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侦察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侦察兵-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口袋。

张允文和李道玄也不客气,揣在腰间,还礼貌的对颉利说了一声谢谢。

目送着使团远去的背影,颉利紧紧的握起双拳,感到一阵愤怒。自己本应该是草原上唯一的大汗,可是这支使团的到达薛延陀之后,薛延陀的那个夷男,那个铁勒人,也将拥有大汗的称号。对于这一点,颉利感到无比的愤怒。然而想起突厥衰落的模样,又不由放开拳头,有些颓然的看着远方。

一名摇摇晃晃的骑着马,张允文一面对李道玄道:“来,李兄,看看这个!”说着将一张写着汉字的手套递给李道玄。

戴着厚厚的黑色皮手套的李道玄接过纸条,迅速浏览一下,然后微微皱起眉头:“允文,这上面的消息可信?”

张允文点点头:“这是潜伏在牙帐的调查院探员传过来的!定然准确。再说了,你看看颉利这些年来的表现,也说明了胡人已经有些脱离颉利的掌握了,极有可能自行其事!”

那纸张上写着:“胡将契毕罗欲谋使团!”

所谓的胡人,指的是草原上非突厥,主要是从昭武九姓那边过来的粟特人。颉利帐下除了阿史那等七个突厥家族的近卫军之外,剩余的作战主力便是胡人和广大的诸如奚族、契丹等族的仆从军。但是颉利重用胡人,而轻视仆从部落,疏远突厥本部,使得大量的仆从部南附大唐。而每年纵兵掠夺中原,便是胡人作为作战主力的。

而这名契毕罗在众胡人大将之中算不得位列前茅的大将,只能算是一个中游的将领,其本部兵马共计万余人。他要图谋使团,定是受了其他胡人大将的挑拨怂恿。

李道玄微微一笑,转过头望了身后长长的队伍一眼:“就凭着允文训练出来的三百人,那契毕罗恐怕要拿上个两千人来才能吃得下。可是他舍得么?”

“还是小心些好!”

马队一路往北,若是遇到天气晴好的日子,则走得快些;而遇到雨雪天,则是停下来扎营。

所幸他们这次在牙帐补充的物资足够多,也到足够支撑他们前往漠北。

一路上还遇到几只正在迁移或是安顿下来的小部落,见到马队时,都露出一种警戒的神色,直到马队远去,这才放下心来。

就这样在寒风中行进了四五天,众人终于快到大漠了。

之所以知道快到大漠了,却是因为没有被积雪覆盖裸露出来的地表上,枯黄的牧草越来越少,而呈沙砾状的黄色土壤越来越多。一阵北风吹来,只见地面上腾起一层模糊的“沙雾”。

在大漠的边缘,使团做了一次休息。

三名突厥向导被送到了李道玄的大帐里边,那名能说上一口流利突厥语的徐大人也在大帐里边。

只听这位徐大人用突厥语叽里呱啦的将张允文早已准备好的几个问题挨个问出,三名突厥人战战兢兢的互相看了几眼,这才慢慢的回答了。

接着三名突厥向导被请出了大帐之外。

那徐大人说道:“大人,按照你的吩咐,我已经将几个问题都问了。总的说来,在大漠中行进,大概需要七天左右才能穿过大漠,至于行走路线,三人说法不一。而沙漠中最宝贵的东西他们都说是水。还有辨别方向么,白天靠太阳,晚上靠星子。”

听到这个回答,张允文笑了一笑:“看来他们几个也倒是说了实话,不过也不知道他们到底会不会真心为我们带路。好了,今夜好好休息一下,明日我们可要进入沙漠了!”

二日,众人精神抖擞的进入大漠。

三名突厥向导被士卒左右看着。士卒手中横刀已然出鞘。

走进大漠不远,便发现一滩滩积雪散落在大漠上。不过颜色已经近乎土黄色了。

寒冷的北风吹来,落在脸上,有些粗糙的感觉。用手一抹,只见手套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黄沙。

在大漠中行走的日子非常的无聊,虽然初进大漠时众人都被这苍茫荒凉的粗犷风景所吸引,但是,看久了之后也难免生厌。所以,在三日的时候,整个马队都是静悄悄的,没有人发出一点声音。

一直到五日,张允文忽然发觉有些不对劲了。

从进入大漠那天开始,天空中一直密云如集,厚厚的遮盖住了日月星辰,众人不能靠其分辨方向。到五日时,天空虽然仍旧有云,可是已经薄了许多,隐隐可见日头。所以,五日白天的时候,张允文发现一个问题,自己这支马队似乎一直再往西走。

