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侦察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侦察兵-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突厥牙帐就位于这片草原之上,离定襄城不到百里,骑兵若是不顾惜马力冲锋,朝夕可至。

此时突厥牙帐之中,颉利可汗正坐在汗座之上,下面便是突厥的文武大臣了。无论是颉利还是一干大臣,脸上都挂着惊骇、惶恐和焦急的神色,惊疑不定的望着摊在中央长桌上的那副简易地图。

“大汗,唐军已经占据恶阳岭,如今虎视定襄,大汗不思于定襄城外一决雌雄,反而要徙牙帐于碛口,这是何等道理!”一名须发皆白的突厥老者看着颉利可汗,大声责问道 。

颉利却是转过头去,不看老者那如同鹰隼般的目光:“右贤王哪儿的话,本汗虽欲于唐军一战,但是一来我军分散,如今可用之兵不到三万,再加上定襄城的两万,也不过五万人,如何吃得下唐军三万精锐。再说了,唐军有火器相助,威力无穷,恶阳岭一役,我军损失过万,而唐军不足千人,正是那火器之功。还有,李靖虽然只有三万兵马,但是他竟敢孤军深入,谁也不知道李靖身后又有多少兵马?大唐是不是起倾国之兵来攻?所以右贤王,本汗撤走,是迫不得已啊!”

而那位年纪虽大,却精神矍铄的右贤王闻言,冷哼了一声:“当年的颉利是如何的了得,就像天上的雄鹰,振翅击空;就像地上的苍狼,桀骜不驯。可是现在呢,面对三万汉人就要退却,那里有我阿史那家族的血勇!难道是十年安逸平静的生活将你的雄心壮志消磨得干干净净?”

颉利尴尬的抽*动了一下嘴角,努力的不去看右贤王,而是望着其他的大臣。

这右贤王虽是颉利的叔叔,但是突厥人轻视血缘,只重实力。这右贤王于陇西握兵五万,皆是突厥精锐,足够让他颉利忌惮不已了。所以,他尽量不和这位脾气不好的右贤王争辩。

帐中其他大臣对视一眼,顿时议论纷纷起来,有人赞同在定襄决战,有人主张迁往碛口,不一而足。

而颉利和右贤王则是默默不语,看着下面的大臣争论。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长长的声音传来:“报——”

一听到这声音,众大臣顿时安静下来。敢在这时候闯大帐,定是有重大事情发生。

那名报信的游骑冲入大帐中,“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禀报大汗,定襄城昨夜陷落唐军之手!”

“什么!”帐中众人同时一声惊呼,齐齐瞪圆双眼,看着地上的跪着的士卒。

“我定襄城内有兵马两万,凭城而守,岂是那般容易被攻破的!到时候我军驰援,内外夹击,唐军那里攻得下来!” 颉利有些恍惚的站起身来,喃喃说道,忽然又似想起了什么,向那士卒问道,“对了,康苏密康将军,还有步鹿叶步鹿将军呢,他们二人是老将了,怎么会让唐军攻取定襄?”

那士卒不敢看颉利那欲择人而噬的目光,垂首道:“康苏密投降唐军,大开城门迎唐军入城。步鹿将军被康苏密和唐军联合起来杀死了!”

“什么!”一声更加高亢的声音响起。

“那本汗的萧妃呢?”颉利听见康苏密降,顿时想到了留在定襄城中的萧皇后,赶忙问道。

那士卒小声答道:“康苏密将娘娘送给了唐军!”

颉利陡然双眼通红,口中发出一声低低的咆哮声:“康苏密,本汗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既然定襄城已失,那刚才和右贤王的争辩便失去了意义。右贤王郁郁的站起身来,往大帐外走去。

颉利好不容易平复了心头的激动,坐在汗座之上,无力的吩咐道:“唉,你们下去吧!吩咐各部首领,让他们收拾一下,连夜出发,前往碛口!”

众大臣齐齐起身,向颉利行了一礼,然后慢慢退出大帐。

门帘落下,颉利单手支着脑袋,眉头紧锁。

而在定襄城内,李靖正带着亲兵慢慢行走在定襄城内。定襄城内已经不成样子了,突厥人住不惯砖墙瓦房,除了保留部分房屋供原来的汉人居住之外,很多地方的房屋都被夷平了,在上面搭建起毡房来。行走在定襄城,依稀可见碎石铺成的道路,雕刻着图案的阑干,散落在某个角落里的青砖。这么多年过去了,汉族的痕迹已经慢慢的减淡了。

这里本是汉人的地方,被突厥占去了这么多年,终于又回到了汉人手中。

来到凤仪宫,如今这里已成了李靖的行辕所在,将领们正站在庭院中等候李靖。李靖先向他们打了声招呼,然后慢步走进大厅之中。

众将领连忙跟上。

坐下之后,李靖笑道:“今日取了定襄,全凭诸将拼杀,战士血战!诸位辛苦了!”

