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个定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1个定格-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开始当班长时,连队有的老兵就不太服气,私下说闲话,说连长、指导员偏向我,是不是我走了后门、拉了关系?。

    不过,他们也仅仅是背后说说而已,不敢拿到明面上。因为我的军事技术在那里摆着,不服就可以出来肇量肇量。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一清二楚了。

    另外,我不但文化水平比他们都高,连队学文化时,我还主动给大家当教员,讲数学和化学,还教大家写发言稿、写家信,为连队的文化教育做了不少工作,虽然谈不上什么贡献,苦劳还是有的。

    对于这些事实,连里干部心里有数,大部分战友们也是眼睛雪亮的,看得明明白白。所以,基本上都很拥护我。

    尤其是我考上大学这件事,确实为连队争了光。

    当时,全师参加复习的有一百多人,最后坚持下来的不到五十人,其中只有两个人考上了大学。我的考试成绩虽然没有另一位战友的好,但我报考的学校,却比他那所大学好多了,有名气多了。

    所以,大家都很佩服我,也很看重我,都为我自豪和骄傲。

    连长甚至在全连大会上公开挑战:“你们也考上一个给我看看!冲上去了,我就带领全连给你鼓掌祝贺,给你放鞭炮,高高兴兴欢送你上大学!我们二炮连的兵,要的就是这个劲头,干什么都不能拉后,就是要争取拿全团第一、全师第一,甚至全军第一,这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其他的跟我少扯!”
………………………………

第20章 战友情切切

    第二十章战友情切切

    指导员不愧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水平就是高,也会抓机会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和引导战士们的积极性。

    他抓住我这件事,对全连进行动员,鼓励大家在搞好训练的同时,好好学习文化,掌握文化知识,做能文能武的优秀战士,尽快改变部队基层文化水平低的现状。

    他总是一本正经得对大家说:“**教导我们,‘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打败敌人的!’要想建设现代化军队,全面提高干部战士的文化素质是第一位的,一点都不能含糊!我们乡下人说得好,不读书变成猪!话虽粗一点,道理却很正确!”

    这些大道理,指导员讲了一遍又一遍,简直百说不厌,力争做到深入人心。

    那时候,很多战士不理解,总觉得说的这些都是多余的,有的甚至认为是扯淡。他们觉得,基层连队的战士,就是训练、干活,其他的什么都不用考虑。文化高低无所谓,只要能平时吃苦、打仗时能冲得上去,就是好战士。

    现在看来,指导员当时不厌其烦教育大家的那些大道理,完全是正确的。(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没有文化就是睁眼瞎,根本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当兵的只有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才能掌握科学技术,掌握现代化武器装备,这是建设现代化军队的基础条件和实际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大家也就更加认识到了当时指导员说的都是正确的、有道理的。

    “不读书,变成猪!”指导员说的这句话,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后来战友多次相聚时,一说到这句话,也是感慨颇深!

    “八;一”过后,副班长当了班长,正式走马上任,顺便就把我解放出来了,我也就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来做出发前的准备了。收拾收拾东西,洗洗衣服,拆拆被子,整理整理其他用品,看看战友和老乡,到附近县城的新华书店买点书本,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我要走了,大家似乎都有很多话要跟我说。

    晚上,其他班的班长们,一个接着一个的走过来,对我进行祝贺,与我话别,顺便亲热地唠唠嗑,拉拉家常,交流交流彼此之间的感情。(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有一些平时跟我很要好的战友,悄悄的送给我一些珍贵的礼物,有的送钢笔,有的送笔记本,有的送洗漱用品,还有的送水杯、枕巾之类,可以说礼品五花八门,不论东西大小,每一样都代表战友们的一种心意,一份深厚的感情。

    看到这些礼品,我真的很感动,大家把我当作好朋友、好兄弟、好同志、好战友,不仅平时处处关照和帮助我,现在又是这样的热心嘱咐和鼓励我,更使我浑身充满了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战友之间的感情就是深厚,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可以相比。眼下,我只是暂时的离开,去上学而已。三年之后,我还会回来的,但现在大家却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坐在一起,总是有拉不完的家乡嗑,唠不完的战友情。

    尤其是那几位兵龄比较长、即将面临复员回家的老班长,估计自己年底就要走了,在部队时间不长了,以后可能和我见不到面了,更是感到难舍难分!

