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濬心神一凛,他从孙权的话里听出了浓浓的恨意。一部分是对陆逊,更多的却是对那些为陆逊说情的人。很显然,太多的人为陆逊说情让孙权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进而转化为无法释放出来的愤怒。
潘濬沉思良久,躬身道:“大王,臣乃败军之将,岂能有什么高见。不过想劝大王,国事维艰,莫争一时之气,当君臣一心,忍辱负重,放眼将来,共渡难关罢了。”
孙权点了点头:“承明,江南事,尚可为乎?”
潘濬很严肃的点了点头。
“那我该如何做?”
“避其锋锐,委曲求全。养精蓄锐,与民休息。”
孙权的嘴角一颤,瘦削的脸颊不由自主的抽了两下。
。
。
。
第577章风雨飘摇
这些天,孙权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
避其锋锐,委曲求全。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打不过魏霸,你认输吧”的委婉说法,虽然有些刺耳,孙权也认了。毕竟事实摆在这里,陆逊和潘濬两人一起出手,都败在了魏霸手下,不管是魏霸太能打也好,陆逊犯了迷糊也罢,主力损失惨重,无力再战,这是事实。孙权认了。
可是,后面的“养精蓄锐,与民休息”的味道就复杂了。你可以当成是学勾践,卧薪尝胆,也可以理解成这是失败的原因:你赋敛太重,失去了民心,所以这才导致大败。
孙权对这个非常不能接受。
没错,我的赋敛是比较重,战争时期嘛,不多收点税怎么养兵,没兵怎么打仗?你们在临贺,一边要我施仁政,一边不是也在要兵要粮?我也想施仁政,可是形势不容许啊。等天下太平了,我自然会轻薄徭役,与民休息,可是现在根本不可能。
说到底,我不是失去了民心,我是失去了你们的心。你们一边要权利要富贵,一边却说得冠冕堂皇,仁义都在你们嘴里,**都是我干的。
孙权强压着怒火,才没有对潘濬恶语相向。毕竟潘濬两次被俘,心情本来就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投降魏霸,还坚持回到武昌来,的确不容易。话说得太难听了,会伤感情。
孙权很客气的送走了潘濬,让他好好休息,不要太难受。他还大度的说,如果他想回老家住两天,休养身心,他也非常赞同。南边虽然打得战火纷飞,临沅一带还比较克制,赵统和步骘在对阵,却没有交战,还算是太平。
潘濬听出了意思,再拜而退,回到府中,他就把大门一关,闭门思过,再也不出门,也不接受任何访客。在这种敏感时刻,他如果回临沅去,基本上和投降没什么两样。
其实潘濬有些敏感了,孙权现在真心没时间关注他。孙权的所有心神都在重开谈判的事情上。
双方的谈判其实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谈了,不过那时候谁也想不到会是这个结果,费祎也不敢相信魏霸会战胜陆逊,所以他的立足点是保住武陵,让陆岚从辰阳撤出来,同时保住交州商道,如果能割据郁林,那就再好不过了。
可是孙权对战胜魏霸信心满满,他考虑的是要不要彻底杀死魏霸,所以他一直在拖,一是在等陆逊的好消息,二是在等周胤的好消息。结果周胤消失在大山深处,如石沉大海,而陆逊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却没能取得一场期盼已久的胜利,反而迎来了一场惨败,一场谁也不敢相信的惨败。
在接到诸葛恪军报的那一瞬间,整个武昌城都屏住了呼吸。正在和张温扯淡的费祎当时就变了脸,如丧考妣。张温则喜笑颜开,要求休会,先听听前线的情况再谈。
他们都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事实上,当时预感到不对劲的只有孙权本人,其他人只知道前方有紧急军报传来,却不知道是谁写的,而孙权则从军报由诸葛恪执笔而不是陆逊执笔闻到了不祥的味道。
当孙权召见张温和费祎之后,整个形势顿时逆转了。费祎欣喜若狂,张温目瞪口呆。
谈判的形势也立刻变了个味道,孙权虽然还威胁要撕毁盟约,与蜀汉全面开战,可是双方都清楚,孙权已经没有这个实力了。接下来,最可能发生的是蜀汉三路进攻武昌,双方就整个荆州的归属决战。
如果不是诸葛亮的主力正在关中与曹魏对决,费祎不希望东州系的李严和孟达因此立功,并侵占原本要供应诸葛亮的物资,他大概会拂袖而去。尽管如此,费祎还是获得了极大的主动权,他不再急于恢复盟好,转而拖延时间,向孙权提出了非常过分的要求。
