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张辽新传- 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公。战与不战,自是军中将领最为清楚。既然张将军决定要让士兵回来,那自然有其道理。但就诩看来,此时传令让赵将军回到渔阳也无不可。一来赵将军需要时间绕开袁军防线,二来张将军也有借赵将军的骑兵震慑乌桓人的意图。”贾诩斟酌着说道。他已经注意到了曹操给他看的军报中有关公孙续方面地使者和乌桓人地归附意图。
    
    可是如果张辽知道贾诩一下就揭穿了他让赵云领兵回渔阳的用意,虽然不会吃惊,但依然会惊叹于贾诩地敏锐的眼光。
    
    张辽做出让赵云提前回渔阳的决定,正是因为尹礼在右北平郡救了一个内迁很久的乌桓人的部落,而这个部落也因为内迁时间较长而有意归附强大的汉人政权。可是胡人的骨子里终究是以强者为尊的,尹礼和他的五百骑兵虽然对这个部落而言以算得上强大,可相比乌桓人的主力还是小了,唯有集中目前曹军在幽州的全部骑兵,再加上缴获的战马来武装甘宁那里能够上马的水军士兵,一次来震慑胡人。而赵云出身白马义从,对如何威慑胡人有他自己的一套,张辽只需要告诉赵云目的,至于过程就完全由赵云掌控。
    
    曹操、郭嘉和程昱三人相互看看,脸上都露出了微笑。这些军报虽然称不上繁琐,但能在短时间内就从中判断出张辽的意图,他们对贾诩的能力真正的认可了。
    
    “文和,你可有何建议?”曹操满意的问道。贾诩智慧和善于审时度势的才能曹操早就清楚,而收服张绣之后这一段时间,他对贾诩也多方面加以观察,更是发现此人善于做人,刚才的回答中也能说明贾诩的谨慎。手下能有这样的人材,曹操自是心中满意。
    
    “没有。”贾诩摇摇头说。
    
    “嗯?”
    
    看着曹操三人奇怪的眼神,贾诩赶紧解释道:“对幽州战事,张将军和郭祭酒已然谋划的十分周密,诩找不到可以补充的。至于乌桓人,也不过是突发事件,要看主公对他们是何种态度,需方好谋划。”
    
    曹操点点头,说:“操之意是接纳,让他们作为榜样,来分化其余的胡人。若仅仅是利用他们,那就太可惜了。说不定文远会在背后说我浪费资源的!哈哈哈!”曹操笑道。
    
    “明公,诩虽不知张将军对这乌桓人有何打算,然明公若要扫平天下,北疆之安定则尤为关键。如今北疆胡人以匈奴、鲜卑、乌桓为主。匈奴已然势微,若中原无大变,绝无兴风作浪之力。鲜卑、乌桓同属东胡,自匈奴势微后渐渐崛起,然鲜卑自檀石槐出现后变得更加强大,虽檀石槐死后陷入分裂,可还是能压制住匈奴和乌桓。若明公能借此机会招揽心向我方的乌桓部落,则可在将来安定北疆的战争中获得助力。想来张将军也必有此意,否则不会如此重视此事。”贾诩既然已经进入了曹操的核心幕府,自然也就不再顾忌什么,只是他还不知道张辽对此事的真正态度,故而言语间还是有些保留。
    
    “主公,文远的用意必然是借此机会介入乌桓人之中,拉拢一批乌桓人为我所用,为将来经营北疆打下基础。虽然不知这家伙的具体布置,不过无非是一拉一打,用他自己的话,就是一手拿着钢刀,一手拿着金银,是选择钢刀还是金银,悉听尊便。”程昱说道。
    
    贾诩在一旁听的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身为大儒郑玄的弟子却会如此明白的说出这种杀气腾腾的话,虽然他也知道这是实话,可习惯了含蓄的贾诩猛然之下还是对这么直白的话有些硌涩。
    
    郭嘉在一旁看出了贾诩的心理变化,若论观察人心,他才是目前诸侯的谋士中唯一能和贾诩并列第一的人。郭嘉笑着对贾诩说道:“文和先生,文远之言虽然直白,却没有说错。他这人就是这样,对正事从来不会拐弯抹角。而且他对北疆可是垂涎三尺,他曾说过,若主公同意让他开发北疆,他有信心在五十年间将北疆建设成不逊于雒阳的繁华之地。”
    
    贾诩对郭嘉转述的张辽之言很是惊讶,“五十年虽然不短,可要将北疆建的不逊于雒阳,这可不是诩所能相像的了。”
    
    “呵呵,文和,文远曾言道,北疆资源之丰富远远超出我等的相像,虽然气候寒冷,然土地极为肥沃,只要能解决百姓的住宿和取暖,再大规模的进行移民,五十年建设北疆已算是速度慢的了。”曹操笑道。
    
    “大……大量移民?”贾诩没想到张辽会有这样的打算,“是以罪囚充实边塞之举吗?”
    