    我也一样,总觉得就象是壮士要远征一样,出去就回不来了,以后很难见到大家了,总是感慨万分,甚至泪水饱含。

    连里和团里领导对我都比较关照,处处体现着部队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处处能够感受到战友之间的深情厚意。

    过完“八;一”之后,连队基本就不让我参加训练了,尤其是把大炮拉倒野外进行实战训练时,我就可以不去了,连长、指导员就让我留在家里,做出发前的准备,甚至私下交待我,如果有什么个人的事情需要去办,也可以趁着这几天的空闲日子,出去走走,抓紧去办了。

    比如,可以去看看一些以前比较好的战友,一起参军的湖南老乡,还有附近其他单位一起参加考试的战友。

    趁着过节检查部队的机会,团长和政委还专门来到连队,特意把我找去,在连部教导了好长时间,不但热情的鼓励我好好学习,上了大学后,一定为团里争光,为老连队争光,为自己争气,还专门交待连长和指导员,这几天就让我好好休息,不要去参加训练了,主要工作就是做好走的准备。

    老团长是个豪爽开朗、重轻重义的河北大汉(后面将有专门章节介绍),他还反复强调,从我们团里走出去的人,不能太窝囊了,更不能太小气了,一定要大大方方,充满豪迈气概。军人大学生,首先就得象个军人的样子、军人的气质,雄赳赳,气昂昂,这才是英雄本色!

    对于各级领导的关心,我深为感动,也更增添了到学校后努力学习、力争上游、为部队争光的信心。

    团长说的对,当兵的就得有一股子拼劲。把在连队刻苦训练、吃苦耐劳的精神带到学校去,一定能克服学习难关,取得好成绩。

    按照人民大学通知,我将在八月二十五日前到学校报道。

    现在“八;一”刚过一周多,算起来还有时十几天时间,我就要离开连队,赶到北京去,开始另一种独特的生活了。

    这种生活也叫校园生活,与连队生活完全不一样,没有了每天早晨固定的早操,没有了随时可以听到的“立正”、“稍息”和“一二一”的口令声,没有了下半夜的紧急集合哨声,更没有了每天摸爬滚打的艰苦场面。
………………………………

第21章 等待的日子

    第二十一章等待的日子

    等待的日子虽然很清闲,也很轻松,然而,等待的日子也很难熬。

    人就象一台机器,成天疯狂的运转,万事皆无。但是,一直陷入忙碌之中的我,乍一停下来,浑身上下就象是空落落的,突然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办好。

    曾经听连长和团长说过,要想让连队不出事,就得手拿鞭子,天天不停的抽打,一分钟也不要停。只要让战士们每天从早到晚都处在紧张、忙碌状态,他们就没有心思去想别的、去干别的。

    的确是这样!

    累得王八犊子一样,平时站着都想打瞌睡,晚上倒在床上肯定就呼呼大睡,那还有心思去想其他乌七八糟的事情?

    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

    凡是连队训练最为紧张、没白没黑的赶科目、赶训练进度的时候,我就没有看到出过什么事;相反,如果放假几天,或者下大雨不能出去训练、让战士们在家呆几天,保准出事,就是组织学习,到最后也一样会有人咯咯唧唧,按捺不住,给你捅点漏子。

    许多战士在紧张训练时喊累,可以突然叫他们停下来,他们又闲不住,甚至无所适从。(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一些老战友说得好,我们当兵的都是贱皮子,一松懈保准完蛋!

