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跟着护卫绕到平台那里,护卫站在外面伸手道了一声:“请!”便退了回去。
门开着,刘林缓缓走了进去。
这里是湖州王李阳的一间书房,书房中四壁均挂有名家的字画,屋内两面高大的书架上堆满了古文图籍、兵法经论。两把宝剑架在正对门的案上。
西面是一方书桌,桌上一个笔架、一方砚、一块栩栩如生的玉石猛狮镇纸,几卷书散落在桌上。桌边上刘林甚至还看到了,一颗捏碎的蜡丸。桌后的王爷正斜倚在那闭目养神,他的指间依然可以看见蜡丸的醉沫。
“参见王爷。”刘林躬身一揖道。
李阳睁开了眼睛,他也听见刘林进来了,便从桌后椅上起来,随手指着一旁的椅子让刘林坐下。刘林随着李阳入座之后,李阳便开口说话了:“昨天说的选美入宫的事,本王已经交给小楼去办了,她的心思细腻应该能够办好。你那对姐妹花,你准备什么时候迎娶入门啊?你可别辜负的她们。”
刘林心下盘算了,那昨夜派人听房的便定是这湖州王了,要不是自己够聪明,两个女孩够配合,现在估计湖州王也说不出这些话来。
刘林伸手摸了光滑的颌下,面有难色的说:“王爷,这个……现在属下还不能给她们稳定的生活,所以暂时还没有考虑。”
李阳将手中的一张皱巴巴写满小字的纸条在中间的茶几上一拍,少数的蜡粉被溅了起来,“还没考虑,她们可都是皇叔府上的人,生的又是要姿色有姿色,要才学有才学,长云别不知足啊。”
刘林不置可否,只是点头称是,李阳将几上的纸片又攥回手心,过了一会才开口道:“让你过来,是要让你参考一件大事。”
“王爷请吩咐。”
“今晨接到南都来报,皇兄两日前已经收到了大理府的八百里加急奏章。”湖州王说。
刘林惊的差点从椅子上滑落,这大理府知府王永已经可以确定是个叛变之臣,怎么还会给朝廷上奏章?
“长云,这大理府可是参了你一本。”李阳说。
“怎么会这样?”刘林惊问,其实刘林不入京而进湖州,本就有了这样的担忧。
“奏章倒没说你勾结蛮民,只是说你斩杀了县丞王吉、宣节校尉郑纵与捕头关谅,然后弃城而逃,现在南蛮茫部已经占据了县城,其它南蛮三部人马纷纷夺取了西阐、四冲等县,最后合围攻入大理府。南蛮族兵三万余,大理府军不敌已经撤向建昌府。南蛮族在大理建国,国号南诏,由四族土司奥木阿卜忍、德木阿泰、纳苏阿克里、左江四人轮掌执政。现在是奥木执常南蛮政军大事。”
“不,不可能,南蛮四部以金齿部最为强大,也不足四千族兵,四部人马拉到一起仅一万有余,怎么可能突然多出两万人马?”刘林毫不犹豫的问道。
“这个本王就不得而知了,你的两封奏折也送到了宫里,要不是本王岳丈大人,你这两封奏折就无法呈给皇兄。你奏中所提及大理府与府军总管合谋反叛,群臣还是比较关注。因为你是皇叔的徒儿,所以你的话在群臣中还是有一点可信度。在卿大人与门下省大臣、户部尚书袁培杰、尚书省大臣、刑部尚书阚禁等一批忠肝义胆的良臣劝谏下,皇兄才勉强没有降你的罪。你现在与王永、陆尚都是朝廷中半信半疑的人。朝中已经委了新任知府与府军总管去建昌府接管,如真是你奏折中的情况,这两名新任官员定是九死一生。那时候你就可以平反了。”李阳说着端起了几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
“王爷,属下并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待,只要王爷相信属下的忠心便足够了。”刘林回道。
“哈哈,这个我倒是相信。不过你也要做点准备,现在是万万不能离开湖州。朝中已经征集了静江、黔州、宜州等八府五万大军开赴大理镇压蛮民叛乱。”
刘林思索了片刻之后说:“王爷,以属下愚见朝中现在已经派兵征剿,我相信用不了多久,这大理府幕后的主角就要上场了。南蛮的三万大军中,定有大多数兵员就是大理府军,这南诏恐怕也不在南蛮的控制之中。就算加上蜀王的五万府军,想要撼动大唐西南江山,估计也难。到时候大军扫至,那些跳梁小丑都会灰飞烟灭。只是我担心的是,大理府与南蛮的背后支撑的人不仅仅是蜀王一人!”
