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还练什么武。”夏侯夫人嗔道:“你真要练武,先听你姊姊说说子玉阿兄是怎么练武的,他只用了两年时间,就练出了一身的好武艺,你以为是天下掉下来的?那是他每天一个时辰,风雨无阻的练出来的。就你这样天天睡到自然醒的小懒鬼,还想练出一身好武技?”
张星彩翻了个白眼,撅着嘴,小声的嘟囔道:“我武技不好,是关姊姊不肯传我绝招好不好?她就是怕我超过她,所以不肯用心教我,要不然,我早就成高手了。”
“去去去。”夏侯夫人又好气又好笑,把张星彩轰了出去,这才转头对夏侯徽说道:“子玉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迎回孙夫人,就是因为陛下思念孙夫人?”
夏侯徽点了点头。
“他之前和丞相商量过吗?”
“没有。”夏侯徽摇摇头,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丞相派他入五溪,却不肯给一点支援,很明显是想利用五溪的战事削弱我们诸家。只是他没想到子玉居然真的打赢了,而且取得了这么大的战绩。此刻他大概会后悔养虎为患,尾大不掉。如果我猜得不错,接下来子玉更不可能得到他的支援,要想在武陵站稳脚跟,除了依靠陛下和皇后,还有其他选择吗?”
夏侯夫人眼神微缩,沉吟半晌:“你确定这不是丞相的欲擒故纵?没有丞相的支援,子玉在武陵坚持不了太久。”
夏侯徽微微一笑:“姑姑,到现在,你还对子玉没有信心吗?持重是必要的,可是如果想万无一失,只怕会错失良机。关家已经抢了先,关兴做了表兄的上官,姑姑就一点触动也没有?”
夏侯夫人轻叹一声:“继先已经和我抱怨过好几次,我岂能一点触动也没有。可是你要清楚,丞相的手段可不是一般的高明啊。关家没有选择,张家却还没到那一步。媛容,不是我胆小,实在是丞相的势力太大,一步踏错,可就没法回头了。”
夏侯徽想了想,躬身一拜:“姑姑,你的担心,我可以理解,不过,我希望姑姑对子玉有点信心,也给张家多一个选择。姑姑不要忘了,丞相年近半百,身体曰见衰弱,他一旦弃世,丞相之位必然是马谡的,此人薄情寡义,犹过丞相,对张家可是一点好感也无。丞相虽以荆襄人为根基,可他毕竟不是荆襄人,还需要其他人制衡,一旦马谡当政,恐怕除了荆襄人之外,朝堂上再难看到其他人。”
她顿了顿,又说道:“姑姑,皇后至今无子,你就不担心这皇后之位花落别家吗?”
夏侯夫人眼神一紧,半晌无语。
第511章风向变了(加更,求月票)
圣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过那是对男人的要求,对女人来说,天下太大,国也太空,唯有家与身是最现实的。作为家中的主妇,要为家族做考虑,做为家主的女人,要为自己的位置费心思。至于国与天下,那还是由男人去艹心吧。
夏侯夫人最艹心的事就是三个儿女,就是张家的前程富贵。
经过诸葛亮多年的整治,荆襄系在蜀汉朝堂上已经是当仁不让的最大利益集团,其他人基本都靠边站。元从系早就没落了,东州系也被打击得抬不起头来,巴蜀系也看不到什么出头的希望,要想保住富贵,就只能依附荆襄系。
夏侯夫人就是这么做的,在关家、马家在暗中支持魏霸的时候,她一直保持不动,就是不想激怒诸葛亮。她非常清楚诸葛亮的手段,与诸葛亮做对绝不是明智的选择。与关家不同,张家在宫里有张皇后,荣宠不衰,没有必要像关家一样搏命。
可是,夏侯徽的几句话戳中了她的要害。丞相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很难说还能活几年,马谡最有可能接替丞相之位,与诸葛亮依靠荆襄系,本人不是荆襄系的情况不同,马谡是荆襄系的名门大族,他领导荆襄系名正言顺,没有任何人能够挑战他的地位,他也不需要拉拢其他人来做陪衬。张家对于诸葛亮的作用在马谡身上没有任何意义。马谡和张家也没有任何来往,就是明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皇后无子。一旦马谡当政,他完全有可能利用这个理由废黜皇后,重立一个荆襄系的女子为后,到了那时候,张家还有什么依靠可言?
