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侦察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侦察兵-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权万纪不甘心的睁大双眼,向后仰面倒去。在他的瞳孔里还浮现着那射箭之人的面容,满脸狞笑,正是梁猛彪。

五名骑士很快便被这二十多名死士给清理掉了。整个队伍之中,只剩下韦文振一人。

这些死士手持大弓,面无表情的将手中箭头对准韦文振,却是引而不发。

这时候,李佑骑着骏马缓缓的出现在骑士之外。见到李佑的到来,这些骑士自觉的闪开一条路出来。

看着李佑渐渐走近,这韦文振面沉如水,手中横刀紧握,却是不敢拔出鞘。他生怕横刀一出鞘,四面的羽箭立马把他变成一个刺猬。

“李佑,你劫杀朝中命官,难道想要造反不成?”韦文振忽地大声喝道。就在他刚刚出声的时候,四面便响起了一阵弓弦紧绷的声音。

李佑一声狞笑:“桀桀,造反?今天本王就是要反了!韦文振,识相的你就马上写下效忠书,归顺本王!本王看在王妃的面子之上,还能饶你一命!若不然……”

李佑话音刚落,四面的弓弦紧绷之声再次响起。

韦文振四下望了一眼这些面无表情的死士,目光最后落在李佑身上。

“李佑,你这个无君无父之小人,如今对自己的老师下手,还想劝老子归附于你!哈哈哈,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么德行……”

话音尚未说完,十余支羽箭深深的插入了韦文振的身躯之中。

韦文振那半出鞘的横刀落在地上,随后整个人也跌落马下。

“留几个人处理一下现场,其余的人跟我回齐州城!”李佑脸上的狰狞渐渐消散,冷眼看了一下现场,打马离开。

回到齐州城内,李佑请齐王府属官集中在大殿之中。

这些属官刚刚一进大殿,便有披甲执锐的士卒将大殿大门关上,以横刀指着那群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的齐王府属官。

“本王已经决定自立,你们可有谁愿意跟着本王啊?”李佑脸上煞气十足,冷冷的说道,“权万纪那老匹夫和韦文振,他们二人不识抬举,本王已经将他们送下地府,你们可愿意追随那二人而去?”

众属官听李佑这般一说,不由齐齐一愣,片刻之后,这些属官便集体相李佑叩首,表示归附。

李佑见到此种情形,哈哈大笑数声,一振衣袖,便离开了大殿。

此后的几日里,李佑为了维持齐州城安定,首先让人带兵控制了刺史府,接着又听信燕弘信等人的言语,大肆封官,设置了上柱国、开府、拓东王、拓西王等官职,将身边近臣尽数封官。封官之后,打开府库,行赏百官士卒,驱民入城,置办衣甲,修缮城墙,营建箭塔,摆出了一副于朝廷对抗到底的气势来。

然而,城中官民百姓对于这李佑一点好感也没有。如今他造反,根本就得不到民众的支持。这些官民百姓纷纷抛弃妻子,趁着夜色,夜缒而出,逃亡齐州四下诸县。

李佑闻之大怒,命令加强城头巡察,然而终不能止。

李佑也知道自己在齐州城内可以说是声名狼藉,如今又造反,更是小心翼翼,出门之时,总有大量侍卫护身在侧。然而,他还是遇见了一个不怕死的人。

这个人叫做罗石头。当李佑出府,在齐州城中巡察之时,这位罗石头冲到李佑面前,当着众人的面,历数了李佑的各种罪状,提起一把长枪,欲图刺死李佑。可是,这长枪还没有刺出,便被李佑身边的燕弘亮一刀劈出,枪断人亡。

靠着齐州城,李佑派兵四下劫掠乡镇,一来增加军队数目,二来掠夺粮草以供军用。齐州附近乡镇,尽皆被洗劫一空。

当李佑带着百余骑兵前往高村,想要将这高村中的人口尽数掳去,粮食尽数抢去到时候,一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站在村口的一方巨石之上,遥遥的指着李佑,中气十足的大声责骂道:“主上提三尺剑取天下,亿兆蒙德,仰之如天。王忽驱城中数百人欲为逆乱以犯君父,无异一手摇泰山,何不自量之甚也!”接着,大声的数落李佑所犯罪过。

