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侦察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侦察兵-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射了三轮,程处默那边共有十余人退出战场。

眼看程处默将要带人冲过来,刘仁实大喊道:“弃弓,结阵!”

只见士卒将弓箭扔在地上,抓起横刀或是长槊,三人一伙,两短一长,两把短兵器配上一把长兵器。

阵型还未完全结好,程处默已经冲至阵前,举起手中沾有白灰的木刀,狠狠的砍了下去。

场面一时间混乱起来,结成阵型的刘仁实部被程处默冲杀至阵中,将三人阵一一分割,而三人阵背部相对,全力和程处默部厮杀。此时看的却是个人骁勇。

厮杀了近三炷香功夫,短兵搏斗的这些家伙打得精疲力竭、舍生忘死,最后下来,众人身上全是一道道青色的於痕。时而还听见士卒搏斗时发出的声音。

“哎哟,二狗子,你他妈下手真黑啊!妈的,欠你的钱老子不还了!”

“哇,轻点,轻点!你再砍,再砍的话老子不带你翻墙了!”

……

终于,越来越多的人退出战场,他们身上挂着三道甚至四道刀痕,看得张允文火冒三丈。这些家伙平时训练时,挂上一道白痕,便要离开战场,下场休息。

终于,战场上最后剩余的只有二十人余人,他们身上或多或少的挂了一道或两道白痕。清点人数,发现程处默这边要多上一人。于是张允文只好宣布程处默获胜。

兴奋的程处默得意忘形起来。他一挥手:“兄弟们,今日天然居喝酒去!”

张允文嘻嘻一笑:“程大哥,我们怎么出去啊?”

“当然是翻墙了!还用问……”他终于发现自己好像有些太过得意忘形了。而那边的刘仁实正用一种幸灾乐祸的眼神看着自己。

于是,在张允文的建议下,李世民取消了对程处默班的奖励,慢慢往装备院方向走去。留下校场上一脸幽怨的程处默。

正文 第一百五十章 天威将军与征远将军

 此时的装备院里面一片忙碌。在得知皇帝陛下将携同将军们前来装备院观看火炮射击时,这些还未见过“龙颜”的工匠们顿时激动不已。恨不得黄沙铺地、清水净街,用最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皇帝陛下的到来。

所以,当李世民来到装备院时,只见一长溜的工匠站在外面,夹道欢迎皇帝陛下的到来。当然,也不排除这些家伙想看看热闹,见见皇帝“龙颜”的想法。

张允文走在李世民身边,阎立德迎了上去。

“陛下,诸位大人,火炮试射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请往这边来!”阎立德不卑不亢的说道。

此时的阎立德不过三十多岁,已经是工部员外郎了,在大唐的同级官员中,算得上是年轻的。

“好!朕倒是想见见允文口中的火炮的威力!来,阎爱卿,前面带路!”李世民在人前表现得极为亲切和蔼。

阎立德顿时受宠若惊,连忙弯身在前面开路。

一众人来到装备院旁边的缓坡下。只见缓坡之上,一段城墙耸立,而在缓坡之下,据围墙近五百步的地方,五门大口径火炮炮口正对着城墙。据张允文估计,这火炮的口径恐怕有一百八十毫米以上,算得上是大口径了。

五门火炮旁边,三门迫击炮正昂起炮管,一木箱炮弹放在旁边。

而在离火炮不远处,整齐的摆放着两排椅子,那是给李世民和众位将军坐的。

李世民连同众位将军刚刚坐下,便向张允文唤道:“允文你过来!”

当张允文过去时,李世民指着空地上的五门火炮:“允文啊,那些铁筒子就是你说的火炮?”

张允文点点头:“嗯,这就是火炮!”

程咬金却在旁边道:“乖乖,这得要多少的铁呀,若是用来铸造陌刀铁甲,恐怕能铸造好多件了吧!”

张允文转过头,不接这位思想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将军的话,自信满满的对李世民道:“陛下,臣当日说过,这火炮拔寨攻城,易如反掌。现今那边已经砌成了一段城墙,乃是按照我大唐中州的城墙规格修建,足足有半丈厚。陛下请看,待会儿微臣便用火炮将城墙轰塌!”

李世民点点头:“好,那看允文的手段了!”

张允文走到火炮边,测量了一下距离、风向,校正角度,用沙包然后对五名工匠道:“好了,你们和平常一样,装弹射击就是!”

