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张四维说完,王冰便接过他的话头,掷地有声的开口说道。
“更何况,蛮夷之人畏威不畏德。想要让他们敬畏,就要先打服他们,然后再略微施以恩德即可,怎可与我天朝子民相提并论?昔日的强汉盛唐,我朝的太祖成祖,哪个不是先把蛮夷吊打一顿,然后才略微安抚的?”
好嘛,张四维才说一句,王冰却是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堆。
只不过面对王冰这赤裸至极的言论,几名学富五车的内阁大臣,此刻却是根本难以反驳。
没办法,在这个时代,上至皇帝和文武官员,下至普通百姓,大汉至上主义那可是根植人心。可不是后世各种媚外‘人材’层出不穷的时代。
更何况,王冰还把太祖和成祖皇帝拉了出来,这些人敢反驳么?
“好了,几位爱卿不必争论了。老三说得对,朕是大明的皇帝,自然是以我大明百姓为先。若是连自己子民都无法护佑,朕这个皇帝以后有何颜面去面对列宗列宗?至于声誉,呵呵,有我大明百姓的认可,朕足矣!”
最后,还是小胖子一锤定音,结束了这场争论。
至于那几万鞑靼俘虏,自然也不可能享受到先辈的待遇,只能出人出力,为建设美好新大明添砖加瓦了!
第三百零四章 京辽直道
朝廷要修直道了!
一条连通京师和辽东的水泥直道!
万历十六年六月底,当人们从皇家日报上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朝廷又要征召民夫了!
只不过当人们把这条消息看完之后,却是发现,与以往不同,这一次修路这么大的工程,朝廷却是明确告知不会征召任何民夫。
“陛下真是爱民如子啊!这历朝历代以来,哪一次朝廷有大工程不征召民夫的?只是不征召民夫,这水泥直道又让如何来修?”
得知朝廷不会征召民夫之后,百姓们在感激小胖子这个皇帝的爱民之心时,却是又为这修路的人力来源疑惑不已!
“京城到南海子这条水泥大道就是羽林卫修的,莫非这京辽直道皇上也准备让大军来修?”
想到从南海子到京城这第一条水泥大道的修建者,有人顿时把这修路之人猜想到了军队上面。
毕竟有羽林卫这个先例,再加上京营那些‘精锐’们为官员将领们干私活儿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既然为官员干私活可以,那自然也能为国家修路不是?
“嘿嘿,你们忘了国舅爷带回来的鞑靼人俘虏了,那可是好几万人呐!而且个个都是精壮之人,那可都是上好的劳力啊!”
不得不说,这天子脚下的聪明人确实不少,很快就有人猜到了那些鞑靼俘虏身上。
“原来如此,原本还以为国舅爷押送那么多俘虏回来是为了炫耀武功呢,没想到却是为了这个,哈哈!”
“嘁,国舅爷可是千年来第一个获封冠军侯的人,会差这一点儿俘虏来炫耀武功?”
……
“朝廷要修筑京师到辽东的水泥直道,水泥需求量巨大,朝廷自己的水泥窑肯定是供应不过来的,这可是咱们的机会啊!”
与大多数百姓关注的民夫之事不同,当得知朝廷要修筑直道的消息后,一众当初从军事学院购得水泥配方的水泥商人们,此刻顿时不由得喜上眉梢,纷纷开始各自寻找门路,想要在这京辽直道中分一杯羹!
只不过,这些人不知道的是,真正能决定此的事人,此刻还正在皇宫里和小胖子这个皇帝讨价还价呢。
“我说陛下,这修缮营建之事,向来都是工部的事儿,凭什么让我去管?再说了,我这离家都半年了,你总得让我在家陪陪媳妇儿孩子啥的,好好歇息歇息吧?”
看着眼前头也不抬,只顾批示奏疏的小胖子,王冰那是满脸的不情愿。
原来,就在刚才,‘照例’前来宫中告假偷懒的王冰,假没请到不说,却是反倒被小胖子抓了壮丁,让他去负责整个京辽直道的修筑事宜。
“陪媳妇儿?你在东胜的时候还没风流快活够?”
放下手中朱笔,小胖子这才一脸戏谑的向王冰看了过来。
“呃,那个,那个逢场作戏嘛!再说了,在外憋了那么久,嘿嘿,陛下你懂的!”
