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崛起-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门被灭的结果。”
  杨守文这一回,听懂了!
  他不禁打了个寒蝉,对迎娶那李家女又多了一份抵触之心。
  人道是帝王之家无亲情……这种刀光剑影,杀人不见血的争斗,前世在影视剧里倒是看过很多。可真要他去切身体会,就不免多了几分抵触,甚至可以说是恐惧。
  忍不住,朝杨承烈看了一眼,就见杨承烈的脸色,有些阴沉。
  “这次潘家三房,怕是元气大伤。”
  杨承烈良久之后,轻声说道。
  郑镜思点点头,“朝廷肯定会给予一些补偿,但潘家三房恐怕至少要减少一半家产。”
  活该,谁让你掺和这种事情。
  杨守文对潘家三房的遭遇毫无怜悯之心,甚至有些幸灾乐祸。
  但一想到自己将要面临的遭遇,那点愉悦的心情,顿时变得荡然无存,整个人也一下子消沉下来。
  悍妇,骄奢无度,不知道守不守妇道?
  这种女人,杨守文又如何能够接受,更不要说生活在一起。
  “兕子?”
  “啊?”
  见杨守文半天不说话,郑镜思忍不住开口唤了一声。
  他犹豫一下,沉声道:“你的事情,我也听文宣说了……廿九叔只希望,你别怪郑家。
  事实上,我确实希望你能改姓,这样一来我郑家无需十年,便可以重新成为五姓之首。可现在,朝廷已经觉察到了你的存在,以郑家目前的实力,也难以阻挡。”
  “廿九叔这话说的……我父子前来投奔,蒙郑家不嫌,能够得一容身之所,已经非常感激。至于那件事……不瞒廿九叔,此前我并不知道。都是我父亲擅作主张!我大好男儿,生于杨家,便是杨家子,又岂能为个人前程,而却数祖忘宗?”
  郑镜思闻听,不禁连连点头。
  倒是杨承烈胀红了脸,恶狠狠瞪了杨守文一眼。
  照你这说法,是我不对喽?全是我不对喽?
  杨守文没有理他,反而看着郑镜思道:“不过我有一个小问题,还请廿九叔解惑。”
  “什么?”
  “要说与皇室结亲,也算是一桩美事,何以大家都畏如蛇蝎呢?”
  郑镜思笑了,“与普通人家而言,能够嫁入皇室,或者成为皇亲国戚,的确是一桩天大美事。可与我世家子弟而言,嫁女可以,但若让我们迎娶李唐之女,却不可以。”
  “为什么?”
  没等郑镜思回答,杨承烈便抢先道:“因为,那李家原是大野氏。”
  “啊?”
  “他们有胡儿血统。”
  杨守文愣了一阵子,才慢慢反应过来。
  血统!
  原来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
  门阀贵胄,最终出身和血统。他们因自己的出身而自豪,因自己的血统而骄傲。
  历经五胡乱华,南北六朝之变,血统论也成为门阀贵胄的一个标志。
  在他们看来,他们身上流淌的是正统汉人的血脉,代表的是最为纯正的汉家渊源。
  李唐一脉,对外宣称是道教祖师李耳后裔,也是五姓七大家之一的陇西李姓子弟。可谁都知道,李渊的祖父李虎,原名大野虎,是一个纯粹的胡姓。五胡乱华之后,有很多世家改为胡姓,可李家的血统从一开始就似乎不那么纯粹……在那些豪门世族,亦或者江左贵胄的眼中,李家就是个胡种。我可以奉你为主,可以把女儿嫁入你李家,但是绝不能容忍迎娶你李家女进门。那样,会影响我们的血统。
  当然了,也有一些世族会进行通融。
  特别是那些身处边塞的门阀贵胄,如陇西李氏、如范阳卢氏,虽然表面上拒绝和李氏结亲,但私下里却在和李家暗中勾连。但中原豪门,却不会容忍这种存在。
  河东四姓也好,荥阳郑氏也罢,他们会很坚持自己的血统纯正。
  见杨守文露出恍然之色,郑镜思也就不再解释。
  他反而看着杨承烈道:“文宣,以兕子的文采,早晚扬名天下。可一旦他迎娶了李家女,我别的倒是不担心,却担心你这一支,以后再也没有机会,重归弘农。”


第二百三十六章 血统论(三)
  弘农杨氏,或许在名望上无法和五姓七家相比,但却是与河东四姓同级别的存在。
  其底蕴之深厚,丝毫不逊色于郑家,甚至犹甚几分。
  杨承烈的脸上露出了落寞之色,低着头一言不发。
  是啊,如果杨守文成了驸马,那他再想回归弘农,把杨守文的名字列入族谱,会越发困难。
  要知道,父亲杨大方临终前的几个憾事中,重归杨氏便是其中之一。
  杨守文嘴巴张了张,却不知道该如何来劝说。
  如今的杨家父子,似乎已经无法在左右自己的命运。弄不好,他父子将会成为朝廷各方博弈的牺牲品……反正杨守文是不记得,历史上安乐公主曾嫁给过自己。
  “父亲,只要我不娶那李家女,不就可以了?”
