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侦察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侦察兵-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去九成宫没几日,张允文正在北衙侦察营新兵训练营这边,悠然看着那些侦察营的老兵折腾那些刚刚从各地招募而来的新兵。这批新兵是在去年秋季招进来的,约有三百来人。而上一批四百多人,训练了两三年的侦察兵已经从这军营中走了出去,再次分布在南北衙诸军之中。

“老马,你轻点,别把那小羊的骨头给折了!”张允文瞧见那边马望山正在马望山正在教训一个没有射中箭的士卒,满脸凶神恶煞,不由出声喊道。

“杨石,你小子在干嘛呢,那刀挥得那般快,是用来剁肉馅的还是砍人的啊?”瞧见杨石在卖弄刀法,张允文笑道,随即又觉得有些不对,当下吼道,“杨石头,你个臭小子,不是告诉你让你在家陪你新婚老婆子么?怎么跑到这儿来了?快给老子过来!”

自那日张允文将菱襄领到杨石那边,并将杨石介绍给菱襄时之后,便溜之大吉,留下两人在那里相对。

这杨石哪里经过此等阵仗,面对着那位微微有些花痴的少女,一张黑脸顿时涨得通红,不过他皮肤黝黑,倒看不出来。

这菱襄倒是主动和杨石说起话来,杨石也小心的应答着。一来二去,这二人很快就混熟了。

接下来,在李宇、支柔这两个闲得无聊的人的煽风点火,嗯,撮合之下,这二人很快就混得极熟了。而那菱襄,也在张允文的府中做了一份差事,其住处,就在杨石的隔壁。

至于王妍,她原本也想掺和进来,可惜的是,随着肚子越来越大,她的行动也开始不方便了。所以只好放弃掺和进来的想法。

最后,在杨石带着菱襄见了杨常。杨常一见这菱襄容貌秀丽,体态高挑,别有一番小家碧玉的风韵,再加上是张允文介绍过来的,也就同意了。

不过当时菱襄只有十四岁左右,年纪尚幼,所以一直等到第二年,菱襄满了十五岁,这才正式成亲。

成亲后,张允文便特批了杨石三个月的假期,如今,正是在这三个月之内,也就是说,杨石可以不用来此处。

“你说说,你怎么跑过来了?”张允文板起脸说道。

然而那杨石仿佛没看到张允文板起的脸,嘻嘻笑道:“大人啊,可得恭喜了,这届新兵之中可有一个异常厉害的家伙,一手方天画戟使得是出神入化,许多老兵都不是他的对手!若是好好加以培养,定成大器啊!”

张允文虽然对这杨石岔开话题的行为表示不满,但是,话的内容还是引起了张允文的兴趣来。

“什么?方天画戟?此人用的是方天画戟?”张允文脑海中浮现出一人的名字出来,当下有些激动的站起身来。

“是啊!那杆大戟有一百多斤重,挥动起来,真是虎虎生风啊!嘿嘿,大人,要不你用大铁槊和他较量一下!”杨石笑道。

“好,你去兵器库中取一杆大铁槊过来,我去会会这薛……嗯,使方天画戟的人!”

听到张允文这样回到,杨石反倒是愣了一下。他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不会真的以为张允文会以将军的身份和一个无名之辈打一仗。想不到张允文竟然一口应承下来。

不过想起那人挥动方天画戟时那出神入化的手段,心头一热,这人的武艺应该不在大人之下,可以看一场龙争虎斗了。

“好勒,大人稍等!“说着,杨石飞快的往兵器库方向跑了过去。

张允文翘起嘴角,用方天画戟,再加上现在的年份,这使戟之人应该是那个人吧,薛仁贵!想到这位大唐名将,张允文浑身肌肉似乎兴奋的抽*动了一下,能和未来的大唐名将交手,真是荣幸啊!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武惊四座

 遍观历朝历代武将,能使方天画戟者,皆为一时之猛将。其中最出名的恐怕便是吕布手中的那杆方天画戟了,其次恐怕便是那薛仁贵了。

没过多久,那杨石便屁颠屁颠的扛着杆大铁槊跑了过来。

“嘿嘿,大人,武库之中,属下只找到这杆六十六斤的铁槊来!”杨石不无遗憾的说道。

张允文双手拿起铁槊,挥舞了一下,顿时呼呼风声响起。

“还不错!勉强可以用!”张允文也将铁槊抗在肩上,目光却是斜觑了杨石一眼:“小石头啊,这三个月还没到呢,你就跑回军营之中,难道就不怕你们新婚燕尔,惹菱襄生气么?”

