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西周至今的历史,但凡是国家富强的时候,都是商人活跃的时候。”张辽在“富强”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可孝武皇帝时国家强大,而商人可是没落了。”程昱反驳了张辽的话。
“对,可是为孝武皇帝的强大军队做出贡献的正是商人,是他们缴纳的赋税、制作的兵器武装了强大的汉军,最后连他们的家产也搭进来了。当孝武皇帝掠夺性的行为让之后的国家民不聊生,国库空虚,连武帝本人都下了《罪己诏》。就我个人而言,武帝建强军,攻匈奴这都正确。甚至为个彻底打击匈奴的力量而抽空国库和民间的财力,我也能够表示理解,毕竟国家的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但是武帝战后的处理就很有问题。”
“孝武皇帝雄才大略,北逐匈奴,保我大汉北疆数百年安宁,如何有问题?”曹操对汉武帝的强盛武功是极为佩服的,对于张辽对汉武帝的诘问立刻就提出了反问。
可是张辽是什么人?他在后世的网络上早已看了不知多少的关于汉武帝的分析文章,后人的结论也林林总总的一大堆,他只要从中挑选自己合用的就行了。
“其实战争并不单单只是消耗钱粮,战争是完全可以赚钱的。”后世的张辽对于“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之类的话早已不知听过多少边,在他的心中,战争跟赚钱在就画上了等号。
曹操等人对张辽提出的如此“崭新”的理论十分好奇,“战争能够赚钱?文远此言何意?”
“战争的本质就是争夺!”张辽说。
“争夺?好想有点道理。”程昱说。
“我曾经观察过动物,它们之间的争斗基本上是围绕着雌性、领地、水源、食物而发生的。这就是争夺交配权和生存权。”这张辽纯属胡诌,他从来没什么闲工夫去观察动物的行为,他所依仗的仍然是源于后世的庞大的资讯信息。
“交配权?呵呵!文远说的很形象。”曹仁说道。
“我们人类的战争也一样,有为了女人而发动的战争,也有为了领土发动的战争,和动物不同的是我们的战争更多的是为了生存权。就像当年匈奴进攻大汉,是因为匈奴之地冬季环境严酷,为了生存,他们就到我大汉境内抢我大汉百姓的财物,掠我大汉百姓为奴。再说我大汉的那些为了皇帝的面子而发动的战争,也实际上为我大汉的百姓增加了生存的空间,土地多了。”
听到这里,众人都不住的点头。
“其实战争也有另一种打法,以较小的成本发动战争,快速将战事推进到敌人的领土,用敌人的物资来支持我们的战争。”
“就食于敌!霍嫖姚北伐匈奴时用过的战术!”夏侯渊叫道。
张辽点点头:“对。《孙子兵法》早就讲过这个战术了。可是总有人抱着不分敌我的仁义在指责这个战术。他们明知道六国亡于贿秦,可偏偏还要做这种实际上的资敌行为。唉!”说道这里张辽有些郁闷,历史上的灭亡的汉人国家的异族都曾在弱小时接受过汉人的帮助,可反过来他们却用学到的知识消灭了自己的老师。如果不是因为汉民族自身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未来的中国早就不再是以汉族为主了。
一贯铁血的程昱这时表示了支持,“此等人皆为腐儒,对异族怎能心慈手软!”
