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
只不过,即便如此,王冰想要尽快班师回朝的愿望还是没能实现。没办法,大军出征需要准备的事务繁琐,班师回朝也是一样。
特别是大胜还朝,所要‘收拾’准备的东西更是不比出征时少,甚至还要更多。
就比如大军需要重新跨海运回去的战马,虽然因为建州卫的建国和留驻北九州的兵马原因,比刚来时少了数万,但也仍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全部运输完成。
另外,再加上倭国赔款的首付金六千万两,以及明军自已收缴的千多万两金银也同样需要先行运送回去。
所以当大军真正做好了班师的所有准备后,也依然还是拖到十一月中旬了。
……
“呜~呜~”
“班师,启航!”
伴随着雄厚的号角声,大量满戴军士的战船,再次从名护屋启程,浩浩荡荡的向着对岸的半岛驶去。
只不过,这一次战船上所载的不再是穷凶极恶的入侵者,而是大明征伐不臣的凯旋天军。
“阿玛,这真的是我们最后一次回建州了么?”
一艘巨大的福船上甲板上,扈尔汉却是有些不确定望向了奴儿哈赤。
作为大明新封的外藩,奴儿哈赤这位金国之主,同那些新封的倭地国主们一样,也是需要前往大明京师朝觐见谢恩的。
当然,与那些倭地国主们不一样,这一次,奴儿哈赤还要将留在建州老营的大部分族人也一并接到九州的新国度。
“呵呵,怎么了,这还没到家就舍不得走了?若是你舍不得,那到时候就留下来跟着二贝勒吧!”
看着扈尔汉望向建州方向的脸庞,奴尔哈赤却是不禁呵呵一笑。
“不,二贝勒是大明的羽林卫,我要跟着阿玛。阿玛在哪里,我就在跟到哪里。”
听到让自已留在老建州,扈尔汉却是摇了摇头。
“呵呵,放心吧,以后偶尔想回去看看的时候,还是可以的!二贝勒虽然是大明的羽林卫,但他也是咱们建州部的女真人。而且咱们迁走后,剩下的族人对大明再无威胁,相信冠军侯和大明也不会为难他们的。”
拍了拍扈尔汉的肩膀,奴儿哈赤却是对未来的‘大金国’充满了信心。
虽然王冰说过,不会允许倭国出现统一的局面,但不一统倭国我称霸倭国总可以吧。
毕竟只要不去触碰大明和王冰的底线,对这些倭子们‘稍微’过分点儿,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
“吾想过很多种踏足中原的场景,但唯独没有想过,会以明国外藩的身份踏入明国京师!”
就在奴儿哈赤为‘大金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之时,另外一艘福船的甲板上,倭国昔日的‘天下人’,今日的大明外藩‘南海王’丰臣秀吉,却是忍不住一脸的感慨。
确实,从狂妄的说出‘长驱直入大明国,易吾朝之风俗于四百州,施帝都之政化亿万斯年’的‘天下人’,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沦落成了大明国的一个小小外藩,这其中的巨大心理落差,实在不是普通人能够体会和理解的。
“主…公,还请慎言!”
快速向四周望了一眼后,同样身着大明郡王袍服的前田利家,却是赶紧压低了声音冲丰臣秀吉摇了摇头。
“呵呵,你也一样。以后别叫‘主公’了,就叫孤一声王兄吧,哈哈!”
看着眼前和自已一样身为明国外藩王爷,但仍肯叫自已一声‘主公’的昔日心腹,丰臣秀吉也是不由得心中一暖。
……
“大明,我们回来了!!!”
在经历了近两天的航行后,望着天际间隐隐在望的釜山城,包括王冰在内,首批跨海征倭归来的的大明将士们,全都禁不住高声欢呼起来!
“这里不应该是高丽之地么?什么时候成了大明了?”
听着一众明军的欢呼声,一众跟随而来的倭地新王们,顿时不禁满脸疑惑的望向了天边那隐隐出现的港口城池。
第四百六十三章 侵略者的下场
“咦,那是?”
随着战船的起伏,离岸越来近的王冰却发现,比起年初离去时,釜山城外,却是多了一座对所以羽林卫将士来说,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高大‘建筑’。
“老吴这败家子儿不会是把那些倭子战俘都给‘嘎’了筑京观吧?这个败家玩意儿,那可是几万免费劳力啊!”