皇帝刘禅?还是算了吧,那货就是个傀儡,何况他和皇后也没什么感情可言。
上一次拒绝夏侯徽,是因为任何人都看不出魏霸有成功的希望,五溪明显就是一个陷阱。现在魏霸大获成功,有望割据武陵,父子兄弟都成了手握重兵的重将,她再拒绝夏侯徽,是不是太过保守了?正如夏侯徽所说,什么事都不可能万无一失,要想一点风险也没有,只会失去机会。魏风即将成亲,习家的女儿将入主魏家,关凤又将嫁给魏霸做正妻,夏侯徽又有孕在身,在魏家的独特地位很快就会一去不复返,此时再拒绝夏侯徽,以后也许就没机会了。
“媛容,你有信心?”
“我当然有信心。”夏侯徽莞尔一笑:“我对他的信心,超过任何一个人。”
……
“什么?”刘禅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敏捷跳了起来,两只不大的眼睛瞪得溜圆,圆脸上的每一块肉都在晃动。“你是说……阿母有可能会来成都?”
“是呢,是呢。”张皇后笑着将刘禅按了回去,把事情的经过大致说了一遍。“就算是阿母要来成都,你也不要这么激动吧,更何况现在还没有定论,魏侍中虽然提出了要求,孙权却还没有最后答应,有些变数也是说不准的。”
“哦。”刘禅眨了眨眼睛,似乎意识到了其中的难处,却依然兴奋不已。他转了转眼睛:“要不……朕给魏霸下一道密旨,如果孙权不同意,就把潘濬那些人全杀了。”
“依我看,只要丞相不反对,就算陛下不下密旨,魏侍中也会这么做。”张皇后笑道:“为了逼陆逊答应这个条件,魏侍中冒险出击辰阳,一把火烧掉了陆逊的所有存粮,这才逼得陆逊、潘濬走投无路,答应向孙权请示呢。”
“嘻嘻,魏霸是个忠臣,朕喜欢他。”刘禅手舞足蹈的说道:“这么多人,就他还记得朕的心思。”
“魏侍中是忠臣,可是忠臣也难做呢。”
“这话怎么说,谁想对他不利?”刘禅一惊,压低了声音:“是不是丞相?”
张皇后瞋了他一眼:“你就这么想丞相的?”
刘禅嘿嘿干笑了两声,没有再说什么。他非常清楚张家和诸葛亮的关系,在张皇后面前说丞相不好并不合适。见刘禅这副神情,张皇后立刻知道自己说错了,连忙解释道:“陛下,你有没有想过,阿母如果来了成都,她住在哪里?”
“当然住在宫里。”刘禅不以为然的说道:“朕要给她安排最好的宫殿,让她和朕呆在一起。”
“那太后怎么办?”
“太……太后?”刘禅这才想起宫里已经有一个太后了。他为难的挠了挠头:“这事……还真有些难办,太后……应该不会反对吧。”
“太后会不会反对,臣妾岂能知道,这要陛下去问太后才行。”张皇后笑道:“不过,太后知道陛下与阿母的情意,想必不会太过阻挠。只是陛下也要体谅一下太后的难处,要先行安排才好。”
“嗯,皇后你说得对,这件事,还真得好好筹备一下。”刘禅深以为然,兴奋的与张皇后讨论起来。说实话,他虽然有热情,却没多少手段,张皇后同样如此,好在夏侯徽之前给她拟好了方案,现在拿出来一说,刘禅顿时对张皇后高看了几眼。
在夏侯徽的遥控下,刘禅着意亲近吴太后,找了个机会,把这件事对吴太后说了。宫里本来就没什么利益可争,皇帝陛下又难得这么认真的来商量,吴太后也没为难他就松了口。一见吴太后点头,刘禅非常高兴,又陪着吴太后亲亲热热的说了一阵子话,把吴太后逗得合不拢嘴,连带着看张皇后都多了几分欢喜。
搞定了宫里的事,刘禅一门心思就等着诸葛丞相来请旨。他可不敢主动去问诸葛亮,在相父面前,他连呲个牙都不敢,只能耐心的等着。
然而刘禅虽然没有主动问诸葛亮,可是他想要的结果却通过董允的嘴传到了诸葛亮的耳中。听完董允的转述,诸葛亮沉默不语,脸色却非常平静,非常得董允有些不安,不知道是不是说得迟了,丞相已经通过其他渠道知道了这个消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就失职了。
会是谁呢?向朗,还是郭攸之?
