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谁说京观就一定要用首级来筑了,咱们用这些鞑了的尸身来筑不也一样可以嘛!”
末了,王冰却是直接说出了用这巴林部鞑子的尸身筑京观的想法。
……
“兄弟们,干活儿了!”
随着王冰一声令下,一万羽林卫除了少数受伤的家伙外,其余之人全都热火朝天的投入到了筑京观的大业之中。
“这些明军要干嘛?”
看着那些正拆围墙取土的羽林卫,巴林部仅存的那几百名老弱鞑子不禁一脸的疑惑
只不过,这份疑惑随着羽林卫军士将一具具无头的鞑子尸身运来后,这些人很快便明白了羽林卫拆墙的用途了。
“囚特格儿!囚特格儿!!!”
看着一具具冻得梆硬的鞑子无头尸身,被那以雪水和的泥垒在一起后,这些幸存的老弱鞑子顿时不禁愤怒的低声咒骂起来。
只不过,再怎么咒骂,也阻止不了这座京观的成型。
所谓人多力量大,在一众羽林卫将士的努力下,仅用了两天时间,一大两小,三座尸身京观便高高的耸立在了巴林部的营地中间。
而随着三座尸身京观的彻底成型,那些先前还在暗自咒骂不已的鞑子老弱,此时心里除了无限的恐惧之外,却是再也不敢有半分其它想法了。
“嗯,不错不错,这才有个京观的样子嘛,以前咱们立的那座京观实在太小了!”
看着眼前一大两小的鞑子尸身京观,王冰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
“戚兄,老李,你们有没有觉得少了点儿什么?”
片刻之后,原本还十分满意的王冰却是不禁皱起了眉头。
“少了什么?没少什么啊?又不是堆坟头,难不成还得给他们立个碑不成?”
看到王冰皱眉不已的样子,戚盘宗等人却是不禁有些疑惑的嘀咕道。
“对对对,就是立碑,我说怎么少了点儿什么呢!”
听到戚盘宗几人的嘀咕,王冰却是忽然一拍脑袋,恍然大悟起来。有了京观,自然要有记述功绩的碑文才完美嘛!
“你们去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大石头什么的。再问问兄弟们有会刻印碑文的没!”
“老三,你还真准备给这些鞑子立碑啊?”
听到王冰那一连串的吩咐,戚盘宗这个大舅哥顿时一脸惊讶的开口问道。
“戚兄,难道忘了当初咱们那个‘勒石燕然’的誓言了?这碑可是用来记载咱们这次的战绩的,难道你们不想把名字刻在这上面?嘿嘿!”
“别说了,我们马上就去找碑石和刻印的人!”
一听这碑石是做这个的,众人顿时便一脸激动的各自寻找碑石和刻印之人去了。
……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三座巨大的京观前,一块用十多头牛才拉过来的巨大山石上,九个硕大刚劲的字体赫然深刻其上。
“将军,我记得是应该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吧”
看着这块碑石上杀气凛然的九个刚劲大字,张维贤这位英国公府的嫡长孙却是不禁有些疑惑的开口问道。
“干嘛非得‘明犯’才诛?难道‘暗犯’就不管了?本将就是要明明白白告诉这些鞑子,只要敢侵我家园,管他是明还是暗,都要受到应得的惩罚!”
第一百七十九章 回程
万历九年十一月十五,在鞑子巴林部本部大营,留下三座让鞑靼人心惊胆战的尸身京观后,趁着风雪停止,羽林卫赶着数之不尽的牛羊战马,浩浩荡荡的沿着来路,向着朵颜董长秃部而去!
“老三,咱们直接娶道锦州回京不是更方便,为何还要再走朵颜部?”
一众将领不理解王冰为何放着更好走的辽西走廊不走,而是非要沿原路再次借道走董长秃部。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咱们这不是要去还人家战马牛羊嘛,哈哈!”
看到众人一脸疑惑的样子,全身裹得像棕子一样,靠坐在马拉雪橇上的王冰却是不禁开起了玩笑。
“嘁,咱们现在就是去还他,他敢要吗?”
