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崛起-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县尉,大事不好了!”
  管虎一看到杨承烈,就连忙走上前,惶急说道。
  不过,他旋即看到了陈子昂,顿时一愣,又立刻闭上了嘴巴。
  杨承烈眉头一蹙,沉声道:“这是右拾遗陈子昂陈伯玉,监军幽州军事,有什么事情,只管说就是。”
  管虎听闻陈子昂的身份,也随之放松了警惕。
  他沉声道:“刚得到消息,东突厥可汗默啜起兵作乱,扣押了淮阳王等使团成员……静难军军使慕容玄崱于前日率部五千归降默啜,并偷袭清夷军,攻破妫州。”
  “什么?”
  杨承烈和陈子昂闻听,都不由得大吃一惊,齐刷刷站起身来。
  管虎接着道:“如今,默啜先锋已兵进檀州……据居庸关传来消息,居庸关外的契丹人以及粟末靺鞨人更蠢蠢欲动,似乎有集结的迹象。县尊命我前来,招县尉即刻返回县城,商议对策。”
  杨承烈这下子,可真的是不淡定了。
  “慕容玄崱,何以归降蛮虏?”
  陈子昂蹙眉,一脸不解之色。
  静难军使,若放在后世,就是静难军的基地司令,权力很大。这么一个大将,居然归降了默啜,的确是让人感到不解。
  管虎连忙道:“目前具体情况还不是特别清楚,只知道那默啜在淮阳王等人抵达黑沙之后,突然反目。而后,他集结人马,于五天前起兵,偷袭平狄军,随后慕容玄崱便起兵造反,与默啜夹击清夷军,致使平狄军和清夷军同时溃败而逃。”
  静难军的基地,大约就位于后世北京延庆附近。
  慕容玄崱这一归降,也使得昌平县的压力,陡然倍增。
  杨承烈闭上眼睛,沉吟片刻后道:“既然如此,我立刻下山。”
  身为昌平县尉,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他这个军事主官就不能再闲着。
  杨承烈面露苦涩笑容,与陈子昂道:“伯玉,本想与你今天在此赏月,可现在看来……
  我要立刻返回县城,实在抱歉。”
  而陈子昂则道:“文宣休要客套,这种事……罢了,我也随你一同下山,去昌平查探消息。”
  “你……”
  杨承烈看了陈子昂一眼,想要劝阻。
  陈子昂则笑着说:“我虽已卸去监军一职,但还是朝廷命官。如此时刻,我又怎能独善其身?”
  说完,他便匆匆离去,回到禅院禅房里,片刻功夫拎着一个小包裹,手中还持一口宝剑。
  “兕子,你就留在这里。”
  杨承烈也不敢耽搁时间,匆匆换上衣装,便准备下山。
  临走之前,他叮嘱杨守文等人道:“如今发生了这种事,只怕这里也不会太安全。你保护大家下山,回去收拾一下之后就搬去县城。我担心,虎谷山会有危险。”
  “孩儿明白。”
  杨承烈对杨守文很放心,拍了拍他的肩膀,就准备离开。
  “阿爹且慢!”
  杨守文唤住了杨承烈,而后回房取出断龙宝刀,走上前递到杨承烈手中,“这口刀,孩儿用着不太习惯,想必还是在阿爹手中才有用处。如今既然发生了大事,阿爹更要有一口趁手的兵器防身。孩儿有虎吞足矣,阿爹就把先把这口刀收走。”
  说完,他不等杨承烈反应过来,猛然向前凑了一步,贴在杨承烈耳边轻声道:“阿爹留意管班头,他似乎与陈先生认识。”
  杨承烈接过刀,本想要夸奖杨守文两句。
  可是听到杨守文这句话,他心里咯噔一下,脸色先一变,旋即又恢复到了平常。
  “嘿嘿,我早就说过,你哪能使得这种宝刀?”
  杨承烈点点头,在外人看来,好像是赞赏杨守文的孝心。
  可杨守文却知道,杨承烈这是回答他:我知道了!
  “茉莉!”
  “杨茉莉!”
  “杨茉莉在,杨茉莉在呢。”
  “你立刻收拾东西,虽阿爹一起回县城。”
  “好!”
  杨茉莉倒是非常爽快,飞奔会房间之后,拎着那一对洗衣槌就走了出来。
  “那你也赶快收拾一下,我在城里等你们过来。”
  杨承烈意有所指,杨守文轻轻点头。
  他和杨瑞站在山门口,举目目送杨承烈一行人沿着山路匆匆离去,脸上的笑意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淡。
  “兕子,咱们怎么办?”
