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侦察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侦察兵- 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待薛仁贵拿着长剑再耍了一遍时,众人已经目瞪口呆。想不到这个在平时里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的家伙实力竟然是如此之强。

霎时间,四下里响起一片啧啧的惊叹之声。

张允文看着四面围观的士卒,大声呵斥道:“你瞧瞧你们,像什么样子,还不赶紧训练去!教官呢,你们的教官……他娘的,你们怎么也在看热闹,还不赶紧去训练!”

在喝退了这些士卒之后张允文却是满脸笑容的对薛仁贵道:“薛兄弟啊,来,过来,咱们聊聊!”

听见张允文的话语,却是微微有些害羞的将手中长剑归鞘。此时徐仁贵年纪不过二十五六,和张允文年纪相差不大,但是,若是比起心眼来,这却是差远了。

和薛仁贵谈了近半个时辰,张允文便将他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而且不时出言指点薛仁贵武艺和兵法,薛仁贵几乎将张允文引为知己了。

张允文心头暗自得意,脸上却没有表示出来,反而微微叹了一口气:“哎呀,薛兄弟啊,你可知道这侦察兵是做什么用的?”

薛仁贵点点头:“每天都有一些老兵过来上课,在下也大致知道了一些!”

张允文摇头道:“薛兄弟啊,你乃是北魏大将薛安都的后人,也算是名门之后,一身武艺不用说了,这兵法韬略也是通晓,如此大才,实乃是为上将之才,落在这侦察营里,真的是埋没了!”

薛仁贵听罢,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满是期待的望着张允文。

“兄弟我有一个建议,不知薛兄弟能不能接受?”

“张将军请讲!”

“薛兄弟知道我还担任着大唐军事学院的主事,虽然现在少管事了,但推荐两个人进去还是没问题的。军事学院之内有一个指挥系,专门教授学员如何行军打仗,如何统筹全局。我想将薛兄弟推荐进着指挥系中,修得四年学业,对于薛兄弟来说,定会有莫大的好处!薛兄弟以为如何?”

薛仁贵闻言,沉默不语。

张允文看着薛仁贵,眼中带笑。他知道,薛仁贵一定会答应的。

果不其然,沉吟片刻之后,薛仁贵起身向张允文一揖:“有劳张将军了!”

张允文顿时哈哈一笑,拍拍薛仁贵的肩膀:“你好好收拾一下明日我来接你去军事学院!”

在处理完这薛仁贵的事情之后,张允文便迈开脚步,带着杨石出了侦察营训练营。

刚刚出了训练营大门口,张允文便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却是陈全康。

这位情报头子默默的站在侦察营训练营门口,看着那营门口耸立的哨塔,听着里面训练时发出的阵阵吼声,不由申请有些恍惚了。当初他也是这侦察营中的一员,而且海华丝元老级人物,不过由于需要,后来加入了情报部门。如今看到这些侦察营的新兵,不由触景生情。

看到张允文出来,陈全康赶紧收起心头怅然,走到再也身边,向他行了一礼,说道:“大人,吐谷浑那边出现情况了!”

张允文见陈全康面色肃然,知道是要紧之事,便转身对杨石道:“小石头,你自己先回去,我有事情先离开一下!”

杨石点点头:“放心吧,我又不是几岁的小孩子!”

张允文却是瞪了他一眼:“老子是怕你不回家去!”

杨石满脸嘻嘻笑容的说道:“既然大人吩咐了,我哪儿能不回去啊!”

张允文轻哼了一声,转身对陈全康道:“走,咱们边走边说!”

就在张允文和陈全康二人离开之后,那杨石望着二人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那小丫头有什么需要看着的,大人也真是的,太小心了!”说着,转过身,再次进入到训练营中。

“发生什么事了?”张允文一边走着,一边向陈全康问道。

陈全康默默不语,拿出一张纸条来,递给张允文。张允文一看这上面的内容,先是愣了一下,接着说道:“此事我当要禀报陛下,你先回去吧,我纵马去一趟九成宫!”