对于王冰说的这个还帐理由,别说戚盘宗他们这些将领了,恐怕就是羽林卫任何一个军士也都不会相信。
开玩笑,一万羽林卫出击,除了千把个冻伤和受伤的军士外,连个战死的人都没有。这样恐怖的战力,他董长秃不烧高香起到王冰别搂草打兔子就不错了,哪还敢要什么‘借款’!
“董长秃这几年仗着和朝廷互市,再加上咱们的兵器支持,已经有些飘了。所以借着这次大胜的机会,顺便敲打敲打一下……”
玩笑过后,王冰这才一脸笑意的向众人解释起这次回程,为何还要从董长秃部借道的缘由。
说白了,就是为了给董长秃和那个速不台一个下马威而已!
……
“启禀大人,羽林卫……又……又……又回来了……”
就在王冰跟众人解释为何要再次借道董长秃部时,这天,正搂着两个小姑娘在帐中快活的董长秃,却是忽然接到了手下羽林卫回转的消息。
“这么快就回来了?莫非这羽林卫打了败仗了?”
听到手下禀报的消息,董长秃却是有些疑惑的从床榻之上爬了起来。
“呃,大人,看样子羽林卫应该没输。他们光是驱赶的战马牛羊,估计……估计都比得上咱们和大明这几年互市的量了。”
看到到董长秃那疑惑的样子,这名年轻的百夫长却是又激动又有些担忧的开口解释道。
“什么?如此多战马牛羊?那这么说羽林卫是打了大胜仗了?”
“应该是的,不然他们哪里去弄这么多牛羊战马?”
“去,通知速不台,让他准备酒筵,为国舅爷接风庆功!”
确定羽林卫打了大胜仗后,董长秃赶紧穿好衣服,准备带人亲自去迎接王冰。
……
“恭喜国舅爷凯旋而归!”
看着一身甲胄,策马缓行的王冰,董长秃老远便跳下马来,犹如见着了隔世亲人一般,向着王冰飞奔而来。
“哈哈,董老哥你这实在是太客气了,居然劳烦你这么远前来迎接小弟!”
大笑间,王冰也是随即翻身跳下了战马。
只不过,落地的一瞬间,王冰却是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
“迎接英雄当然要有诚心嘛,哈哈哈哈!”
热情的挽住王冰的胳膊,这秃头兄眼睛却是不由自主的瞟向了一众羽林卫将士。
‘嘶,这是?’
看着人数几乎没怎么变化的羽林卫,董长秃却是不由得暗自在心里倒吸了一口凉气。
“呵呵,董老哥你这是怎么了?莫非担心小弟把你吃穷了?”
看到董长秃那不断变化的脸色,心知肚明的王冰却是明知故问的开口调侃道。
“国舅爷开玩笑了,老哥哥就是再穷,供羽林卫吃几顿饭还是供得起的。老哥哥只是好奇,兄弟你这是打了多少土蛮部落啊,这牛羊战马实在是看得老哥哥眼红啊!”
听到王冰的询问,董长秃头赶紧将目光转到了那些牛羊战马之上。
“还几个呢,这天寒地冻的,小弟也就寻到了一个巴林部而已!”
“啥?巴林部?那可是速巴亥的本部,老弟你这不会是把巴林部给……给袭击了吧?”
听到王冰说到巴林部,这董长秃顿时不由得说话都结巴了。
要知道,这巴林部乃是属于内喀尔喀五部之一。其部可是有着十多营的部众,实力强劲得很。因此这巴林部虽然在名义上归土蛮鞑靼统领,但其实却是相当的自主独立,土蛮汗也并不能真正管到他们。
“巴林部?呵呵,以后没什么巴林部了!”
看着董长秃一脸惊讶的样子,王冰却是轻描淡写的再添了一把火。
“没……没了?国舅爷的意思是?”
原本还以为王冰只是率领羽林卫偷袭了巴林部的董长秃,这下却是被王冰一句‘没了’给彻底惊呆了。
“速巴亥屡次侵我边境,杀我子民,这次灭其部落,只不过是小惩大戒,天理循环罢了。董老哥与大明亲善,自不必杞人忧天!”
虽然嘴上说着看似宽慰董长秃的话,但那语气和眼神却是分明在说,你若乖乖听话倒也罢了,若不然,老子随时一口吞掉你!
……
“多谢董老哥款待了,小弟这就告辞了!”