  他憋了半天,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杨承烈却笑了,“你以为你是谁?你说不娶就不娶?
  事情已经闹到了这一步,连圣人也被惊动。太子就算不愿意把公主嫁给你,现在怕也是由不得自己了……如果太子要把公主嫁给你,你以为你能有拒绝的余地?”
  说完,他嗤笑一声,又叹了口气。
  “慢着!”
  郑镜思却眼珠子一转,有了别的想法。
  “文宣,兕子说的倒也不是不可以。”
  “廿九郎,你别闹了……若你郑家能够出头,说不定可以拒绝,但郑家能够出头吗?
  若我还在杨家,倒也能够拒绝。
  可问题是,我还是杨家子弟吗?
  我父子现在是寄人篱下,如何能够拒绝太子的‘美意’。我告诉你,正如你所说的那样,太子现在就算是不愿意让兕子当女婿,可一旦消息传开,也由不得他做主。”
  “不,不,不!”郑镜思连连摆手,脸上的笑意更浓。
  “其实,能够阻止这桩婚事的人并非没有。只要她要反对,那就一定会成功。”
  “谁?”
  “自然是当今圣人。”
  “你是说……”
  郑镜思笑道:“能够阻止这桩婚事的人,唯有圣人。
  你也知道,圣人其实是希望太子与武家结亲。但现在发生了这种事情,圣人也不好开口。可是……你听我说,可如果让圣人对兕子产生厌恶感,就肯定会阻止。”
  让武则天厌恶我?
  杨守文瞪大了眼睛,看着郑镜思,你脑袋有毛病吧。
  杨承烈也蹙眉道:“廿九郎,你这是什么主意?
  兕子长的如此俊美,虽不说貌比潘安宋玉,却也是可爱之极。想要让圣人厌恶他,恐怕难度很大吧。”
  父亲,你这辈子没说过什么正确的话,但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杨守文差点感动哭了。
  “再说了,圣人喜怒无常。
  万一圣人厌恶了兕子,要取兕子性命,不是更加危险?若是如此,那我宁可让他娶李家女。”
  “兕子以前,痴的吧。”
  “是啊。”
  “让他继续。”
  “啊?”
  郑镜思一脸嫌弃的模样,沉声道:“圣人是个极要面子的人,而且她本就希望武李结亲,若兕子是个痴的,她必然会心生厌恶。但也正因为兕子是痴的,她也不会为难兕子。别的我不知道,圣人这点肚量应该是有的。难不成传扬出去说,她为难一个痴汉吗?”
  “噫!”
  杨承烈的眼睛开始放光了,扭头打量杨守文。
  杨守文嘴巴张了张,却不知道该如何辩驳。
  我以前是痴的,现在却不痴……你让我装逼,我逼格天成。可让我装傻,怎么都装不成啊。
  “可是,外面的人都知道,兕子已经好了啊。
  他若还是痴汉,怎作得那些诗词文章?”
  郑镜思闻听,忍不住拍案道:“文宣,你怎么糊涂了……是装痴,是不是发作就好。
  比如可以让他惹是生非,让他去四处闯祸!对外而言,这只能说他是犯病而已,头脑其实很清楚,但有时候却不受控制。这样一来,就算是孙思邈在世也没办法。”
  “这个主意不错。”
  “而且,痴汉打人不犯法……到了洛阳,肯定会有人找兕子麻烦。
  到时候兕子动手,谁又能说出什么?有了这个掩护,兕子去了洛阳也能好过一些。”
  杨守文闻听,心里好像有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
  核算着你不是让我装傻,你是让我装精神病?也是哦,精神病杀人都不犯法,打人更是天经地义。
  他看着郑镜思,突然发现,这位郑秘书也不是什么好人。
  在一副温文儒雅的外表下,竟隐藏着如此腹黑的心肠……不过,他这样,我喜欢!
