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套钱币各种币值皆有。若是推广开来,百姓从此再无须将银子碎开使用。而朝廷日后征收赋税,也能减少火耗,于国于民,皆是利好之事……”
赞叹过后,户部尚书张学颜却是第一个看出了这套钱币对朝廷和百姓的好处来。
要知道,缺‘钱’的大明,自从‘隆庆开海’后,大量的白银流入,已经让白银逐渐取代了以往的铜钱,成为了通行的货币。
只不过,白银的购买力,却不是铜钱能比的。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以白银作为货币使用,大多数时候,却是必须分割碎开来使用。
而如此以一来,除了百姓使用不便之外,另一个麻烦之处,却是带来了火耗的问题。
而现在有了这套新钱币后,百姓再也不用碎开银子使用,自然也就不会再有火耗问题。而没了火耗,百姓减轻了负担,朝廷征收赋税自然也将轻松许多。
“请问舒大人,不知宝源局铸此新币成本几何?”
末了,张学颜却是转头望向了工部尚书舒应龙,询问起这套钱币的铸造成本来。
毕竟此套钱币虽然方便,但却过于精美。因此若是铸造成本太高,想要推广的话,却是有些得不偿失了。
“呃,张大人,这……”
听到张学颜的询问,作为工部尚书的舒应龙却是不禁一脸的尴尬。
没办法,宝源局乃是工部下辖部门,但他这个工部尚书却是对此一无所知,说起来却是有些失职了。
“呵呵,张爱卿弄错了,此套钱币并非宝源局所铸。至于成本,老三,你来告诉他们吧!”
就在舒应龙一脸尴尬之际,好在小胖子却是呵呵一笑,开口为他解了围。
“不是宝源局所铸?”
……
“呵呵,诸位大人不必担忧此套新币的铸造成本,确切的说,铸造此套新币,朝廷完全不用付出任何成本!”
在一众内阁与六部大员惊讶不已经的表情中,王冰却是呵呵一笑,居然说出了没有成本的话来。
“没有成本?这如何可能!冠军侯莫非在开玩笑?”
听到王冰说铸造如此精美的钱币居然不用成本,整个大殿中,除了小胖子外,却是无一人相信。
“确实没有任何成本!不仅没有成本,而且每铸此一枚钱币,就能为朝廷带来一分收益。所以确切的来说,铸此新币于朝廷而言,却是稳赚不亏之事!”
看着众人那难以置信的表情,王冰却是继续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开口笑道。
“这,这……这是如何做到的?还请冠军侯不吝赐教!”
看王冰不像说笑的样子,不管是潘晟为首的内阁成员,还是张学颜、舒应龙等六部大员,全都一脸诚挚的向王冰拱手行了一礼。
“呵呵,诸位大人无须如此多礼!”
冲这些大员们回了一礼后,王冰这才再次开口。
“诸位大人,你们以为,这些新币的价值如何,是否能与其上所标的面值相符?”
“此套钱币精美异常,若仅以价值论,却是还要超过其所标示的面值……”
再次看了看手中精美的钱币,一众朝廷大员们却是再次异口同声的称赞起这套新币来。倒是与之前赵士祯这个‘技术宅’和一众参与铸币的工匠们看法一致。
第四百八十四章 发行新币
“诸位大人说得不错,若以精美程度而言,此套新币的价值自然是要超过其上所注面值的。”
见自已设计铸造出来的这套钱币得到了一众朝廷大佬们的交口称赞,王冰也是不禁自得的一笑。
“不过,若是本侯告诉诸位大人,这套新币中的所有银币,都只含有九成银,诸位大人还认为它们的价值能超过面职吗?”
到了此时,王冰这才揭开了这套新币能够做到铸造无成本,且能在铸造的过程中倒赚的秘密。
“九成?那这兑换之时……”
没有回答王冰的询问,一众大佬们却是把这注意力全全都放到了这兑换之事上面。
“呵呵,这兑换嘛,自然是一两足色纹银兑换一枚大明龙银或是两枚五钱银币,五枚两钱银币……”
不等王冰开口,御座上的小胖子却是抢先开口了。
“陛下说得不错,虽然此银币并非足银,然其代表的乃是我大明朝廷。所以这一枚龙银,自然是兑换一两足色纹银!不仅如此,以后凡是海外番商来我大明贸易,也需要先以足色金银兑换我大明银币,方能交易!”