“可是大人,我们还没放过炮呢!以前放炮全是陆大匠自己干的!这东西会不会爆啊,俺家可是上有老下有小啊!”一名工匠苦着脸说道。

张允文狠狠的盯了他一眼:“你现在站在这儿,放也得放,不放也得放,若是敢不放,信不信老子把你塞进炮管里给打出去!”

在这样的威胁下,五名工匠苦着脸,拉开炮闩,将费力的捧起二十多斤的炮弹,塞进炮管,关上炮闩,手持铁链。铁链的另一头拴在炮闩的一处机关上,只要用力一拉铁链,机关上的两颗燧石便会击打发出火花,点燃炮弹尾部的底火,然后炮弹就飞了出去。

看着这些工匠战战兢兢的样子,张允文心头想着在学院里挑一些人出来培养成炮兵,以后试炮的时候,就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后退至安全距离,张允文面色严肃的对那五名工匠道:“目标前方城墙!预备,放!”

听得那“放”字,五名工匠奋力的拉了一下铁链。

只听见一阵震耳欲聋的炮击声响起,接着声响回荡在整个谷地里,经久不息。

而李世民他们自从听到张允文吼出“目标前方城墙”这几个字时,便眼也不眨的盯着五门火炮。只听得宛如雷霆的巨响响起,一众人顿时吓了一下,几名将军甚至直接站了起来。

就在炮声响起的同时,炮口处一阵火光闪过,接着便是炸裂声传来。众人的目光不由同时落在那段城墙上。

只见貌似坚固的城墙之上被炸出四个开裂的大口,地上砖石铺了一地。正面被轰击的那半边城墙几乎摇摇欲坠。

当然这除了与城墙建筑质量不过关之外,也说明火炮的威力确实巨大。不过让张允文不爽的是,有一枚炮弹竟然打歪了,在城墙的右后方爆炸,炸出一个近丈的大坑来。

李世民和一众将军顿时目瞪口呆的看着那段城墙和那大坑,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眼神之中,充满了震撼。

张允文笑眯眯的走到他们身边,对李世民道:“陛下,不知对于这火炮的威力可曾满意?”说着,眼光斜瞟向程咬金,“是不是比什么瓦岗寨的投石车威力要大得多啊?”

众将顿时想起上次参谋会议上程咬金说的那些话,顿时哈哈一笑。程咬金满不在乎的说道:“嘿嘿,投石车算个毛!要是当年能有火炮,老子一个人就可以把洛阳给占了!”

众将又是一阵嬉笑。

李世民却是看着那些冒出缕缕白烟的火炮道:“允文啊,这可是好东西啊!你再去放两炮,把那段城墙彻底给我炸了!”

看来李世民心中的破坏欲已经生出来了,只见他目光中闪烁着一股狂热,双臂挥舞,恨不得用炮弹将前面的城墙犁上一遍。

这种情绪在当年张允文见到炮兵演戏时也曾有过,那种漫天落下的炮弹,漫山遍野不断飞扬的泥土,一声声巨大的爆炸,极容易刺激一些人的神经,使他们变得狂热起来。显然,李世民就是这种人。

张允文却不由得朝李世民泼凉水道:“陛下,真的还要放炮?这炮弹可贵着呢!”

“呃,朕还没问,造这些炮花了多少钱?”听到张允文后面的那句话,李世民顿时冷静下来,目光看着五门火炮问道。

“嗯,差不多十万贯吧!刚才那样的炮弹,放上一枚就是几百贯!”张允文轻描淡写的说出这个数字。

“呃,那算了,朕以后再看!”李世民满脸心疼的说道。

既然李世民主动问起银钱之事,张允文怎能不抓住机会,当下说道:“陛下莫看这钱花得如流水一样,可是看看这些炮,威力十足,若是以后攻打吐谷浑、高丽那些建有城池的国家,那可是真是易如反掌了,只要两三炮将便将他们的城墙给轰开了。不说攻城,就说说野战吧,一排炮弹轰过去,在敌方的军阵里边至少要死他个千儿八百吧。此物一出天下谁能与之争锋?嘿嘿,陛下,要不然你就再向户部要点钱,让我们再做几个?”

李世民听得意动,却是摇了摇头:“这东西太贵,若想大批量制造,恐怕不行!”

