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侦察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侦察兵-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奴婢名为称心!”那少年赶紧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口中说道。声音清脆,略带沙哑。

“好!称心啊,孤见你舞姿优美,十分欣赏啊!从今日起,你便留在孤的东宫之中吧!”李承乾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称心。

“奴婢遵命!”称心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至于其余歌伎乐工,则是由纥干承基再一次送了回去。

贺兰楚石和纥干承基一起出了宜春宫,纥干承基不由疑惑的说道:“这些舞女们跳得很好啊,怎么殿下要将他们送回去?”

贺兰楚石微微一笑:“纥干兄,这事情的原因,过几**就会知道了!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三章 各方反应

 东宫那边新收了一个擅长歌舞,颇为伶俐的小童,这个消息没过几日便在皇宫内传开来。这本不是什么大事,可是,这小童眉清目秀,颇有女相,李承乾更是对他宠爱有加,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很多时候都让这名叫做称心的伶童陪侍在他的身旁,就连太子妃也被冷落在一旁了。若是太子因为这位伶童而荒废学业,不理正事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这个消息穿得很快,没过一个月,就连市井百姓都已经知道了太子宠爱娈童一事。毕竟长安城内有着大把大把的闲着无聊的命妇小姐们,她们对于皇家的事情,总是津津乐道。传到长安市井之后,一些利益熏心的人当即用一副狼一般的目光打量着自家的儿子,看看他是否具备条件。

当然,这种流传只局限于私下,没有人敢在明面上对东宫说三道四。

当林然告诉张允文说整个长安都在流传这话的时候,张允文淡淡一笑:“林然啊,嘴巴长在别人的身上,他们愿意怎么说,难道我们还能禁止不成?所以啊,这事情就让他去吧!”

林然点点头,笑道:“属下可没有说要去帮着东宫禁止白百姓的言语,只是觉得这太子嘛,呃,东宫之中,也算是佳丽无数,为何太子会喜欢那个啊!”

看见林然一脸好奇的样子,张允文知道这位情报总管心头的猎奇之火已经熊熊燃烧起来。

“呃,可能正是因为这东宫佳丽太多,久食则腻,我们的太子殿下想换换口味!唔,老林啊,你这般有兴趣,要不要也去找一个来试试?”张允文笑着调侃林然。

林然连忙摆手道:“算了,我家中自有贤妻美妾,那种事还是不尝试的好!”

张允文顿时哈哈大笑。

“殿下,听说了没有,东宫那边可是新收了一个美娇娘啊!哈哈!”柴令武放下手中酒盏,脸上带着莫名的笑意对着李泰说道。

李泰端起酒盏,慢慢的从怀中摸出一个晶莹剔透的玉瓶儿出来,对着柴令武及房遗爱等人道:“我这位大哥素来便是一个不遵礼法,少循规矩的人物。想当初,不就是喜欢什么胡人的东西,学胡人宰杀牛羊放于锅中烹煮,以刀分食。如今收两个娈童又有什么关系,倒也在意料之中!”

柴令武“嗯”了一声,目光盯着李泰手中的玉瓶儿,片刻之后,也从怀中摸出一个青色的瓷瓶儿出来。

李泰小心的从玉瓶儿中倒出一枚散发着金属光泽的圆丸儿,迅速放入口中,然后抓取几案上的酒盏便饮下一口酒。

只听“咕噜”一声,这圆丸儿便被李泰服进肚中。

房内其余诸人如柴令武、房遗爱,也各自拿出一枚圆丸儿,和酒服下。

服下圆丸之后,李泰和众人起身,在屋内一边缓步走着,一边摇动这上身,那模样,就像是在抽羊癫疯。

等到行了近两刻钟,人又纷纷脱去外衣,打开门窗。霎时间,一股寒风涌进屋内。

“好舒爽啊,本王似乎要飞起来了!哈哈!”李泰状若癫狂,迎着寒风,口中大笑,“这云龙子不愧是一代炼丹大师,炼制的五石散服用起来效果果然是非同凡响啊!”

