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侦察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侦察兵-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根据李靖的命令,将军们必须在六月初十之前到达领兵到达指定的地点,主要是云州和朔县二地。

而张允文则没有和这些将军们一起出发,他自己掌管这一个营,一个军事学院,两方加起来都快一万人马了。张允文带着二千五百侦察营士卒和四百多炮兵再加上一千辎重兵,在五月二十八这天也从长安北面的重玄门出发浩浩荡荡的往北而去。

这支四千人的队伍大部分由骑兵组成,侦察营在前,炮兵在中,辎重兵赶着骡马拉着的大车跟在队伍最后面慢慢的前行。

回过头来望着长安,张允文心中忽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感觉。想起昨夜和二位娇妻的缠绵,眼前似乎又出现了她们带着幽怨的眼神。

摇摇头,将一些此时不该有情绪甩出脑海,眼睛看着身旁往来的士卒,目光倏然凌厉起来。

“兄弟们,加把劲争取早日到达朔县!”张允文对着人流大吼一声,下面立刻响起一片回应声。

张允文带着亲兵在队伍前面走着,李扬和其他几名中级官员跟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些军官不停的在队伍前后穿梭,查看队伍情况。

这行军过程却是有些单调无聊。骑兵还好,至少有代步工具,可是那辎重兵则是靠两条腿行走,慢慢落在后面。张允文又不愿抛开辎重兵带着骑兵先行前进,所以行军速度不快。

“兄弟们,咱们唱支歌!”张允文此言一落,士卒们顿时轰然响应。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由侦察营开始,再到炮兵,歌声渐渐响起。而那些辎重兵乃是折冲府的府兵,没有学过这首歌,所以只得竖起耳朵听前面的士卒放声大唱,但是,随着这激昂的旋律响起,他们只觉得浑身上下充满了劲,每一步走下去,似乎有更有力了。

沿着官道赶了一天的路,张允文估摸着至少也走了个百里,终于在一处溪水边扎下营来。中午的时候只啃了两张煎熟的大饼,喝了两口清水,勉强的填了一下肚子。而驻扎在溪水边之后,立刻就有侦察营士卒手持钢弩在附近的林子里晃荡,在溪水里摸鱼。见到这种情况,张允文也不阻止,任由士卒去折腾。

于是,当日的晚饭众士卒除了随身携带的肉干,还有新鲜的肉汤和鱼汤。

就这样白日行军,夜里扎营,一直走了将近十日,终于到达朔州城外。此时朔州城外已经是营帐连天了,陆续到达的大军足有三万人之多。带着几名军官转了一圈,张允文终于在一个斜坡上发现了可扎营之处。

若论扎营之处,此处斜坡的位置并不好,不仅离水源较远,而且坡度较陡,十分不便。然而整个朔州城外的已经驻扎满了大军,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地方了。

命令李扬和张亮的义子张混负责安排扎营事宜,张允文带着两名亲兵前往朔州城中,去拜见行军大总管李靖。

此时的朔州城已经完全处于军事管制之中。在城头上可见腰悬横刀,手持长槊的军士来回巡逻。大街上也看见一队队彪悍的士卒往来穿梭,将整个朔州城分割成一块块片区,片区之内的人不得相互往来。自太阳落山之时便开始宵禁,任何非军事人员不得出现在大街上,否则一律格杀。

出示了腰牌和军令,张允文顺利的进入朔州城中。在向巡逻的士卒打听清楚李靖的大帐所在后,便快速来到李靖的大帐。

所谓的大帐,不过是指挥部的代称,设在一家三进三出的大院落内。破败斑驳的围墙,破旧的大门,显得如此的不起眼。

进入院中,在大厅里见到了李靖。

此时李靖正背负双手望着墙上的地图,一言不发。另外几名将领站在他身后,郁闷的相互瞪眼。

张允文见状,不由轻轻咳了一声。

李靖转过身,看见张允文,面无表情的点点头,示意他随便坐下,然后又转过身去看那地图。这时候张允文终于感觉到了那几名将领为何郁闷了。

端起茶水,真要喝上两口,忽然想起这茶水可能被其他人喝过,又放下茶碗,看着对面的几名将领。这几名将领张允文并不熟悉,想必是常年驻守在地方上的武将。因为不熟悉,张允文也就没有上前和他们搭话。

等了半会儿,李靖转过身,坐在一张胡凳上,向在场的几位将领道:“呵呵,让诸位久等了!是老夫的不是!”

