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芙蓉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入芙蓉浦-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沐心里隐隐担心,吴州也会不会旱情很严重,虽然蓉乡是水乡,但若是长时间不下雨,也极有可能会缺水。这么想着,越发归心似箭了。
  颜宁这个时候正在楚州奔忙,楚州是他们巡视的第一站,这里的旱情比起澄江以南要轻一些。四月的时候下过几场小雨,楚北地区以种冬小麦为主,虽然整个春天都没下过透雨,小麦的产量会受影响,但是还不至于颗粒无收;楚南一带没法播种水稻,但是许多地方都补种了荞麦和谷子,青黄不接的时间会有一段,但还不至于饿死人。
  当地官府接到钦差传达的旨意:减少当年的各类赋税,严禁商贩哄抬物价,严禁地主富户囤积粮食,保证当地不能有人饿死。
  澄江以南的湘贵一带旱情最为严重,湘州境内的河流水位早已下降到极低,有些小支流早已断流,最大的湖泊云梦湖湖床有一半的面积裸|露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湖床上长满了青翠的野草,被风一吹,一片片倾伏下去,碧波翻滚,颇有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意境,还真有不少湖边的百姓在湖底放牧牛羊。两湖地区素来有天下粮仓之称,所以最令官府担忧的事不是缺粮闹饥荒,而是缺水将会导致的各种疫情。
  颜宁一行人到达湘州的时候,有几个县的痢疾和伤寒疫情已经爆发得十分严重了,当地官府忙得焦头烂额,张贴各种预防疫病的告示,征集大夫救治患者,推行各种控制疫病的方法。
  痢疾与伤寒并不是绝症,但是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也是会死人的。跟石归庭预想的一样,治疗痢疾和伤寒的主要药材桂枝一时间变得极其短缺,有些奸商趁此哄抬物价,在官府还没有限价令下来之前狠捞了一笔。
  杨沐的马队到达湘州的时候,已经快七月了,此时旱情已经有所缓解,许多地方的晚稻已经抢种下去了。然而疫病已经爆发得很严重了,随处可见官府张贴的疫病预防告示。
  桂枝在各地变得十分畅销,若是杨沐想赚钱,那是绝对能够卖个好价钱的,但是他并不愿意发这种财。为了保证桂枝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卖到病人手中,杨沐直接将桂枝拉到他经过的每一处县衙,以稍高于成本的价格卖给每一个衙门,至于衙门接下来如何分配,如何控制价格,那就不是他所能管的事了。就这样,他的桂枝一路走一路卖,很快便去了一小半。
  七月中旬,杨沐到了湘州府城。城内不复去时的繁华,因为干旱的缘故,各地许多难民涌入城内乞讨,随处可见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流民。
  官府也不能驱逐这些难民,只能大开粮仓,开设粥棚,每日定时发放薄粥,保证人不被饿死。并且积极安排粮种的发放,游说百姓返乡耕种,但是却不能防止痢疾和伤寒的传播。疫情的加剧和扩散,使得官府大为头疼,因为预测不到位,一些药材如桂枝出现了严重的短缺。颜宁跟随杜侍郎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到达湘州的。
  杨沐在城外的一家客栈安顿下来,符鸣一众人卸载货物、喂养骡马。杨沐同石归庭和杜书钤去了城里,一路打听,到了府衙,跟门子报说有事求见知府。那门子满面愁苦之色,望了他们一眼,便扭了头说:“知府大人正忙着呢,没空!”
  杨沐又问:“那其他的大人呢?”
  那门子鼻孔朝天:“都忙着呢,全都没空。”
  杨沐一路上敲开了数家衙门的大门,都未曾遭到这样的“礼遇”:“这位大哥,我们有十分重要的事求见各位大人,还烦请通告一声,就说……”
  那门子不耐烦地嚷嚷:“烦死了,各位大人都在接待钦差大人,哪有空理你们啊?”
  钦差已经到达湘州了?杨沐几人对视了一眼。杜书钤跨前一步:“钦差大人到了?那正好,我们就求见钦差大人吧。”
  他的气势要比杨沐强上几分,那门子退了一步,警惕地瞪着杜书钤看:“你们想干什么?难道要告状?”这也不怪门子,不管是戏剧里,还是民间故事里,都有越级告状的说法,尤其是状告钦差的段子历来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那门子作势要喊同伴过来帮忙驱逐杨沐几人,不管是什么冤情,越级告状总是为下级衙门所忌惮的。
  杨沐也是知道这其中的内情的,连忙说:“门子大哥,我们不是来告状的,我们是来卖药的。”
  那门子站住了,口气缓和了些:“不是来告状的啊。卖药怎么卖到府衙来了?还要找知府大人。”
  杨沐笑起来:“我知道这是府衙不是药铺,但是我这个药材,只能卖给府衙。”
  那门子说:“哦,你说你是来卖什么药材的吧?”