一听张允文又提及此事,杨石苦笑一声:“好了好了,待会儿比试完毕我回去便是!”

张允文瞪了杨石一眼:“小石头,老子这是关心你!依我看菱襄那丫头,心性跳脱,出言无忌,你若是不看牢了,指不定会惹下什么祸端来!”

见杨石沉默的点点头,张允文知道他已经听进去了,当下说道:“走吧,去找那个用方天画戟的新兵去!”

杨石赶紧在前面带路。

这些新兵已经认识张允文。如今见他扛着铁槊走过来,纷纷让开一条路来。

“大人,就在前面!”杨石一指那校场边上立着的方天画戟。

校场之上,近百名大汉正**着上身,每两人一组,扛着一根巨大的圆木两头,做着下蹲动作。颗颗汗珠子顺着块块肌肉的凹陷处流淌下来,滴落在地上。

张允文见状,将铁槊搁在兵器架上,脱下上身的衣裳,也扛起一根圆木,做起了下蹲。待到汗水流出之时,又将圆木放下,在原地蹦蹦跳跳的做着准备动作。

一套动作下来,感觉到身上肌肉关节已经舒展开来,这才停住动作,对着那些正在下蹲的新兵吼道:“全体都有,立正!”

听到命令,士卒们条件反射的放下圆木,站成标准的站姿。

“你们之中,谁用这杆方天画戟?可敢出来与我一战?”张允文看着这些士卒,大声吼道。

张允文吼声刚落,只见这近百名士卒齐齐望向一名身材壮硕的大汉。

这名大汉看了一下张允文,面色犹豫不决。

张允文见状,说道:“你不当我是将军,我也不当你是士兵,我们来打一架,看看是你的方天画戟厉害,还是我的大铁槊厉害!”

此言一落,那大汉不再犹豫,抱拳道:“在下领命!”说着,一把抓过那杆方天画戟,挥舞了一下,立在身旁。

四面士卒见状,纷纷四散开去,在校场上留出一大片空地来。

大汉提起方天画戟,对着张允文,面色肃穆,裸露的身体之上,上身肌肉微微颤动着。

张允文也端起铁槊,望着那大汉。

“杀啊——”大汉口中大呼一声,向前猛地迈出三步来方天画戟一扫,那戟尖处刚好扫过张允文面庞。

张允文微微向后一倾身子,戟尖扫过,只觉一股劲风从面庞掠过,寒芒闪烁,凉意骤生。

就在他向后微微倾斜身子的时候,手中铁槊也是猛地向下刺去,直刺向那大汉的膝盖处。

大汉却是接着那方天画戟旋转的余势,身体一转,便闪到了一边。同时,手中铁戟在转了一圈之后,猛的向下一击,刚好击在那铁槊之上。

“铛——”一声清脆的金属碰撞声传来。

一碰撞之后,两人又各自收回兵器,手指张开,任由那微微颤动的兵器在手中跳跃。

这一次碰撞,二人却是平分秋色。

围在外面的士卒见到这一幕,不由屏住呼吸,看着这二人,生怕自己沉重的呼吸声打搅到二人的战斗。

片刻之后,二人目光同时一凝,再次交手。

就这样一直拼杀了将近十个回合,二人竟然还是平分秋色。戟槊相加,互有胜负。整个校场之上,除了时不时发出的金属碰撞声之外,再无其他声响。

终于,在一次碰撞之后,那大汉的方天戟猛地往回一拖,那戟首月牙眼看就要将张允文左臂划伤。大汉本以为张允文会就此闪避一下,毕竟这是真刀真枪的干架。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张允文并未闪开,而是继续着自己的攻势,将铁槊往下一砸。

大汉慌忙收手,往旁边一避。铁槊砸在地面上,发出一声巨响。

“不打了,不打了!”那大汉连连摆手,“张将军,我们用的可是真家伙,万一伤着碰着那可不好办啊!”

张允文却是严肃的看着大汉:“这位兄弟,你没上过几次战场吧!”

大汉顿时羞涩的点点头。

“刚才最后的那一下,若是一个久经战场的老兵,定然不会选择闪开,而是这样!”说着,将手中铁槊做回拉状,然后猛地将铁槊一掉头,槊尾那尖利的红铜槊纂猛的刺出,同时脑袋微微向前。

“可是,这样不就要挨了这一槊了么?”大汉犹豫道,“这一槊极其厉害,若是被砸中了,可能会丢掉半条命!”