陈全康点点头,反方向离开了张允文。

这纸张上面记载的,却是一件大事。

自从贞观九年唐军打下伏俟城,万里追杀慕容伏允之后,这吐谷浑也就名存实亡了。新立的国君慕容顺乃是从小在中原长大的质子,对于中原的强盛时非常了解的,所以,长安说什么,他慕容顺便是什么。从贞观十年开始,不仅每年给大唐上贡三千匹良马,甚至还将大非川以东的牧场尽数让出,供大唐牧马。

如此忠心耿耿的属国国君大唐当然喜欢。然而,好景不长,这慕容顺没过两年,在贞观十一年冬的时候,便一命呜呼,撒手人寰。其子诺曷钵继承汗位。这位诺曷钵年纪不多十五六岁,处理事情来,尚嫌稚嫩。而其母弘化公主却又只是女流之辈,勉强支撑国政。而贞观十二年的时候,驻守在吐谷浑的两千唐军又撤回陇右,,这使得吐谷浑贵族中不满大唐的势力渐渐抬起头来。

他们之中,以丞相宣王为首。

唐军离开后不久,这宣王便一步步的掌握住了吐谷浑军政大权。他这一掌握吐谷浑军政大权,那些反大唐的势力便纷纷跳了出来。霎时间,伏俟城内群魔乱舞。

若仅仅是这样,也倒罢了。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这丞相宣王在伏俟城中秘密会见了一位客人。虽说是秘密会见,但是在潜伏在吐谷浑的探子千方百计的打探之下,还是知道了这次会见。

这次会见一结束,宣王便向弘化公主和诺曷钵露出了獠牙。

他欲图先袭击弘化公主,然后再杀掉诺曷钵,然后再重新选出可汗来。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得来的底气去做这件事,但是,可以肯定,这与那次秘密会面有关。

调查院的探子将这事情报告给弘化公主和诺曷钵二人时,二人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弘化公主召集侍卫过来,凑齐了五百多人,封死皇宫,摆出一副死守的姿势来,在攻击了一两次之后,宣王无奈的放弃了杀死弘化公主的打算。而那诺曷钵则是不理会弘化公主的劝告,领着亲信,欲图奔走鄯善城。宣王派出其兄弟三人,领兵近万,追击之。

吐谷浑追兵声势浩大,加之事发突然,陇右诸州驻军来不及反应。待事情发生之后,也找不到人来协调负责,于是作壁上观,静候事情发展。这使得吐谷浑士卒更加肆无忌惮。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叫做席君卖的校尉却带着手下一百二十人,违反了上司的命令,领兵出击,在通往鄯善的路上,截住了吐谷浑大军。

令**跌眼镜的是,这近万的吐谷浑士卒竟然被席君卖领着一百二十余骑冲杀两阵,便冲散了。而席君卖,在士卒的配合之下,将那领军的宣王的三兄弟尽数斩于马下。

接着,席君卖又裹胁诺曷钵等人领吐谷浑士卒杀回伏俟城中,将反唐是吐谷浑贵族杀了大半,剩余的人随着宣王一起逃向了吐蕃。

而那席君卖,在伏俟城内驻扎五日之后,返回驻军之处。其上司二话不说,便将其拿下。

不过此事还没完,过了将近十日,安西都护府苏定方带着安西都护乔师望的手书,向其上司索要席君卖。这安西都护乃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员,席君卖的上司不得不答应下来,将席君卖移交给安西都护府。现在,这席君卖正呆在安西都护府这边。

张允文看到这里,不由目瞪口呆。太厉害了吧,这席君卖领着百人竟敢冲击万人的军阵,实在是够厉害。而且观其手腕,沉练老辣,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纵马来到九成宫,张允文直奔那李世民平时办公的地方。

一到门口,正要往里面进去,站在门外的内侍赶紧上前,将张允文拉住,低声道:“张将军,太子殿下此刻正在里面!”

张允文闻言不由有些疑惑,难道太子在里面,自己就不能进去么?

就在这时,殿内传出一声巨大的瓷器破碎声和一声沉闷咆哮:“滚!”

张允文赶紧缩缩头,退后两步。自己的确不能进去。

宫殿大门打开,只见满脸铁青的李承乾一瘸一拐的出了宫门,低着脑袋,便往外走。

待李承乾离开之后,张允文这才向那名内侍笑了笑,说道:“多谢公公指点!”

那宦官赶紧摆手:“张将军客气了!这时奴婢应该做的!还有啊,张将军,此刻陛下恐怕正在火头上,你若是此时前去,恐怕不妥啊!”

张允文淡淡一笑:“有劳公公担心了!本将军此次进去,定会让陛下龙颜大悦的!”

