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崛起- 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梅娘子,出现了?
  这个消息让他感到无比惊讶!
  从去年末到现在,他一直在寻找梅娘子的下落,可是没想到她居然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出现。
  山贼?
  劫持黄金?
  杨守文不由得蹙起眉头。
  他隐隐有一种直觉,这件事……绝不会如杨睿交说的那么简单!梅娘子为何要劫持这些黄金?她是个谨慎的人!在昌平之后,便悄无声息,为何突然跑出来冒如此风险劫持黄金?不知为何,杨守文脑海中回响起慕容玄崱临死前的那番话。
  你以为梅娘子只是一个独行独行大盗吗?
  想到这里,杨守文顿时头皮发麻,脸色也变得格外难看。
  “青之,你怎么了?”
  杨守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而后回身一把攫住了明秀的手臂。
  “四郎,你要帮我。”
  明秀本来还想和他打趣两句,可是看到杨守文如此表情,顿时熄了那打趣的心思。
  “可是要找梅娘子?”
  他轻声道:“放心,我已经让人打探她的下落……之前,她一直没有音讯,是因为她没有露头,所以不知道如何查找。可现在,她既然露头了,我一定能找到她的行踪。”
  “不是不是!”
  杨守文听罢,却连连摇头。
  “四郎,我不是要你查找她的下落,而是要你找到她之后,尽量保护她的安全。”
  “什么意思?”
  明秀知道,那岁寒三君的梅娘子,劫持了杨守文最心爱的小妹。
  可是除此之外,他对当初发生在昌平的事情一无所知,更不知道关于慕容玄崱的事情。
  杨守文回身往草庐里走,明秀则紧随在他身后。
  高力士没有跟上来,因为他知道,虽然他们三个人现在已经成为一体,但有些事情,最好还是不要知道。
  在草庐中,杨守文坐下,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看着明秀,轻声道:“四郎可知道慕容玄崱?”
  “我知道啊……不过听说他后来被人杀了,凶手下落不明。慢着慢着……难道说……”
  杨守文点了点头,“慕容玄崱死前曾说过,梅娘子身后另有主使之人。
  她现在突然做了这么大的事情,想必是她背后的人主使。我担心,她会有危险。”


卷四 凉州词


第四百七十四章 风雪青石渡
  圣历二年腊月,正是隆冬时节。
  北方大地已经被皑皑白雪所覆盖,千里冰封,成就了一番新气象,素裹银装……
  而远在西南的遂州,同样也迎来了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雪。
  遂州地处巴蜀之交,涪江水从遂州大地纵行穿过,汇入嘉陵江。
  天色,已晚。
  位于青石县城外的青石渡口客栈前,迎来了一双母女模样的客人。这一双母女,显然是经过长途跋涉,都显得很疲惫。当店家打开门,把这一双母女迎入店中的时候,母亲怀抱着小丫头,用一口流利的蜀地方言问道:“店家,可有干净的上房?”
  “啊,娘子放心,小店里还有两间上房空着。”
  “给我一间清静的上房,另外准备一些酒食,我们都饿了。”
  灯光下,那年长的母亲身高大约有五尺七寸左右,虽穿着略显臃肿,却依旧可以看出她婀娜的身段。脸上蒙着风巾,在走入客栈后,取了下来,露出一张肌肤白皙的面容。她颧骨略高,脸颊瘦削,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气,给人以强硬气概。
  她怀中的女孩儿似乎睡着了,趴在她的怀中一声不响。
  女人在柜台上登记了过所,就见那过所上写着今有新都人梅氏,年三十有九,肤色白皙,面容娇俏,携女儿公孙氏离境,欲往渝州巴县投亲……特持此过所,以证身份。
  这是一份非常工整的格式化过所,上面的新都县大印也非常清晰。
  在那印章后面,还有从新都一路经过关卡时留下的印章,足以证明这母亲身家清白。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身份证明,出门在外若无过所,难免会有很多麻烦。
  店家验了过所之后,也就放下心来。
  他登记了梅氏母女的身份之后,便让店中的伙计带母女去房间。
  “对了,请问那青石渡,明日可会开放?”