众将官同时抱拳道:“末将不敢!”

李靖笑了笑,然后岔开话题道:“诸位是最近几日刚到朔州,若有什么事和不了解的情况,现在尽管对老夫说说!老夫为你们答疑解惑!”

那几名将领互相看了一眼,一人站起身来说道:“末将请问大将军,我军是否集结完毕?何时可与突厥大战?”

李靖抚须道:“刚才允文一到,那大军便已集结完毕。至于何时对突厥作战,到时候老夫自会通知你们的!”

听到这个回答,几名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顿时不言。

李靖见状,也不说话,端起一杯茶水,慢悠悠的喝了起来。

张允文一看那杯茶,正是自己刚才想喝的那杯,顿时庆幸自己没喝。

几名将领看到李靖的这般样子,同时起身一揖道:“大将军,既然没有其他的事,那末将几人,先行告退!”

待那几人离开大厅,张允文这才咳了一声,然后说道:“大将军,末将今日已到,不知大将军有何吩咐?”

李靖放下茶杯笑道:“老夫倒是没什么吩咐!不过既然侦察营和炮兵已经到达,那就按允文当初的建议,先分了侦察营,然后在将炮兵直接置于老夫的管辖之下!允文以为如何啊?”

张允文顿时感到一阵悲哀,自己好像是一个专门负责运兵的将军了。虽是如此,但口中却说道:“但凭大将军安排!”

李靖看到张允文略带委屈的表情,不由“哈哈”大笑两声,起身站在地图前,对张允文道:“允文啊,你曾说过你想以少量精锐出奇兵直奔突厥牙帐,你且过来看看,从朔州道突厥牙帐这边,绕不过一个定襄城,你且说说,你要如何奔袭突厥牙帐?”

张允文看那张巨大的地图,上面用简易的图标描绘着河东道北部一直到漠北广大地区的山川、河流、平原和城镇。而在朔州到突厥牙帐之间,定襄城横亘其间。

霎时间,张允文的目光集中在定襄城上。

此时的定襄城正被突厥人占领,驻扎有超过两万余的守军。定襄城位于朔州西北面,扼守河东门户雁门关,原为大隋城池。隋末之时,突厥颉利可汗趁中原大乱,领兵袭取定襄城,并迁牙帐于定襄城西北。

如是想要奔袭突厥牙帐,必须拔除定襄城。这是张允文看了这地图之后得出的结论。

“看来允文已经心有计划了!”看着张允文的表情,李靖笑着说道。

张允文沉默片刻,却是摇摇头:“除非攻下定襄城,不然根本没办法奇袭突厥牙帐!”

李靖点点头:“所以,老夫准备在未来三月内攻取定襄城!”

张允文闻言,顿时抱拳道:“末将愿凭大将军安排!”

李靖笑道:“安排倒是说不上,就是每日勤加操练,静等机会而已!”

张允文顿时道:“什么机会?”

“取恶阳岭的机会!”

恶阳岭位于定襄城南边,站在岭上,可遥遥望见定襄城。若是取了恶阳岭,则取定襄城只在朝夕。但是,恶阳岭上驻兵万余,凭着地势,依险而守,则可挡数倍敌人。

张允文听完李靖的话,顿知他心中已有计划,当下不再言语,而是重重的点了一下头。

“对了,允文,虽然炮兵已到,但还是先由你管着吧!老夫对于这种炮兵的运用尚缺乏经验,允文若有闲暇,倒可以过来指点一下老夫!”李靖看着张允文,实话实说。

张允文连忙道:“大将军客气了!什么指点不指点的,大家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呵呵!”李靖非常和蔼的抚须笑着,看着张允文的目光,充满了赞许。

于是,张允文当场便给李靖上了一课——炮兵的作用。

“炮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一,大量杀伤敌军有生力量,轰塌敌军工事。二,火炮产生的巨大爆炸声和冲天的火焰,可以使敌军胆战心寒,士气尽失。三,火炮可以提供火力封锁、火力压制等手段,掩护我骑兵步卒。”