与王冰同船的李诚铭,在看到这突然多出来的‘建筑’后,却是抱怨起吴有仁的‘败家’来。
没错,釜山城外那座多出来的熟悉建筑,正是由羽林卫带头‘复兴’起来的京观。
说起来,受羽林卫的影响,现在的大明军队,可是都兴起了这股复古之风。以至于现在朝廷都不得不做出妥协,把以往的以‘首’计功换成了以‘耳’计功。
“前田君,你可知那是何建筑?”
就在李诚铭抱怨吴有仁太‘败家’之时,明军为何将‘朝鲜’叫成大明的事还没弄清楚呢,丰臣秀吉也是同样为釜山城外多出来的建筑疑惑不已。
要知道,虽然之前他这个‘天下人’从未真正踏足过半岛,但对于釜山等朝鲜城池的情况他可是并不陌生。M。。coM
“主公,吾也未曾听说过釜山有此建筑,许是明军后来所筑吧,不然他们先前送回来的地图上不会漏下如此明显的建筑的。”
看着釜山城外的那座陌生的‘金字塔’,前田利家也是不禁摇了摇头。
“两位王爷不用猜了,那就是专为欢迎诸位所修筑的,嘿嘿!”
就在丰臣秀吉和前田利家对釜山城外的金字塔而疑惑之时,却是不知何时,一名羽林卫总旗官却是笑嘻嘻的走了过来。
虽然年初离开之时,同样没见过这新增的京观,但不用想也知道,这京观的修筑材料只可能是倭子的头颅。
所以,当这名羽林卫的总旗官,看到丰臣秀吉跟前田利家对着远处的京观指指点点的时候,这才一脸戏谑的开口为二人指点起‘迷津’来。
“为吾等所建?”
听到这名羽林卫总旗官的介绍,丰臣秀吉却是一脸的疑惑。
“正是,不信等下船了你们自已去看了就知道了,哈哈!”
……
“这,这……这是?”
看着眼前高大的‘金字塔’,包括丰臣秀吉这个昔日的倭国‘天下人’在内,一众倭地新藩们,全都忍不住心中胆寒不已。
没办法,面对这些堆积如山的黑洞洞骷髅头,即便是这些饱经战阵的倭子,此刻耳边也仿佛是响起了无尽的哀嚎之声。
“此乃京观!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古人杀贼,战捷陈尸……”
下船之后,听说倭子们对京观好奇的事后,于是主动组织这些倭地新藩们前来‘参观’的戚盘宗、李遵祖等羽林卫将士,此刻却是纷纷化身‘导游’,声情毕茂的为这些人解释起什么叫京观来。
“那,那这些,这些……”
听到‘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几个字时,丰臣秀吉等人顿时不由得心中一沉。先前还想着通过这次朝贡,把滞留在朝鲜的剩余倭军带回去的想法却是不由得逐渐破灭。
“南海王猜得没错,除了岛津义弘跟黑田长政等正为大明劳作赎罪的两万余人外,其余入侵朝鲜的倭军,呵呵,都已化为京观。当然,这里的只是其中一座而已!”
仿佛是看穿了丰臣秀吉等人所想,戚盘宗等人却是无情的将这些人最后的奢望与幻想击得粉碎。
‘十几万大军,吾的十几万大军啊!’
听到自已的十五万大军已经几乎全部化为了一座坐京观,丰臣秀吉顿时不禁肉疼得心血直淌。要知道,这些当初为了‘争功’派出的倭军,那可都是他的嫡系核心啊!
‘看来郭桑倒是并未骗吾,吾岛津家的兵将果然尚存!’
有人忧愁就必定有人欢喜,就在丰臣秀吉为自已的嫡系核心损失殆尽而肉疼不已之时,人群中原本同样被这黑洞洞的骷髅头所震慑的岛津义久,此刻却是不由得心中暗自一喜。
……
“呵呵,你想赎回岛津义弘和那些家兵?”
看着眼前身着大明县公服饰的岛津义久,王冰却是不禁冷冷一笑。开玩笑,双手沾了鲜血的侵略者还想回去,想什么好事儿呢?