  店家摇摇头,微笑回答道:“娘子问我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这场暴雪太大,不晓得何时停息。若今晚能够停息的话,明日应该会开放渡口。若是今晚停不下来,只怕渡口会继续封闭。最怕的是这暴风雪不停,若持续几日下来,只怕渡口会长久封闭……娘子先好好休息,若有消息,我自会通知你。”
  “如此,烦劳店家。”
  梅氏也知道,这种天气下,渡口能否开放,不是店家能够知晓。
  她当下道了谢,抱着女儿直奔二楼。
  店中的伙计把她们领到了一间客房门外,打开了房门。
  屋子里,点着火盆。
  房门一开,一股暖意迎面扑来。
  梅氏向那伙计道了一声谢,抱着女儿进屋之后,随手把房门关上。她站在门口,侧耳倾听。伙计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她总算是松了口气,把怀中的女孩儿放下来。
  “幼娘,可以说话了!”
  她眼中露出慈爱之色,轻声对女孩儿说道。
  女孩儿在进屋后,便睁开了眼睛。
  听到梅氏的话语,她立刻道:“师父,你的益州话说的真好。”
  “那是自然……师父走南闯北,什么地方的方言都能学。
  以后幼娘也要学,若能够把各地方言都掌握好,将来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吃亏。”
  “嗯嗯!”
  女孩儿连连点头,表示明白。
  不过,她旋即又问道:“师父,我们现在是要去哪里啊。”
  梅氏把身上的雪披解下,挂在门口。
  那雪披,使用珍贵的白狼皮制成,穿在身上不但可以抵御严寒,雪花溶化后,也不会打湿衣裳。她坐在少女身边,看着那张天真无邪的面庞,微笑道:“幼娘,咱们去洛阳。”
  “洛阳?”
  “是啊,去洛阳。”
  女孩儿疑惑问道:“去洛阳做什么?”
  “去找人,找你的哥哥。”
  “幼娘有哥哥吗?”
  女孩儿眼中,露出了一丝迷茫。
  脑海中,同时浮现出了一个模糊的身影。
  那身影时常会在她脑海中出现,但是却看不清楚面孔,甚至也不知道他究竟是谁。
  不过,每次做梦梦到那个身影的时候,她总会梦到,那个人对她诵读诗篇,而且还会给她讲故事。可醒来后,依旧想不起他的模样,也不知道他是谁,只知道他应该是她最亲近的人。
  梅氏眼中,闪过一丝后悔。
  若早知道是这样,当初就不该给她吃下那些迷药,以至于她的记忆有些模糊不清。
  只是那时候,她又怎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和那些人翻脸呢?
  想到这里,梅氏不由得叹了口气,温言道:“那是自然!幼娘的哥哥名叫杨守文!幼娘,你要牢记住这个名字。他表字杨青之,在洛阳很有名气,还写过一部《西游》。”
  “西游?”
  女孩儿瞪大了眼睛,欢声道:“师父,幼娘知道西游。
  幼娘还做过一个梦,梦到有人给幼娘讲故事……他讲的比那些说书人好听,可是幼娘却不知道他是谁。师父师父,那个人会不会就是幼娘的哥哥,你说是不是?”
  不知为何,梅氏心里一阵发酸。
  都是自己造的孽啊!
  她哀叹了一声,轻轻点点头,而后柔声道:“是啊,他就是你的哥哥,叫杨守文。”
  “可是幼娘为什么想不起来了?”
  “因为……幼娘生过一场病,所以把以前的事情都忘了。
  等以后幼娘见到了那个杨守文之后,一定会想起以前的事情!幼娘不要害怕……”
  说到这里,屋外传来脚步声。
  紧跟着有人敲响房门,梅氏忙示意幼娘不要说话,让她躲在桌子下,而后起身道:“谁?”
  “娘子,你要的酒食做好了。”
  门外,传来了伙计的声音。
  梅氏小心翼翼打开房门,就见那伙计捧着一个食盘站在外面。
  他面带歉意道:“娘子,今天下大雪,伙上的厨娘一早就回家了,所以有些简陋,还请娘子见谅。”
  梅氏接过了食盘,与那伙计道了声谢,又关上房门。
  “师父,我们在躲谁啊。”
  “躲坏人。”
  梅娘子把食盘放在桌上,然后取出银针,试了一下之后,确定这饭菜没问题,才让女孩儿开动。
  饭菜,的确是很简单。
  一盘米团,还有一碟肉饼,以及几个小菜,和一大碗粥。
  不过女孩儿是真的饿了,坐在桌边狼吞虎咽。
  她一边吃,一边好奇问道:“师父,什么坏人?为什么咱们不告诉黄师伯呢?还有,已经有好多天没有见到老陆了,他去哪里了?”
