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化工大唐- 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这点。张说不会有任何怀疑。道:“大帅有此仁心。功德无量!大帅。还在还有一件事。是非做不可了!就是进入逻些城一事。得赶紧办!”

    逻些城是吐蕃地都城。进入逻些城意味着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唐军的入城仪式应该搞得隆重、庄严。同时。还得亮出堂堂之阵。震慑那些不死心的顽固势力。要他们知道唐军的军威。

    郭虔明白张说的意思。很是兴奋的道:“来。我们大家来合计合计。派哪些军队去逻些城。”

    十万唐军离开石堡城。挺进吐蕃腹地。到现在。歼敌近三十万。只要是上过战场地唐军。都有斩杀。唯一个没有斩杀过敌人的。恐怕只有王忠嗣了。没办法的事情。他年纪太小。谁也不敢把他派上战场去厮杀。是以每有战斗。王忠嗣只有老老实实看着的份。

    十万唐军都有功劳。也不能把他们全部派去。一是这种做法不可能。二是还有更多的事情在等着他们去做。只能选出功劳大的军队去逻些城。

    “大帅。你说吧!”众将看着郭虔。

    郭虔略一沉思。道:“以我看。我们这次征战。若数战功。有两支军队的功劳最大。一是程晓天率领有先头部队。席卷大非川千里之地。如入无人之境。为后续部队的到来创造了条件。他们再战多玛城下。以五千轻骑兵对付吐蕃数万之众。杀戮过当。更是让吐蕃地禁军丧失战力。这功劳大家都看在眼里。是实实在在的。”

    “大帅英明!”众将对程晓天所部的战绩很是清楚。没有异议。

    郭虔微一点头。接着道:“这第二嘛。就要数炮兵了!步兵也好。骑兵也好。都有马匹。进军轻松得多。唯有炮兵。有马也不能用。硬是用他们的肩头把火炮抬到多玛城下。他们的肩膀。他们的脚板血肉模糊。没有人叫苦。没有人退缩。光是这气魄就足以自豪!郭某打了一辈子的仗。还没有见过如此硬气的军队!”

    想起当日在多玛看见炮兵时地情景。众将眼里不由得湿润了。

    “日落城一战。炮兵粉碎了吐蕃封山的企图。为大军开进立下了大功!多玛城下一战。火炮发威。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逻些城的北大门!从多玛到这里。依然有不少险关要隘。也是给炮兵夷为平地。可以这么说。若是没有炮兵。我们不可能到达这里!”郭虔很是激动的道:“昨天一战。炮兵夺下墀德祖赞的金盔。趁机用计。瓦解了吐蕃军队的斗志。才有后来的大胜!昨天夜间。又是炮兵轰开了吐蕃的营寨。才有吐蕃军队地全军覆没!活捉墀德祖赞。活捉大论。接回公主。这功劳就更不用说了。”

    这都是炮兵实实在在的功劳。众将也没有话说。无不是赞同。

    郭虔最后道:“也许炮兵斩首数量没有你们多。但是。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关系全局的大事。没有炮兵。我们叩不开吐蕃的险关要隘。我们不可能到达这里;没有炮兵。我们不可能轰开吐蕃的营寨。更不可能有如此大胜!依我之见。炮兵才是这次征战的最大功臣。正是因为我们有了能征善战的炮兵。我们才取得巨大地成功!”

    单纯论斩杀数量。首推程晓天和费俊行地骑兵和重装步兵了。尤其是重装步兵。简直就是可怕的绞肉机。哪里有他们。哪里就有不计其数地碎肉。

    若论对全局的重要性。对整个大军的帮助。非炮兵莫属了!炮兵是无可替代的!

    郭虔说得没错。若是没有炮兵。唐军不可能取得如此大胜!这一切。都是因为火炮。都是因为陈晚荣。改变了先辈们拿青藏高原的险要地势没办法的局面。

    炮兵不仅完成了攻克吐蕃坚城的使命。还有日落城之战。多玛之战。瓦解吐蕃斗志军心。活捉赞普的大功不说。更有组建奴隶军队。首倡废奴之事。赢得奴隶真心拥戴。这给唐军以莫大的帮助。

    “大帅英明。我等心服!首功。非炮兵莫属!”众将深知炮兵对于他们的重要性。

    陈晚荣。哥舒翰。王少华。还有王忠嗣。他们这些和炮兵息息相关的人物。不由得眼眶湿润了。还有什么比让同僚认可与推戴更让人激动的呢?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六七 无边的欢腾,无尽的喜悦

    晨曦初上,唐军大营打开,一队队唐军秩序井然的开出了大营,奔赴各处。他们的使命只有一个,最大限度的略地,尽可能控制最多的险关要隘。

    现在,吐蕃军队已经不复存在了,正是扩大战果的良机。昨天之所以没有派兵去做这事,是因为打了一天一夜,将士们都乏了,需要歇息。经过一晚上的歇息,虽然不能尽复,也差不多了,毕竟现在没有吐蕃军队能够威胁得到唐军。

    郭虔把唐军分成几十队,每队两千人,要他们奔赴各处。此举,唐军好象豆子一般撒向吐蕃各处,给他们占领的吐蕃土地不计其数,这为后来的治理,为后来吐蕃的彻底灭亡做好了准备。

    唐军的使命不仅仅在于占领土地,控制要隘,还在于要宣扬唐朝的新政,要他们帮助唐朝官员废除奴隶,弹压反抗者。

    可以这样说,大战已经不可能有了,但是,唐军的使命还没有结束,因为唐朝刚刚到来,还没有立足。有了军队的帮助,新政的推行就快多了,只要唐军一到,把唐朝的新政一宣扬,奴隶们轰然响应,在唐军的安排下,开始分配奴隶主的财产。

    奴隶主要是敢于反抗,立即就会给镇压。这种奴隶主有,却不多,只有极少数人宁愿要财不要命,更多的却是选择了配合。因为他们妄想着“先忍着。等唐军走了之后,再弄回来!”

