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国,一个在未来的大时代变革中,可以保持一块风平之地,专心埋头干自己的事业。
现在有袁世凯这个强人在那撑点着中央的门面,所以中国不会生军阀混战,可再过几年军阀混战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军事权力基础的张謇只得在各派军阀的夹缝中求生存。军阀不过利用他的所谓“模范县”来装点门面罢了,所以他们才会忍着他。
但是自己呢?
未来陇海铁路涉及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所涉及的地方军阀何止一家,自己又岂能同他们每个人都打点好关系,使得他们像江苏省历任督军、省长一样从多方面为张謇撑腰和提供方便。
这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张謇至少还创造税收,而自己压根就没想过缴税,至于那个“三年免税,五年不增”,实际上自己就是打定主意等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局面一成,自己便不再交一分钱的税,以便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建设陇海铁路沿线工业带上,而不是把钱交给军阀,让他们去自相残杀。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这头肥羊自然不为军阀所喜,别说撑腰,不找自己的麻烦就算不错了,这也为什么自己看重未来陇海铁路警察的原因,他们训练用的是从美国进口的转轮枪,一公里十二名铁路警察,在乱世之中,枪杆子才是看家护院的根本。
与张謇所创的南通自治的特点是重建设,轻控制;重德治,轻强制;重经济文化,轻政治军事,而反观自己呢?
自己在连云港推行的却完全不同。
“重建设,强控制,重德治,强强制”
这就决定了自己同张謇本质上的不同,自己可以学他,但若是真亦步亦趋的学了,怕会死无葬身之地了。
“团体”
心下思索着,李子诚的脑海中闪过两字。
直到这时,李子诚突然意识到张謇的南通自治中最大的不足,或者说为什么他需要在夹缝中生存,原因非常简单。
“窃謇抱村落主义,经营地方自治,如实业、教育、水利、交通、慈善、公益诸端,始生于謇兄弟一二人,后由各朋好之赞助,次第兴办,粗具规模,事未有成……”
张謇的话里表露的意思非常清楚,他的南通自治,根本就是他以一人之力,创办的地方理想试验,受益者虽感激其,南通自治既是“个人之治”,一切均在张謇的计划和推动下进行,南通民众“乏自动”也就势所难免。
事实上,这几天的考察,自己能够看出不仅南通民众“乏自动”,南通的自治事业亦无多少外人参与。在南通自治的进程中,既未受过强大的西学舆论的洗礼和冲击,也无大批沐浴过欧风美雨的西化知识分子或在上海滩闯荡过的洋务派实业人士的加盟。而且张謇尤其不允许外地人在南通办实业“谋利”,并凭借权势排斥一切挑战者,使南通的一切均在相对封闭、垄断的环境下进行。
这意味着南通自治无论是从内部或是外部,他们从来未形成一个真正的利益团体,没有一个利益团体,只有一个个受益个人,受益个人显然没有维持利益的能力,南通的一切都是以大生为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相比之下,自己从一开始,便试图借助外部力量,利用优惠投资政策,从而加连云港以及未来陇海路沿线的展,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完全可以建立一个以“**”为中心的利益团体。
“**公司于铁路沿线一家独大,势必为袁世凯所警,若想打消其念头,不妨自示其弱,把铁路沿线管理权交出去。”
“像上海租界一样,建类似的租地人会议,让那些租地人参与铁路沿线用地管理,这样便等于让**拱手交出附属地,想来如此也可打消一些人的疑惑”
“交出附属地”
心下沉吟片刻,实际上从离开南通之后的三天,自己一直在考虑着这件事。
仿效租界把租地人引入铁路用地的管理,到也不是未偿不可,只是如果冒然成立这个所谓的“租地人会议”会不会为给自己徒生制肘,这个问题自己不能不去考虑。
而成立这个租地人会议的益处,就是把铁路用地纳入到地方自治的范围,这样至少避免了袁世凯把注意力盯到自己的身上,袁世凯为什么警惕,不就是怕自己把横亘于中国东西,分割中国南北的陇海铁路变成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吗?可诺是将一个个车站通过这种“租地人会议”进行自我分割,那么自然可以打消袁世凯对自己的顾虑,如此一来,自己才能放开手脚大干一番。
可这个租地人会议管理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掣肘,却又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怎么样才能两全其美呢?”
