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纵横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汉纵横家-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郦生当即摆手,“事情自然好办,相国负责监管粮食,我引荐相国与汉王相见,若是相国觉得汉王不是拥天下之人,亦可折回韩国。”

    张良略微颔首,“先生所言有理,这平南侯竟说带一名小将日后佐助汉王,真不知哪家小将,竟被子玉如此看重。”

    “天下大乱,诸多无名之辈皆是豪杰,谁又能知道呢?”郦生颇为感叹的说道。

    两人畅谈多时,方才作别,次日便禀告韩王,由张良先与郦生前往函谷关以西,查探粮食缺失几何,然后速报韩王,尽力而为。

    韩王听罢亦是觉得有理,便先允许张良和郦生回去,而此刻的刘邦由萧何教他礼仪,以免怠慢了张良。

    不过三日的时间,郦生便将张良带来,刘邦穿着整洁,举止得体,坐在营帐之中,很是有长者风范。

    张良由萧何带入帐中,见到案牍前的刘邦,年龄五十左右,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很是惊讶,毕竟此时的张良颇为了解相面之术。

    “使臣张良拜见汉大王。”张良很是恭敬的跪拜道。

    刘邦当即上前扶起张良,“先生能来,乃是本王的服气,日后帐内之事,还请先生多多指教。”

    “大王乃是有德之人,有何不明了之事,皆可询问。”张良颇为激动的说道。

    于是乎,刘邦便将这几天萧何和郦生所教问题,以及自己的见解全部在张良面前说了出来,效果那不是一般的好。

    张良听罢,真以为刘邦是个贤德仁厚的长者,乃是日后的皇帝也,因此便有了不回韩国的心思。

    然而这点不用张良担心,郦生早就把事情安排完毕,原来张良来到之后,郦生便与韩王书信一封。

    大致的意思为:“粮食派人送来就行,另外张良乃是有学识之辈,应当帮助义帝重整天下,若是继续留在韩国却无任何用途,还请大王恩准。”

    韩王看罢郦生的书信,纵使心中有一万个不舍,也不能拒绝,毕竟人家打的旗号是义帝,就靠新郑那百里的地方,根本斗不过义帝,因此只得同意郦生的请求。

第323章 子玉重言往吴中

    张良对刘邦讲演《素书》不提,且说陆言去咸阳见过胡亥之后,对秦朝时局当真是心灰意冷,那么大的人竟然还被赵高玩弄于股掌之中,着实可悲。

    陆言心中已然放弃胡亥,只身来到了淮阴县,此时的淮阴复属于楚国,也就是义帝的地盘,不过义帝与项羽尚在吴中,无暇顾及淮阴县。

    当时淮阴并无战火,地方百姓自从上次得到救济之后,生活尚且过得去,陆言到淮阴并为逗留多久,径直前往韩信的住处。

    绕过前面的巷道,便是韩信的住处,和前些时候相比,似乎青草更加茂盛了,陆言稍微小心的越过门房,向着里屋走去。

    这种景象真的很难猜出里面是否住人,“何人在外面?”就在这时,里面突然有声音传来,略显沧桑。

    “敢问可是重言?”陆子玉有些怀疑的问道,同时打开房门一角,正是韩信在里面收拾着包裹。

    韩信见到陆言前来,心中大为降压,慌忙请到内室备座,只是斟满两杯清水,“兄长为何来此,不应在临淄闲居吗?”

    陆言见状,只是大笑,“你小子倒是知道的挺多,如今天下割据,临淄保一方百姓即可,这般闲时,自然要出来走走。”

    “那兄长准备慕何人,亦或是独称王?”韩信颇为期待的问道。

    “当初徐福为我相面,说我性命不过四十,如今已然二十有七,称王就免了,有幸看到天下太平即可。”陆言略显淡然的说道。

    韩信听罢,面露疑惑,“此等方士所言,兄长何足挂怀,莫不是他说中了兄长的心思,致使得兄长有这般看法?”