……
“一枚银币兑换一两足色纹银,十枚就是一两,若是千万枚……”
如同之前的小胖子一样,当听到这银币和纹银的兑换后,张学颜这位户部尚书也是情不自禁的喃喃自语起来。
‘这老家伙不会是高兴得魔症了吧,哈哈!’
看到自言自语不已的张学颜,王冰却是不禁在心里暗笑不已。
“陛下,臣请即刻发行此套新币,并严厉禁止其它金银流通市面!”
就在王冰还在担心这张学颜是不是高兴得魔症了之时,这位掌管大明‘钱袋子’的户部尚书,却是第一个站了出来,请求小胖子即刻推行这套有史以来最为完整的新币。。CoM
不仅如此,就连王冰跟小胖子之前商量的禁止市面上再流通其它金银的事情,他也是一并提了出来。
没办法,作为大明百多年来第一个不用为钱发愁的户部尚书,张学颜现在可不想再回过头去过那咱紧巴巴的日子。
因此,不知不觉间,他这位户部尚书却是已经有些被小胖子‘传染’的趋势了。
“潘爱卿觉得如何?”
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复张学颜,小胖子反而是看向了潘晟这位内阁首辅。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法可行!不过,这全面禁止其它金银流通,恐怕还需要时日。毕竟这新币的铸造与发行也需要时间……”
作为一国首辅,这新币的发行所能给朝廷和百姓带来的好处,潘晟自然不会看不出来。
只不过,担心小胖子急于求成,所以倒是对这全面取缔其它金银流通的事表示了担忧。
“潘爱卿放心,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这全面取缔其它金银流通的事儿,朕自然清楚得很。这样吧,就以五年为期,五年之后,再全面禁止其它金银作为钱币流通。”
见没人反对这新币的发行,小胖子也是礼尚往来,给出了五年的缓冲时间。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次的新币推行,其实倒也算得上是朝廷对民间富商大贾和士绅的一次大规模‘掠夺’了。
所以,即便潘晟不说,小胖子也不会下诏立马禁绝其它金银作为钱币流通的。
“陛下,兵仗局要负责朝廷的兵器制作,若是再担上这铸币之事……且发行新币后,宝源局……”
眼看发行新币之事已经定了下来,舒应龙这位工部尚书却是站了出来,有些扭捏的提起了宝源局,其意思嘛,自然不言而明。
“呵呵,舒爱卿说得不错,兵仗局的职责毕竟还是为朝廷制作兵甲,这铸造新币的事嘛,先前也只是代铸而已。”
看着有些扭捏的舒应龙,小胖子却是并未在意的呵呵一笑。
“不过此次新币的铸造,乃是与以往浇铸之法完全不同的法子,宝源局却是完全没有经验。因此,朕准备设立‘大明皇家银行’,专司货币铸造发行与兑换之事!”
就在舒应龙还在为小胖子先前那句话而暗自欣喜之时,没想到小胖子却是再次开口,直接弄出了一个‘大明皇家银行’来。
‘皇家银行?陛下这又是要做什么,有了皇家商行和皇家海军不算,现在又要把手伸到财权上来了么?’
面对小胖子这抢完生意抢军队,抢完军队又要抢财权的行为,一众内阁和六部大佬们顿时忍不住心中一颤。
没办法,从皇家商行到皇家军事学院再到皇家海军,小胖子的行为已经让这此大臣们现在一听到‘皇家’两个字都有些‘过敏’了。
“陛下,这不会可以学嘛!且宝源局乃是专为铸币而设,若是贸然将其废除,恐人心……”
眼见小胖子有抛开宝源局另起炉灶的想法,一众内阁与六部大佬们均是站了出来出言反对。
“虽说宝源局乃是专为铸币而设,然此新币……算了,朕若是贸然将其撤销,倒是砸了不少人的饭碗。这样吧,宝源局就此并入皇家银行,让他们跟着边学边做吧!”
