,可能还会有人通过各种渠道,去找我的麻烦,从政治上坑害我,使我的努力白费劲,没有收获,照样断了前程。

    不过,我那时只是感动,没有过多的去想这些,也没有再往深处想一想这件事,因为一切都太突然、太匆忙了。

    一直到部队之后,我才静下心了,仔细回味着祖伯伯当时交待我的话。

    品一品,真是语重心长,意味深厚,无疑对我敲响了警钟,鞭策我以后要事事谨慎,防微杜渐,避免落下把柄在外人手里。

    现在回想起来,祖伯伯当时的教导,对我的人生道路,真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部队,我尽可能的埋头苦干,尽可能的努力学习,尽可能的避免麻烦,所以,大部分时候,路子还是很顺畅的。

    尤其是前十来年,进步很快,二十三岁就当上了连长,当兵第八年,就当上了营职干部,入伍不满十年,就进入了大军区领导机关,成为首长跟前的工作人员。

    告别第二波送别队伍,我们继续前行。

    还有不到一公里,就要到郊区大仓库了,那里是我们今天下午集合的地点,是我们上火车出发的地点,是我真正告别家乡的地点,也是我从农村走向军营的地点。

    大仓库很大,是国家战备物资储备库,里面有两条铁路专用线,一条直通火车站,一条通往不远处的一个军工厂,许多军列都在那里停留,在那里装卸战备物质。

    那里是军事重地,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有军人把守,属于保密单位,控制很严,一般人根本进不去,甚至都不能靠得太紧,围墙上都拉着铁丝网,铁丝网上都通着高压电,随意就可以把人打死。

    这里是保密的地方,也是很安全的地方。

    我们地区每年征兵时,新兵都是从这里上火车,然后经过车站,开向目的地。

    我估计,从这里到大仓库,不到二十分钟就能到了,路上不会有人来欢送我了,我就可以好好的和自己的家人说说话、道道别了。

    当兵要走了,而且一走就是好几年。临别之前,有很多话要对自己的家人说。尤其是我弟弟、妹妹还小,我这个做大哥的,有很多话要想他们交待。

    可是,这次我又想错了,前面还有一拨人正等着我呢,那就是我的高中老师和校长,带了一大帮学生,特以来欢送我参军的!

    离大仓库约一里远的地方,就是我的母校――郊区第三中学,我曾经在这里上了将近两年的高中,结束了在家乡最后的就学日子。

    这所学校的校址,原本在离这里很远的一个小山沟里,交通很不方便,都不通公共汽车,学生上学,都得步行走去,要走很长时间。

    我的高中第一个学期,就是在老校舍上的。老学校离开我们村子有八里地,我们每天上学和放学回家时,都要走将近一个小时,很辛苦的。

    学校虽然有简陋的学生宿舍,有住的地方,但每个月要交三块钱的住宿费,我们家很穷,承担不起每年三十块钱的费用(因为有两个月放假),所以不能住校,只能辛苦走读。

    老校舍很破旧,很多窗户都没有玻璃,有的屋顶还漏雨。操场也很小,水源也是从外面引进去的,学生用水非常不方便。

    后来,这条马路修通了,学校也跟着搬了过来,我们也住进了新的校舍。

    我在这里上学将近两年,老师们对我都很好,很喜欢我。

    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不错,语文在全校一直排在前三名,出黑板报,每期都有我的劳动,也都有我写的文章。

    另外,我还是全校第一个向报社写稿发稿的学生,每个学期都能发表四、五篇散文或短篇小说之类的作品,为学校争了点光。

    参加地区教育系统组织的中学生诗歌散文比赛时,我拿了第三名,有三篇稿子被选中,随后发表在地区报纸上,地区教育局给我们学校颁发了奖状,让我出了一把风头,也给学校争得了荣誉。
………………………………

第44章 带两朵大红花的新兵

    第44章带两朵大红花的新兵

    离学校门口还有几十米远,鞭炮就响起来了。

    紧接着,就看见一高一矮两位中年男子,向我走了过来,脸上都带着笑容。

    高个子是学校的况校长,一位和我父亲有过同等遭遇的知识分子,五七年被划为右派,我上高中第一年,他刚刚被解放,重新启用,开始当副校长,一年之后当校长。

    正是由于有过同等的遭遇,他一直很同情我们家,在校期间,一直对我很好,私下里偷偷的关照过我。

    矮个子的白面书生,是我的班主任,我的语文老师邓兴林。

    说起来,在我的一生中,邓老师应该是对我影响最大的。

    我上初中时,他就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搞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

    邓老师是个才子,文学功底很厚实,常常写稿,几乎每个月都要发表作品,尤其写新闻稿件,是他的所长。只是内他们家成分不太好,才使他很难有出头之日。

    初中二年,看到我语文成绩非常好,也爱写写画画,他就刻意引导,开始带着我写稿发稿,往业余文学创作道路上走。

    我早期写的六十二个小稿子,全部都经过了他的修改,有的几乎改得面目全没,没有了原来的样子。记得有一篇八百多字的稿子,邓老师居然给我改了十七处,共计达五百三十一个字。

    这六十二个小稿子,最长的两千多字,最短的诗歌只有一百多字,最终有十五篇发表。

    其实,之所以能够发表这些稿子,完全是得益于邓老师的声望和帮助。他要是不帮我修改,我那点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根本没人看得上。

    我上的第一篇小散文《雷公山》,就是邓老师帮我改的,也是邓老师领着我到地区文化馆,疏通关系,发表在小刊物《南岭风》上的。

    跟在矿校长和邓老师后面的,是母校的五百多名学生。这其中,除了我们村里的二十六个小弟弟、妹妹之外,我几乎都不认识。

    说起来,这件事情也是我自己造成的。

    接到入伍通知书那天下午,我一时高兴,就到到大队部,给过去帮助我最多的几个老师打了电话,向他们报了喜。其中,第一个通电话的,就是邓老师。

    邓老师在电话中,直接问我什么时候出发?