对于小胖子这么快便知道自己在东胜城的‘风流事’,王冰倒是并不奇怪。
“我说老三,难道你不知道当年蓝玉的事儿?”
看到王冰一脸不以为耻的讪笑,小胖子也是不禁一阵无语。
“陛下,这都哪跟哪儿!蓝玉那是用强,我这可是两相情愿,和他他可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更何况人三娘子也不是我的俘虏啊,嘿嘿!”
“朕不管你是用强还是两相情愿,总之,你得把京辽直道这事儿给我负责起来。不然的话,嘿嘿,这又是给人送人,又是送茶叶的事儿,你自己去跟永宁她们解释吧!”
威胁,赤祼祼的威胁!
面对王冰的惫懒,小胖子根本就懒得跟他商量了,直接拿出了最有效的办法来,‘威胁’!
“陛下,我那也是为了你们老朱家的江山啊!怎么说也算得上是为国献身了吧?你可不能功过不分,拿这事儿去跟永宁她们乱说。”
见小胖子总能找到‘威胁’自己的办法,王冰也是不由得一阵无语,只能无奈屈服。
“行啊,既然老三你要为国献身,那朕就成全你,将你送出塞外鞑子部落去和亲如何?嘿嘿!”
见王冰一脸无奈的样子,小胖子也是不禁一脸的坏笑,开起了让王冰出塞去和亲的玩笑来!
“嘿嘿,只要陛下不担心违反不和亲不纳贡的祖制,臣就是去和个亲又有什么?反正又不会少一块儿肉,说不定到时候臣还能给我大明再弄回来一片疆土,哈哈哈哈!”
面对这和亲之议,‘厚颜’的王冰那可是表现得相当的‘无耻’!
然而,让王冰和小胖子都没想到的是,原本只是君臣间的一个玩笑话,但在十几年后,却是真成了现实。
只不过这个带着大片疆土前来归附大明的,不是王冰,而是他那突然从‘野地’里冒出来的儿子!
“你小子!”
面对王冰的‘厚颜无耻’,小胖子也是被他弄得无语至极。
“算了,就算要和亲,那也是他们送人来我大明,哪轮到你去出塞了?你还是好生帮朕把这京辽直道的事儿担起来吧。放心,你就是抓个总,具体的事儿自然有工部诸位臣工去做,不耽误你陪媳妇儿!”
末了,见王冰已经屈服,小胖子也收起了玩笑,一本郑重的跟王说起了正事儿来。
“这不差不多,不然我只有去慈宁宫向太后告状了,嘿嘿!”
说起来,自从王冰凯旋入城时,公平至极的牵着永宁和女教官入城后,慈圣太后这位丈母娘总算是对王冰的态度有了可喜的改变。
就连这次小胖子把王冰的冠军侯爵位从流爵变成世袭,这位丈母娘也没有丝毫反对的意思。
要知道,当初她那个娘家侄子李诚铭封个流爵的伯爵可都是被她拦了一回的。
只不过,王冰不知道的是,正当他还在为这‘京辽直道’之事的轻松而放下心来之时,随着不久之后锦衣卫从辽东传回的一道消息,却是瞬间打破了他这半工半休的惬意日子。
第三百零五章 野猪皮嫁女
“奴才何和礼参见淑勒贝勒!”
万历十六年六月,就在小胖子威胁王冰接过了京辽直道的任务之时,千里之外的辽东建州部佛阿拉城,于前一年正式颁定国政,自称‘淑勒贝勒’的奴儿哈赤,却是正在接待率部前来归附的董鄂部首领何和礼。
“你我兄弟之间,何须如此大礼!”
一把扶住跪地的何和礼,奴儿哈赤赶紧将面前的英武汉子拉了起来。
“从今日起,我奴儿哈赤与何和礼结为生死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对于这位率整个董鄂部落军民主动来投的英武汉子,奴儿哈赤自然不会怠慢,直接便与之歃血为盟,结为了生死兄弟。
不过说是兄弟,但也只不过是一种拉拢手段罢了。毕竟眼下的奴儿哈赤可不像小胖子这个正牌皇帝一样,有着诸多可以拉拢人心的筹码。
“来人,设宴,今日我要跟何和礼兄弟不醉无归!”