李佑心头大怒,令士卒前冲,擒下此人来。刀斧加身之时,这位中年人夷然不惧,望着李佑,身躯挺拔,目光直射。

见到中年人这幅慷慨凛然的样子,李佑终是令人收了刀斧,引兵退去。

旁边的昝君謩见李佑神情怅然,也不知道如何劝慰,只好默默不言。

经过二十多天的准备,李佑终于在齐州城内囤积了足够的粮食,那城墙也被加固了不少,至于士卒,更是扩充了近两倍。

一切准备好了之后,李佑放下心来,安心的在附中享乐。

而这时,李世民已经下诏,令兵部尚书李世勣等发怀、洛、汴、宋、潞、滑、济、郓、海九州兵共伐齐州。李世民显然没有将自己儿子放在眼里,虽然派去了兵部尚书李绩,但是所调之兵,乃是地方府兵。此时的府兵不比从前,新兵居多,战斗力和募兵想比差了不知几筹。

为了更好的控制城内和防范官军,李佑召燕弘信兄弟等五名武艺高强之辈坐守齐王府,其余党羽则是带着军队在城头、城中巡逻。

李佑每夜与燕弘亮等人在王府中饮酒作乐,吟赏歌舞。看到这莺歌燕舞,听到这丝竹之音,再加上燕弘亮等人在哟胖大加奉承,李佑得意的笑道:“今日得志,不忘众位之功劳!”

几人连称不敢。

说话间,不经意谈及官军。李佑心头有些担忧,而那燕弘亮等人则是挥挥手,毫不介意的说道:“王不须忧!弘亮等右手持酒卮,左手为王挥刀拂之!”

说话的时候,胸脯拍得响响的。

李佑见状,放下心来,举起酒盏,朗声道:“好!本王在此先敬众位一杯!”

几人端起酒杯,朝着李佑一祝,同饮下去。

然而李佑等人不知道的是,此时在齐州城头之上,几位军官正聚在一起,似在密谋什么。交谈片刻,又若无其事的走开。

读好书;请记住唯一地址1;

正文 第三百九十七章 乱平

 杜行敏本是齐州折冲府的一位折冲校尉,曾经跟随着大军打过突厥。在那场战争之中,他一人便杀死了八名突厥士卒。也跟着李靖打过吐谷浑,在那场战争后,得到了一枚铁制勋章。虽然只是一枚铁制勋章,但是,仍旧让他珍惜不已。

后来在军事改制的时候,这位杜行敏并没有参加募兵,而是留在原籍成了一名府兵,掌管着一个折冲下府。这倒不是他厌倦了战争,而是家中老母病重,他要留在齐州照顾老母。

在一次野外训练总,杜行敏遇见了正在行猎的李佑。见到这是府兵,李佑便命令杜行敏露上两手给他看看。杜行敏不好违抗命令,表演了一下箭术。

杜行敏用的是两石弓,使用这弓之时,百步之内,箭无虚发,几乎是百发百中。

见到这手箭术,李佑见猎心喜,问清楚杜行敏的名字之后,便大笑着离去。

一个月之后,兵部来文,调杜行敏为齐王府兵曹。

杜行敏是齐州本地人,自然知道这齐王是怎样一个人弃鬼厌的角色。然而上命不可违,他也知道硬着头皮在齐王府中担任了兵曹一职。

这期间,杜行敏可是没有受过街坊邻居的白眼。

所以这齐王府兵曹一职,他也担任得格外憋屈。

然而谁能想到,在贞观十六年的二月间,这李佑忽然召集所有的王府属官,宣布自立,并且还要他们表态。面对着晃亮的兵刃,杜行敏选择了归附。

当然,这种归附只是迫于形势而做出来的,并不是真心归附。

接下来,这李佑在齐州城内高筑墙,广积粮,摆出一副死守的样子来。而这时,朝廷中也传来了李世民令英国公李绩领九州之兵共伐齐州的消息。

杜行敏知道,机会来了。

于是,他找了平素几位志同道合的军官,这些军官中多是校尉一职,属于那种官制很小,但是直接于士卒接触类型,深得士卒的拥戴。当杜行敏提出要捉拿李佑时,这几名校尉二话不说,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下来,同时还主动提出找帮手。

于是,这些军官们联络军中义士,民间耄老,齐王府、刺史府官吏,当他们一说准备捉拿李佑时,这些人同样二话没说,点头同意。

见已经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杜行敏当机立断,深夜发动,捉拿李佑。

由于此次参与捉拿李佑的人几乎包罗了齐州城内大部分居民、士卒和官吏,虽说是人多嘴杂,但是,可以看出李佑是如何的不得人心。况且杜行敏发动时间选在当日深夜,就是怕有人泄露消息。

四面城楼之上,有不少李佑党羽驻守,尤其是四面城门,更是驻扎这李佑的铁杆心腹。

杜行敏决定并分两路,由几名校尉带领大部分士卒在外围袭杀李佑党羽,而他自己领着部分士卒和城中义士一道进攻齐王府。

当天深夜,姿势初刻一到,四面城楼之上,震天的鼓声响彻全城,一队队士卒从营帐之中冲出,杀向了旁边的营寨,一边冲还一边吼道:“英国公的飞骑已经来了!英国公的飞骑已经攻破齐州了!”