  杨沐说:“最近城里疫病流行,许多人都患了痢疾和伤寒吧?我们卖的这个药,就是专治这两种病的。”
  那门子神情激动起来:“你、你说的可是真话?你的药真是专治痢疾的?”
  杨沐笑着点头:“是的。我的药材数量不少,劳烦大哥赶紧去帮我通告一声吧。”
  那门子跳起来:“好好,几位等着,我马上就去。”说着便往里头跑去,速度之快,令人怀疑是不是刚才那个门子。
  过了一会,那门子出来了,大口喘着气:“我已经通报了,知府大人一会儿就会见你们。”
  等了片刻工夫,果然有人出来引路。杨沐三人在一间偏厅坐了,有人端了茶上来,过了一盏茶的工夫,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人进来了,后面跟着一个着便服的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杨沐几人站起来,那个穿便服的人说:“可是你们要见我们贺大人?”
  杨沐作揖行礼:“正是小民。小民杨沐,吴州人氏,见过贺大人。”
  石归庭和杜书钤都纷纷自报家门行了礼,但是没有人下跪。说起来,杨沐和石归庭都是考过秀才的,算是有功名在身,杜书钤家世显赫,更不可能随便给人下跪。
  贺知府年约四十左右,面黄有须,看起来甚是清瘦。他在上首坐下:“我听人通报说你们有治疗痢疾和伤寒的药材。”
  杨沐说:“小民不久前从昆明贩药回来,正好买了一批桂枝。不知道贵府是否需要桂枝?”
  贺知府对桂枝这个词简直是太熟了,尽管他不懂药理,但是最近桂枝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太高了,他已经加紧叫人去桂州购买了,但是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你们说你有桂枝?想要卖给本府?”
  杨沐笑了一下:“正是。”
  贺知府沉吟了一下:“你想卖什么价?”
  杨沐说:“十二文每斤。”
  贺知府显然有些吃惊,十二文每斤的桂枝的确是市价,但那是疫情爆发之前的价格,现在的桂枝已经卖到五文一两了,甚至还有涨价的趋势,就算是这样,也还是严重缺货。这人千里迢迢从云南运来桂枝,却卖如此低廉的价格,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旁边那个便服中年人说:“你们千里迢迢从昆明运来桂枝,难道不是为了赚取利润?为何市场行情这么好,你们还卖这么低的价格?”
  杨沐笑笑:“逐利是商人的本性,但趁火打劫是强盗才干的事,这就算是我为灾民们尽的一点心意吧。”
  一句话说得贺知府肃然起敬,连忙站起来行礼:“那贺某就在此代表我们湘州百姓向几位先生表示感谢了。”
  杨沐说:“那就烦劳贺大人派人随我去拉药材吧。”
  贺知府又问:“有多少数量?”
  杨沐说:“目前我手头尚有三四千斤,不知道贺大人需要多少。”
  贺知府说:“那我们全都要了。”
  杨沐笑着说:“贺大人为国为民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江州和我的家乡恐怕也在遭受同样的疫情,所以我只能卖给贺大人三分之一的数量。想来贺大人已经在想办法去两广购买药材了。杨沐力量有限,只能为大人救急,希望大人能够体谅。”
  旁边那位中年人说:“从钦差大人的情报中得知,目前我们湘州的疫情是最严重的,就连临近的江州,疫情也比我们要轻得多,至于杨先生的家乡吴州,疫情更轻。所以我希望杨先生能够卖给我至少一半的桂枝数量。”
  一直没说话的杜书钤开口了:“请问大人,此次朝廷派来的钦差大人是哪位大人?”
  贺知府狐疑地看了他一眼,但是还是说了:“是户部右侍郎杜大人。”
  杜书钤脸色一变:“可是杜书卿杜大人?”
  贺知府的脸色也变了:“正是杜大人。敢问你是?”
  杜书钤拱手说:“杜大人正是家兄,贺大人可否为在下带个路,让我去见见家兄?”