众将忙道:“大总管辛苦!”

客气完毕,李靖站起身来,指着铺在桌上的那张地图道:“诸位对于今后战斗,可有什么看法?”

李靖问过之后,众将领皆是一阵沉默,只是死死的盯着地图。

片刻之后,一名将领才大着胆子说道:“经过这两场战役,我军胜局已定,剩下的不过是趁胜追击,扩大战果而已!”

这人话音落下,不少将领纷纷出言附和。

李靖却是诘问道:“趁胜追击,怎么趁胜追击?谁去趁胜追击?扩大战果,扩大到何种程度,是将突厥赶到漠北还是俘虏颉利?”

众将再次不言。李靖看看这些将领,心头微微叹了一口气。带兵贵愚,带将贵智。眼前这些将领多是有勇无谋之辈,只知战场搏杀,不通韬略,不明机变,能做到这个位子,差不多就已经到顶了。

听着这些将领的讨论声,李靖不由神游天外。

终于,过了近一刻钟,将领们总算安静下来,齐齐看向李靖。

李靖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今日召集你们过来,有些事情需要你们去做!一嘛,就是关于那康苏密!他手中握有重兵,实在让人放心不下。所以老夫决定送他去关中面圣,还有萧皇后也送回长安去!呃,这个就交给杜子庭将军负责。”

杜子庭闻言,顿时郁闷的抱拳领命。

“二嘛,就是关于那些突厥降卒,一边要抚慰下来,防止骚动,一边要清除其中的死硬分子。呃,这些就交给林将军、孟将军、高将军你们三人去做吧!记住了,多用嘴,少用刀!”

三名大汉出列,抱拳领命。

“最后嘛,便是追击突厥!此事由老夫亲自来办,到时候会给出命令的!”

众将领齐声抱拳道:“喏!”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遭遇战

 张允文走在众将身后,一起出门,却在拐角处一绕,又转回凤仪宫。

见到张允文,李靖一笑:“老夫观你刚才左顾右盼,似有话说,就知道你会回来的!”

张允文笑着一抱拳道:“大将军明鉴!”

“说吧,什么事情?”李靖端起茶水悠闲的说道。

“呃,就是当初末将所提出的领轻骑五百,直抄颉利后路的建议,末将请求大将军能同意末将出击!”当初张允文提出的是绕路袭击突厥牙帐,而自昨夜开始,突厥牙帐便开始了大规模迁移,这袭击牙帐之事,也就无从说起。

而张允文仍旧提出这个问题,却是想让李靖答应让他领兵前去拦截那正在迁移的牙帐之事。

李靖一听张允文的话,便知道他的意思,笑道:“允文莫非是想带兵拦截那颉利?”

张允文轻轻的点了点头。

李靖放下茶杯,表情却渐渐严肃起来:“允文啊,你可知道,若是我此次准许你去拦截那颉利,恐怕其他的将军都要嫉妒得双眼通红了!到时候齐心孤立你,你又该又该自处?”

张允文沉默片刻,忽然道:“我自掌军以来,从来便是只向陛下负责,从虎牢关到玄武门,末将所领之军便一直在为陛下拼杀!况且这官位、这爵位乃是陛下给的,不是那些将军们给的!况且末将若是领先他们一步,他们可以嫉妒;但若是领先他们百步,他们只能仰望!就像大将军这样。所以,末将请求大将军同意末将的请求!”

听了张允文的这番话,李靖不由微微颔首道:“允文说得不错,是老夫考虑偏差了。允文心中自有丘壑,自是不会在意这些人的!说不定不久之后你还是他们的大将军呢!”说道最后,却是微微笑了起来。

“那大将军同意了?”张允文微微兴奋的说道。

“嗯,老夫同意了!不过记住了,不要把侦察营和炮兵给我全带走了!”

“哪儿能啊!”张允文笑道,“大将军放心吧,末将将带五百士卒,轻装出发,火炮什么的,末将是不会带走的!哦,对了,大将军,末将走后,炮兵之事可付与张浑,侦察营之事可交由赵毅!”

