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崛起- 第3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
  “颜总管为了掩护我,自尽身亡。”
  那人气息奄奄,声音也很低弱,杨守文必须要集中精神,否则便可能听不清他在说什么。
  “情报呢?颜总管不是说,要来天马城接收情报?”
  “天马丝行,天马丝行……有小勃律人送信,小心像……像……陛下……”
  他的声音时断时续,很不清晰。
  杨守文只听清楚了天马丝行和小勃律人,剩下的则非常模糊,让他不由得心中大急。
  “像什么?你说清楚一点。”
  也许,是那一口气在撑着。
  那人在说完一番话之后,头一载,便再无气息。
  杨守文连忙呼唤,连连摇晃,可是那人却没有半点回应。
  “阿郎,好像有人过来。”
  杨十六突然喊道,并快步走到了绳索旁边,“阿郎,快走。”
  杨守文看着那个已经气绝身亡的密探,眼中流露出一抹悲伤之色。这样一段历史,也许永远不会出现在史书之中。没办法,谁让我们的帝国,从没有向外扩张?
  可正是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人,在安西大地上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却尸骨无存,永远留在了这阴暗的地牢之中。再过几十年,他们所做的事迹,将彻底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甚至连他们的家人,都不知道他们的下落。
  杨守文深知,现在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
  他深吸一口气,纵身跃上了石台。
  扭头朝那尸体看了两眼,而后又飞奔到绳索旁边,抓住绳索,飞快的向上攀沿。
  在杨守文躲进了石壁缝隙后,杨十六也紧随而上。
  明秀也收起了绳索,就在这时,只听铁栅栏门哐当一声被人打开,紧跟着就听到有人说话。
  他们说的是吐火罗语,杨守文听不懂。
  杨十六在一旁低声翻译,“他们在说,老鼠怎么突然躁动起来,跑出去了好多……”
  “不管他们,咱们走。”
  三人不敢滞留,飞跨的爬行,到了土墙的另一边,而后顺着斜坡溜下来,跃入水中。
  沿着原路退出地下暗河,一行人很快便找到了出口。
  撤退的路明显顺利很多,在进入解苏水后不久,他们便找到了停泊在芦苇荡中的波塞黎。
  “找到了没有?”
  波塞黎把杨守文拉到了船上。
  杨守文的情绪却有些低落,摆了摆手,轻声道:“赶快离开这里,先离开再说……”
  他脱下了水靠,从波塞黎手中接过毛巾,擦干身上的水渍之后,从船头的包裹里取出一件干爽的内衣船上,而后披上了僧袍。杨守文坐在船头,呆呆发愣,这时候明秀也换好了衣服,走到他的身旁坐下,看了杨守文一眼,却一言不发。
  “颜织死了。”
  “嗯。”
  “他在去年天马丝行被灭门之后,就自尽身亡。
  水牢里的人,是他的随从……我不知道那个人叫什么。这一年来,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活下来的,见到我之后,只对我说了天马丝行和小勃律人,便死在地牢中。”
  明秀沉默片刻,低声道:“和我猜的差不多。”
  “嗯?”
  “我一直认为,颜织不会在水牢里……他的身份特征太过醒目,只要被抓到,一定会被辨认出来。所以他如果没有背叛,那肯定就已经死了。可若是死了的话,他也会留下线索。我猜测,颜织一定会留下线索,而那线索,就在地牢中。”
  “那你不早说?”
  杨守文愣了一下之后,立刻明白了明秀的意思。
  颜织是太监,身上不可避免的会有残缺。如果他被抓到,只需要把衣服脱了,就能辨认出来。
  “反正不管颜织死活,咱们都必须要进来探查一番。
  现在很好,至少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天马丝行就是小鸾台在天马城的据点,你那位义兄手中的书信,一定就是颜织在等待的情报……咱们的猜测没有错。”
  杨守文看了明秀一眼,突然道:“四郎,你难道就不觉得悲伤吗?”
  “悲伤?”
  明秀一愣,旋即反应过来,露出了笑容。
  “颜织他们当初既然决意加入小鸾台,怕早有这样的准备。
  你我现在,不应该感到悲伤,而是要尽快把那封信里的内容显现出来,才不负颜织他们的这番努力。”
  杨守文,沉默了!