屋里的曹操是有着死后能在墓碑上刻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的铁血人士,郭嘉也是个对异族残暴行为没有好感的人,曹仁和夏侯渊根本就是武将。他们对程昱的观点也极为赞同。
缓和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张辽接着说道:“在孝武皇帝对匈奴的战争中虽然消耗了大量的钱财,但是战争后的缴获也是及其丰富的,大量的战俘、金银珠宝、牲畜和土地。但是皇帝对战利品的处置出现了错误,他将战争所得利益,除留给自己的外,其余的都赏赐给了功臣和贵族百官,而为战争贡献了财产和生命的百姓、士兵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可正是这些人,才真正支撑了整个战争。没有他们,再厉害的名将也不过是一个光杆。正是因为战争得利的分配不均,导致百姓和士兵渐渐丧失了战争的热情,除了很少一部分苦大仇深的人外,其他人再也没有热情去参与皇帝的战争了。”
“文远之意莫非是说战争所获要平均分配?”曹操等人都是当世的人杰,很快就清楚了张辽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历史的局限让他们一时半会还没什么解决的办法。
对于他们的疑问。张辽是很乐意解答的。“不!不是平均分配。”张辽从来就不赞成平均分配,何况现在的他也是属于特权阶级的一员,又怎么会去损害自己阶级的利益。
“我从来不赞成品均分配,那样只会培养出懒人。我的意见是,利益均沾,按劳分配。”张辽抛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在就看曹操他们是否接招了。
“利益均沾,按劳分配?作何解?”
“就是战争所获,一部分上缴皇室,一部分赏赐功臣以外,剩余的按照对战争贡献的大小比例进行分配,上至朝中官员和军中将领,下至普通士兵和百姓,有一个算一个,但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要保证战后分配要高于战争的付出,必要的时候,皇室应该减少自己的份额,也要保证下面人的利益。这样就能让人们始终保持对战争的热情,始终保持对皇室的尊敬和爱戴。而且,适度保持持续的对外战争,有利于保持国家、民族的血性,有利于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有利于转移国内的矛盾,最终是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文远大才也!”张辽刚刚说完,曹操就一脸震惊的喊道。
程昱也兴奋的说道:“不错!不错!此法甚妙!妙啊!”
郭嘉则是不住的点头,嘴里喃喃自语。曹仁也是衣服若有所思的表情在自己思索着张辽话中的意思。
“哎!等等!我怎么觉得文远说的跑题了。明明是商人嘛,怎么又跑到战争上来了?”夏侯渊打断了众人的思绪。
众人略一思索,好像正如夏侯渊所说,一时间相视大笑。
笑声暂歇,张辽对众人说:“不好意思,我的确跑题了。”
“不算跑题。文远开始就说利,人人都逐利。后来是战争得利,到利益分配。通篇头围绕着利,不能算跑题啊。”曹操说到。“而且,文远这一段话分明是一篇治国之策,虽然单纯讲利有些偏颇,可不乏为治国的良好补充。”
“主公此言甚是!单纯讲利确是偏颇,因此,国家律法必须执行,道德教化必须推广。”虽然张辽在心中腹诽老曹的虚伪,可嘴上还是开口赞成。他也知道单纯提倡利益至上是会让国家和百姓陷入疯狂的境地的。
程昱听到张辽的话缓缓的点头,“不错,以道德教化人心,以律法规范行为,以利益……咳……咳、咳、咳……”
程昱的样子让屋内的众人都忍俊不止,张辽和郭嘉这两个人更是憋得难受。程昱也没有办法,只能直起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两人一眼,然后故作沉稳的坐了下来。
曹操这时赶忙打岔,说道:“文远,你之前曾说商人势大之后可以完全控制国家的命脉,某思之也甚为担忧。文远可有解决之法?”