李靖微笑着抚须点头,表示知道。就在张允文出了大门之后,李靖起身,望着那副地图,不由陷入沉思。如今之势,却是颉利领军北蹿,自己这边出动大军追击。张允文向带领轻骑插在颉利之前,稍稍阻挡颉利北逃的路。而这边,李靖看着云州的方向,李绩的大军已经出动,正往西北方向插来。以突厥骑兵和唐军轻骑行军速度,唐军与突厥人遭遇的地点可能是在这儿,李靖的手指敲着地图上的一个黑点,白道。

十名手持短弓的突厥士卒在马上望着远方的地平线,猛地一打马臀。骏马受疼,大步奔驰起来。骑士控制这马缰,往不同的方向跑去。

他们是突厥的游骑,专门负责刺探敌情的。游骑通常携带一支短弓,若干箭矢和一把短刀,尽量少穿皮甲,马鞍上的东西也尽量轻。遇到敌人之后,不与接战,调转马头便狂奔离开。若是有人追击,则用短弓回身射击以自卫。所以,唐军对于这种游骑极为头疼,往来如飞,普通骑兵追不上,斥候骑兵人数太少,万一中了人家的埋伏又该怎么办。

然而今日,他们遇上了一支由五名侦察营士卒组成侦察小队。

当侦察营士卒做斥候之时,他们的装备却是要少得多。身上只穿有一件布衣,头戴皮帽,至于武器,则主要是钢弩和军刀军刺。和突厥游骑简装的目的相同,也是为了尽量减轻重量,节省马力。

这五名侦察兵领头的是宋乙这个微微发胖的家伙,他曾参加过劫杀突厥使团的那次行动,因表现卓越,骑术高超,被升为了队正。另外四侦察兵也是久经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兵。

在十名突厥游骑离开后不久,这支五人组成的斥候小队也来到了这儿。

“胖哥,听说了没,头儿带着刘诚他们在恶阳岭和定襄城那边好好的打了两仗,杀得突厥人仰马翻,真是太他娘的的爽快了!你说说,我们什么时候也可以好好的打上两场啊?”宋乙身边一位侦察兵笑着对宋乙道。

宋乙笑了一下,指着地上的马蹄印:“马上就可以打了!”

那侦察兵跳下马,俯身一看,只见地上那浅浅的马蹄印中,一株小草折断的根茎处呈现鲜嫩的绿色,而不是黄色,汁液正在往外面冒着。用手比划了一下马蹄印的宽度、长度,那名侦察兵道:“是突厥马的蹄印。看着深度,应该是突厥游骑,从这儿经过的时间不到一刻钟!”

宋乙点点头:“嗯,看来今天遇到同行了!这突厥大军离这儿恐怕不远了吧!”说着面色一肃,“传我命令,全员准备战斗,把这些突厥游骑给我找出来,一个个的灭了他们!”

四名士卒齐齐应了一声,从马鞍上拿出钢弩来,上好箭矢,策马顺着蹄印的方向疾驰而去。

跑了一段,众人赫然发现这马蹄印竟然分开了,却是突厥游骑分散侦察去了。

看着不同方向的蹄印,众人也不知该往那个方向去追。

拉下马缰,止住马步,一名士卒问道:“胖哥,怎么办?追还是不追?”

宋乙看了看马蹄印,再看看众人现在所在的位置,拍掌笑道:“追什么追,这儿这般大,谁知道那几个突厥人跑到哪儿去了。再说了,我们只有五个人呢,若是挨个的去找他们,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万一漏了几个又该怎么办?”

四名士卒顿时点头如捣蒜。

“所以,本队正决定,我们来一次‘守株待兔’,就在这儿,等着那些突厥人来自投罗网!”

“嗯,胖哥,可是你怎么知道那些突厥人还会回来这儿?”

“你们看看这附近的地势,一马平川,唯独此处处在一缓坡之上,视野开阔,实在是一处绝好的瞭望点,若老子是突厥人,也会在这儿设一个流动哨所的!”

“胖哥果然高明!”

说完之后,众人开始行动起来。先是将马匹藏好,藏在离此处两里的低矮灌木中。然后小心俯下身子,将自己这方留下的马蹄印和移动痕迹慢慢遮盖、消除。最后在不远处扯下野草、灌木,织成一张伪装网,披在身上,再用草汁涂抹脸部和箭头,免得箭头反起的光芒惊了那些突厥游骑。

这几件事情做下来,就差不多花了半个时辰。

宋乙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和四名士卒一起,埋伏在这附近。

五人排列成一个反八字形潜伏在草丛之中,将此处缓坡半包围着。

剩下的就是等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