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侦察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侦察兵-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允文“哦”了一声向李扬赵毅等队正道:“你们几个记得要好好敦促士卒操练,不得怠慢。当然,身为队正,如果连士卒都比不上,那你们就直接给我下去当士卒。”说完,又瞧瞧那些掩嘴偷笑的队副,“你们也一样!”

说完,对着那名侍卫道:“走吧!”

两人来到皇宫,一间偏殿之上,齐聚了李世民帐下一干人员。当然,那些被派出去接收王世充和窦建德地盘的官员不在此处。

“父皇已经传令我等启程回长安,献俘太庙,想必你们已经知晓。今日召各位前来,便是商量这河南河北的善后事宜。”李世民坐在一张椅子上,面带隐隐忧色说道。

帐下老将屈突通当先道:“而今河南之地已然平息,然河北山东乃是窦建德的老家,且虎牢一役中,那五万降卒又悉数放回,若河北山东再反,则必定难以剿灭。老臣愿留守洛阳,坐镇河南!”

李世民顿时微微一笑:“屈突国公为国操劳,甘愿一人坐镇洛阳,是在让我等佩服。这样,我再挑选一些文臣武将留守洛阳,协助国公!”

“多谢殿下!”屈突通一揖道。

李世民示意不必之后,站起身来:“传我帅令,全军上下,一万骑兵,三万步卒,随本帅返回长安,押解王世充窦建德及其党羽,献俘太庙。”

“喏!”文武起身,同时一揖。

知道要返回长安的张允文顿时有些纠结了。他不放心的是自家两位哥哥。若是自己去了长安,而这两人继续留在洛阳,相隔千里,如何能相互照顾。

回到家中,与刘氏兄弟一说,两人顿时也嚷嚷着去长安。

“可是你们现在并非是唐军,不能和大部队同行,若是分开来,我又不放心……”张允文话音还未说完,那刘氏兄弟便抢先道:“老三你不是在当将军么,直接把我们还有马脸给收进去得了!”

张允文顿时犹豫起来,半晌道:“我那侦察营训练可要比其他的兵营艰苦得多,你们能行吗?”

刘氏兄弟顿时争着拍胸口道:“老三放心,我们兄弟跟着老爹学了十多年的刀法,可是一等一的厉害。再看看马脸,那家伙的箭术不说了,百丈之外能够射中一只苍蝇。嗯,老三,你就让我们去吧!”

张允文顿时一惊,想不到这脸比马长的马望山还有这么一手,怎么自己以前不知。嗯,有可能的话把他培养成一名狙击手,端起一架狙击弩,远程击杀敌将。

可是刘勇刘武两兄弟呢?唉,不管,先到侦察营去试几日,若是不行,再回来吧!

当日下午,张允文便带着刘氏兄弟及马望山来到侦察营,让刘氏兄弟成为自己的亲卫,而马望山,则加入到刘诚的那队,并让刘诚好生的训练他。

第二日,洛阳城内旌旗招展,各营士卒忙忙碌碌的做着离行前的准备。

李世民将张允文叫来,好生叮嘱一番情报方面的事情之后,又让他将侦察营的一半士卒留在洛阳。

张允文只好让李扬带着包括萧江那队在内的百人留在洛阳,叮嘱李扬好生带好队伍,若是表现杰出,这百人以后就可全归他带了。李扬当场感动,表示一定要好生听屈突通的话,好生把这百人训练成一支精兵锐士。

张允文便带着包括刘氏兄弟在内的剩余七八十人,跟在李世民的玄甲队之后,一路扬马出了洛阳城。可惜的是,张允文的那套宅邸,还没有住几日,便拍拍屁股,离开洛阳,也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再回来住上一住。

于是刘勇将那张薄薄的房契小心的贴身保管,刘武想要去争房契的保管权,却敌不过刘勇的拳头,遗憾落败。

一路四万人马,押着几十辆囚车,绵延几里,渐渐的离开了洛阳。

洛阳到长安,车马粼粼,需要半个月时间才能到达。一干人乃是久经厮杀的老兵,行军之事,轻车熟路。

过程虽是无聊,不过沿途看看风景也好。

一路上,程咬金常常拖住秦琼来到张允文的营帐,说是和他聊天然而多半是和刘氏兄弟这对浑人说话,言辞之间,逗得他哈哈大笑,竟然乐此不疲。

刘氏兄弟虽浑,却也知道这程咬金乃是将军,秦王亲信,也乐意和这位说话。

看得张允文时常无奈的摇头,然后溜出营帐,找师父尉迟恭学习使用长槊。

日子就在这行军过程中慢慢的消逝了。半个月之后,已然到达灞水,眼看就到长安了。

据说古罗马时代,出征凯旋的英雄在踏进自己城邦的那一刻,街道两边会有无数少女向英雄及其将士洒下花瓣,献上香吻,不知道秦王殿下入城时会不会有这种效果。张允文一旁暗自想到。