要知道在这种大漠里面,一眼望去,全是一片黄沙,分不清东西,难辨出南北。即使是张允文这种前世收过专门训练的人在这种环境里也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在没有日月星辰指引的条件下,张允文竟然没有发现向导带错路了。

当即命令马队停下。张允文清晰的看见三名向导中的两人在大队停下的时候,不由轻轻颤抖了一下。

“允文,怎么回事?”李道玄策马走到张允文身边,低声问道。

张允文面如寒冰,马鞭遥遥指着那两名颤抖了一下的突厥向导:“前几天没看出来,今日才知道我们一直在往西走!要到漠北往北走便是,怎么会往西走?”

李道玄当即反应过来,亦是满脸寒色的看着三名突厥向导。

随着张允文马鞭遥遥一指,几名士卒的横刀立刻架在三人身上。三人顿时身体颤抖如筛糠。

那徐大人见状,赶忙上来。张允文向他道:“徐大人,你问问他们是什么人?”

徐大人连忙问了一下,只见三人同时沉默,片刻之后,一人用突厥语说了什么,另外两人忙不迭的点头称是。

“大人,他们说他们是突厥向导,奉了可汗之命带领使团北上!”徐大人翻译道。

张允文露出一丝残酷的笑容:“你对他们说,对于这个回答,本将军极度不满意。所以,那人的左脚没了!”说着一指那位最先出言的突厥人。

张允文话音一落,徐大人还没翻译,一名士卒“嗖”的一声便将那人的左腿膝盖以下给生生的砍了下来。殷红的鲜血喷溅而出,射在沙地上,慢慢被沙子包裹。而那条断开的小腿在微微抽搐了一下。

“啊——”那人发出一阵杀猪般痛苦的嘶嚎。双手抱住断开的膝盖,在地上滚来滚去。

一众文官那里见过如此阵仗,不由齐齐的吞了一口唾沫,满是心悸的望着张允文。

徐大人结结巴巴的将张允文的话向剩余两名已经吓傻了的突厥人说了一遍。二人顿时默默不言。

张允文又露出一丝冷酷的笑容:“告诉他们,数十下,谁没有回答便砍去他的两只脚!”

徐大人连忙将张允文的话说了一遍。只见徐大人话还没说完,两名突厥人便抢着说着什么。说着说着,忽然将目标指向对方,大声的吼着什么,到最后竟然发展到拳脚相交的地步。

一时间,这大漠上的画面有些诡异了。一名突厥人抱着断腿在地上杀猪一般嘶吼。两名突厥人打作一团。

徐大人看了看面色有些难看的张允文,低声道:“呃,大人,他好像说的是什么引诱、胁迫之类的话语!”

张允文皱了皱眉头:“让他们好生的说说!”

徐大人正要说话,却见一支铁箭“嗖”的一声插入二人面前的沙地上。二人顿时收住手脚,分站两边。满是恐惧的望着那名射出铁箭的士卒。

那名士卒却是慢慢走上前来,将深插在沙地里的铁箭取出,看了两名突厥人一眼,回到队列中。

徐大人清清嗓子,用突厥语叽里呱啦的说了几句。话音一落,一名突厥人赶忙说了一通,而另一人的脸色则是渐渐有些难看了,他也大声的说了起来,还伸出手指指着躺在地上哀鸣的那人。

听得二人说完,徐大人抱拳道:“大人,这二人说他们确实是颉利派出的向导,不过他们二人是突厥人,那一人是胡人。那名胡人收买了他们中的一人,然后两人一起威逼剩下的一人,三人故意在沙漠中带错方向,想等我们物资枯竭,饿死在沙漠中。当然,三人一直想乘机逃走,不过一直被士卒严密看守,找不到机会!”

张允文闻言冷笑一声:“告诉他们,立刻带我们前往正确的道路上去,三日之内若不能出了沙漠,那就别管本将军没给他们机会!”