    这些老兵的话,确实有些道理。

    机器需要不停的转动,废弃时间长了,零部件自然老化,肯定故障不断,即使是计算机,也照样问题频出。

    这些道理,我当士兵时,想的不是很明白。但自从我当了连长、亲身体验之后,感受就更深了!

    连队就必须每时每刻都处在紧张、繁忙的战备状态之中,才能整齐划一,才能齐心协力,才能安全无事故,战士们的心才能纯净如意,没有任何杂念!

    同样,战士们只要每天都处在紧张、忙碌甚至超负荷的训练之中,连队才好管理,纪律才会严明,一切才会平静。

    “八。一”之前,秦晓瑜已经到军区参加设计比赛去了。

    她在临走之前给我写了一封信,告诉我九月十五日出发,到军区体工队和军区靶场适应几天,九月二十一日开始进行三天的初赛,也是团体赛,所有射手、所有科目全部过一遍,列出各个单位的团体赛名次,同时根据每个人的总成绩,对选手进行大排名,然后淘汰其中三分之二的人。

    休整一天之后,开始进入第二轮的两天比赛,剩下的三分之一人,每个单位形成一个组,进行两天的复赛。也是所有科目全部赛一遍,再次进行个人总成绩排名,再次淘汰其中的分之一。

    最后剩下的人员,打乱建制,实行全军区统一编组,进行两天综合比赛,也是所有科目都赛一遍,并根据本阶段比赛成绩,综合加入前两个阶段的比赛成绩,形成个人总成绩,作为全能比赛的排名依据。本阶段比赛时间

    综合比赛之后,继续安排两天,进行个人单项比赛,计算最后总成绩时,依然需要参照前三个阶段的本项比赛成绩,得出综合结论。

    最后一天,各个单项的第一名和综合比赛的前五名,还要进行一次表演赛,军区首长莅临现场,亲自观看。

    另外,军区体工队射击队,将在这些最后出线的选手当中,挑选一部分人员留下来,进入体工队射击队,成为专业射击运动员,进入特殊环境的性封闭训练,开始战前突击。

    成绩好、能够达到全军射击比赛选拔标准的,将有资格参加全军运动会和全国运动会。

    具体的比赛程序和比赛内容很多,文字表达能力比较差的秦晓瑜,似乎很难在信中说清楚这些内容。

    这个聪明的鬼丫头,也有她的独到之处。

    她就给我画了一个比赛进程表,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各项比赛淘汰表,瞅一眼就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看来,这个丫头还是很爱动脑筋的,想得也很细致,表达的方式也很特别。为了让我能够看得清楚,她确实下了功夫。

    在信的末尾,她特别交待,军区的比赛要到二十九日才能结束,三十日军区体工队安排大家聚会一天,同时作出总结,通报各个军选派的射击队的成绩,并对综合比赛的前十名和各个单项的冠亚军进行表彰。

    第二天上午,她才能坐火车回到军里,参加射击队的两周工作总结。

    如果她的成绩非常好,被军区体工队选中了,九月一日就要到军区射击队去报道了;如果被淘汰下来,她就的重新回到军里,听候分配。

    考虑到她处在飘浮不定状况,所以,她特别交待我,节前先不要给她回信,等节后回来时,她才能接得到信。如果她的人不在家,信早来了,那些好奇的战士,说不定私下把信拆开看,容易出麻烦。

    她还提出建议,最好等她回来时,先给我写信,我再给她回信,或者我能抽出空来的话,赶到她那边去一趟,悄悄的见个面,两个人有什么话,当面一说,就说清楚了,就象之前我们两个在师里的那次见面一样,方便得很,效率也很高。

    按照她的要求,我在节前就没有给她回信。

    过节后,我开始等她来信,天天都在等。

    我估计,她已经从军区比赛回来了,一定会利用过节休息的时间,马上给我写信,或者给我打电话,让我去见她。

    等啊等啊,等到了八月六日,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