“你说什么?”李阳反道比刘林刚才听到消息的时候更加吃惊。
“王爷,现在师父仍在天牢之中,只在他老人家在一天,以他威震大唐数十年的军功,恐怕没有人敢挑起大旗与朝廷对抗。如果师父不在的话,那诸如清君侧、除奸佞等都是他们反叛闹事的由头。不过,在西南乱起的时候,新帝是根本不敢动师父的,到时候建康、平江等沿江驻军再蜂起为师父不平,哪怕是被人唆使利用,这新帝的帝位就不稳了。”刘林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把自己的猜想说了出来。
李阳“哦”了一声,缓缓站起身来,走向了外面伸向池塘的平台。阳光照在人的身上已经没有春季时那种暖洋洋的感觉。
平台外站着的几名婢女见王爷走了出来,连忙在平台圆桌向阳的一面撑起了一把大伞,刘林随着李阳走进了大伞的阴凉之中。
*
第三集 第二十五章 湖州军西调(2)
更新时间:2009…2…17 20:39:39 本章字数:2540
在李阳的示意下,刘林也陪在石凳上坐了下来,随后婢女端上了两杯温度适宜的春茶。湖州王挥了挥手,几名婢女退了出去。
“柳群集现在手握重权,不知道会不会再让皇兄启用皇叔,皇叔要是能统领大军西进,那西南平定必是迟早的事了。”李阳当然希望建康王能够重掌兵权,不过他这种样法也太有点一厢情愿了。现在柳群集是怎么也不会傻瓜到去做这样的事,太子继位的一些情况,谁人敢保证建康王就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谁人又敢保证建康王重回军中后,还会不会把矛头指向南都?
“师父重回军中的可能性极小,他老人家要是回到军中,蜀王恐怕便会把南蛮四部抛出来当替死鬼了。”刘林轻声的叹道,他实在是想不出建康王重掌大军的理由,仅凭西南一隅之乱,根本没有可能。在柳群集与新帝的眼中,这建康王可比西南叛乱更值得慎重。
李阳听了刘林的话,这也是他敢想却不想说的,他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可他也不得不承认,只能无奈的说:“这次西征的将军是柳群集的原部下,统领八府五万大军,麾下各有将令,恐怕不能齐心。加上蜀王在关键时候会暗中助力于南蛮,这场仗我看胜算不大。那时候皇叔应该会被请出山了吧?”
刘林很为难,他不想再打击李阳,可他确实想到了一个问题。这湖州王在太子续位前,可是储君之位最强劲的竞争对于,湖州王李阳想登帝位自然想要除去太子,太子同样也会想法设法除掉湖州王。现在西南战乱暴发,太子或是柳群集要都是置大局于不顾的人,那极有可能让湖州王的三万府军去西南当炮灰。之后再一举平定西南,那时候西南平定,而湖州王元气大伤,那还不被太子握在掌心任意揉捏,他便可高枕无忧了。
“王爷,如若西南败绩,湖州军倒是极有可能会被令往西南。”刘林轻声的说着。
王爷站起身来,端着茶盏走到了近水平台的边缘,阳光直射在他的头顶,他眯着眼睛,注视着池塘里游动的红鲤鱼。
“他难道就不怕我会借西南战事扩充军备,增涨实力?”李阳将茶盏“卟嗵”一声扔入水中,翠绿的茶叶飘浮在水中,一小群鲤鱼追逐着那绿茶的毛尖儿欢快的嬉戏。可平台上的王爷心情却非常的凝重。
“肯定怕,皇上和柳太师都不愿意让湖州实力日盛,如果此次征西五万大军战败,他们便不会相信湖州军的三万军士能胜。”刘林小心的说着,轻啜一口杯中的茶水,口感极好,心下叹道,那么好的茶叶喂了鱼,可惜了。
李阳显得有点站立不安起来,目光死死的凝聚在池塘阳光下耀眼的水面上。看的李阳觉得眼中感觉一片蓝汪汪的,闭上了眼睛之后,仍然可以感觉到眼中残留着红蓝色的光晕。李阳一手扶着汉白玉石栏杆,一手遮在额头,挡着强烈的阳光。
“那你认为湖州军如果真的对南蛮军,甚至)是蜀王军,哪一方胜算大些。”李阳低声的问。
这叫刘林如何回答,他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只能现在双方的大致情况做出简单的推理。
“王爷如若西征大理蜀地,正是顺应天时,民心所向,这是一利。但天时不如地利,南蛮与大理府军熟悉当地山岳地貌,行军必要步步为营,如若贪功冒进,定会深陷敌阵而不能自拔。虽然王爷大军无地利之便,可好在人和。王爷虽然年少,可王爷的具有经天纬地之才,能够礼贤下士。王爷只要夺得一地,对当地乡绅百姓多加安抚,民心必会归依,民心之所向,是为人和。自古百姓均思安乐,南蛮与大理府军挑起事端,百姓必恨之入骨。王爷只要在这个时候进入大理,充分表出您的宽厚,并适当的抚恤百姓,便可以已人和之利攻其,战必胜。”刘林说完这些,李阳听着也能明白,刘林的想法出自于《孟子》,自负于文武全才的湖州王李阳也是读过。
“说到现在,你说的这些都是些虚的,打仗是要打实力的,计谋故然重要,可必要有实力作为基础。”李阳叹道,心里想着,刘林啊刘林,怎么你也是个一般的人物?