那内侍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来。

张允文轻笑一声,迈步进入宫殿之中。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三章 苏烈来信

 进入宫殿之中,只见李世民正在大殿内来回的踱着步子。

一个身材颀长的宫女正拿着一把笤帚清理着地上的碎瓷片。

见到张允文进来,李世民挥挥手,示意那宫女出去,然后面色微微带着不悦的对张允文说道:“允文,你来九成宫有何事啊?”

张允文知道李世民心情不好,也不多言,直接将那张纸条递给李世民,口中说道:“吐谷浑发生内乱,吐谷浑丞相宣王派兵追杀诺曷钵,为我军所破!”

虽然只是简单的介绍,但李世民的脸色陡然一变,迅速打开纸条,细细读了起来。

纸条上字不多,也就百来字,然而李世民却足足看了近一刻钟。放下纸条时,脸上不悦的表情已经消失不少。

“呵呵,百骑破万,这席君卖还真打出了我唐军的威风来啊!不过他不遵号令,也倒是事实!”

张允文连忙道:“可是席君卖立下天大功劳,若不是他果断出击,谁会知道会酿成什么后果来!万一那诺曷钵时运不济,被吐谷浑兵追上了,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被杀?”

李世民轻笑一声:“所以嘛,这席君卖虽有小过,却有大功!呃,既然他现在被人接到了安西都护府去,那就暂时就在那儿吧!”

张允文这才放下心来。这席君卖乃是个将才,看他行动果断,作战勇猛,若是因此而获罪,实在是太可惜了。

“不过这宣王竟然逃到了吐蕃,真是让人有些不甘心啊!”李世民将情报折在一叠,放在书桌上轻声说道。

张允文点点头:“此事微臣怀疑背后有吐蕃人的影子。那日宣王所见之人,极有可能是吐蕃人。也不知吐蕃人对那宣王使下了什么承诺,竟能让他们冒着这般大的风险来与我大唐作对!”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对张允文说道:“此事既然虽然已经暂时完结,但朕估计那吐谷浑之内恐是不得宁静,所以朕决定让唐俭去一趟吐谷浑,宣抚吐谷浑人!”

张允文知道这种事情轮不到自己插嘴,当下也默默不言。

“好了,此事朕已经知晓,麻烦允文跑上一趟,真是辛苦你了!”瞥见张允文一副神不所属的样子,李世民轻轻一笑,开始下逐客令了。

张允文长身一揖,正要退下,李世民忽然笑道:“允文啊,既然来了这九成宫中,不若好好的住上一日,看看这九成宫中的清泉美景,你以为如何啊?”

听了这话,张允文不由心头砰然一动。他曾在九成宫呆过几次,但皆没有呆上多久便离开了。但沿途见这亭台参差,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那景色颇是令人心醉。况且山泉飞溅,微风徐动,凉爽之意,沁人心脾,实在是一处绝妙之所啊。

不过想起自家的妻儿恐怕此刻还在家中苦苦守候,若是自己在此住下,岂不是令他们失望当下婉言道:“多谢陛下美意,可是家中妻儿无不翘首盼归,若是微臣在此住下,恐令他们失望啊!”

李世民闻言,哈哈大笑,食指指着张允文,说道:“允文啊,你还真是如皇后所言,乃是个顾家的男儿啦!不过玉碗你不用担心了,朕早已经令人将宇儿他们接来,朕也好久没见过继儿那个小家伙了,估摸着也快到了!不过去找允文你的那内侍,恐怕是跑了个空,你自己过来了!”

听完李世民的这话,张允文不由心头一喜:“多谢陛下!”

李世民笑道:“呵呵,宇儿乃是我家闺女,什么谢不谢的!好了,你先去宫门外候着吧,说不定还可以遇见他们呢!”

张允文兴奋的抱抱拳,然后撒腿便离开了这大殿中。

李世民望着张允文离开的背影,微微一笑,随即看到地上没有收拾完毕的碎瓷片,又不由轻叹一声,脸上露出怅然的表情来。

张允文在九成宫外等了近一个时辰,才看见一辆马车慢慢行驶而来。心头一喜,当下迎了上去。

马车门帘掀开,露出了李宇一张俏脸来。

待李宇下了马车,那张继便冲到张允文身前,喊了一声:“爹!”

这声爹直将张允文心里喊得热乎乎的。

“怎么柔儿他们没来么?”看到只有李宇、蕊儿和张继张琰四人,张允文不由疑惑的问道。

“妍姐姐挺着个大肚子,怎能经受得住马车的颠簸?所以留在了家中。柔姐姐见妍姐姐留下,也跟着留下,所以只有妾身赶了过来!”李宇柔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