    “不是?”郭嘉摇头道:“黄巾之乱和凉州羌人叛乱均是由于官吏、豪门大肆兼并土地和欺压百姓所致,主公若扫平天下,也必将要面对这一现实。可豪门世家是我大汉的统治基础,我们也不能抛开他们。故而文远就想开疆拓土,以缓和豪门兼并土地的危害。而他在青州的新政,也是为了想找到能稳定社会的方法。就目前而言,似乎效果还不错。”
    
    “什么不错?这小子分明就是个闲不住的主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战争狂,只会叫嚣着什么用我手中的剑为百姓的犁找到土地。”程昱现在看张辽是越来越顺眼,因为张辽也是个对外强硬之人,可言辞中总喜欢损他两句,这也算是一种偏爱。
    
    “哦!”贾诩知道曹操雄才大略,是能够问鼎天下的的人,但他没想到曹操的下属现在就开始为将来统一的天下而做准备了,此时他真正感觉到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误。
    
    第二卷 第二零一章 合金!机械!
    
    “用手中的剑为百姓的犁找到土地。张将军胸怀远大,诩佩服!”贾诩喃喃的重复了一边程昱的话,不由得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张辽由衷的佩服起来。
    
    “文和,你千万别多想,类似这种话,文远说的还多着呢,什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真理永远只存在于弓箭的射程之内等等。你要是每句都去细细思索,那就别做事了。”郭嘉看到贾诩的样子就知道贾诩也被张辽的这种话给绕进去了,赶紧出言劝告。
    
    曹操也呵呵笑道:“文和,文远的这些话听上去很新鲜,可是文远自己也说过,其实说穿了也就一句话的事情,那就是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其他的不过是玩些文字游戏罢了!文远还说要就此写一本书,不过到现在都没有结果。”
    
    贾诩再一次被雷倒了,他没想到这个张辽如此有趣,无奈的笑道:“拳头大的说了算。大实话!大实话啊!”
    
    “话糙理不糙!这就是张辽,张文远!”曹操颇为自豪。
    
    “确实如此。至少诩还没有看到过有类似张将军这样的人。”贾诩颇为服气的说道。
    
    郭嘉看到贾诩对张辽有些心服,心中暗自好笑,他在想,若是贾诩知道正是张辽搅了宛城张绣的好局,破坏了他贾诩的谋划,不知会有什么反应。
    
    “明公,既然我们知道张将军的最终意图,那也就无需在此时过多的考虑,虽然那个部落有意归顺,可具体的问题还需要获得准确的信息后方可谋划策略。不如等幽州那里有了详细的消息之后,再和张将军一同会商?”
    
    贾诩的意见也正是曹操等人的想法,所以曹操想都没想就表示同意。
    
    “当然,我们也不是什么都不用做。以诩之见。我等……”
    
    且先撇开曹操等人不说,在临济城地张辽此时却收到了一件意外的礼物。
    
    “主公,这是家中的工匠无意中熔铸出的东西,不但分量不重,而且相当坚硬。工匠们将它重新铸成杆子后又发现它的韧性也很好,虽不如白蜡杆,却也想差不多。于是他们干脆就新铸了这一杆长枪,并报告了夫人。夫人得知消息,立刻让我将此枪送来青州。”
    
    在临济城外的军营的校场边上,张辽面前站着的张成在说话的同时将手中的一柄黝黑地长枪送到张辽的手中。
    
    张辽接过这柄全金属制作的长枪。立刻就发现它的重量虽然比白蜡杆要重一些,可依然在他能够接受的范围,而且用力一抖动,枪杆也立刻能抖出弧度。张辽心中清楚,这杆枪虽然会让他在战斗中的时间缩短,可也让他地兵器质量超出了旁人。一旦开战。他完全可以用兵器来欺负人。何况依照他如今的地位,还需要他张辽长时间战斗的机会几乎没有。
    
    “好枪!”张辽口中赞道,手上也不闲着,右手持枪,猛然身体一转,对着身后的枪靶猛刺过去,只听得“嚓!”的一声轻响。枪尖轻松地没入木头制成的靶子中。随即张辽一抖枪杆,“咔!啪!”两声,枪靶子竟然被震得粉碎。
    
    张辽收回长枪,审视这完好无损的枪尖,不住地点头。“好枪啊!好枪!”
    