歃血为盟之后,奴儿哈赤随即便是杀猪宰羊,大摆宴席,以此来款待率部来投的何和礼与一众董鄂部将领。
“何和礼兄弟,咱们既已歃血为盟,结为了生死兄弟,不如我再将东果嫁给你,咱们干脆来个亲上加亲如何?”
酒过三巡,推杯换盏间跟何和礼越聊越投机的奴儿哈赤,却是突然冲着只比自己小了一岁多的何和礼开口笑道。
“亲上加亲?那好啊,以后咱们不但是兄弟,还是翁婿了,哈哈哈哈!”
已经喝了不少酒的何和礼,醉眼朦胧间,以为奴儿哈赤在开玩笑,也就打着哈哈开起了玩笑来。
“来人,把窗花贴起来,布置洞房,再去给东果梳洗打扮……”
让何和礼没想到的是,原本以为只是奴儿哈赤的酒后玩笑之语,但在看到这个架势后,何和礼意识到奴儿哈赤这是玩儿真的了。
“大哥,这怎么能行?咱们可是结拜兄弟,再说我都已经结过婚了。又比东果大那么多,怎么能如此委屈大侄女!”
“结过婚了又有什么,大不了让东果给你当个侧福晋呗!听大哥的,咱们钉是钉,卯是卯,一会儿你们就拜堂!”
面对何和礼的推辞,奴儿哈赤却看似大大咧咧,实则心思细密的开口说道。
“这,这个……那小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见奴儿哈赤一脸认真的样子,稍一思索之后,想到自己刚来归附,也确实需要和奴儿哈赤加强关系,所以何和礼也便答应了下来。
更何况,这个东果他也见过,一个如同花骨朵般娇艳欲滴的小丫头,只要是个男人就没有不喜欢的。
就这样,两个刚刚才歃血为盟的兄弟,一个为了拉拢部下,一个为了巩固地位,就这么定下了一个荒唐至极的‘亲上加亲’之事。
……
“东果……”
看着已经换好了嫁衣的东果,原本想要安慰安慰女儿的奴儿哈赤,此刻却是张了张嘴,什么也说不出来。
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让自己这个虚岁才十一的女儿这么早就出嫁,奴儿哈赤一时之间心里也是十分的愧疚与不舍。
“阿玛,你啥都不用说了,东果能理解您。女儿会尽自己所能,帮阿玛排忧解难的”
看着一脸愧疚的奴儿哈赤,小小年纪的东果却是反过来宽慰起了他来。
“你真是阿玛的好女儿,是阿玛愧对你,让你受委屈了!”
……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在奴儿哈赤的催促之下,婚礼现场很快便在晌午时分仓促布置完成,开始正式举行起了婚礼。
“让开,你们给本福晋让开!再不让可别怪本福晋不客气了……”
正当何和礼与东果的婚礼进行到夫妻对拜之时,院外却是突然传来了一阵吵闹之声。
不用说,正是何和礼的原配正福晋卓尔带着几个家丁打上了门来。
“婚礼继续!衮代,你去处理!”
见何和礼发愣,奴儿哈赤却是挥了挥手,让婚礼继续进行,转而让自己的侧福晋衮代前去劝解起了卓尔。
“夫妻对拜,礼成,送入洞房!”
就这样,在衮代前去阻拦卓尔的同时,何和礼与东果的拜堂礼也终于行完。
……
“东果见过姐姐!”
婚礼结束之后,还没进洞房,东果却是来到了被衮代‘劝解’得用绳子捆起来的卓尔面前,甜甜的行了一个万福。
“我……衮代,给我松开吧!”
看着眼前乖巧懂事的东果对自己的敬意,再想想自己刚才的咋咋呼呼,卓尔不由得一声轻叹。
最后,在衮代解开绳索后,卓尔随即便带着几个家丁面带愧色的离开了。
……
“启禀贝勒爷,苏完部索尔果、雅尔古部扈尔汉各自尽率所部军民,前来归附!”
有着董鄂部的例子,就在何和礼率部归附奴儿哈赤之后不久,原本位于叶赫、乌拉和哈达三部‘包围’之间的苏完部跟雅尔古部也相继率部归附了奴儿哈赤。
而面对远道来投的索尔果和扈尔汉,奴尔哈赤虽然没有第二个合适的女儿再拿来拉拢二人,但他也同样也没有轻待这两部。
就比如索尔果的儿子费英东,直接被他封为了一等大臣。而同样被封为一等大臣的扈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