沉吟着李子诚脑海反复浮现那两个字。
团体,一个用利益甚至理念构成的一个团体,如果形成这个团体的话,而这个团体又愿意维持自己的利益,那么一切问题就再简单不过了,租地人会议完全可演变成这个团体维持自身利益的一个工具,而自己呢?
“要操纵这个团体”
心下思索的同时,李子诚的脑海中对未来铁路用地的管理机构的思索,完全转变成对“团体”的思索。
一个团体需要什么?
需要一个共同的信念,但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信念呢?
心下的瞬间冒出的念头,只让李子诚整个人为之一惊,以至于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决定,自己是想……
“无论如何,自己都要一路走下去,只有如此,才能……”
在心下说服自己的时候,惊讶于自身变化的李子诚却有些恍惚的离开了自己的包厢,不行,自己得先冷静下来再说。
对,别在这胡思乱想了,去,对去和他们聊聊
脑海中顿时浮现出自己从南通带来的一百多名年青人,这是张謇送给自己的礼物,一批来自南通十几所学校的毕业生,他们之中有的出自法政讲习所,而更多的却是出自南通师范,教育,教育从来都是张謇从事公共服务事业的中心。
“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大学会其归”
或许这才是自己此行最大的收获,也是张謇身上唯一适合连云港仿效的之处,教育,连云港未来要想展,必须要依靠教育。
“董事长,你这是……”
见董事长从包厢内走了出来,一直坐在走道小椅上的张文政连忙站起身。
“走,去刘子云他们那里看看”
原本自己准备给他们买卧铺车票,可是他们坚持要坐硬坐。
“我们是来实习的,而不是来享福的”
这是在车站时刘子云对自己说的话,刘子云是张謇挚友刘厚生之子,出自南通政法讲习所,只办了三届的讲习所,是为培养南通自治人才特意开设,而不论是刘子云或是其它的一百零六人,都是从南通去连云港站实习,实习期是五年,五年以后,他们还是要回南通,而在这五年中,他们则帮助自己建立“陇海线沿线自治”的基础。
“无论如何,自己都欠张翁一个大人情啊”
心下思索着,人已经走出了卧铺车厢,走到了硬座车厢,此时车厢内只传出一阵阵只属于年青人的笑声,听着那笑声,李子诚忍不住笑了出来,自己和他们年龄相仿,和他们在一起时,反倒会轻松一些,
在将推开门的时候,只听着车厢里传出一句话来。
“启仁兄,你们都是去考德华大学的?”
“正是”
德华大学?那是什么学校?李子诚一愣,自己只听过清华,什么时候冒出了一个德华?听那口气,这车厢里似乎有不少人是去报考德华大学的。
难不成是这个时代的名牌大学?。
第104章 列车浮想(拜大年!)