张允文傲气的说道:“所谓战场,便是以命搏命。只有自己不惜命,才能杀死敌人。若是畏手畏脚,如何能上战场?”

这话不光是对大汉说的,同时也是对周围的士卒说的。他们之中,很多人是从府兵中选拔出来的年轻人,这些剩余武德年间的年轻人上战场的机会不多,很多都是新手,只是因为身体素质强悍才被送到这儿来。

大汉听罢,若有所思。

张允文将铁槊掷于地上,对那大汉说道:“和你打了一架,还不知你叫什么名字呢!”

大汉忙抱拳道:“在下薛仁贵,见过张将军!”

张允文心头暗道:“果然是他!”口中却道:“薛兄弟啊,除了这方天画戟,你好擅长什么兵器啊?”

“弓!在下精于射箭之道!呃,那个马教官知道的!”薛仁贵回答道。

他口中的“马教官”,指的便是马望山。

“好!那你可敢于马望山比上一场?”张允文说道。

薛仁贵看着张允文还有四面士卒的神情,终于咬咬牙,说道:“好!其实在下早就想同马教官比上一场了!”

“好气魄!”张允文大声赞道。

马望山早已在外面围观,如今见这薛仁贵吆喝自己比箭,心头还是微微有些不屑。但是这是张允文提出来的,他也不可能去拒绝,当下便进入校场之中。

“刚刚你和大人打过一场,颇耗费了一些精力,你还是先休息一下吧!”马望山见薛仁贵气息有些重浊,不欲占他便宜,当下说道。

薛仁贵也不拒绝,休息了近一刻钟之后,向张允文点点头。

“你二人看见那棵柳树没有?你等各自持箭十支,射那些柳条儿,一支箭只能射一根。中的多者得胜!”张允文一指右手方向的柳树,对那二人说道。

众士卒一看,不由齐齐发出一声低呼。只见那株柳树距校场足足有两百步之遥,浓密的柳条儿垂下,显得婆娑而又听罢。在夏日阵阵热风的吹拂之下,细细的柳条儿左右摇晃不定。

“最后,说一条,不能耗时太长,本将将数三十下,在这三十下之下必须将箭支射完。若是超出了三十下,则不能再射!你们是否明白?”张允文又补充道。

薛仁贵和马望山齐齐一拱手,表示知晓。

“好,现在开始!一、二、三……”张允文开始数了起来。这数数频率是按照自己的脉搏跳动来的,三十声估计也就三十秒左右的时间。

二人几乎同时拔出面前插着的箭支,弯弓搭箭,只是瞄了一下,便倏地射出箭支。然后,再此拔箭、弯弓,射出。

这一套动作如同行云流水一样,中间竟然没有丝毫的停滞,让围观的士卒不由看呆了。

“二十八,二十九,停!”

就在张允文喊出那“停”字的时候,一支羽箭刚刚飞出,却是那薛仁贵的。而马望山却正拉着弓,正要射出箭支。

见薛仁贵比自己还要快上一筹,马望山不由微微轻叹一声,放下手中弓箭。

“好,既然已经射完了,那我等一起去看那结果!”张允文笑着对薛仁贵和马望山道。

二人点点头,跟在张允文后面,往那柳树走去。

来到柳树之下,只见这粗大的树身之上,插上了十九杆羽箭,每根弓箭的前面,都带着一根被钉在树身上的柳条儿。

薛仁贵用的是白羽箭,马望山用的是黑羽箭,插在树上的黑白羽箭,泾渭分明。

最后在一名士卒的清点之下,得出了二人的射击结果。薛仁贵十箭全中,射断柳条儿一枝。马望山九箭全中,有一箭穿了两根柳条儿。

如此结果,让众人面面相觑,望向那薛仁贵的颜色之中,充满了敬佩。

这薛仁贵还是不是人啊,论起武艺来,比他们的将军张允文差上一点,论起弓箭来,比起军中神射手马望山还要强上一些。

张允文看见士卒的眼神,不由心中暗笑,论起箭术来,这“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长安”的薛仁贵,恐怕称得上是大唐第一吧!

微微一笑,张允文向薛仁贵道:“薛老弟啊,不知你还有没有擅长的兵器啊?”

“有!在下还擅长使剑!”

“哇——”众士卒齐齐发出一阵震天的呼声。

正文 第三百七十二章 百骑破万

 待薛仁贵拿着长剑再耍了一遍时,众人已经目瞪口呆。想不到这个在平时里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的家伙实力竟然是如此之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