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崛起- 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天已大亮。
  瀍水对岸,就是徽安门大街,街道上的车马人流蹙动。
  这是通往宣仁门的必经之路,每天都会有许多朝中的官员从这里经过。此时,早朝刚结束,朝中的文武官员,正陆陆续续自宣仁门走出。看到这一幕,许多人都惊呆了。
  “那不是武二郎吗?”
  “好像是他……没错,就是武二郎,他怎地如此狼狈?”
  武崇训这时候也顾不得颜面,指着对岸的杨守文厉声吼道:“杨疯子,你这个杨疯子,你就是个疯子。”
  “左卫将军,你这是怎么了?”
  两个小吏看到这一幕,连忙凑了过来。
  他们不认得杨守文,却认得武崇训,于是一脸谄媚之色道:“什么人如此大胆,左卫将军可要帮忙?”
  帮忙?
  武崇训还是要脸面的!
  他看了一眼那小吏,一把将他身上的大氅扯下来,裹在身上。
  “可以啊,那是千骑将军之子杨守文,不如你过去帮我把他拿下?”
  嘶!
  那被夺了大氅的小吏,顿时变了脸色。
  杨承烈为人低调,并不好惹是生非。但朝中谁不知道,杨承烈独得圣宠?此前为他效力的一个书记,在他举荐之后,便轻而易举成为了金城县令。如今,这洛阳城里不晓得有多少人想投到杨承烈的门下……至于杨守文,那更不是他们可以招惹。
  “杨疯子,你给我等着,我定要奏报圣人,到时候治你大罪。”
  对岸,杨守文看着武崇训,手中大枪突然抬起,朝武崇训指了指,便扭头离开。
  武崇训见状,不禁长出了一口气。
  只是,没等他把这口气出完,忽见河对岸的武家楼,冒起了一股黑烟。
  武崇训顿时瞪大了眼睛,在河岸边破口大骂。
  他已经知道杨守文要做什么了……这个杨疯子,竟然要烧了他的武家楼!
  先前凑过来的两个小吏,此刻已经不知道跑去哪里。开玩笑,这种事情可不是他们这种不入品的小吏可以掺和。有道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这两位都不是他们能招惹的对象。武崇训不用说了,而那杨守文,不但是太子的替身和尚,还是太子的女婿,同时更名动两京,总仙会醉酒诗百篇已经成为一段美谈,为士林中人传唱。
  这种人,比他老子杨承烈更加可怕!
  ……
  武家楼烈焰熊熊,黑烟滚滚。
  站在洛水南岸,就能看到那冲天而起的黑烟。
  这可是神都,是天子脚下。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洛阳的衙门里又岂能没有动静?
  率先赶来武家楼的,是杨守文的熟人。
  就是那洛阳县尉庄毕凡,随行的还有数十名救火的武侯。
  只是,当他们看到站在大门口,一字排开的杨府家人后,庄毕凡就知道有点不妙。
  “敢问,可是里面走水了?”
  他话音未落,就见杨守文和明秀,带着杨茉莉和杨十六两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庄县尉,这件事与你无关,贫僧劝你最好不要掺和进来。
  这武家楼,今天必须要烧,谁要敢阻拦贫僧,就是和贫僧为敌……庄县尉,你要和贫僧为敌吗?”
  杨守文阴着脸,瞪着庄毕凡。
  随时寒冬腊月,可庄毕凡那胖乎乎的脸上,却汗涔涔。
  他闻听不禁苦笑,“杨君,你这是……有什么话好好说不行吗?何必这么大动干戈?”
  “贫僧就是要大动干戈,你要拦阻我吗?”