这些由李佑心腹党羽统领的士卒之中,大部分人不愿意为李佑卖命。/当喊杀声临近之时,士卒之中那些果敢能为的人,立刻斩了李佑党羽的首级,将他抛出营外,免得士卒攻进来,造成伤亡。

当然,还是有很多地方是硬对硬的打下来的,如那几个城门。

当外面的李佑党羽被肃清一空之后,这些士卒立刻往齐王府上杀去。

此时的齐王府外,杜行敏等人正陷于苦战之中。

杜行敏和士卒义士用大木锤砸开齐王府外围城墙,正要冲上去,却见那高大的宫殿二楼窗户齐齐打开,一把把弓箭伸了出来。

杜行敏领军冲的时候,被箭雨覆盖,损失惨重,不得已又退回原处。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半天。这时候,那些已经肃清外围李佑党羽的士卒刚好赶了过来,将齐王府围了一圈又一圈。

接着手中熊熊燃烧的火把,只见此时的齐王府外,恐怕已经聚集了三千人,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见到己方实力增强,杜行敏和众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再冲一次。

“杀啊——”

士卒如潮水,汹涌往宫殿冲去。

“嗖——”又是一阵箭雨落下,十多名士卒顿时倒地。

羽箭虽然不停落下来,但是数量毕竟太少,阻挡不了士卒的脚步。当士卒冲到那宫殿门口之时,忽然间只见那门板缝隙之中,长枪伸出,刺向士卒。

猝不及防的士卒当下被刺中了十余人。

见到这种情形,杜行敏心头暗暗着急,不由大声吼道:“齐王昔日乃是陛下之子,今日却造反为贼!齐王赶紧投降,若是不降,我们便要用火攻了!到时候齐王就要葬身火海了!”说着,对外面的士卒吼道:“准备柴薪!”

此言刚落,那从门缝之中刺出的长枪顿时停了下来,李佑的声音在门后响起:“别放火,别防火!本王即刻开门!不过本王担心你等会要了燕弘亮兄弟的命!”

杜行敏回头和众人对望一眼,当即转过头来,大声说道:“我等定全其性命!”

门扉缓缓打开,那李佑和其党羽燕弘亮等人垂头丧气的走了出来。

刚刚一出来,士卒便从大门之中涌入,只听见宫殿之内顿时传出刀兵碰撞之声与惨叫声。却是那些士卒正在对剩余的残党进行最后的清理。

杜行敏找来一根绳子,将李佑和燕弘亮等人绑起来,准备带着他们往外走。

这时候,那些站在外面的士卒忽地拥挤过来,将那李佑和燕弘亮等人包围住。杜行敏大惊,正要喝止士卒,却听见一声惨叫响起。

却是那燕弘亮双目流血,一双眼眶空洞洞的,原本的一双眼珠子不知被谁给剜走了。

“杜行敏,你们不是说全其性命么?怎么还要下此毒手!”李佑听见身后传来的惨叫声,心头又惊又怒,赶紧向杜行敏责问道。

杜行敏尚未回答,士卒之中便传出一个声音来:“他这不是没死么?”

李佑顿时无语。

杜行敏轻叹一声,对李佑道:“好吧,殿下,我们不会再动他一根毫毛了!不过嘛,你得跟着我们走一趟!”说完,也不管李佑同意不同意,将他架起,往外走去。

几名嗓门洪亮的士卒一边走还一边吼道:“齐王已被擒下,诸位父老乡亲切勿慌张!”

此时虽是深夜,但那震天的鼓声和喊杀声中,又有几个人能安心睡眠。所以各户人家门外窗前,皆是站着一道道人影。当他们看到那熊熊火把旁边,一声甲胄的李佑时,不由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接着无比的喜悦之情涌上心头。

这却是杜行敏在那李佑来做安定人心之用。

在齐州城转了一圈之后,李佑又被押回齐王府,关在东厢。当然,身上的绳索已经被解除了。

于是,贞观十七年的这场齐王李佑造反的闹剧在官军尚未到达进剿的时候,便结束了。

*************

看了一下这段历史,俺真的不知道这李佑造反究竟为了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