张允文继续道:“呃,陛下,开始时臣说的十万贯,乃是指这炮的研究制造费用和在一起的费用。其实制造费用不多,多的是一次次的研究费用。而如今,这研究费用已经不用再支出,需要的仅仅是制造费用。这样一门炮,钢铁从工部支取,调查院只需要支付火药、人工和其他成本。零零总总加起来,一门炮大致需要两千贯,一枚炮弹大概需要八百文。若是大规模制造,成本就会进一步降下来!”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看着场中的火炮,沉思片刻道:“还是不行!允文啊,朕操持国家,却是要从全局考虑,如今大唐的大政方针却是准备明年的对突厥战争,所以不能拿出钱来多造火炮!不过嘛,这火炮威力之大,却是有目共睹,朕每月从内库里支取千贯,算作朕私下里铸造火炮的费用!”

张允文闻言,先是一愣,接着面露感动之色。李世民的这种举动让他想起了后世甲午之前的日本,天皇从皇室开支里挤出钱来造船。

指了指那些迫击炮:“陛下,那种大型火炮可以暂时不造,但这种小炮还是可以造的。”

李世民看着那矮小的迫击炮,惊奇的问道:“这炮也是那般厉害?”

张允文摇摇头,对着不远处的工匠做了一个手势,那工匠明白意思,当即拿起一枚炮弹放进炮筒。

只听“嗵”的一声,炮弹呼啸而出,落在大约四百步距离的位置上,“轰”的一声炸开。掀起土块翻飞,弹片四射,深深的扎在附近的树干上。

李世民眼睛顿时一亮,轻声问道:“允文,这小炮有多重?”

“呃,大约三十来斤吧!”

“那制造一门这样的小炮又要多少钱?”

张允文粗略估计了一下:“呃,大概需要一百贯!这种炮弹一枚大约需要两百文的样子!”

李世民一拍手道:“好!这种炮不错!你们现今便开始做这种小炮,作为明年对突厥作战使用。至于这种大炮,等几年再造。那时朕平定突厥,国库渐丰,仓廪充实,便可制作这种大炮!”言语间,充满了对于现今不能铸造这种火炮充满了遗憾。

“对了,这炮叫什么名字来着,不会就是这样大炮小炮的叫吧!”李世民忽然道。

“嗯,还请陛下赐名!”

李世民沉吟片刻,指着场中的大炮道:“此种大炮威力无穷,发炮之时,宛若雷霆,朕便取名‘天威将军炮’,象征我大唐天威!若是异族胆敢犯我天威,便用‘天威将军炮’狠狠的轰击他们!至于那种小炮,携带方便,若是征战远方带上他们,既方便,又厉害,朕便取名‘征远将军炮’。呃,允文你看如何?”

张允文当即道:“陛下所取之名既贴切又威风,实在再合适不过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看着场中的炮,满是欢喜。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奉旨成亲

 李世民走后,一众工匠围了上来。

张允文和李世民的谈话很小声,他们没有听见二人说的是什么,但是看张允文的脸色,好像后者还是很满意的。

“大人,陛下是如何说的?”

张允文看着这群工匠,他们的眼神中带着强烈的渴望,那是一种希望能被人认可的的渴望。将李世民的决策轻声说了出来,工匠们顿时一片沉默。

“其实陛下的决策是对的!”张允文拍拍陆大匠的肩膀,“陛下做的是全局考虑。明年对突厥战争,小炮已经够了!再说了,陛下不是拿出内库的钱私人赞助火炮了么?”

陆大匠颤抖的肩膀顿时止住,抬起头,满是激动的说道:“就是陛下拿出内库的钱来支援我们,我们是在太激动了,简直有些说不出话来!”

张允文面无表情的收回手掌:“陛下要的小炮主要是能够大范围的杀伤骑兵,你们对小炮的炮弹进行一下改进吧!哦,对了,以后那大炮叫做‘天威将军炮’,小炮叫做‘征远将军炮’,你们可要记住了!”

众工匠齐齐点头。

“轰隆”贞观二年的一声春雷响彻天地。

行走在长安大道上的张允文抬起头,望着阴沉的天际压着的厚重的云彩,默默不言。低着头,又一路往城外走去。

袁天罡结束了他在终南山的隐居,在将徒弟李淳风塞进太史局之后,自己又回到了白云观。这尊大神的回来,使得渐渐没落的白云观又开始恢复了香火,再加之这段时间以来道家活动频繁,许多隐居潜修的出名道士集体出现在长安附近,或是为权贵平民诊治伤病,或是炼制丹药,四下播善。所以白云观的香火又开始兴旺了。

这样几个月下来,道家在长安的声望提高了不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