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朱兄,你这是啥意思?你总不会是也想过过这太上皇的瘾吧?”
见小胖子突然来这么一出,王冰顿时不由得一阵惊讶。
“哈哈,这又有何不可?眼下大明不管是政事、兵事,还是财政,各种大的难题都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一些小问题,交给常洛足以应付了……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当了十年皇帝了!”
在王冰惊讶疑惑的表情中,小胖子却是一脸认真的开口了。
“我说朱兄,你不是认真的吧?‘太上皇’可不是皇帝,你真舍得?”
看到小胖子那一脸认真的样子,王冰却是不禁一脸的疑惑与不解。
要知道,别看这‘太上皇’的名头挺唬人,看起来比皇帝都大,但特喵的自古以来,除了‘刘太公’这位第一个活着当了太上皇的人外,其余历朝历代的‘太上皇’们,有哪一个是自愿的?
不说别的,就大明朝唯一当过太上皇的‘大明战神’,最后还自己给自己‘降’了位,又当回了皇帝呢。
另外在原历史上,猪尾巴王朝那个‘钱聋’,虽说名义上是禅位做了太上皇,但一直到死,那权力都是从未真正放下过的。
可以说,只要是皇帝,就没人愿意做那个高高在上,没有实权的‘太上皇’。
所以,对于小胖子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想法,别说王冰了,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和他一样的惊讶与不解。
“当然舍不得了!不过咱这皇位迟早是要传给常洛的,早点儿晚点儿又有什么关系?再说了,早点儿传位给常洛,咱还不用担心成为唐玄宗那样半世英明,半世昏聩之君,哈哈!”
“另外,咱又不是和先帝英宗一样被迫当太上皇。这禅位后,肯定要比英宗自由多了吧?到时候别说是巡视大明河山了,就是来个御驾亲征什么的,也都不会有人在耳边叽叽歪歪了……”
在王冰一脸的惊讶与不解中,小胖子却是自顾自的在那里畅想着成为‘太上皇’之后的美好日子来。
第六百七十六章 怀柔
“得了吧,朱兄!你现在可是正当壮年,年纪轻轻的做什么太上皇?你当这皇位禅让是过家家呢,说让就让?”
看着眼前这个在原历史上做了四十八年皇帝,乃是大明在位时间最长的家伙,这会儿居然想着偷懒做‘太上皇’了,王冰顿时不由得一阵无语。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位的更迭,那可不是开玩笑。别说在这‘封建王朝’了,就是后世的‘民主’时期,这国家领导人的正常更迭,那都是小心翼翼的。
要知道,这皇位更迭所带来的新旧皇帝之间的班底问题,那可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毕竟不管是皇帝还是臣子,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不是?
更何况,大明刚刚才完成了新政改革这个内部‘软件’升级,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稳’字,哪经得起来一次皇位更迭的变动。
所以,对于小胖子这心血来潮般的想法,惊讶过后,王冰却是直接给他泼了一盆凉水。
“有空想那没影儿的事,你还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把这‘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事情给更好的落实下去呢!”
末了,在给小胖子泼了一盆凉水之后,王冰却是直接把话题转移到了‘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事情上来,根本就不给小胖子再讨论这个问题的机会。
“放心吧老三,现在有了这些奏疏和江南士绅的‘配合’,这‘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事情,想来是不会再有什么波折了,哈哈!”
见到王冰的态度,小胖子最后也只好暂时放弃了‘太上皇’这个话题,转而把注意力放到了‘正事’上来。
说起来,别看这百余份‘请愿奏疏’数量不多,上奏疏的人官位也不高,但这可是几乎代表了整个江南士绅的态度,也是大明文官士绅集团的大本营的态度。
而有了这‘大本营’的‘支持’与带头,后面其它地方的‘小卡啦米’们,自然也就不会也不敢有什么话说了。
“我倒是不担心他们有什么反复,只是从张大人的新政改革开始到现在,对这些文官士绅,咱们一直都是强压为主……但俗话说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现在是不是也该适当的‘怀柔’一下,给人留点儿‘念想’了?”