  这也是他和明秀的区别,有的时候,他更加感性。
  而明秀从小在世家大族中长大,对于一些事情,看得比他透彻,所以也更加冷静。
  杨守文可以说明秀冷酷,但却必须承认,明秀说的并没有错。
  叹了口气,他站起身来……
  夜风,从乌浒河防线吹来,拂动衣袍猎猎。
  明月皎洁,群星璀璨,可是杨守文的心情,却非常低落……


第五百九十章 小鸾台的前世今生
  天马城堡一行,终究还是有些收获。
  颜织虽然已经死了,杨守文却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吉达的那一封书信。
  可关键在于,怎么显现书信上的文字?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立刻转道,把书信带回洛阳,交给上官婉儿去处理。
  颜织是小鸾台的人,那么他所使用的显影水,想必和小鸾台所使用的显影水一脉相承。
  相信,上官婉儿一定会有办法。
  “四郎,你觉得如何?”
  回到寺院后,杨守文便询问明秀的意见。
  “如今的情况,似乎也只有这一个办法了。把书信带回洛阳,你我也算是完成了陛下的使命。”
  “既然如此,咱们收拾一下,准备动身。”
  杨守文和明秀商量妥当,决定尽快启程,返回洛阳。
  尸密罗多没有反对,不过却找来了波塞黎。
  “你答应过波塞黎,要带他去洛阳,让他在白马寺修行。
  现在,你要走了,便带上他一起走吧。波塞黎在这里,继续修行下去用处不大。不入红尘,焉知世人苦难,又怎能普渡众生?波塞黎,你随杨君,一同走吧。”
  不过,尸密罗多旋即让波塞黎退下,站起身来,走到禅房一侧的箱柜前停下脚步。
  他打开箱柜,从里面取出一摞厚厚的,差不多有半米高的卷宗。
  “站在那里做什么,过来帮忙。”
  杨守文和明秀相视一眼,忙快步上前。
  卷宗上,灰尘很厚。
  两人各自抱起一摞,把卷宗摆放在禅房之上。
  “二十二年前,明崇俨明施主把老衲赶来安西,留在了天马城中。
  他曾拜托老衲一件事,就是让老衲把在安西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整理成卷宗。当时老衲以为,不会在天马城停留太久。可谁料想……明施主最终还是未能躲过血光之灾,而老衲则在这天马城中,一住就是二十二年光阴……二十二年来,老衲走遍了安西的每一个城镇,每一个部落,并且把所见到的一切,都记录下来。
  明施主虽然已经过世,但老衲终究未曾辜负他的重托。
  现在,请你们把这些都带走,至于该交给什么人,老衲不清楚,就由你们决定吧。”
  看着眼前两摞厚厚的卷宗,杨守文和明秀都傻了。
  二十二年的记载,走遍了安西……那岂不是说,眼前这两摞卷宗,便是最完整的安西方志吗?
  两人相视一眼,隐隐约约,似乎明白了当年明崇俨的意图。
  杨守文走上前来,拿起一本卷宗打开。
  他一目十行的扫了一遍,大体上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内容。尸密罗多毕竟不是地质学家,他只是一个僧人。所以,他是用一种游历体来记载他所见到的一切。
  这些卷宗,必须要仔细的整理,才能够变成真正的方志。
  而且,里面有很多图画,画的是一些独特的地理形状,甚至还有一些奇特的建筑。
  尸密罗多的文采极其出众,同时也精通绘画。
  杨守文虽然只粗略的看了一遍,就知道眼前这些游记的重要性,恐怕还胜于当年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因为,尸密罗多记载的更清楚,更准备,更详细。
  只是这样一部游记,在历史上有任何的记载。
  其中的缘由?
  杨守文不知道,也不清楚……想必,是因为这些游记从没有问世,更无人知晓。
  “法师高义,相信叔祖若泉下有知,也会感激法师。”
  “呵呵,甚的高义,不过是认赌服输罢了。
  好了,老衲这二十二年来唯一牵挂的事情终于有了一个交代,总算是可以解脱了。”
  说着话,他挥手示意让杨守文二人把卷宗拿走。
  脸上,还露出了疲惫之色。
  杨守文抱起卷宗往外走,但是在走到门口的时候,却突然间停下了脚步。
  “法师,我还有一个疑问。”
  “哦?”