“威公,你觉得如何?”没等董允猜出答案,诸葛亮打破了沉默,率先向长史杨仪发问。
杨仪连忙欠身致意:“丞相,愚以为不妥。”
“说说你的理由。”诸葛亮摆摆手,示意杨仪放松一些。马谡去了关中以后,杨仪重新任丞相长史,有了上一次的经历,杨仪现在谨慎了许多,这件事又牵涉到魏霸父子,他不得不加倍小心,以免被诸葛亮认为是公报私仇,以私碍公。一有顾虑,难免有些拘谨,这份拘谨落在诸葛亮的眼里,却是姓格收敛的象征。是以诸葛亮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严厉,反而让杨仪放松一些。
“喏。”杨仪感激的看看诸葛亮:“丞相,愚以为,这次战事,孙权损失惨重,已经无法对我们产生威胁,教训他的目的已经达到,正是进行安抚的时候。这时候逼孙权送回孙夫人,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不管是孙权现在就拒绝,不是迫于形势,暂且接受,将来再图报复,对我们来说都不是好事。冤家宜解不宜结,我们的敌人是魏国,这时候和孙权结仇,实在不怎么理智。”
诸葛亮微微颌首,鼓励的看着杨仪。杨仪心中一热,又接着说道:“且魏霸此举,亦有用心不良之处。他这是在讨好一部分人,企图拉拢他们……”
杨仪一开口,就发现诸葛亮的嘴角有一丝不以为然的笑意,连忙讪讪的收住了话头。
“你说的没错。”诸葛亮收起了笑容,淡淡的说道:“魏霸的确有些借这件事拉拢冯进、张威那些人,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从在房陵时与潘濬发生冲突时,我就看出了这个苗头,现在不过是变本加利罢了。可是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冯进、张威等人会支持他?他们以前可没什么来往。”
杨仪皱起了眉头。
“因为你们一直觉得他们是武人,不肯降尊纡贵,看不起他们。”诸葛亮变得严厉起来,“都是荆襄人,却不能同舟共济,现在被魏霸钻了空子,与其说是魏霸的高明,不如说是我们的失策。威公,你觉得我说得对不对?”
“丞相所言甚是。”杨仪本能的回答道。
诸葛亮追问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是强行打压魏霸,还是与冯进、张南等人搞好关系,把他们争取过来?”
杨仪愕然的看着诸葛亮,对诸葛亮说出这些话,他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主动和那些武人搞好关系?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以前可是武人主动套近乎,他们都不愿意搭理。谁在压制这些武人?说到底,还不是丞相你吗,怎么现在突然掉了个?
“你们不要忘了,魏霸也是荆襄人,他和伟度(胡济)、龚袭(董厥)还是同乡。古有蔺相如以国事为重,对武人廉颇多有忍让,这才能文武共济。如今我们欲以一州之地兴复汉业,是不是也应该放开胸怀,求同存异?如果连同是荆襄人的魏家父子都不能容忍,又谈什么与吴人联盟,难道孙权君臣比魏家父子更近吗?”
杨仪目瞪口呆,他看看蒋琬,却发现蒋琬无动于衷,仿佛早有预料一般。他不由得暗自悔恨,早知如此,应该事先和蒋琬通个气,现在就不会这么被动了。丞相这不会是故意让我难堪,要再次罢免我,让蒋琬做长史吧?
董允眉头微锁,眼神中闪过一丝惶恐和疑虑。
第512章捉襟见肘
建兴七年冬十二月,镇北大将军魏延回京述职,丞相长史杨仪率领一帮官员,到城北的送客观迎接。
杨仪非常郁闷,他和魏延一向不对路,他是襄阳大族,而魏延不过是义阳的一个小豪强,两人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上,他有足够的资本俯视魏延。只可惜,他的仕途一直不如魏延顺利。当他还跟着诸葛亮苦熬的时候,魏延已经深受刘备信任,担任了汉中太守。好容易等诸葛亮主政了,借着丞相府的威势,他勉强和魏延并肩了,魏延那个最不成器的儿子魏霸却异军突起,关中一战,诸葛亮主力惨败陇右,魏延却守住了关中,成了镇守一方的镇北大将军,以至于现在魏延回京,他这个丞相长史还要挤出一脸的笑容来迎接。
其实杨仪更想给魏延一个下马威,只是他不敢。诸葛丞相的态度出人意料的大转变,让他一时摸不清头脑,不敢贸然生事。惹怒了魏延是小事,惹怒了丞相却是大事。
虽然惹怒了魏延似乎也不是什么小事。
杨仪之所以站在这里,是因为蒋琬的一番话。那次会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