徐大人一翻译完毕,两名突厥人便对着张允文不断的磕头,然后说上一大通突厥语。经过翻译,张允文知道此时二人说的全是肉麻的谄媚之语。

于是,使团又重新上路了,不过走的却是另一个方向。两名突厥向导在横刀钢弩的威胁之下,不得不认认真真的带路。

而那名被砍断一条腿的胡人向导,则被众人扔在这片荒凉的大漠中。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 薛延陀

 这一次那两位突厥向导倒是竭心尽力,花了三天时间,众人终于在沙地上看到一丛丛被积雪掩埋的枯草。看到这这枯草,众人心头不由松了一口气,终于出了大漠了。

越往北边,寒风呼啸,天气越冷。

这漠北之地自古便被中原视为蛮荒之地,就连汉朝时卫青、霍去病远征匈奴,到达燕然山即止,勒石记功而还。

一行人纵马奔驰,踏着当年卫霍曾经踏过的道路,张允文、李道玄心中不由涌起豪情。“道玄兄,你看这苍茫草原,他日我大唐军队定要踏足其上,扬我大唐雄威,展我汉人豪气!”张允文马鞭遥指着广阔的天地,笑着对李道玄说道。

“男儿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对着这广阔天地,张允文放声吟道。

“好!”李道玄一个赞叹出来,“允文诗作不多,但每每读来,只觉豪气骤升,热血沸腾,其中气概,冲塞天地。前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而今又有‘三千里外觅封侯’,看来允文你的志向可真是不小啊!”

张允文骄矜的笑了一笑:“不瞒李兄,小弟的志向便是开疆拓土,将我大唐疆域东扩直扶桑,西扩直西极,北到燕然,南过南洋。”

李道玄粗粗一估计,不由咋舌道:“那得多大啊!”

使团一路北行,走了差不多四五日,终于碰见了巡游的薛延陀骑士。表明身份之后,使团立刻被恭敬的请回薛延陀营帐。

此时薛延陀的营地位于一片平坦的草原上,四面是枯黄的牧草和堆积的冰雪。这个营地的人数将近两万,却不是薛延陀首领夷男所在的营地,而是薛延陀的一个大部落。

在这里补充了物资之后,在薛延陀族人的带领下,使团继续往北走了两日,这才到达薛延陀的大帐

得到消息的夷男早已在距营地百里处迎候使团。

夷男身材高大,带着明显的胡人血统,眼珠呈现灰色,鼻子高挺,栗色的头发有些弯曲,一身灰色的皮大氅,端坐在马上。

在他身后却是两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是夷男的两个儿子大度设与突利失。这二人的胡人血统要淡一些,更似特勒人。

夷男望着天边,心头却是翻涌如潮。自铁勒诸部谋自立以来,先有欲谷设,后有突利来讨铁勒。这便是所谓的名不正,言不顺,若是他夷男能成为大汗,和颉利平起平坐,那么整个漠北草原恐怕就要听他一人的话了。忽然又想了回纥酋长菩萨,这位当年欲谷设讨伐时以五千骑破十万的勇士,自那次战役之后,回纥纳起降众,实力大增。

正沉吟间,忽见远方明黄色的使节旌旗和长须飘飞的节杖忽的冒出了地平线,接着,一队身穿黑色衣甲的骑士也渐渐上来,缓缓的往这边走来。只见他们衣甲整肃,队形丝毫不乱,就连控制马匹是跨步的大小也几近一致。随着这列人马的临近,一股沛莫能御的气势从这三百骑身上散发出来,给人以一种不可战胜之感。在加上骑士头上奇形怪状的皮帽和手上漆黑的皮手套,更是平添了几分神秘感。

望着这些骑士,夷男心中的羡慕之情一闪而过,然后拍马上前,对着走在最前面的李道玄行了一礼用有些拗口的汉话说道:“番邦小臣夷男见过上使!”

李道玄也回了一礼:“大唐使节李道玄见过首领!”

二人一阵寒暄之后,在薛延陀骑士的簇拥之下,慢慢的策马往薛延陀大营走去。

薛延陀和突厥同属草原游牧民族,不过薛延陀这支属于铁勒族。再加上他们位于更加寒冷的漠北,所以二者毡房的装饰布置却是有所不同。薛延陀的毡房多以灰色黑色为主。这样的颜色虽然不太美观,可是在晴天却能吸收到更多的热量,让毡房内更加温暖。

夷男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一众大臣陪同着李道玄、张允文还有几名礼部官员进入大帐,坐定之后,夷男笑道:“臣闻上使将至,已快马派往各部落,最迟后日,各部落酋长便可来到此处!还望上使在此多歇息两日!”

李道玄也是满脸笑容:“那正好,我正想见识见识漠北草原的风情!”

听到这话,夷男“哈哈”一笑,当即和李道玄聊起了漠北草原的风情。末了,还让几名铁勒少女献舞一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