专门前来‘归还’牛羊战马的王冰,只在董长秃部呆了一天,便率领着羽林卫再次踏上了归程。而那些原本要归还董长秃的战马牛羊,此刻却是一头都没有还回去。
没办法,这董长秃头实在是太‘热情慷慨’了,所以盛情难却之下,王冰只好勉为其难的将这些牛羊战马带回大明了。
“速不台,把那几个土蛮的使者赶走吧!告诉他们,我兀良哈部乃是大明的臣子!”
抬头看了看那远去的羽林卫身影,董长秃却是忽然开口说道。
“阿爸,这……咱们不能……”
原来,不在王冰回师之前,土蛮汗却是派来了使者,相约董长秃来年开春辽东‘狩猎’。
而原本对此还有些犹豫不定的董长秃,在看到羽林卫的恐怖战力后,却是果断的下定了决心。
“就这么办吧,或许骏马弯刀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再次望向羽林卫消失的方向,董长秃这位兀良哈的首领却是有些落寞的开口感叹道。
正所谓,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就在董长秃为骏马弯刀的落伍而落寞感叹之时,相隔兀良哈部并不太过遥远的大明京师,身为帝国之主的小胖子,此刻却是不禁欣喜若狂。
狂喜之下以至于连皇帝的威严都顾不上了,拿起王冰派人送回来的捷报,便亲自往内阁所在的文渊阁跑了过去!
第一百八十章 百年未有之大捷
“嗯,算了,回乾清宫!”
眼看内阁办公所在的文渊阁就在眼前,小胖子却是忽然又止住了脚步,转过头又往回走了起来。
只不过刚走了没几步,小胖子却是再一次停了下来,冲着随侍太监张鲸便开口吩咐道:“去,通知所有在京七品以上文武官员,两个时辰后,皇极殿朝会!”
说罢,也不待张鲸有所反应,小胖子随即又快步向着乾清宫而去。
“陛下这是捡到金元宝了?看你这嘴都快要笑咧开了,咯咯咯!”
看到小胖子那根本就忍不住的狂喜,正逗弄着两个孩子的喜姐不禁一脸调侃的开口笑道。
“哈哈,金元宝算得了什么,小妹你快看看这个!”
说话间,小胖子随手便将手中的捷报递向了喜姐。
“朝政之事,你拿给我一个妇道人家看什么看!”
秉着后宫不干政的原则,对于小胖子递来的奏折,喜姐却是并未接手。
“这有什么,你快看看,保证你看了比我还要高兴,哈哈哈哈!”
也不管喜姐答不答应,小胖子直接便把奏折塞进了喜姐手中。
“这是老三送回来的捷报,你就不想看看?嘿嘿嘿!”
看到喜姐那好奇的眼神,小胖子却是再次开口‘诱惑’道。
“小弟的捷报?”
一听是王冰送回来的捷报,喜姐顿时也顾不得什么后宫干政不干政的了,打开奏折就看了起来。
“这臭小子,到现在还学那些番人用鹅毛笔!”
看着捷报上那特殊的鹅毛笔字迹,喜姐不由得一声笑骂。
“呃,阵斩速巴亥,灭巴林部,斩首四万余级……朱大哥,我…我没看错吧?”
片刻之后,看着捷报上那一串串的辉煌战果,喜姐却是不由得欣喜懵了。
“老三说要在年终大朝会前给朕送一份大礼,没想到他还真的做到了,哈哈哈哈!”
看到喜姐那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小胖子不禁再次畅快的大笑了起来。
……
“张公公,可知陛下召集在京文武大臣所为何事?”
就在小胖子正和喜姐分享着王冰这道捷报所带来的胜利消息之时,文渊阁中,几名内阁大臣却是一脸疑惑的向张鲸询问起皇帝临时召开朝会的原因来。
“几位大人,奴婢也不知道啊,只知道陛下收到了一封奏报,然后便让奴婢来通知各位大人两个时辰后皇极殿朝会的事情。”
虽然从小胖子那忍不住的只言片语中,大致也知道了一些这封奏报的内容,但身为皇帝的贴身近侍,与外臣交结可是极为忌讳的事情。
所以,对于几位阁臣的询问,张鲸也只能干脆推说不知,随后便赶紧离开了内阁。
“叔大,能够不经通政司直达陛下手里的奏报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