“有。严格控制涉及国家命脉的行业,其他的行业则由国家在大局上进行调控。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单独一个势力垄断一个行业。对此我们可以制定一部专门规范商人商业行为的法律来控制商人。”
“那干脆取缔商人不就完了,也省的心烦。”程昱又是些不耐道。
“不妥。若没有商人,各地物品不能流通,会天下大乱的。”郭嘉不愧是曹操的首席智囊,他很清楚商人的重要性。
“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一个人,那士族就是人的骨架,农夫和工匠就是人的肌肉,皇帝和官员是人的大脑,商人则是人的血液。他们为骨骼、肌肉和大脑输送养分,维持着国家的健康。”张辽对郭嘉的话进行着补充。
“那可以让国家来做这些事。”程昱依然不放弃。
“若是有国家取代商人,那国家又将增加的无数的官吏,增加大量的国库开支,这样会加大国家的负担。”见识过后世国有企业的艰难,张辽可不希望在这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的时代出现大量的国有企业。
“难道就没有办法?”程昱急了,开始吹胡子瞪眼。
“仲德先生莫急。”张辽急忙劝道。
“不急?难道你有办法!”程昱瞪着的眼睛的确有些吓人。
“张辽适才不是说了嘛,制定一部专门的商法,规范商人的行为,控制他们的规模,始终将商人纳入朝廷的管理之下,这样不但国家减少了开支,还能增加国库收入。要知道,商人做生意是要缴税的。”张辽轻松的说。
“嗯。还要严防官员和商人勾结,损害国家的行为。”郭嘉的话让张辽不禁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程昱不说话了,这时曹操开口了,“商法一事倒也不错,可应当如何制定呢?”
张辽说:“这就需要精通律法和商业的人来做了。”他先把自己摘出来,他可不愿意陷入这种繁杂的工作中去。
“又要精通律法,又要精通商业。文远,我怎么觉得你是在给某出难题啊?”曹操感觉有些头大了。
张辽心中暗笑:老大,你真聪明。我就是在给你出难题。世界上的第一部真正的商法是1807年的法国商法典,中国的第一部商法则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大清商律草案》。现在全世界的商人都还在遵守着商人之间约定俗成的商事规约,如果曹老大你能主持修订一部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商法典》,那可是能流芳百世的呦。
不过张辽可不会真的说出来,表面上也不会流露出任何其他情绪,他说:“主公,同时精通律法和商业的人不好找,但分别精通律法和商业的人却很多。”
曹操立刻就听明白了张辽的意思。“文远之意是让商人也参与商法的制定?”
“不可!若如此,岂不是整部律法都会偏向商人。”固执的程老头又跳出来了。
“仲德勿急。我明白文远之意,文远是说官员和商人共同制定商法,以官员制衡商人。对否?”明白了张辽的意思后,曹操面带笑容的说道。
“主公说的极是。其实还可以让素有清名的士子参与进来,让官员、商人、士子的比例各占三分之一,三者相互制衡,这样制定出来的商法顾及了各方的利益,也不会引起大的反对。”在这个教育资源极度匮乏,教育没有普及的时代,张辽也只能暂时将农夫和工匠排除在外了。
“嗯。这样好像不错。”明白了张辽之意的程昱平静下来,再度捋起了他的长须。
“嗯。话虽如此,我们现在似乎是在空谈啊!”曹操笑着对众人说道。
“啊?啊……”包括张辽在内,大家都发现现在谈论这些真的只是空谈,于是相互看看,大笑起来。
“哈哈哈!!!!!!”
第一卷 第二十二章
“好了。今日就到这里为止吧。这里的话诸位切勿传出,都散了吧。”待大家笑过之后,曹操开口结束的会议。
“诺!!!”众人也知道今日之议颇有些惊世骇俗,早就打定注意要闭紧嘴巴。
“对了,三日后正值中秋佳节,我要举办宴会,为我老父亲洗尘,诸位切勿缺席。好了,都散了吧。”曹操交待完最后一件事后决定结束会议。
“等等。”张辽说。
“文远有何事?”
张辽搓着双手,讪笑着说:“这个……主公啊,我也是刚刚回来……嗨嗨……那个,你看啊……有些事情呢就不太清楚……”
在场的这几人都是熟悉张辽的人,知道张辽性情诙谐,经常会做些引人发笑的行为,所以早就见怪不怪了。“文远,到底何事?你直说就是。”曹操说。
“主公,我看文远说话时眼神不断看着主公身后,想必是为了典护卫。”郭嘉不愧心思慎密之人,观察极为细致。
曹操这时才想起来,张辽到现在还不知道他身边新增加的这名护卫的情况,他笑着对身后招呼道:“典韦,你过来。”
曹操的话让张辽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典韦按照历史的发展来的了曹操的身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