他要整个交州,并且重新分割荆州的江南部分,至少要恢复建安二十四年以前的格局,也就是以湘水为界,湘水以西归蜀汉,湘水以东归孙吴。
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太多,费祎只是一个使者,没这么大的权利,他只能说说而已,究竟怎么谈,还要诸葛亮来做决定。但是他可以等,而孙权却等不得。他们在等的每一天,魏霸都在向北推进。
得知陆逊撤退,魏霸立即命令靳东流率军跟进,一路兵不血刃的接收了零陵和桂阳,大军进入长沙郡内,陆逊在长沙郡治临湘(今长沙市)停了下来,不再后撤。靳东流也没有逼得太紧,就在涟水注入湘水的地方列营。靳东流的大营两面临水,扎得非常稳健,根本没有给陆逊一点可趁之机。事实上,这一路上靳东流都没给陆逊机会,陆逊几次想伏击他都没能得逞,只好作罢。
双方对峙,事态却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在不断的恶化。正如潘濬猜想的那样,魏霸这一次战胜陆逊,不仅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更将神将的威名传播到四方。桂阳、零陵郡内的蛮夷闻风而动,纷纷赶到临贺,向神将表示祝贺,并希望加入神将的麾下,驱逐孙吴。有人拍着胸脯说,只要神将你点个头,给一副印绶,一面战旗,我们自己就可以拉起一批人马。更有甚者,还没和魏霸联系上,就拉起了神将的大旗,号称自己是神将的部下,替天行道,吊民伐罪。
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混水摸鱼,举着神将的旗号打家劫舍的。
不管怎么说,江南是风起云涌,大有魏霸振臂一呼,江南就不复孙吴所有的态势。甚至连江北的江夏、庐江一带都开始搔动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要说孙权不着急,那是不现实的。
一时间,荆州风声鹤唳,所有的孙吴将领都进入了战备状态,四处灭火,尽一切可能的控制事态,以免这些蛮夷和蜀汉互相呼应,彻底支援孙吴在荆州的统治。与此同时,孙权紧急调动人马增援,重点是西陵,以防陈到、李严东下,孟达南下,与魏霸一起夹击武昌。
全军总动员,要消耗的粮草当然成倍增加,偏偏这时候孙权虽然对陆逊、潘濬的仁政嗤之以鼻,也不敢增加荆州百姓的赋税,以免以起更大的搔动,只能从江东调集粮草。这样一来,江东人牢搔满腹,大有不平则鸣之意,搞得孙权焦头烂额。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明知不能太软弱,也不得不对费祎做出了让步。是不是要分割荆州,我们再说,你先让魏霸停下来。他要是继续进兵,我们就没有谈的必要了,东吴只有决一死战。
费祎考虑了一下之后,同意了孙权的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临烝,见到了刚刚赶到的魏霸。
打败了陆逊之后,魏霸收获了大量的辎重,还有近万的俘虏。与此同时,大量的蛮夷从四面八方赶来,热情如火的要加入他的队伍。他没有大肆扩召,精挑细选了一万五千人,将大军总数增加到四万出头,靳东流领一万,留了五千人给廖立,他自领两万五千人。
经过临贺一战,原本习惯一哄而上的蛮子们知道了列阵而战的重要姓,心悦诚服的接受了魏霸的整编。魏霸一边行军,一边训练,把那些经历了大战,立了功的将士们提拔起来,担任大小军官,再由他们将自己的理念灌输到每一个士卒的头脑中去。经过一番努力,这只主要由蛮夷组建起来的大军表现出来的气势已经与通常印象中的蛮夷大不一样。
费祎看到的是一支军纪严明,训练吃苦的正规军,而不是那些散漫的蛮夷大军,相信就算再遇到同等规模的孙吴大军,他们也有一战之力。
费祎且喜且忧,见到魏霸的面之后,他有些不自然的笑道:“子玉,恭喜啊。”
“恭喜什么啊。”魏霸连忙从案后站了起来,抢步上前,深施一礼:“费君,你只看到我的风光,却看不到我的累。以前只觉得统兵数万很威风,现在我是知道了,这其中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几万人的吃喝拉撒睡,我都要艹心,一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就会出纰漏。想起来,丞相真是不易啊,十多万大军如臂使指,非常人所能及。”
费祎似笑非笑的打量着魏霸:“你真这么想?”