    “他乃是鬼谷阴阳一派,竟然知道我还有一位兄长不在此世间,因此我心中甚是惊讶,故而其言不假,况且四十足矣,这些就莫要多说了,重言这般收拾行囊要前往何处去啊?”陆言看着旁边的包裹说道。

    韩信稍微抿口清水,“家道中落,腹中略有学识,今听闻楚霸王以五万精兵败章邯二十万大军,吾心慕之,想要前往投靠,祝他一臂之力,换的天下太平。”

    “此志甚大,兄愿随往之。”陆言亦是满饮清茶而说道。

    旁边的韩信听闻此言,心中大喜,此去吴中,有平南侯引荐,想必定能得到霸王重用,“还请兄长多多照顾,重言日后定当以父事之。”

    “哎,怕的是你身受胯下之辱,那西楚霸王心高气傲,难以受用。”陆言稍微叹息的说道。

    韩信却是异常的自信,“兄长有所不知,那西楚霸王虽然心高气傲,但他身边的范增却是礼贤下士之人,见他即可。”

    陆言听闻韩信如此之说,只是略微颔首,“既然如此,你且收拾东西,我与你共同前往吴中,贤弟可不要嫌弃我啊。”

    “兄长哪里话,且待我片刻,一同前往。”韩信说罢当即起身,继续收拾行囊,趁着午时清凉,两人便向着吴中赶去。

    然而此时的项羽自从败了章邯之后,一直留在吴中,此乃范增之计也,首先是为了防止章邯叛变,反复行事,其次,这场战役刚刚得胜,众多豪杰定会因为项羽的名号,前来拜会,省的亲访贤才。

    在此之前,陈平和英布已经来到项羽帐下,另外季布、龙且、钟离昧、雍齿、项伯等人亦是在此前后追随项羽,这班人马也算齐全。

    经过十多日的时间,陆言与韩信便从淮阴赶到吴中义帝所在,两人准备先行拜见义帝,说来这义帝当真是惧怕项羽,这般事情还要报与项羽。

    而项羽听闻平南侯亲来吴中,不待陆言见到义帝,就命人将陆言与韩信接到了项羽府内,的确是对得起西楚霸王的名号。

    此刻府内,范增已经等候多时,项羽亦是在旁,见到陆言前来,立即出府迎接,至于韩信,另行安排与英布、陈平相谈。

    陆言三人叙礼完毕,范增亲自为子玉斟茶,“平南侯久居临淄,今日为何亲自前来吴中,莫不是前朝难以辅佐,故来投诚?”言语间颇有些嘲讽。

    原来这范增以为是项羽打了胜仗,陆言才来吴中,因此也当他是屈服名利之人,礼节虽然周到,言语却先怠慢。

    “当初秦王定天下,六国合一,我访师来咸阳,助王上平百越、定匈奴,使得中原大地虽乱,然百越匈奴却不敢相侵,敢问可是范先生之功劳?”

    “如今秦二世无道,吾亲往咸阳劝谏,诛杀二赵,只因王上不听吾之言,便退回临淄,保一方百姓安稳,不受涂炭之苦,敢问可是范先生之功劳?”

    “天下太平之时,先生于居巢不出,天下纷乱之时,我命英布前来佐助,助霸王胜于巨鹿,却未说尺寸之功,敢问可是范先生之功劳?现下我亲带小将前来,两位礼仪虽周到,但言语怠慢,恕在下冒昧前来,还请告辞。”陆言说罢当即起身就要离开。

    项羽知道是范增出言不周,慌忙起身将陆言拦住,“侯爷请坐,亚父不知侯爷名讳,还望莫要一般见识。”范增亦是有些惭愧低头不语。

    “范先生乃是有德之人,亦当教诲霸王平易待人,如此四方豪杰才能云聚,若是知道平南侯前来,却遭怠慢,岂不是寒了天下人之心。”陆言颇为慨然的说道。

    旁边的范增略微颔首,“是老朽得罪,侯爷请坐。”

    陆言见状这才安然做了下来,稍微抿口温茶,“如今秦虽失了天下,但是咸阳尚在,唯有灭了咸阳,其鹿方可共逐。”

    “逐鹿之法,一曰德、二曰才,德才兼备方可图天下得帝号!”陆言很是激动的说道,纵使项羽表情略显向往。

    “侯爷所言甚是,敢问侯爷所带小将乃是何人?”项羽很满脸期待的问道。

    陆言稍微起身,“此人正是淮阴县韩信韩重言是也。”

    项羽听罢,当下心灰意冷,有些无奈的说道:“侯爷莫要和我开玩笑,那胯夫有何才识可言,还请侯爷另举荐他人,籍定当重谢。”

第324章 赵高遭斥心惶恐

    陆言听闻项羽此说,不觉有些皱眉的看向了范增,“先生何不解释一番,吾为何将此韩信带来,望先生能明白我的意思。”

    旁边的范增本来正在品茶,被陆言这么一问,有些茫然的放下茶杯,“侯爷的意思不过是让大王召见更多的人才罢了。”