  宋氏和杨氏走到了杨守文的身旁,面露紧张之色。
  杨守文笑道:“阿娘,婶娘不用慌张,叛军虽然逼近,但是还隔着一个居庸关,那容易杀到昌平?不过,看样子咱们今天是不能赏月了!立刻收拾一下,咱们下山。”
  “那村里的人……”
  “和村里人说一下,愿意进城的进城,不想进城的,可以来这里避难。”
  杨守文说完,嘬口一声口哨,菩提带着悟空四个就跑过来,蹲在了山门之外。
  “幼娘,青奴,收拾东西,咱们下山。”
  杨守文一声令下,众人随之忙碌起来。
  他回到房间里,抄起了虎吞大枪,把皮囊斜跨身上。
  “可惜了这许多吃食。”
  杨氏有些不舍,但也知道不是心疼的时候。至于那剩下的四坛子清平调,杨守文一枪一个,把酒坛子砸的粉碎,任由那酒水流淌一地。而后,他背起了青奴,牵着幼娘。杨瑞则搀扶着宋氏,杨氏走在最后面,一行人急匆匆,离开禅院。
  ……
  傍晚时分,斜阳夕照。
  杨守文一行人回到山下,就立刻把田村正找来。
  把情况与田村正说明了之后,田村正也慌了手脚。两年前,契丹人作乱时的景象还历历在目,才不过安生了一年多,这粟末靺鞨人又要造反,他怎能不慌张?
  “兕子,那我们该怎么办才好?”
  杨守文想了想,沉声道:“左右秋收已经结束,让大家可以带上粮食,到山上避难。山上的小弥勒寺已经空下来,估计容纳三五十人,当不成问题。若城里有亲戚的,就去县城。现在还说不准情况,也许叛军根本过不得居庸关,大家有充足时间做准备。”
  田村正连连点头,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
  这时候,杨瑞已经套好了牛车,他赶着车从院子里出来,冲着杨守文大声招呼。
  “田村正,这里就交给我,我先护送我阿娘回县城。”
  “好!”
  田村正点头答应,杨守文则牵着三匹马从田村正家中走出。
  来到村口的时候,杨守文正准备上马,却听到老胡头大声喊道:“兕子,等等我!”


第六十三章 风雨欲来(上)
  老胡头拖着一辆小车,正吃力地从小院里走出来。
  杨守文连忙把缰绳递给杨瑞,快步走上前,伸手拉住小车,手臂一用力就把小车从院子里拉出来。
  “老胡头,你这是干什么?”
  “嘿嘿,自然是进城。”
  “啊?”
  “刚才我看杨县尉行色匆匆,感觉着有事情发生。
  前年,你还记得吗?前年契丹人打过来的时候,杨县尉也是那般表情,把你们一家从这边接到城里。我年纪大了,可不想再折腾下去。兕子,和你商量一件事,我打算投身到你家中,哪怕做个门房也好过像现在这般,整日里提心吊胆。”
  有道是人老精似鬼,老胡头就是如此。
  前年的事情,杨守文倒是还有那么一点印象。
  当时爷爷杨大方已经过世,契丹人打穿了居庸关,兵临昌平城下。杨承烈匆匆忙把杨守文三人接到了县城里,住了大概有十几天。后来,那些契丹人离开,杨守文才又回到虎谷山。依稀记得,那一次虎谷山狼藉一片,好像死了不少人。
  如汉人视胡人为蛮虏,胡人视汉人同样低贱。
  从匈奴开始,汉人和蛮虏之间的战争就不曾停止过。乃至于到了五胡乱华的时候,蛮虏凶残,更把汉人视为两脚羊,杀得中原十不存一,以至于汉人元气大伤。
  李世民登基之后,开贞观之治,号天可汗,令胡人臣服。
  如果如今还是李家天下的话,突厥也好,契丹也罢,包括吐蕃这些少数民族,都会安分一些。可偏偏如今是武则天当朝。用一句老话,这叫做牝鸡司晨。边塞异族对于中原再次窥觑,特别是这几年来,叛乱不止,双方的冲突也越发频繁。
  “老胡头,你……”
  老胡头嘿嘿笑道:“兕子,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可我觉得,你如今既然清醒过来,总要有个跑腿办事的人跟在身边。老胡头我年纪虽然大了,但想当年也是胳膊上能跑马,拳头上能立人的人物。别的不说,打扫个庭院,看守好门户总归可以。”
  他随即压低声音,轻声道:“再者说了,我看兕子你奇思妙想甚多,也需要有人帮衬不是?”