  杨守文甚至开始幻想:见了安乐公主之后,若我揍她一顿,李显还会把她嫁给我吗?
  ……
  郑镜思的确是一个大善人。
  这脑洞一开,他就变得兴奋起来,为杨守文设计各种精神病的特征。
  杨承烈听得目瞪口呆,看郑镜思的目光,也变得有些陌生了。
  也许是说的太嗨了,郑镜思说完之后,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水,这才留意到了杨家父子那目光中的诧异。
  呃……似乎有点失态了!
  郑镜思觉得有些尴尬,便咳嗽一声,正襟危坐。
  “文宣,我只是给你提供一些想法,具体怎么做,还要看你的选择。”
  好吧,还选择什么?
  该想的你想到了,不该想的你也想到了。
  杨守文在心里更感慨道:廿九叔,你这个主意真是太好了,我要为你点三十二个赞。
  时间,已经不早了。
  郑镜思起身告辞,在楼下呼唤郑虔。
  不一会儿的功夫,郑虔蹦蹦跳跳从楼上下来,手里还拿着一篇文稿,笑嘻嘻道:“兕子哥哥,你这篇文章我拿回去临摹一下可以吗?明天我会再给你带过来的。”
  这时候,杨守文还在被郑镜思的奇思妙想所震撼。
  他心不在焉道:“好,你拿回去吧。”
  “文宣,我先告辞了……你可以再好好考虑一下,想想有什么需要补充。
  反正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相信若这样做的话,用不得多久,这件事就能结束。”
  “好!”
  杨承烈显得有些呆滞,和杨守文一起,把郑镜思父子以及郑谅送到了门口。
  “对了,那狄光远今晚宿营巩县,我估计最迟明天午后会抵达,后日一定会登门。
  你们有一天的时间,可以再想想。”
  “多谢廿九叔。”
  杨守文站在大门外,目送郑镜思三人离去。
  半晌后,他突然扭头对杨承烈道:“父亲,廿九叔这个人,以后可千万不要得罪!”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上神都(一)
  有了郑镜思打开的这个脑洞,杨守文整个人都觉得轻松很多。
  说实话,郑镜思的主意听上去好像有点不靠谱,但仔细想想,似乎又是目前最适合的办法。杨守文不愿意娶李裹儿,估计李显也未必愿意把李裹儿嫁给他。武则天呢,恐怕更希望看到是武李盟誓的结果,通过联姻这个纽带加强武李两家的关系。
  如果没有杨守文,说不定这时候两边都已经定下了婚约。
  历史上,李裹儿不就是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虽然,她后来又嫁给了那个武延秀。
  怎么看,杨守文都像是一个多余的人。
  对此杨守文也心知肚明。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原本不应该出现在历史上的自己,从这个漩涡之中淡化去。
  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是夜,杨守文睡得非常踏实。
  ……
  不仅是杨守文感到轻松,便是杨承烈也轻松很多。
  如果说,杨守文不愿意娶李裹儿是因为他固有的观念,那么杨承烈的原因则相对而言自私一些。若杨守文娶了李裹儿的话,只怕他这辈子,都无法再重归杨氏。
  杨家作为关中的老牌世家,血统观念同样是根深蒂固。
  他们不会允许一个娶了带有胡人血统的女人的杨家子弟存在。
  杨承烈现在不是杨家子,那什么都好说。可若他想要重归杨氏,那杨守文就不能娶李裹儿,亦或者杨承烈不能认杨守文,断绝父子关系才可以。后一条,杨承烈不可能同意。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那门婚事给毁了,也落得个清清白白。
  这一夜,杨承烈也睡得很香甜。
  第二天一早,杨守文就起床了。
  他现在腿不方便,所以只能拄着拐杖在庭院中活动。
  天气不错,阳光明媚,照耀的环翠峪满山的桃杏,更显生动。由于今天酒坊要开窖池,所以杨守文也跑过去看热闹。酒坊已经建造的差不多了,伴随着窖池的营造完毕,就可以开始大规模的酿造酒水。为此,宋氏已经提前做好了全部准备。
  “兕子,那汜水春要不要开始提纯蒸馏呢?”
  宋氏站在杨守文的身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