  杨守文说着话,手中大枪扬起,指着庄毕凡厉声喝问。
  庄毕凡闻听,连连摇头。
  他看了一眼武家楼大门内外,横七竖八躺着的家丁,小心翼翼道:“杨君,我不救火,救人可以吗?不管怎样,我是洛阳县尉,若袖手旁观,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救人可以,救火不行。”
  杨守文说着,一摆手,示意杨府家丁让开一条路。
  他站在门阶上,目送庄毕凡带人进去救人,而他则站在门阶上,看着武家楼那熊熊大火越来越旺,嘴角随即一撇,冷哼一声之后,便撩衣盘膝坐在了武家楼门外。
  “茉莉,带悟空它们回去,这里不用你了。”
  “我不要。”
  杨茉莉一听,顿时急了眼,在杨守文身边坐下,两柄大槌便放在身前,瓮声瓮气道:“阿郎不走,杨茉莉不走。”
  “十六也不会走。”
  杨十六见状,忙在杨守文另一边坐下。
  不仅如此,悟空它们也都静静的在杨守文身前匍匐下来,一双双眼睛,森冷的看着外面的人。
  “四郎……”
  “好吧,我带他们走,免得到时候连个送饭的人都没有。”
  明秀见状,笑着走下门阶,招呼家丁离去。
  杨守文点了点头,也就不再说话。三人四犬,就坐在门阶上,任由那些武侯进出,却不去理睬。
  事实上,当他们坐在那里的时候,所有的武侯都绕道而行,哪敢过去招惹。
  而武家楼的火势,也越来越大……


第六百一十七章 胆大包天
  积德坊,大福先寺。
  做洛阳洛水北岸,毗邻上东门横街的大福先寺塔中,太平公主正端坐茶船后沏茶品茗。
  杨守文撰写茶经后,茶具随即推广开来,成为文人雅士钟爱之物。
  太平公主同样对此痴迷,专门准备了好几套茶具,摆放在她在洛阳的各个居所之中。
  泉水沸腾,喷吐水汽。
  太平公主依着她学来的那一套沏茶程序,泡出一壶上好茶汤,而后闻香品茗,颇有些悠闲。可是,在这大福先寺塔内,气氛却很凝重。一个青年端坐一旁,而在正中央还跪着一个青年,匍匐在地,一言不发,似乎对太平公主怀有极大的恐惧。
  “姑姑,明玉这一次冒然出手,的确是有些莽撞。
  可是,你也知道他是个孝道之人。那杨守文与他有杀父之仇,故而才未能隐忍住。
  明玉很怕,所以回来之后一直不敢见你。侄子知道,他其实还是忠于姑姑,所以斗胆前来求情,还请姑姑宽恕他则个。”
  “请公主恕罪。”
  那匍匐在地的青年连忙颤声说道。
  太平公主嘴角微微一撇,勾勒出一抹好看的弧线。
  她慢慢放下茶盅,朝坐在一旁的青年看了一眼,那眼眸中流露出意味深长之意。
  “成器既然如此欣赏明玉,何不把他收留?”
  那青年闻听,心里顿时一颤,强笑道:“姑姑说笑了。”
  “本宫从不与后辈人说笑。”
  太平公主一句话,令青年的脸色顿时生了变化。他刚想要再开口解释,却见太平公主蓦地长身站起,大袖一摆,双手负于身后,俯视他与那匍匐在地的青年二人。
  “明玉,还记得你当年到长安投奔本宫时,本宫说过的话吗?”
  匍匐在地的青年身体微微一颤,忙颤声道:“明玉记得。”
  “呵呵,本宫也记得……本宫记得,你入我太平观当天,本宫与你说:尽心做事,听从本宫吩咐,本宫自会给你一个前程。说心里话,明玉你很聪明,也极有眼色,本宫非常欣赏你。一直以来,本宫都把你带在身边,你说说看,本宫可亏欠你吗?”
  “未曾亏欠。”
  “本宫让你去安西采买,临行时与你说过什么话?”
  “公主吩咐,要明玉办完事情之后,尽快返回洛阳。”
  “那你呢?”
  “小人……”
  “你却跑去掺和进西域战事,私自放走了叛贼薄露不说,还在天马城密谋造反。
  明玉,若非你是本宫差遣,本宫就不会让你回来。
  因为你的擅自行动,却使得本宫好不容易才招揽过来的曹西什卡如今成为刀下亡魂。因为你,原本本宫可以在陛下面前讨得一个天大的功劳,如今却付之东流。”
  “公主,明玉该死。”
  太平公主却没有再去理睬青年,而是把目光投放到了坐在一旁的青年身上。
  “回去告诉你父王,就说他若喜欢明玉,只管想本宫讨要就是,本宫也绝不会做那阻人前程的恶事。何苦明知道他是本宫的手下,却越过本宫,指挥他去做事呢?”
  那青年闻听,脸色顿时大变。
  “姑姑,请听侄子解释,此事与……”
  话未说完,忽听得外面一阵喧哗。
  紧跟着,大门打开,哈士奇躬身走进来,轻声道:“公主,清化坊走水了。”
  “嗯?”
  太平公主一怔,蹙眉问道:“何处走水?”
  “武家楼!”
  “啊?”