原来这李泰和众人却是在服用五石散。

站在回廊上的卫士听着屋内鬼哭神嚎的声音,却是动也没动,连头也没有往哪个方向张望。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隔几日便会响起的声音。

“二郎!”长孙皇后轻柔的为李世民解下衣衫,再交到一旁的侍女手中。这是长孙皇后一直以来形成的习惯。

李世民一屁股坐在床榻之上,看着长孙皇后坐在一面铜镜之前,朦胧的铜镜映着明亮的烛火。

一名侍女正小心的帮长孙皇后梳理这及腰的长发。

“二郎,你说说承乾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身为一国储君,却做出如此有违礼教之事来!”长孙皇后说完这话,那梳头的侍女不由手中一停。

“好了你先出去吧!”长孙皇后拿过象牙梳子,自己梳理起来。而那位侍女,知道这对站在帝国顶峰的夫妇要谈论什么重要的事情,当下急急离开,不敢再听。

待那侍女出来房间,带上房门,长孙皇后正要接着说,却见李世民目光迷离的盯着自己,不由俏脸一红,嗔道:“二郎,你听没有听妾身说话啊!”

李世民呵呵一笑:“在听,在听!不就是在说承乾的事么?此事我也早有耳闻,不过也没有放在心上。这些日子以来,承乾的表现差强人意,比起去年前年来,可是要好些!这伶童之事,不过是小节,只要承乾能学做一国之君,这些小节又有何妨?”

“可是……”长孙皇后不无担忧的说道,“如今承乾待那称心,据说是极尽能事,食同桌,寝同床,若是照此般下去,说不定会因此而耽误下来!况且太子乃是一国之储君,实乃国之体面,如今做出这般事来,却是有损颜面啊!”

李世民沉吟片刻,终于点点头,反问道长孙皇后:“那观音婢你说说此事如何处置?”

长孙皇后放下象牙梳子,走到软榻边坐下:“妾身可以先警告一下承乾,削减东宫用度,二郎你着人暗示一下承乾,这削减东宫用度乃是因何而起,以承乾的聪明,定能猜测我等用意!”

李世民再次点点头:“后宫之事,皆有你来掌管,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希望你的措施能够起到作用!”说着,用大手抚摸着长孙皇后清瘦的脸,“观音婢啊,你看你,已经这般清瘦了,可要注意身子啊!去年的时候,孙道长就说了,你的身子虚弱,若是不好好调理,恐有大麻烦啊!”

长孙皇后“嗯”了一声,也不知听进去没有。

“对了二郎,今年到了放出年老宫女,重新在民间选取秀丽女子的时候了,不若趁这个机会,选上一些容貌体态上乘者,送到东宫去。陛下以为如何啊?”

“嗯,当然可以!不过朕还是那句话,观音婢啊,你可不要太过劳累了!这选秀之事,可由掖庭局来办理,你从旁监督便是!”李世民毫不犹豫的说道。

“看你说的,叫好像妾身真的那般虚弱!”长孙皇后白了李世民一眼,微微不满的说道。

夜色渐凉,寒风如刀,东宫之内却是一片欢腾的景象。李承乾搂着称心一边饮酒,一边欣赏歌舞,似乎全然不知无数的眼睛正盯着这里

正文 第三百六十四章 吐蕃局势

 这称心原本是教坊里面一位普通的舞者,而且身份低贱,籍入奴籍,可以说,如果他没有遇上李承乾,恐怕以后会一直在这教坊之中,为人唱歌跳舞,或是熬上十几年,也许会成为教坊的管理人员,或是在为人献舞之时被人看中,同样成为娈童,当然那人的身份肯定不及李承乾的。

然而,他如今成了李承乾的娈童,就像乌鸦飞上枝头成了凤凰,身价立即不一样了。原本那些需要他仰视的人物如今对着他也是满脸笑容的套着近乎。若是换着以前,恐怕连理都不会理一个教坊内的普通歌伎。

每日锦衣玉食,每日笙歌不断,这种生活正是称心想要的。他狂热的喜欢这种生活了,尽管为此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突然之间降临的富贵使得这位十二三岁的少年彻底迷失了,他学会了跋扈,在东宫护卫陪伴之下,如同纨绔公子一般,横行街市。众人都对这少年知根知底,所以,每当他出现在街面之上时,投过去的只有鄙视的眼神。