  贺知府心下奇怪:这杜书钤分明是来卖药的商人,怎么又是杜大人的弟弟。不过看他也没细问,只是说:“请杜公子随我来。”
  杜书钤跟在贺知府和中年人后头,对杨沐和石归庭说:“两位大哥也去见见家兄吧,也许可以知道些情况。”
  杨沐和石归庭巴不得,离开家几个月,一直都没有家乡的消息,这会儿要是能从钦差大人口中得知一些,那可不比心下胡乱猜测的好?
  三人跟着贺知府出了偏厅,转了一个回廊,进了一道门,到了一个院子。贺知府站住了,回头对他们说:“你们先等一下,我去禀报一声。”
  然后进了门,过一会儿贺知府和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出来了。
  只听见杜书钤叫了一声:“大哥,果真是你!”然后飞奔了过去。
  钦差大人并没有穿官服,而是一身月白的长衫。他看见杜书钤,脸上绽露出一个笑容来,欣喜地说:“三儿,怎么是你?你不是去云南游历去了?”
  杜书钤平时的淡漠冷静全都消失不见了,就像久别见到了家长的孩子一样兴奋:“我跟这几个朋友从云南返还了,一路上看到旱情严重,便回来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杜书钤将杨沐和石归庭介绍给杜书卿,然后说:“大哥,杨大哥从云南买了一批桂枝回来,正准备卖给贺知府呢。”
  贺知府在一旁说:“下官正要向大人禀告。这几位先生从云南运了不少桂枝过来,杨先生只肯卖给我们三分之一,余下的要带往江州和吴州,我说我们湘州疫情最为严重,希望多买一点,所以我就带他们来向大人求个证。”
  杜书卿看了一眼杨沐和石归庭,说:“原来是你们一路上照顾舍弟,多谢!都进来说话吧。”然后转身,率先进了屋。

  第五十七章 探病

  屋子里有一股淡淡的中药味,石归庭一闻,便问:“大人这儿也有人患上痢疾了?”
  杜书卿又看了一眼石归庭,然后将询问的目光投向了自家弟弟。杜书钤说:“石大哥是个大夫。”
  杜书卿才了然地点了点头:“正是,我同行的一位大人不小心患上了痢疾,这两日正在服药。”
  杜书钤说:“大哥,石大哥医术了得,让他帮那位大人看看吧。”
  石归庭笑笑:“小杜你多虑了,痢疾并不是很难治的病,贺大人一定能请来本城最好的大夫给那位大人治病的。”
  杜书卿也点点头:“我们有同行的太医,已经帮颜大人看过了,他吃了药已经有所好转了。只是最近药材奇缺,三儿你们带来的这批药材真是太及时了,可以解我们燃眉之急啊。”
  杜书钤听闻大哥夸他,非常高兴地笑了笑。
  杨沐听到“颜大人”三个字,心中一动,不会是颜宁吧?但随即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自己是关心则乱吧,颜宁是翰林院编修,被任命钦差南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万一呢,万一是他呢,自己这么久都没有颜宁的消息,也不知道他最近都在做什么,万一这几个月有变动,他被任命为钦差了呢。心里留了意,便想着要确认一番,但又不好贸然直接问杜书卿,只能找个机会让杜书钤打听一下了。
  杨沐从杜书卿那儿得知,目前疫情最严重的就是湘州,江州比湘州稍轻一些,而吴州的旱情相对而言是最轻的,虽然对作物产量有影响,但是却没有爆发大面积的传染性疾病。杨沐听得松了口气,答应卖一半桂枝给贺知府。杜书卿从弟弟那儿得知杨沐差不多是按成本价卖的桂枝,不由得对杨沐印象大好。
  回去的时候杜书钤告诉杨沐和石归庭,他决定留下来跟着他大哥,也许能帮上一些忙。
  杨沐将杜书钤拉到一边,对他说:“我刚刚听你大哥说,跟他同来的那位患病的大人姓颜,你帮我打听一下这位大人是不是叫颜宁。我的同窗好友颜宁在京城为官,虽然他在翰林院任职,能担任钦差的可能性极小,但我还是想确定一下。”
  杜书钤跟杨沐相处这几个月,知道杨沐虽然年纪并不很大,却是个性子沉稳的人,极少见他有这种神色紧张的时候,便满口答应:“好的,一打听到我就告诉杨大哥。”
  杜书钤跟马队的人们告别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