  太平公主听完之后,忙快步往外走,来到了屋外。
  她站在塔顶,手扶围栏举目眺望,就见远处黑烟滚滚,火光冲天,隐隐传来一阵阵尖锐的哨音。
  “怎么回事?”
  “奴婢已经派人打听了,是召机长老所为。”
  “杨青之?”
  太平公主愣了一下,旋即又笑了。
  “昨日我还与法藏法师打赌,说着杨青之回来,洛阳少不得要热闹一番。
  没想到我昨日才说,这小子就闹将起来……老哈,立刻派人去,告诉执金吾薛楚玉,就说本宫说了,让他不要管闲事。这种事情,还是交给武三思那老家伙解决。”
  哈士奇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这时候,那屋中的青年也走出来,看着浓烟滚滚的清化坊方向,冷声道:“这杨青之,还真是不知死活。才回洛阳,抗旨不遵不说,还火烧武家楼,武三思岂能饶他?”
  太平公主却冷笑一声,不予理睬。
  她手扶围栏,观看了片刻之后,转过身来。
  “成器,把慕容明玉带走吧。
  本宫看在你父王面子上,不难为他……但是本宫手下,不养怀有二心之人,既然你这么器重他,就让他过去帮你好了。他做的事情,与本宫没有丝毫关系,以后出了事,本宫也不会过问。总之,这次事情就这么算了,本宫还有事,不陪你了。”
  太平公主说完,便转身离去。
  青年站在屋外,看着太平公主的背影,咬咬牙,却没有出声。
  “明玉,起来吧。”
  他冲着屋内说了一声,那匍匐在地的青年,也随之起身。
  “公主她……”
  “姑姑毕竟是个女人,容不得人。
  既然她不愿意再收留你,你就随我走吧……嘿嘿,不过你也可以松口气,那杨守文烧了武家楼,等于和武三思撕破了脸。看着吧,武三思绝不会轻易与他罢休的。”
  “杨贼放火,烧了武家楼?”
  明玉愣了一下,目光凝视清化坊方向的滚滚浓烟,突然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这杨贼,好高明的手段。
  殿下,咱们最好不要再轻举妄动,更不要对他不利。他这一把火……看着吧,武三思不但不会找他麻烦,还会想方设法的保护他周全。咱们,实不宜再针对杨守文。”
  “嗯?”
  名叫成器的青年,愣住了。
  明玉,本名慕容明玉,是静难军军使慕容玄崱之子。
  想当初,慕容玄崱起兵造反,后准备从昌平撤兵之前,安排慕容明玉偷偷前往长安,投奔了太平公主,改名穆明玉。后来,他得知了杨守文是杀害慕容玄崱的凶手,就几次想要找杨守文的麻烦。但当时杨守文因醉酒诗百篇而名动两京,太平公主对杨守文也颇为赞赏,所以斥责慕容明玉,不得生事,更不许找杨守文麻烦。
  这,也让慕容明玉非常不快。
  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他结识了身边的青年。
  青年名叫李成器,说起来也是一个大人物。他是相王李旦长子,嫡长子,极为聪慧,而且颇有手段。只是,在历史上李成器的光芒几乎被他兄弟李隆基完全遮掩住,所以名声不显。留给后人最著名的故事,就是三让皇位,被后人称作‘让皇帝’。
  李成器能诗歌,善书画,精通音律,最善羯鼓、吹笛。
  史书评价他恭谨自守,不妄交结,不干预朝政,所以甚得李隆基的敬重。
  不过,此时的李成器,还不是历史上那个鼎鼎大名的让皇帝,只是一个年仅二十二的青年。
  李成器和慕容明玉一见如故,并且各种拉拢,使得慕容明玉和他走的也越来越近。
  只是,李成器果真能够成器吗?
  慕容明玉轻声道:“殿下,咱们安排的手段最好不要再施展了!
  杨守文这次回来,陛下对他必然更加看重。他既然拿走了那幅画,焉能没有防备?
  说不定,他正等着殿下出面,而今烧了武家楼,陛下未必会怪罪他,相反武三思还要护他周全。总之,咱们暂时不要再对他出手,还是再找机会,不信他没有破绽。”
  李成器闻听,顿时恍然。
  但他随即流露出一抹羞愧之色,轻声道:“未能替明玉报仇,还……我真的很羞愧。”
  “诶,羞愧什么。
  公主殿下而今不愿和太子反目,咱们也没有办法。这次撕破了面皮也好,否则夹在中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