  梅氏拿着一个饭团,细嚼慢咽。
  听女孩儿询问,她微笑着揉了揉她的小脑袋,轻声道:“幼娘,记住师父的话……除了你哥哥之外,以后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黄师伯。老陆去巴县接应咱们了,过两天你就能见到。”
  “哦,幼娘知道了。”
  女孩儿说着,又埋头吃起来。
  她的发式颇为奇特,并非这时代常见的发式,而是把长发编成许多根小辫,看上去颇有几分胡风。小辫盘绕在一起,然后挽成了双环垂髻,更增添了几分俏皮。
  “幼娘,我给你的东西,你都藏好了吗?”
  “师父放心,幼娘在内衣上缝了一个兜兜,你给我的东西,我放在兜兜里面,不会丢掉。”
  “嗯,那我教你的口诀,都记下了?”
  “都记下了。”
  梅氏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天似乎有些啰唆。
  可她就是想说话,把她所会的,所知道的,都一股脑的告诉幼娘。
  “幼娘,那东西将来交给你哥哥。
  记住,除了你哥哥之外,绝不可以把那六诏乘象书告诉任何人,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嗯,幼娘记下了。”
  看着幼娘吃的开心,梅氏有一种满足感。
  她站起身,轻轻拍了拍幼娘的脑袋道:“吃饱了早点睡觉,如果雪停了,咱们明日一早动身。”


第四百七十五章 生离死别
  夜,深了。
  窗外的寒风已经停止了呼啸,雪也停了。
  幼娘已经睡着了,发出均匀的鼾声。
  梅氏坐在门边,闭目调息。
  不知为什么,她今晚的思绪非常混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好像要发生什么事情。
  脑海中,浮现出三个月前那一幕幕景象。
  她那日奉命带着人假冒山贼,在朗山伏击了押送黄金前往神都的官军。
  但是在把黄金运走的时候,她意外在箱子里发现了一个匣子,里面放着一份狼皮书。
  那狼皮书是用两种文字书写,其中的汉字,她自然认得。
  那是六诏部落在前朝时,与开隋九老之一的杨素订立的一份盟约。
  盟约的内容是关于六诏部落与前朝的一个约定。六诏部落,将臣服前朝,他日若有人持此盟书,可以号令六诏。上面还有当时六诏之王的印章和签名……本来,梅氏并没有在意这份盟约,便随手放在了身上。可是当她准备把黄金送往目的地的时候,却突然间遭遇到一场伏击,令她的手下几乎全军覆没,她也受了轻伤。
  那些伏击她的人,虽然蒙面黑衣,掩去了身份。
  可梅氏依旧能认出,那为首的人正是一直以来,她视若姐妹,岁寒三君中的兰夫人。
  兰夫人为何要伏击她?
  要知道,她们可是一伙儿的啊!
  梅娘子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她甚至没有去报复兰夫人,而是连夜遁走,来到了梓州射洪。
  在梓州,她也没有露面,更没有与岁寒三君中的另一人,竹郎君相见。
  兰夫人对她下毒手,天晓得竹郎君是否也心怀歹意?
  她在射洪县城躲藏了三天,趁着那竹郎君有一日不在家中,潜入对方家里,找到了寄居在竹郎君家里的幼娘,留下一封书信之后,连夜逃离,躲到了新都县城。
  随后,她又让她的老仆老陆前往巴县打前哨。
  在新都整整躲藏了两个月,眼见着没有什么异常,梅氏才带着幼娘离开新都,准备到巴县与老陆汇合。她的目标非常清楚,抵达巴县之后,她会自山南道北上,前往洛阳寻找杨守文。那六诏乘象书,则是梅氏用来恕罪,以取得杨守文原谅的礼物。
  六诏乘象书到底是什么?
  她也不太清楚!
  不过有一件事她非常明白,那就是兰夫人对她出手,绝不会是个人意志。
  她和兰夫人也没什么恩怨,兰夫人为什么要害她?
  唯一的可能,就是她们身后的主公要害她性命……可究竟是什么原因?她至今仍没能想明白。在外人看来,岁寒三君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