大军刚过灞桥,长安那边一骑飞奔过来,向秦王报告,说是太子建成正在南门迎接凯旋的将士,让大军往南门去,而且从南门进入,沿着朱雀大街北去皇宫,一路上会有无数的围观者瞩目着这支军队和他的战俘。

于是大军往南门走去。

刚到朱雀门,便看见一支身着明光甲的卫队正战列在城门口。这是东宫六率之中的左右清道率。太子建成,身着一袭黄袍,骑在一匹大马之上,望着队伍的到来。

李世民带着帐下二十余位将军走在最前面,而张允文和他这个级别的将军走在那二十多位后面,再往后,便是清一色黑衣的玄甲队和侦察营,而那一字排开的囚车,又在玄甲队与侦察营之后。

见到李世民凯旋,李建成的脸上露出一丝勉强的笑容,拍马迎了上来,对李世民道:“恭喜二弟立下盖世奇功啊!”说着,满是嫉妒的看了一眼李世民身后的将领。嗯,李元吉薛万彻除开,有秦琼、程知节、尉迟恭、徐世绩、丘行恭、王君廓、郭孝恪等人,名将云集。若能尽收帐下,那自己的太子之位将是何等的稳固。李建成有些幻想了。

“臣弟世民,参见太子殿下!”李世民当先抱拳,半跪于地。而他身后,数万将士也如波浪一般渐次跪在地上。

张允文抬起头,偷偷看了几眼这位历史上的隐太子。约莫二十来岁,也是一副帅哥相。想来也是,李渊本是帅哥,窦皇后又是美女,生出的儿女也当然相貌出众。

“二弟快起来,各位将士也起来!你们可是有功之人,如此跪着,孤何能承受!”李建成一副惶恐的样子,赶快扶起李世民,又扶起那些将领。剩余的将士顺势站起来。

接着,李建成挡在朱雀门口,对着这四万将士大讲一通问候的话语,表扬的话语,忠君的话语,让四万人在烈日下炙烤了三刻钟。眼见士卒们开始脱下头上的头盔,他才悻悻住口,在前方引路,与众将士一起踏进长安城。

张允文夹杂在人流之中,看着面前高大的长安城墙,不由心头暗自说道:“长安,我来了!”

正文 第二十九章 开府天策

(昨日查了一下午关于玄武门之变前后的史实,所以只更了两章,各位兄弟姐妹见谅啊!顺便在吼上两句:“各位看官们,收藏啊!鲜花啊!)

***************

长安太极宫。李渊端坐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文武分列两排,李世民及一干文臣武将跪在大殿之上。

一名太监站在殿前,用尖利的声音朗读着一卷圣旨。

“……今大唐秦王,功勋卓著……特封天策上将,加领司徒,兼领尚书令,允其于洛阳开府……游击将军张允文,擒获窦建德有功,升其为正五品定远将军……”

张允文品级不够,还没拿品级上大殿领旨,所以圣旨上虽然提了他的名字,可他还是在太极殿外等候着。

然而李世民一听这圣旨,顿时欣喜若狂,几乎忍不住要站起来抱着那位朗读圣旨的太监一通狂亲。可以自己开府,可以架设自己的文武班底,这意味着现在自己手里的将领人才可以名正言顺的作为自己府中的一员留在身边,而不怕太子以大唐的名义将这些人挖走。(看章节请到)同时,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广纳四方人才,这,几乎是在默许李世民扩张自己的势力。

再看看这天策上将和天策府。天策上将职位在亲王、三公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太师、太傅、太保。而天策府则是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官员,即所谓的“许自置官属”。

因为当时百官之首的三师空缺,其次的天策上将为李世民;天策上将下面是亲王,秦王李世民又居首位;亲王下面是三公,太尉空缺,司徒李世民又居首位;三公下面、实际上的文官之首宰相中的首位尚书令也由李世民担任,使得任天策上将兼秦王兼司徒兼尚书令的李世民不管是爵位上还是在职官上、也不管在文臣还是武将中地位都是最高,仅次于皇帝李渊和皇太子李建成。所以,现在的李世民,差不多是李渊李建成下的第一人。