看着小胖子那自信的笑容,王冰却是摇了摇头,一改常态度的说出了要‘怀柔’的话来。
“哦?老三,这可不像是你的风格啊!你不是一向讨厌这些文官士绅的嘛,怎么现在反而为这些人说起好话来了?”
看到对文官士绅一向没什么好感的王冰居然反过来为对方说话,小胖子顿时不由得疑惑不已。
“什么叫我给这些人说好话了?难道你不觉得在拿大棒子敲打的时候,偶尔给人一颗红枣,能让他们更有干劲儿吗,哈哈!”
正如王冰所说,自从小胖子即位以来,从张居正的新政改革开始,再到小胖子后来的军改、商税,再到现在即将开始的‘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几乎可以说全是以铁腕手段在强压。
虽说现在看似这一系列改革的‘阻力弹簧’已经被彻底压死了,但也确实是该给它上点‘润滑油’的时候了。
所以本着胡萝卜加大棒的原则,本着更好压榨这些士绅文官集团的目的,王冰这才给小胖子提出了一个‘怀柔’的建议。
“呃,说得也是!要想马儿跑,总得给喂草!老三,你说说看,对这些文官士绅怎么个怀柔法?”
听到王冰这形象的比喻后,小胖子也是不禁赞同的点了点头。
“这还不简单?名利诱惑呗,人生在世,不是求名便是求利。哪怕就是忠介公这种清廉之人,他也有自己的追求不是?哈哈!”。。Com
听到小胖子的询问,王冰想都没想便抛出了‘名利’这个大杀器来。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绵为利往。熙熙攘攘皆名利,世间又有几人避?
所以,拿名利这个大杀器为饵,不怕人不上钩。
“对那些在野士绅,咱们可以用名,用荣誉来诱惑。比如凡是向朝廷缴纳赋税积极主动的,咱们可以在报纸上给他宣传宣传,扬扬名啥的。甚至朱兄还可以给他们颁发个类似于‘长者’之类的称号或是勋章都行……”
笑过之后,王冰也不藏着揶着,在对那些在野士绅的怀柔政策上,随即便给小胖子出了一个惠而不费的主意来。
“至于那些在朝的官员嘛,除了这些荣耀称号之外,还是要拿出点儿实际好处的。最简单的嘛,自然就是加薪了。而且如此一来,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一些贪腐的事情……”
说起来,历朝历代以来,要说对贪腐打击力度最大的,大明敢说第二,就没有谁敢说第一,至少在洪武年间时是如此。
相当年,为了惩治贪污,太祖皇帝可是连‘剥皮宣草’、‘皮场庙’都给整出来了的。
但奈何面对如此的严刑峻法,贪腐之风也依然还是没能止住。不仅如此,有明以来,这官员贪腐之风,却是比历朝历代都重。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倒不是说大明的官员就天生比别的朝代贪婪。实在是因为当初太祖皇帝制定官员俸禄时计算得太过‘精准’了些。精准到了只要不贪,那就只能是和海瑞一样过清苦日子。
但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就是因为人有七情六欲,有人情往来。普通人尚且如此,又更何况是那些寒窗苦读十几载,只为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士子官员?
毕竟不是所有的官员心中都只有‘理想抱负’,若是一个官儿过得还没一个平民舒坦,又会有几个人愿意来当官儿?
所以,整个大明朝的官场在没了洪武大帝的强力压制之后,不可避免的便走向了集体贪污的状况。
“老三,给那些在野士绅们颁布个什么荣誉称号的什么没什么。但这给官员增加俸禄,这官员的俸禄可是太祖皇帝制定的,《皇明祖训》里面可是有明文规定的,嘿嘿!”
一听到要给官员增加俸禄,小胖子整个人顿时就变得不好了。为此,他甚至把平日被他不屑一顾的‘祖制’都给搬了出来,为的便是堵王冰的口。
第六百七十七章 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和养廉银
“我说朱兄,你可知道太祖时期一两银子能买多少大米,现在一两银子又能够买多少大米?”