    “现下韩信这种胯夫都能为之所用,敢问还有什么样的人不能用呢?”范增说罢有些笃定的看向了陆言。

    “先生之言正是在下心中所想。”陆言略微满意的说道。

    三人稍微聊了一番时势之后,陆言便起身告辞,还未走出府内,便又被范增从后面追了上来,陆言当即回身行礼。

    “敢问先生还有其他的事情吗?”陆言说罢,范增亦是走到陆言的身旁,将其拉到一旁的亭子之中。

    “今日侯爷前来所举荐的韩信想必不止胯夫这么简单?其才学应当不浅,否则的话,侯爷也不会千里迢迢只说韩信。”范增略有深意的说道。

    陆言听罢只是付之一笑,“先生果然知我也,那韩信乃不世之才,若是先生不信,可随我一同前去陈府,询问其一二兵法,堪与不堪,全凭先生做主。”

    范增心中正是这般所想,当即应承了陆言所说,两人当即向着陈平府上赶去,“敢问侯爷之后将若何?留在吴中,还是前往临淄?”

    “大王身边有亚父足矣,在下可不敢和范老先生争辉,安排好诸事我便离开,事情成与不成,人才用与不用,皆是二位之决也。”陆言颇为打趣的说道。

    范增听罢大笑,不过片刻,两人便入陈府,韩信、陈平、英布听闻陆言前来,亦是出府迎接,自从临淄一别,三人也算许久未见,心中甚是挂念。

    于是乎,范增与韩信一间房屋,询问其治国之道,治军之法,治民之度,陈平英布与陆言一间房屋,吃喝玩乐,共谈多日未见之事。

    直至午时左右,范增方从室中出来,脸上对韩信自然是赞赏有加,“此子有大才,当初虽受胯下之辱,而今可堪大用。”

    而韩信刚出门,又被陈平复请入隔室,四人对酒言欢,也算是生平少有的乐事,酒过三巡,陆言脸色逐渐变得认真起来。

    “你们日后不可执念太深,十八路诸侯王,各有其才,今之霸王不可佐,日后可往他日寻明主,可都记住了?”陆言端着酒杯,带着酒气的说道。

    不过三人又见到陆言这般认真,自然不敢反驳,“侯爷(兄长)放心,吾等谨记。”这才使得陆言略显高兴。

    不过现在陆言并不准备离开吴中,毕竟要不了多久,刘季就要回吴中了,而且咸阳还没有拿下,义帝找他乃是有要事商量。

    诸事暂不提,且说咸阳之中,赵高接到刘邦的书信之后,心中当真是捉摸不定,怕的就是投降之后,不善待俘虏。

    而且现在咸阳之中,能够主事的只要阎乐,商议而且无果,此事只得作罢,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怎么说也是收了刘邦的书信,赵高每日都寝食难安。

    胡亥整日在望夷宫中,虽然声色犬马,但有时也会稍微批阅一下奏折,说来也巧,自从阅谏亭撤了之后,各地的奏折有时赵高不过问,也会被送到宫中。

    当日胡亥或许是玩倦了,便在宫中翻起了奏折,偏偏在奏折之中翻到了函谷关守将的奏折,其中诸多之事被胡亥看到,当真是心中大惊。

    除了张楚政权破灭胡亥知道,其他的,例如吴中立了义帝、分封十八王、章邯投降、汉王逼近函谷关,胡亥竟然一无所知。

    看完守将的奏折,胡亥心中惶恐,慌忙命令侍臣,将赵高请入宫中,此时的赵高每日都在府上,忽听闻胡亥来请,不免有些惊讶。

    赵高前往宫中之时,胡亥依旧是以礼相待,赐座备茶,丝毫不说奏折的事情,赵高见状,心下更是茫然。

    “启禀王上,如此着急请老臣过来,莫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赵高很是低声的问道,对于眼前的茶杯丝毫不敢乱动。

    “丞相大人,敢问这天下真的只有张楚这帮盗贼们?我怎么听说已经有义帝分封十八路诸侯王了?”胡亥脸色不善的说道。

    赵高听闻此言,慌忙伏地跪倒道:“这些都是侍官道听途说,蒙蔽王上之心,老臣即刻将他们拖出去问斩,如今天下依旧太平,并无如此之说,还请王上明察。”

    “好一个天下太平,我怎么听说汉王刘邦都已经驻扎在函谷关外了呢?”胡亥很是阴沉的说道。

    旁边的赵高更是担忧,以为胡亥知道了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