    我告诉他:“事情来得很突然,后天吃完午饭就得走,没有时间到学校去看望老师您了!”

    邓老师祝福了我几句,让我到部队后马上给他写信,就放下了电话。

    当天晚上,他就找到了况校长,把这件喜事做了汇报。

    况校长一听,非常高兴,他说:“吴天同学虽然已经毕业离校一年多了,但他毕竟是我们郊区三中出来的学生,而且在校期间很优秀,为学校做了很多贡献,争得了很多荣誉,我们不能忘了他。现在他参军了,这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我们不能无声无息,这样会让别的中学看笑话的。后天他要从学校门口经过,我们应该隆重的欢送他!”

    在场的老师,都非常赞同况校长的提议,事情马上就定下来了。

    第二天上我,他们就去郊区土杂公司买了五千响鞭炮,还临时赶做了一朵大红花。

    鞭炮声中,锣鼓再次响起,气氛很热闹。

    平时非常**、爱玩爱笑、一直在学校团总支当文体委员的李明代老师,还带领学生喊起了口号:

    “热烈欢送吴天同学应征入伍!”

    “吴天同学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们郊区三中的光荣!”

    “向吴天同学学习,向吴天同学致敬!”

    “踊跃参军,保卫祖国!”

    ……

    响亮的口号,声声震耳,更是声声震撼我的心灵!

    啊!这就是我的母校,这就是我尊敬的校长、尊敬的老师,这就是我亲爱的同学们!

    我虽然已经不是在校学生,已经离开三中一年多了,但学校的老师仍然惦记着我这个曾经的学生,学校的同学们仍然珍视我这个上两届的校友。

    这份情,这份意,多么的厚重,多么的珍贵,多么的让人感动,多么的让人难以忘怀!

    当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得紧紧的拉住邓老师的手,一次又一次的向他行礼,一次又一次的向我的母校、向我的校友们行礼!

    况校长从李老师手里接过那多有小洗脸盆那么大的大红花,给我带上,然后有帮我整了整,让两朵大花并排挂在我的胸前。

    李老师看了看我胸前的两朵大红花,开玩笑说:“吴天同学,你可真是独一份,一个人带了两朵大红花,恐怕全地区也没有第二个。”

    况校长突然收起笑容,严肃地对我说:“吴天同学,千万不要忘记今天的特殊荣誉!两朵大红花,一朵代表你的父老相亲的情意,一朵代表你的母校郊区三中广大师生的情意。希望你把这两份情意都带到部队去,带到工作中去,作为前进的动力,争取早日做出成绩来,我们都会为你感到高兴的!”

    况校长的话,也和祖伯伯的话一样,都是语重心长,情意浓浓,充满期待。

    我心中出了震撼,就是感动;感动之余,就是暗自下决心:到部队以后,一定好好干,不辜负我的母校师生们的一片厚爱,不辜负特别关照我的校长和老师们的殷切希望!

    面对他们,我有很多话想说,更有很多决心想向他们表达,但因为过于激动,到嘴边的话,又不知道从哪儿说起。

    最后,心里的千言万语,只有下面的简单几句说了出来:“校长,几位老师,您们就看我以后的表现吧!给母校丢人的事情,我不会去干!给母校争光的事情,我争着去干!我会永远记着,我曾经是郊区三中的学生,我是您们教育出来的!”

    况校长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说:“有你这句话,就足够了!我们等着你的喜报传来!”
………………………………

第45章 领军装时的喜悦

    第45章领军装时的喜悦

    这样,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母校大门口,离开了我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校友们。(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四公里的路程,原本不到一个小时就能走到,我却走了两个多小时。

    赶到郊区大仓库时,差不到十分钟,就到三点了。

    带兵的王班长,早就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了。因为别人大部分都已经来赶到了,我这个在他心目中非常特殊、准备由他亲自带走的新兵,却迟迟没有到来,让他感到焦急。

    但是,当他到我胸前带着两朵大红花,匆匆忙忙的来到他们跟前时,马上高兴的迎了上来,拉着我的手,看着两朵大红花,问这问那。

    听到我讲述了一路的欢送情景之后,刚刚走过来的王连长,禁不住感慨起来:“你们村里的乡亲们真热情!你的母校的师生们真得很好,这些你都得好好记住,不要忘了他们!”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尤其是我的母校――郊区三中的校长会带领师生们出来欢送我,这是我事先根本没有估计到的事情,毕竟我已经离开学校一年多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母校的情义,确实让我非常感动!”到了这里了,我的心情依然还很激动,说话时,声音还有点抖动。

    看到我父亲走了过来,王连长马上迎了上去。刚刚认识不久,两个人就印象很深,感情拉得很近。他们也不管我怎么样了,两个人拉着手,就开始聊了起来。

    父亲对接兵的同志们充满了信任感,寄予了厚望:“王连长,我就把孩子就交给你们了。到部队以后,部队就是他的家了,你们就是他的父母亲。你们一定要严格要求他,好好管教他,就象父母亲管教自己的孩子一样,让他走正道,不让他调皮捣蛋。要是他不听话,你们就拿棍子揍他,我们不会心疼的!只要是为了他好,我们都会接受的!”

    “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内部有严格的纪律,军队里是不允许打人和骂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面,就专门有这一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