“启禀侯爷,只要侯爷能够放归那些家兵,多大的代价,下臣也愿意付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注意力都放在了那些家兵身上的原因,岛津义久却是并未听出王冰那戏谑的语气。
“你这让本侯很是为难啊!”
瞥了一眼岛津义久,王冰却是开口叹道。
“侯爷,下臣愿意……”
以为此事有希望的岛津义久,赶紧再次开口,想要开出更高的价码来。只不过,没等他把话说完,王冰接下来所说的话,却是让他犹如在三九天被泼了一大盆冷水,直接凉到了骨子里。
“呵呵,虽说看在许先生的面子上,卖你个情面将他们领回去也不是不行。但岛津义弘和黑田长政等人毕竟已经投降,若是现在将他们杀了,本侯可是要背负上一个杀降的罪名啊!”
“杀……杀了?不不不,侯爷误会了,下臣是说……”
听到王冰说要杀了岛津义弘和那些家兵,岛津义久顿时便慌了。
“不杀如何让你将他们的尸首带回去?莫非,莫非你还想让他们活着离开此地,回到倭地?”
看着一脸惊慌的岛津义久,仿佛刚刚才反应过来他意思的王冰,却是一脸‘惊讶’的向他望了过来。
“侯爷……”
看着王冰那‘惊讶’的眼神,到了这个时候,岛津义久哪会不明白王冰根本就没有半点儿放人的意思。
“岛津义久,本侯明确告诉你,既然敢入侵大明,手上沾了大明子民的血,那就别想活着离开此地了!想要离去,最多也就只能是尸首!”
盯着岛津义久的双眼,王冰脸上此刻再无半点儿笑意。
事实上,相比于那些还有脱离奴隶身份希望的鞑靼俘虏来说,这些倭子俘虏,却是注定了只能为大明终身服劳役,没有半分解脱的希望,纵使身死,亦无法罪消!
而且不仅是这些倭子俘虏,就连那些先前倭子入侵之时的‘朝奸’,王冰也照样没打算放过他们!
第四百六十四章 捷报
“启禀陛下,冠军侯有最新军报送回!”
就在王冰领着第一批归国将士跨海抵达釜山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大明京师,身在紫禁城的小胖子,此刻也是接到了王冰提前送出的大军班师回朝消息。
“这小子,总算是舍得送封军报回来了!”
从内侍手中接过王冰那份厚厚的军报,小胖子顿时忍不住一脸笑骂。
说起来,虽然此次对倭之战,王冰没像以往那样直到仗打完了才送军报回来,但在这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里,其实总共也就送过三四次军报而已。而且就这,还是因为有些事王冰为了避嫌而不得不送的。
这要是换成其它将领,带着十万最精锐的大军出征海外没军报送回来,早就被人怀疑自立了。
可是对于王冰,小胖子却是莫名的信任,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过。
“朱兄,我们回来了。先把银库腾出来吧,免得到时候没地儿堆银子!”
当小胖子打开军报后,却是发现,军报的第一页上面,居然只有这么一句直白得不能再直白,但同时却又充满了无限诱惑的话语。
“万岁爷,您这是?”
看到小胖子展开军报后,只一眼便直接呆立当场,送军报来的内侍顿时便不禁有些慌了。
“哈哈哈哈,朕没事!去,传朕旨意,在京五品及以上文武官员并一众勋戚,两个时辰之后,皇极殿朝会!”
虽然只是看了军报的第一页,但以他对王冰的了解,小胖子根本就不用想也知道,这绝对是一封大捷军报。
只不过,即便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当看完王冰的军报之后,小胖子也仍是兴奋得直吸凉气。那种激动与兴奋,简直比王冰率羽林卫第一次出征巴林部并大获全胜时还要强烈无数倍。
没办法,不说其它,光是倭子那先期赔付的六千万两白银,就已经相当于大明几乎三年的国库收入了。更别说,还有那后面分期偿还的两万万四千万两。
而更为让他兴奋的却是,王冰一次性给他带回来了六十多个大小外藩属国。
要知道,即便是大明永乐时期,藩属国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六十多个。但就是这六十多个蕃属国,也已经让大明成为有史以来藩属国最多的王朝,且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