看到小胖子那一脸‘肉疼’的表情,王冰也是不由得一阵无语。
说起来,若是单纯从数字上看,当年太祖皇帝制定的官员俸禄标准虽然不高,但养活家眷、维持一个较为体面的生活还是没问题的。
毕竟即便是最低的九品官员,这一年的俸禄也有六十石。折合成白银,也有三十三两了。
但别忘了,那是在洪武年间。像明初永乐年间,在南京一两银子能买七八石大米,但两百年过去,现在一两银子也就只能买两石大米而已。
所以,面对这涨了三四倍的物价,俸禄却仍是开国时的那点儿,这不是逼着人去贪污吗?
其实说起来,虽然对于海瑞这种清官王冰十分欣赏与尊敬,但对于官员的清廉操守,王冰的要求还真没那么高。
在他看来,只要是真正在为朝廷和百姓做实事的官员,稍微贪点儿拿拿点儿,还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过分就行。
毕竟大明的官员,就合法收入而言实在是太低了。不说和高薪养官的宋朝相比,就是和原历史上后来的猪尾巴王朝比都不如。
但问题就在于这个‘度’的取决,却是完全凭当官儿的良心。只不过对于当官儿的来说,良心这玩意儿,他算个屁啊!
所以,王冰这才想着通过‘加薪’的方式,从而把这完全取决于官员‘良心’的‘度’给收归朝廷。
“老三,朕也知道现在这物价肯定比太祖时期高了不少。但是你可知道现在大明有多少这官员?差不多九万人啊!这若是增加俸禄,不说多了,每人只增加十两银子,这一年下来,就得增加多少的开支?”
末了,看到王冰那一脸无语的表情,小胖子也只能忍着肉疼,勉强开出了一个十两银子的‘天价’比方来。
“我说朱兄;好歹你也是咱大明的皇帝,十两银子亏你也拿得出手。而且就十两银子你还想人感激你?做梦吧!”
看着小胖子那肉疼无比的表情,王冰顿时忍不住一脸嘲讽的望了过去。
“那你还想要多少?再说了,朕要他们感激干啥用,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
为了银子,对于王冰的嘲讽,小胖子那是丝毫不以为意。
“朱兄弟,如果我说有法子在增加官员俸禄的同时,国库的收入不但不会降,反而还会增加,你干不干?”
……
“诸位臣工,朕这里有‘几份’奏疏,你们也都拿去看看,商量出一个办法来……也算是万历二十六年的最后一件大事了!”
腊月二十三,万历二十六年的最后一次朝会上,小胖子却是拿出了王冰带回来的那百余份江南官绅的‘请愿奏疏’,向一众朝臣分发了下去。
与以往这等大事先与内阁商量好了再拿到朝会上讨论不一样。这一次,小胖子事先却是并未与几名内阁大臣通气。
不用说,之所以如此,为的还是削弱内阁的权力。
“陛下,这,这是……”
看着那百多份恳请朝廷实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请愿奏疏后,包括申时行这个刚刚坐上首辅位置的内阁大臣在内,整个朝堂中一众文官的脸色那叫一个精彩。
没办法,先前一众文官们好不容易顶着压力,暂时按下了‘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事儿。却是没想到,现在居然被人来了个釜底抽薪,直接把‘水晶’给端了,这能不震惊吗。
“这可是江南士绅的一片忠君爱国之心,我大明还是有深明大义的忠臣啊!”
看着一众震惊不已的文官们,此刻的小胖子心中简直就像是三伏天吃了个冰镇西瓜一般,畅快无比!
‘尼玛,还忠君爱国之心,他们要是有忠君爱国之心才怪了,还不知道是用了什么办法弄来的呢!’
听到小胖子这明褒暗贬的拉踩行为,一众文官顿时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不已。
“陛下说得极是!”
只不过虽然一个个在心里暗自吐槽不已,但也仅仅是腹诽而已,却是没人敢于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唱反调。
“那诸位爱卿以为,这‘官绅一体纳粮当差’之事,现在是否已经时机成熟了啊?”
末了,看着这些只能在心里腹诽,面上却不敢有丝毫反驳的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