看着这些眼神称心忽然明白,无论自己借着太子之势,拥有怎样的富贵,这些人都会鄙视自己的。于是强烈的自卑催生出了一个渐渐嚣张跋扈的称心。

每当称心在外面闯下祸来,李承乾总会出面为他擦屁股。而称心,也更加卖力的讨好李承乾。

终于,李承乾翻看奏章,随老师学习的时间少了,和称心饮酒作乐的时间多了。

终于,长孙皇后下令削减东宫用度。

东宫少傅于志宁,在削减了东宫用度之后,和李承乾谈了将近半个时辰,具体什么内容,外人无从得知,但是,李承乾出来的时候,满脸阴沉。

与李承乾相比,这李泰的表现则是让人拍手称赞。每隔上十天半月,便会在李世民面前献上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哄得李世民笑逐颜开。另外,为了编撰《括地志》,那些到各州县搜集资料的魏王府属下,连续揪出了好几个行为不端,称霸一方的官吏上报朝廷,为大唐清明吏治,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又让李世民对李泰青眼有加。

整个朝中风向,也渐渐往李泰一方偏向。

然而这一切都与张允文无关。前不久,他才向李世民说过,会坐在岸边,不去水中搅和,所以无论是李承乾还是李泰,他都不会放在心上的。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之间便是夏季了。

每当夏季到来,李世民总会带着长孙皇后还有一些妃嫔子女,前往九成宫避暑。无论是李世民还是长孙皇后,身上都患有气疾,每当天热之时,则是最容易发病的时候,所以只好去九成宫避暑。

李世民前往九成宫之后,本该由太子李承乾监国,处理日常事务,遇到不决之事,方才送与李世民御览。然而这一次,李世民却是将李承乾也带上了,整个朝中事宜由太极宫转到九成宫处理。

李治等一众尚未开府或是出嫁皇子公主也跟着李世民去了九成宫。整个长安,皇族似乎少了许多。

朝中的许多大臣仍旧留在长安办公,若是出现什么紧急情况,则是由快马送往九成宫,一趟过去,不到一个时辰。

张允文也是留在长安的大臣。他的生活没什么变化,依旧是每日去那几个地点办公,有事处理,无事闪人。

这一日,张允文在调查院逛了一圈,发现没什么事情之后,正准备前往侦察营新兵营去看看那些老兵们如何教训新兵,在行至门口处,却是被陈全康拦了下来。

“大人,这儿有一份吐蕃的最新情报,属下认为你应该好好研究研究!”

听得陈全康说的郑重,张允文接过纸条,细细看了起来。

这封情报的内容很多,叙述了从去年松州大战,松赞干布阵亡之后,吐蕃的情形。

自松州大战之后,二十万吐蕃大军回到高原的只有十万人。其中,苏毗、羊同等大部落的军队便占了四万。然而,在大军之中,却没有看见松赞干布的身影。

当那些大家族和吐蕃王族当下向士卒问起,却被告知松赞干布已经阵亡。

听得此言的贵族和王族们顿时心头大惊,连忙询问详细过程。这些士卒中有当时离松赞干布较近的人,他们说道:“唐军能役使天雷,用一个铁筒子将天雷装在里面,对着人群打出来,杀伤一大片。松赞干布和几位大将军便是这样被天雷杀死的。”

听士卒这般说,那些贵族和王族们不由面面相觑。

确定了松赞干布死亡的消息,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新问题却是,谁可以任下一任赞普?

松赞干布至今无所出,而且也没有什么兄弟之类的。只有一个算得上松赞干布叔祖辈的老者,不过老人今年已经七十岁了,走路都成问题。至于老者的两个儿子,在跟随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论赞四处征战的时候战死了。也就是说他们这一脉已经没有可以继承赞普之位的人了。

这时候,他们又想到了禄东赞。禄东赞也是吐蕃的王族,但是论及血脉的高贵,却是远远不如松赞干布一脉。然而,这禄东赞自从被松赞干布任命为大相之后,致力于改革吐蕃体制,在吐蕃国内拥有很高的威望。而且其“智者”之称,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若是他来做赞普,定然会领导吐蕃走向强大。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想的。

然而,没过多久,长安那边便传来消息,说禄东赞羡慕长安繁华,愿久居长安,不愿回到吐蕃了。

那些早已存有异心,或是本来属于其他部族,而被朗日论赞和松赞干布以武力征服的那些部族顿时不干了,像什么庸旌各部,唐旌穹波家的不满,只有父王六臣和母后三臣这些旧贵族在嚷嚷着要在这九臣之中选出人来,作为新的赞普。

这庸旌各部和唐旌穹波家族原本就是被朗日论赞以武力征服的,而如今,在此次松州之战中,吐蕃军损失了十万士卒和奴隶,势力大大削弱。不甘寂寞的庸旌各部和唐旌穹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