“那当然。”魏霸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对丞相的景仰有如大江之水,滔滔不绝啊。”
“都是统兵数万的一方重将了,还这么不正经。”费祎无奈的摇摇头,也不客气,自己找地方坐了下来,拍了拍酸胀的腿,说道:“子玉,你知道我这么急着赶来的目的吗?”
“大致猜到一点。”魏霸收起了笑容:“关中的形势不理想?”
“嗯。”费祎长叹一声,愁容满面。“上洛、潼关已经恶战多时,双方都消耗甚大。可是张郃、秦朗率领的主力却一直没有出现,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丞相的主力在陇山以东严阵以待,可是他能不能等到张郃,谁也说不清。”
“要我增援吗?”
“丞相还不知道你打赢了,所以我还不清楚他的意思。不过从我个人的分析来看,如果你能率军北上,威胁洛阳,并进而进军洛阳,一定能减轻丞相的压力。”费祎直视着魏霸的眼睛:“子玉,你这次大捷,让丞相当初的战略设想又有了实现的可能。这可是大好机会,千万不能放过啊。”
魏霸拍拍胸脯,大声说道:“只要丞相一纸令到,我立刻率军北上,与丞相夹击曹魏,恢复中原。”
。
。
。
第578章牵一发而动全身
诸葛亮站在山坡上,看着北方灰蒙蒙的天空,平静的脸色却遮掩不住眉眼中的焦虑。
张郃已经失踪了一个月,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斥候虽然派出了三百里,可是对于广阔的草原来说,三百里依然不足以让人安睡。
面对这种情况,诸葛亮只能等待。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等到张郃,会不会因此贻误战机,可是他只能等。
除了关中的战事悬而不决让人担心之外,诸葛亮更担心交州的战事。魏霸如果战败,接下来孙权肯定会对益州进行报复,至少会讹诈蜀汉。如果魏霸战死在交州,那损失就难以估量。虽说魏霸狡猾,不会死战到底,可是战场之上,谁又能保证自己万无一失?更何况魏霸勇武,经常身先士卒,冲杀在最前线,万一有点闪失,后量不堪设想。
诸葛亮有些后悔,应该早点做出姿态,逼孙权就范,而不是让魏霸独自面对孙权的压力。现在的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李严大张旗鼓的声援魏霸,虽然大军没有出峡,却名正言顺的获得了用兵的权利。谁也不能保证,如果荆州的形势继续恶化,李严不会借此机会出兵。
诸葛亮虽然人在关中,可是成都发生的一切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他甚至知道李邈面见李严时说了些什么。可是他却挡不住李严的行动。到目前为止,李严所做的一切都没有超出他的权限范围,虽然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跨出那一步。
只是魏霸,诸葛亮不担心,只是李严,诸葛亮也不担心,可是这两人搅到一起,他不得不提高警惕。
更何况后面隐隐约约的还有皇帝陛下的影子。
这件事上,刘禅明显是支持魏霸的,虽然他什么也没做,真正出面支持魏霸的只是皇太后和皇后。对刘禅的举动,诸葛亮既欣慰,又觉得有些好笑。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打断了诸葛亮的沉思。诸葛亮转过头,看向急驰而来的骑士。骑士翻身下马,双手奉上一份军报。霍弋接了过来,只是看了一眼,就向坡上飞奔过来。
诸葛亮有些诧异,霍弋姓格稳重,很少有这么失态的时候。
“丞相,捷报,交州捷报。”霍弋还没有奔到诸葛亮的面前,就忍不住叫了起来。诸葛亮心里咯噔一下,顿时紧张起来,可是随即他又会过意来,不禁哑然失笑。既然霍弋说是捷报,那还有什么好紧张的呢。
片刻之间,霍弋奔到诸葛亮面前,将三道朱砂的军报递上。诸葛亮的手有些颤抖,他接过军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查看了封泥,确定军报没有被拆过的痕迹,这才打开了军报。
他只看了一眼,就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眼神也跟着亮了起来。他笑了一声:“绍先,召集众将议事,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
霍弋难得的笑了,问道:“是魏子玉守住了临贺?”
看着霍弋的紧张眼神,诸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