第1o4章列车浮想(拜大年!第一更)
踏进车厢后,看着车厢内那一张张年青的、十**岁、二十二三岁的面孔,李子诚一笑,看着他们就想到了曾经的自己,当年自己不也和他们一样,恍惚间,似乎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回到在大学时和朋友们在暑假出游的一幕幕。
这一间车厢坐在几乎都是年青人,不过却径谓分明的分出了类别人,想要识别他们很简单,南通来的那些年青人都是穿着青一色的灰色西装,这是张謇为他们准备的“毕业服”,而另外还有几十名年青人穿的却是有西装、有日式的学生装,当然更多的是各色长袍。
正同孙凌聊着天的刘子云一抬头,便看到走进车厢的李子诚。
“李先生”
他连忙站起身,神情显得非常恭敬。
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大都为能去连云港实习而满心欢喜,全无一丝怨意,即便是公司不开给他们一分钱,他们也愿意去连云港实习,很大程度就是因为眼前的这个人,若是说现在在中国,有那个年青人不知道“一纸专利得亿万”的李子诚,怕他还真不知道从那个山沟里出来的,可作为对于刘子云和身边的同学来说,到不是因为他的资产,而是出于对他的景仰。
他是当今中国科技第一人而且富可敌国
仅此一条,就足够这些初出茅庐的年青人对他充满敬意。
原本正同刘子云聊着的孙凌,听着那句“李先生”,顿时意识到来到车厢里的这个人是谁,刘子云已经提到过,他们是到连云港实习,**公司、李子诚之类的早已随着报纸为人共知,于是连忙站起来的他看着眼前这甚至比自己还年青的“李先生”,根本就不敢相信,他就是那位“李先生”。
“我不说过嘛,以后叫我子诚,子云,你我年岁相仿叫先生,于理不合”
“合得,合得,李先生,就冲你那才学,就当得起先生之名而且还是中国之大先生”
不待刘子云回话,孙凌倒是抢着嚷了起来,有些激动的他,说话时甚至有些语无伦次的感觉。
听着这句话,李子诚这才注意到站在刘子云旁边的青年,这个人面色黝黑,浓眉大眼,眉宇间带着些许刚强之意的青年。
“这位是?”
“李先生,在下姓孙,单名凌,江苏南京人。”
听着这声音有些耳熟,显然就是刚才和刘子云说话那人,李子诚连忙笑笑。
“李子诚,你是要考德华大学?”
“咦?”
微微一惊,孙凌惊看着李先生,他也知道德华?
“适才无意间听你们提到德华大学,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这德华大学是什么学校”
已经做下来的李子诚倒是全无隐瞒之意,环视车厢里都挤在这一片的青年,看着那十几位衣色各异的青年,难不成他们都是去报考德华大学?
“你们都是去报考德华大学?”
现在可是十月份。
“先生,我们都是在火车上碰到的,听说这节车厢里坐的都是年青学生,便过来了……”
孙凌先解释一番,然后才点头说道。
“我们这二十七人都是去青岛报考德华大学”
青岛,德华大学?没听说过啊。
在这个时代能让几十个人不远千里去报考的大学肯定是的名牌大学,若是名牌大学的话,后来怎么会没有这所大学的音信了。
德华、德华,德国、中华,难不成,这是一所德国人办的学校?
“先生,您久在国外或许不知,这德华大学,虽于青岛,可也算是亚洲第一等工科高等学校”
在提起德华大学时,孙凌的语中尽是景仰之意,面上更是带着一丝神往。
“哦?”
听孙凌这么说,倒是让李子诚一惊。
亚洲第一等工科高等学校?这未免也太夸张了吧旁的不说,就是日本人听着这话也不一定乐意吧。
周围挤着的人中有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可不是嘛,这不是有人说话,学工科,官派生去德国,一等生去德华,二等生去日本”
好嘛就差整出顺口溜了。
“先生,你刚刚回国,许是不知德华之名,德华大学为中德合办之大大学,德国当局对工艺科尤其重视,工科教学现在更是甚至成为德华大学的主要特色。而且与国内大学不同,青岛德占当局办学所聘请教授皆为德国一流教授、学者,其中有不乏著名的德国科学家应聘前来执教。”
孙凌连忙解释了起来。
“对,像那个康拉德?克诺普,那可是全世界知名的数学家”
“对,还有……”
接连二连三的这些学生道出一个个李子诚不甚熟悉的名字,但看着他们提起这些名字时的景仰之色,任谁都能猜出来,这些人无不是知名学者、教授。
这、这可能吗?
在中国什么时候有这么所大学?如果有的话,为什么后来德华大学消失了?如果没消失的话,李子诚完全可以想象,在百年之后,在青岛应该还有一座德华大学才对,这可是亚洲第一等的工科学校。
当李子诚在心底冒出这个疑问的时候,却听到孙凌又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