  “敢问法师可曾听明师提过‘小鸾台’这个地方吗?”
  “小鸾台?”
  尸密罗多一愣,疑惑问道:“那是什么地方?”
  杨守文这才想起来,鸾台是武则天在登基之后,把门下省改名而来。小鸾台也是在鸾台建立之后才设立。尸密罗多早在高宗调露元年便离开大唐,不知道鸾台也在情理之中。
  于是,他笑了笑,“没什么,只是随便问问。”
  尸密罗多也就没有再追问,在蒲团上坐下,闭目不语。
  “青之,你什么意思?”
  “嗯?”
  “你刚才为何要问法师小鸾台的事情?”
  杨守文抱着卷宗,一边走一边轻声道:“我也说不上是什么原因,只隐隐感觉着,明师似乎和小鸾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怎么可能!”
  明秀闻听,顿时笑了。
  “青之,你可能不知道这小鸾台的来历。
  小鸾台是在陛下登基之后,改门下省为鸾台之后,才秘密设立。不过,小鸾台在设立之前,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内卫。那是陛下在仪凤三年时,由我叔祖建议,得陛下恩准之后开设的机构,全部是以女性为主,故而又称之凤卫。
  后来,高宗皇帝驾崩,太子继位。
  陛下这才开始慢慢吸收男人进入内卫。之后,女为凤卫,男为龙卫,至陛下登基后,两卫合并一起,有上官姑娘接掌,改名为小鸾台……这其中,叔祖还……”
  说到这里,明秀突然停顿下来。
  他看向了杨守文,发现杨守文也正看着他,面带微笑。
  “你的意思是说……”
  杨守文轻轻点头,看着明秀道:“会不会是有这样一种可能……明师当年为帮助陛下,决意为陛下组建一个秘密机构,一方面是保护陛下,另一方面则为陛下搜集情报,清除障碍。
  小鸾台的构架,其实就是明师一手建立起来。
  只是未等他把整个构架搭建完成,就遭遇暗杀,死于非命。这也是尸密罗多法师二十二年来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却无人知道的缘故。明师死后,却给陛下留下了一份完整的计划。于是在先帝驾崩之后,陛下扩充内卫,而后建立了小鸾台?”
  说到这里,杨守文又停顿了一下。
  他想了一想,轻声道:“亦或者,明师被人刺杀,也与这小鸾台有密切的关联……”


第五百九十一章 薄露来袭(一)
  小鸾台和明崇俨之间,到底存有怎样的一种关系?
  杨守文不知道,也没有兴趣探究。
  明秀似乎明白了杨守文的想法,看着他道:“青之,你莫非认为,颜织所用的显影药水,就是按照我明家的显影药水的方子制成?”
  “也许!”
  不过,杨守文旋即摆了摆手道:“我也只是猜测而已,你不必放在心里。
  反正这书信要送到洛阳,相信到时候上官姑娘会解决麻烦,你我也不必太费心。”
  明秀嘴巴张了张,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想要证实杨守文的猜测,如果小鸾台的显影药水配方和他明家的一样,那就说明,小鸾台和明家真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是杨守文的意思也很清楚,似乎不想节外生枝。如果不是呢?一旦明家的显影药水不成,那书信也就废了。
  一时间,明秀好纠结……
  ……
  其实,仔细想想,小鸾台说不定真和明崇俨有关。
  从明崇俨把尸密罗多从洛阳赶到安西的行为来看,他似乎有意让尸密罗多搜集情报。
  而且,明崇俨和武则天之间的关系也很密切。
  谁又能保证,当年明崇俨组建凤卫,不是为了保护武则天?
  要知道,当时武则天虽然已掌控大权,更扫清了朝堂上的一切障碍,可实际上,仍有很多人在暗中谋划,想要武则天的性命。若如此,明崇俨设计小鸾台,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可惜明崇俨死得突然,以至于很多事情都未能交代清楚。
  武则天登基之后,更合并内卫,秘密组建小鸾台,里面说不定就有明崇俨的手笔。
  当然,这都只是杨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