张允文在那边慢慢的详细的讲解,李靖不时点头,看着张允文的目光越来越赞许了。

“其实火炮在骑兵对决的时候,作用不大!骑兵冲锋,呼吸可至,到时候决定胜负的,还是骑兵步卒!”在讲解完火炮的作用之后,张允文又结合突厥的特点,讲解火炮的用法。

不知不觉之间,张允文已经讲解了一个时辰,眼见日头将落,这才意犹未尽的收了声,向李靖一揖,告辞离去。

只留下李靖目光迷离的盯着地图,仿佛在回想张允文讲解的内容。

**********************

(今日跑了一天,帮几个同学打印论文。晚上又为一名回学校的兄弟接风,喝了点酒,脑袋晕晕乎乎的!实在不爽啊!)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六章 僵持

 朔州城李靖屯兵三万,云州城李世绩屯兵三万八千。二人互为犄角,遥遥虎视定襄城、突厥牙帐。

从六月中旬开始,天气渐渐热了起来,空气之中,因缺少水分,弥漫着一股冲动、浮躁的气愤。平时训练之时,稍稍一动,便是汗出如浆,湿透了麻布衣衫。

在这越来越浮躁的气愤中,士卒之间常有小规模的斗殴事件发生。对于这种情况,众领兵将领却不知如何是好,若是放任不管,则后果严重,极可能造成大规模的动乱;若是强行弹压,又易造成兵将离心,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兵将关系就会消失不见。所以,众位将领只好一齐求见李靖,希望李靖能处理这件事。

正在听张允文论及火炮攻城战术的李靖听到将领们的要求之后,一指张允文:“这位乃是左武卫将军,当朝驸马都尉,太谷县伯张允文,诸位想必也认识!允文在管理军事学院其间对于这类事件深有经验,所以老夫全权委任允文处理这件事!”

张允文自被贬为右卫中郎将之后,一直未曾有所升迁,直到贞观三年正月,朝堂大变,武德老臣退出中枢,张允文才又被任命为从三品左武卫将军。至于爵位,尚无战功,也就无爵可封。

知道张允文底细的人一直对他客客气气的,而那些常年驻防在外的将领听到张允文的官衔爵位时,不由大吃一惊,想不到这位年纪轻轻的青年人竟然是一个从三品将军。想起自己人到中年也不过中郎将,一些将领顿时感叹人生际遇不同啊!

张允文看着这位将差事往自己身上抛的李靖李大将军,心中充满了一份无奈。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张允文已经深知面前这位将近六旬老者的性格。李靖虽说精通兵法,战略观极强,但是在一些小事的处理上却是抱着随便的态度,往往是指派手下人去做。

张允文对于这种做法是十分欣赏的,但欣赏归欣赏,若是事情轮到自己头上时,却又是十分不爽。

清了一下嗓子,对诸位将领道:“各位都是战场宿将了,其他的我也就不再说了。大家都知道最近天气燥热,加之训练辛苦,士卒们火气十足,所以斗殴之类的事常常发生。这种事宜疏不宜堵,所以与其对这斗殴之事加压镇压,不如干脆举办一个比武大赛,让那些火气大的士卒们上擂台来好好打上一打!另外嘛,可在全军举行比武大赛,以团为单位,每个月选出最强和最弱的团,连续三月获得最强称号的团可以获得朔州最强团的称呼。这样既可以增强士卒的集体荣誉感,又可形成竞争,提高训练效率。众位以为如何?”

众将领闻言顿时点点头,相互议论开来,看样子对张允文的意见极是赞同。

张允文心头微喜,思忖片刻又说道:“昔日秦楚相争,王翦大军养精蓄锐,士卒每日一投石跳远为乐。我军亦可效法当年秦军,投石跳远,在军中开展一系列娱乐活动,如举行蹴鞠比赛等。”

张允文此建议一出,就连李靖也不由微微颔首。

众将领议论一阵之后,齐齐起身向李靖道:“请大将军下令!”

李靖抚须站起来:“好!从即日起,全军上下,每月以团为单位举行一次比武大赛,连续三月能那一者,可获得朔州一团的称呼,同时可获钱二百贯。每半月抽出一日来举行一次蹴鞠比赛,供士卒娱乐!”

众将领躬身齐声道:“诺!”

于是,几日后的军营之中,随处可见拼命训练的士卒。而在训练结束之后,还有团正带着士卒在校场上训练。一时间,军营内斗殴数目大减。而士卒最期盼的便是每半月一次的蹴鞠比赛,那可是真正放松的时刻。

针对各府士卒相互不熟悉,配合不严密的问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