李世民身后的嫡系听了圣旨,也不由面带喜色。而站在边上的一干老臣却是面容之中,隐有忧色。

领完圣旨,一众李世民的人马也各自离开皇宫。李世民按下激动的心情回到秦王府。

一盏孤灯之下,李世民看着面前写满名字的纸张。“程咬金、尉迟恭、秦琼、张公瑾、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一直到最后写着张允文。

李世民一只手指慢慢敲着桌面,另一支手支着脑袋,目光炯炯,若有所思。忽然间,门外传来“笃笃笃”的敲门之声。

“进来!”

只见一名年轻少*妇端着一盘茶水盈盈进门。

“观音婢,你怎么来了!”来人正是李世民的妻子,后世所言的长孙皇后。

长孙氏放下茶盘,对李世民道:“夜已深了,夫君怎的还不睡觉?”

李世民端起茶水,细细抿了一口道:“这不是还有些事没完嘛!来来,观音婢,你来看看,这些人如何!”说着,便将长孙氏拉到身边,拿起那张纸给她看。

长孙氏只是看了一眼,便推辞道:“臣妾一个妇道人家,哪能管这些事啊!”

“让你看,你就看!”李世民知道妻子的秉性,对于政事从来不多问一句,只有在他死死要求下才会出上两个主意。

“那臣妾便僭越了!”说着,一双葱白的手拿起那页薄薄的纸,“咦,夫君,他们都是夫君的亲信,呃,这儿还有一个张允文臣妾没有见过。夫君难道想让他们就任天策府诸职?”

“嗯,你看这天策府长史,你说谁比较好?”李世民亲昵的问道。

“不要啊,夫君!”长孙氏嘤咛了一声,然后道,“臣妾看唐俭不错!”

“哈哈,跟为夫想得差不多!那天策府司马呢?”

“房玄龄不错!”

“可他是文官啊。其实你长兄不错!”

“他也是文官啊!”

“那没关系!”

……

于是,天策府人员的任职,在小两口等下相偎中决定了。

“咦,夫君,这张允文是何许人,为何你要授他天策府参军事一职?”

“呃,这是为夫早答应过的,说是只要他能在虎牢之役中取得重大功劳,为夫就授予他这个职位,结果他生擒了窦建德!十五岁,那小子才十五诶,现在已经是正五品的定远将军了。想当初,我十六岁从军,也不过一个小尉而已!”

“唔,夫君,这人真的这般厉害?比起程知节和尉迟恭两人如何?要不你给我讲讲他的事!”

“好!那一夜为夫正在酣睡,忽然……”

第二日,李世民盯着通红的眼睛在秦王府会见自己那些亲信。

“嗯,殿下正值年少,虽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万事需要节制啊!”一名中年儒生看着李世民的双目,听了他沙哑的声音之后,小声劝诫道。

“对对对,虽所谓‘食色,性也’,但殿下毕竟是亲王之首、天策上将,还有诸事操劳,切莫纵乐伤身啦!”另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儒生也劝道。

“对个球!打个几个月的战,不就是回来见到媳妇一时高兴忘了时辰,你们这群儒酸怎唧唧歪歪的说个不停!”程咬金看不惯这些儒生,张口便道。

“你……程知节,你有辱斯文!”

程咬金眼睛一翻:“我本不是什么斯文之人!”

眼看还要继续,李世民终于忍不住,一拍桌子:“别吵了!其实你们想岔了,昨夜本王为了订立天策府的人员忙了一夜,哪里有什么时间去纵乐!唔,现在说说天策府的人事任命!唔,唐国公,你来念!”

众人顿时竖起耳朵。唯独程咬金在边上小声的“嘿嘿”笑道:“你是秦王,你说是啥就是啥!”

随着唐俭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众人的目光也渐渐凝重起来。

宣读完毕,长孙无忌道:“殿下,依照圣上的旨意,天策府应开府洛阳,可如今殿下在长安便宣布了人员职位,那洛阳那边谁要去?”

李世民顿时眼睛一转,对那名头发花白的老儒生道:“这个恐怕就要辛苦孔颖达孔老先生了!”

那孔颖达站起身来,一股虽千万人独往矣的气势散发出来:“老臣义不容辞!”

张允文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