  杨守文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老家伙喜欢吹牛,但要说他的手艺,的确不输给城里的那些工匠。
  “老胡头,你可要想好了。”
  “哈,有甚想不好的?左右是个糟老头子,有个安身立命的去处,高兴还来不及。”
  杨守文还有些犹豫,却见宋氏掀开车帘,探出头来。
  “兕子,既然老胡头愿意来咱们家,自然是极好的事情。
  左右家里也需要人手,就让他跟来吧……二郎,牵头牛过去,给老胡头把车套上。”
  宋氏开了口,杨守文也就没有在拒绝。
  的确,他是时候找个跟班,或者说,找一个家臣。
  杨家大公子,怎可能总是孤家寡人的一个人。虽然说有杨茉莉,可你能指望一个十三岁的傻大个做什么事情?身边能跟着一个老人,有时候倒也是一件好事。
  想到这里,杨守文指点着老胡头道:“老胡头,到时候你可别后悔。”
  “嘿嘿,只要兕子你不赶老汉走,老汉就不会后悔。”
  家里两头黄牛,正好可以套两辆车。
  待老胡头把小车套好,坐在车上之后,杨守文示意菩提上车,又把四只小狗抱到了车上,这才翻身上马。
  “二郎,出发。”
  “好!”
  别看杨瑞年纪小,但是赶车却很熟练。
  宋氏她们的车在前面走,杨守文则跟着老胡头在后面。
  “老胡头,还不知道你的大名呢。”
  老胡头闻听笑道:“老汉贱名胡琏,阿郎你还是唤我老胡头吧,听着也更顺耳些。”
  从兕子到阿郎,老胡头的改口没有任何生涩,好像一切都很自然。
  “老胡头,你不会真的是为了要什么安身立命,所以才要投到我家吧。”
  老胡头看前面宋氏的车有些距离,于是压低声音道:“果然瞒不过阿郎……实话实话吧,如果真要再打仗的话,我可不想再去做什么徭役。以前每次做徭役,都好像死了一回。前年,我跟着朝廷的兵马去了卢龙。若不是我聪明,便死在那边。
  我已经这把年纪了,还想过几天安稳的日子。
  能投到阿郎家中,正好可以躲过徭役……在县城里面,总好过在外面风餐露宿。”
  杨守文顿时明白了老胡头的用意,却没有放在心上。
  这年头,借卖身到官宦家里躲避徭役的事情太多了,老胡头的选择也算不得错误。
  “老胡头,东西都做好了吗?”
  老胡头眼皮子一翻,轻声道:“阿郎昨日才吩咐下来,我本打算过了中秋去准备材料,不成想……不过阿郎放心,家伙事我都带着,等进了县城,说不得会更快。”
  杨守文听罢,轻轻点头。
  马蹄铁的制作势在必行,以前他没有马也就算了,现在有了马,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当下,一行人两辆车,沿着官道直奔昌平。
  到昌平城外的时候,杨守文就看到城门外,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似乎是在等着进城。
  以前,由于县衙被袭击,县城里的气氛比较凝重。
  可是现在,这已经不是凝重的问题,而是显得非常压抑。
  东突厥起兵攻占妫州,静难军慕容玄崱造反的消息,想必已经传开。昌平距离静难军所在地并不是很远,那边有个什么风吹草动,昌平县很快就可以得到消息。
  “大郎,这是要进城吗?”
  城门口的守卫,依旧是那个朱成。
  他看到杨守文一行人来到,连忙驱散聚在城外的百姓,快步走到了杨守文面前。
  “情况如何?”
  “刚才县尉已经下令,要对进出县城的人严加盘查。
  非本县百姓,暂时不得入内……县尊已经命人在城外设立营地,以方便从静难军逃来的难民居住。城里面也是人心惶惶,大家都很害怕,不过还好没出乱子。”
  杨守文听罢,颔首表示称赞。
  “那我们……”
  “大郎说得甚话,便是其他人不让进城,大郎却必须进得!
  大郎快些过去吧,这边的人越来越多,我担心会出乱子……对了,那批货物已经清理完毕,昨日宋三郎的婆娘派人过来提走了。只是那宋家人忒不识好歹,竟然还无理纠缠,要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