刘林似乎感觉到了李阳的不满,遂接着说道:“战场瞬息万变,刚才向王爷进言的只能算是纸上谈兵。具体该如何战才能胜,还是得在战时才能见分晓。”
刘林说这些话的时候很自信,他虽然前世读的不是军事学院,学的只是中文,不过对于中国古代数千年的著名战役了解并不少。这些秦汉之后的著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都是刘林活生生的教材,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刘林自信于自己,能够在战场之上起到一个重要幕僚应该起到的作用。
刘林的自信给湖州子李阳也增添了不少的信心,现在还拿不准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李阳接下来便没有再与刘林谈这些事。两人坐回大阳伞底下,李阳与刘林谈了一会诗文,又留刘林就在这大伞底下用了午餐。
午餐过后,李阳告诉刘林,自己其实也很少来池塘边上的这个书房,如果刘林喜欢,可以常在这间书房里看看书。书房中存放的典籍上从涵盖子先秦诸子百家到大楚及大唐的数百年间重要文献。刘林很乐意在这样一个古籍的海洋中放松身心,看书就是在前世也一直是他的最大的爱好。
饭后,李阳与刘林谈到如何充实发展湖州实力的时候,刘林给李阳提了几点自己的建议,除了大力发展农桑,商业贩运、手工业制造、甚至军垦之外。刘林还提到了为了强化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建立一所军官学堂。
李阳对刘林的这个军官学堂的提议很感兴趣,这可是个新鲜的东西,只听过私熟和京师的文院,历朝倒是没有以军官学堂的名称办过军事教育。
刘林将自己的想法简单的说了出来。
在湖州建立军官学堂,以湖州军基础军官为主要教育对象,不但要求军官善武,也要懂得军事谋略。正九品下怀化执戟长以上的军官必须经过军官学堂的培训合格后,才可以任职。这样便可有利于提升军队的指挥力量。另外刘林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为了保持军队的绝对忠心,仅仅把握住几个高级将领是不够的,李阳一旦成为军事学堂的名誉堂长,那么所有受训的学员都会成为他的学生,他完全可以通过遍及全军的师生关系扭带,进而加深与军队的联系。这一点也是李阳所赞许的。不过目前,这学堂还是办不起来,朝中的压力不可能允许湖州王在湖州兴办这样一座旨在增强湖州军战斗力的场所,现在也只能存在于口头的空想之中。
第三集 第二十五章 湖州军西调(3)
更新时间:2009…2…17 20:39:39 本章字数:3054
刘林在湖州王府日日无所事事,除了偶尔陪李阳聊聊湖州政务军务,便留在池塘边上的书房读读书。有时候他也会带着燕儿与双儿一起来这里。双儿总是在池塘边上尽情的玩耍,看他坐在岸边的石头上,把一双洁白玉足伸入水塘中,愉快的拍打出水火,真有点像个小孩子。看着她嬉戏的模样,刘林时常会想起身在花山村的惜然,也会想起西湖画舫上的相见时候的李沫。
而燕儿总是在刘林认真读书的时候,静静的站在他的身旁,给书房焚上一炉清香,为他的杯中添满热茶。刘林要写字的时候,她则机灵的已经给他研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