    张辽如今经过刻苦的锻炼,双臂的力量已经十分强大,虽然还没超过典韦、许褚。可也能和赵云、甘宁战个平手,白蜡杆虽然韧性很好,但在他和赵云这样的抖动下若想震碎木靶,则白蜡木做成的枪杆也必然断裂,这枪法中地“抖”字决就施展不开,虽然不影响军队中大规模使用,却实实在在的让张辽、赵云他们时常要更换枪杆。如今有了这种韧性和硬度就极好的金属枪杆。他们这些使用长枪地武将就不需要让自己的卫队多带枪杆了。
    
    张辽越看这杆枪越顺眼。黝黑的枪身陪着黑色的枪尖,完全符合他低调的作风。而且全黑色的长枪在夜战中可是偷袭的利器。这对于喜欢打人闷棍地张辽而言是再合适不过了,反正他以前也要将白蜡杆枪身用黑色地布条缠起来的。枪杆上还有着锤子敲出来地印痕,这是工匠们故意留下的,是为了增加枪身的摩擦系数,让使用者不至于因为手中的汗水而使长枪脱手。不过张辽觉得最好还是要用黑色的麻布再缠一道,毕竟这些工匠们是凭经验做事,他们不会知道这些印痕所增加的摩擦力在汗水多了的时候作用并不大。
    
    “张成,这枪杆是如何熔铸出来的,你可知道?”张辽坐下后抚摸着长枪,忽然间问道。
    
    张成为人稳重谨慎,做事细致,否则张辽也不会让他离开军队,统管张家的家丁、家兵。他早就想到张辽会有此一问,当即回答道:“回主公,此枪杆所用金属也是工匠们一次无意中造成的。以为工匠无意间碰翻了炉边的几种矿石,他随后又顺手将它们熔炼在一起,这才有了这枪杆。事后大家也希望能够复制过程,可一直都没有成功,不过众位师傅们依然没停下,还在继续实验。”
    
    “原来如此!”张辽原本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不过是随口一问。但他听到工匠们还在就此继续实验,也有些心动。
    
    “张成,工匠很是辛苦,你回去后务必要保证他们的饮食和休息,我需要他们保持健康的身体。”张辽是当世权贵中对这些所谓贱民态度最好的人,他家中的工匠和农夫的待遇直接能和军中的军官相比,高级的工匠甚至能享受到军司马一级的待遇。
    
    “主公请放心,夫人在家中已经安排妥当了。”张成说道。
    
    张辽眼睛一翻,心中连说“这个媳妇儿没白娶,知道老公重视什么东西,在老公不在家的时候也能帮着老公,确实是好媳妇儿!”当然,张辽嘴上是什么话都不会说的,这种话是要私下里和媳妇儿单独交流的。
    
    “你是说这是因为几种矿石同时进入熔炉中才得到的结果,估计各种矿石的比例他们一定不清楚。那矿石的种类他们清楚吗?”张辽又问了一句。
    
    张成摇摇头,“当时正好有新搜集到得矿石送到,也正是因为有些混乱,方才有矿石被工匠不小心碰入炉中。”
    
    张辽明白了,这真正是一个无意当中的产物,若要想将他完全复制出来,还不知道要做多长时间的反复实验。
    
    “可惜啦!这种合金可是好东西啊!”张辽无意识的说道。
    
    “合金?可不是吗?这是多种矿石混合熔炼出来的,这么多金属,也就是合金能当得上它的名字了。”张成听到张辽无意中的话后高兴的说道。“啊?没名字?”张辽一愣。
    
    “是啊!当初工匠师傅们也想起名,可这么些个矿石在里面,还不知道具体的种类,也就搁下了。”张成回答。
    
    “随便吧!”张辽也无所谓了,反正这些年从他这里流传出去的“后世”的词句已经不知凡几了,他也不在乎了。
    
    “哦,对了。张成,我这里有几张图纸,你正好这次带回去,让工匠们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张辽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