见众人反对,原本就没真正打算另起炉灶的小胖子,却是借机直接把宝源局从工部给‘挖’了出来,不再为工部所辖。
“陛下圣明!”
见小胖子都把话说到这一步了,一众原本是想让其把新币铸造之事交给宝源局的大佬们,这下不但‘赔了夫人又折兵’,而且还不得不捏着鼻子违心拍起小胖子马屁来。
没办法,现在的小胖子可不是万历十四年前的那个小皇帝了。在朝中没了张居正这位大明第一首辅后,有着勋戚武将支持的他,现在可不是文官集团们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的时候了。
“既然诸位爱卿都无异议,那此事就此定下了!等奴儿干都司之地收回后,新币的铸造的数量也应该准备得差不多了。到时候,借着移民之事,顺势全面铺开这新币发行之事!”
末了,小胖子却是打算直接在这‘新辽东’一步到位,全面实施新货币政策。
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镇新辽东
“命太子兼辽东王朱常洛为辽东总经略,率羽林卫出镇辽东,总摄辽东、奴儿干都司及三韩之地一切军民事务;冠军侯王冰副之,协同太子……”
万历二十二年三月初,当整个辽东和奴儿干都司之地转暖之际,以太子朱常洛为帅,王冰为副的收复奴儿干都司的诏书终于正式下达了。
当然,朱常洛这个太子只是名义上的主帅而已,真正做主的其实还是王冰。
“启禀陛下,太子乃国之储君,一国之根本。贸然离京,恐……”
当初小胖子为朱常洛这个太子加封了一个‘辽东王’的头衔时,绝大多数大臣还以为这只是一个虚衔。因此虽然惊讶,但却也并没有怎么在意。
但现在,众人却是发现,小胖子这个皇帝却是准备玩儿真的了,所以一时之间,不少文官均是站了出来表示反对。
“呵呵,昔日太祖皇帝还曾遣诸皇子与太子巡视地方,体察民间疾苦。怎么,朕效法太祖皇帝之制还有错了?还是说,你们把朕困在了京师不算,还想将太子也一并困住?”
扫了御座下一众站出来反对的文官,小胖子却是不禁冷冷一笑。
“臣等不敢!臣等只是……”
见小胖子把太祖祖制都给搬了了来,而且说出了如此诛心之语,一众站出来反对的文官们顿时便哑了火,软了下来。
“太子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若是不知民间疾苦,如何治理好这诺大的国家?此次太子出镇辽东之事,无须再言!”
见这些人语气软了下来,原本还想着借机再来个午门公审的小胖子,此刻倒是不禁有些暗自‘失望’起来。
说起来,自从当年‘夺情’事件中,在王冰的建议下将午门梃杖改成午门公审后,已经很久没人卖直搏名了。
没办法,如今这午门公审可不比以往的梃杖。不但不能搏取清名,而且还得身败名裂。
所以除了当初在‘夺情’事件中那几人之外,十余年来却是再无人敢以此卖直搏名。毕竟付出的代价太大,这收获与付出完全不成比例,谁又会那么傻。
随后,在小胖子下令后的第三天,早就准备好了的羽林卫,随即便拥着朱常洛这位太子殿下出了京城,再次往辽东而去。顺带着也把先前王冰带回来的那几十名倭地新王们送回去。
……
“太傅,这鸦鹘关地势如此险要,怎么现在就只有这点儿人马驻守?”
当羽林卫大军经过鸦鹘关这个以往的重镇时,看到整个关内不过只有两个百户的辽东军兵力驻守,朱常洛这个第一次走出京师的太子爷顿时不禁一脸的疑惑。
“呵呵,太子殿下,这鸦鹘关原本就是为了防范女真人而建的。如今建州女真大部都迁到了倭地的九州岛,剩下的和海西四部一样,也都已经成了朝廷编户齐民的卫所,自然也就用不了部署这么多兵力防守了!”
听到朱常洛的疑问,当初第一次来这鸦鹘关时,还不甘在此守城的李遵祖却是先抢开口说出了答案。
事实上,自从海西四部被收服,建州卫又被王冰举族‘流放’后,像鸦鹘关这类辽东的边关城堡,就已经失去了其原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