    想法是不错。只是这些奴隶主没有想到一点,那就是唐军地行动远非他们所能预料,不仅把他们的财产给分了,还从奴隶中挑选那些身强力壮。信得过地人进入军队,发给他们武器,对他们进行训练。

    吐蕃实在是太穷了,要想在这里长驻十万大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养不起。只有把这些忠诚可靠,年富力强的奴隶召集起来,武装起来。由他们帮着唐军维持秩序,才能有稳定可言。

    奴隶一下子有了自由。有了财产,有了生活的希望,对唐军地感激非笔墨所能形容,无不是真诚拥戴唐军,死心塌地的跟定了唐军。/*唐军要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新政推广起来就顺利得多了。

    数万大军奔赴各处,光是开出大营都要费很多时间,直到分配了饷午,这才全部开出去。原本人欢马腾的大营为之一空。所剩的军队不多。

    直到唐军都走了。郭虔这才道:“监军,张大人。我们也该出发了!”

    一声令下,炮兵开出了大营。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们身后是程晓天的骑兵,再后是从各营选出来的将士,他们全是立下赫赫战功的有功之臣。

    他们地目标是逻些城!

    行军速度并不快,以正常的速度开进,到了黄昏时分,就看见了逻些城高大地影姿。

    “到了!到了!终于到了!”王少华异常开心,指点着逻些城,笑道:“我在死人堆里爬过那么多次,就没有进入敌人都城的经历,我的心怦怦直跳!”

    哥舒翰笑言:“王兄,能进入敌国都城者,可不多!你能有一次经历,就足以荣耀一辈子了!”

    “敌国都城可不是那么容易进入的,有一次就该满足了!不过,这心跳得真是厉害,怦怦直跳!”陈晚荣也笑了。

    王忠嗣发话了:“谁的心不跳得跟蹦跳的兔子似的?”

    陈晚荣打量炮兵,个个兴奋不已,眼睛明亮如红日,脸上泛起了红光。攻占敌国都城这事本来就很难发生,一百场战争也不见得能有一次,能以堂堂之阵进入敌国都城,那是莫大的荣幸。

    最重要的一点是,炮兵是公认的立功最大地军队,他们走在队伍地最前面,最为人瞩目,这是对炮兵苦战的肯定,是无上荣耀!

    紧跟其后地程晓天率领的骑兵也是兴奋不已,人人眼里光芒四射。

    不过,兴奋归兴奋,唐军却是鸦雀无声,排着整齐地队形,隆隆开进。*唐军都明白一点,此次进入逻些城不仅仅是一个仪式,不仅仅是一种荣耀,还在于震慑那些不甘心失败的人,还在于要给吐蕃的老百姓树立起信心,要让敌人知道大唐军威不可侵犯,要让百姓对大唐有着绝对的信心!

    还在离城五里处,就是人流的海洋,不计其数的吐蕃百姓站在道旁,手挥鲜花、带着吃食前来迎接唐军入城。

    这些吐蕃人里,更多的是刚刚获得自由的奴隶,有些人太过激动,根本没有来得及换衣衫,还是做奴隶时的破衣衫,只能蔽体。

    吐蕃军队大败,奴隶主听说唐军要来了,无不是惊惧难安,逃的逃,散的散,奴隶们眨眼之间就获得了自由。当他们得知这一切都是因为唐军的原故,无不是激动难已。

    费俊行到了逻些城并没有闲着,一是维持秩序,二是派人宣扬唐朝的新政,奴隶拥有自由和财产的消息不胫而走,以最快的速度传了开去。这些乍获自由的奴隶听说之后,更是感激涕零,得到唐军大队人马就要进入逻些城的消息后,还有不赶来的么?

    有些奴隶是逻些城附近的,有些是赶了几百里路,为的就是看一眼他们的恩人,向他们的恩人叩一个头。

    “恩人呐!大恩人呐!谢大恩人!”一见唐军的雄姿,老百姓们难以自已,不由自主的跪在地上,叩头哭泣。陈晚荣一挥手,炮兵刷的拔出横刀,举在身前,向百姓行军礼。齐声呐喊:“父老乡亲们,请起!你们不再是奴隶。你们是人,和我们一样地人!你们会有草地、牧场、牛羊!你们会过上好日子!”

    这不是虚言,自从唐军挺进吐蕃腹心以来,不计其数的奴隶过上了正常地生活。他们翻身做主人的事迹早就传扬开去了,百姓们哪会不信,齐声高呼:“大唐万岁!大唐万岁!”

    就在老百姓的欢呼声中,唐军齐声呐喊:“大唐万岁!”声势雄壮,宛如晴空霹雳,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吐蕃百姓把唐军当作了大恩人,在他们的眼里,无论唐军做何事都是对地。*唐军一声声势十足的呐喊立时引得吐蕃百姓点评不已:“不愧是大唐的军队,好雄壮!”

    “威武。不凡!”

    “快瞧,最前面的唐军与别的唐军不同,好高大的身材!好雄壮的气势!”

    走在最前面的是炮兵,炮兵出身龙武军,个个都是千挑万选地,身材高大,气势如虹,是唐军里面最引人注目的了。

    “恩人呐!你们辛苦了,这是我们地一点心意!”不少吐蕃百姓拥上来,把手中的吃食。牦牛肉、青稞酒、酥油茶递上来。

    陈晚荣一挥手。炮兵带头,唐军齐声呐喊:“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唐军自从通过石堡城以来。给养非常困难,但是唐军始终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他们只是找奴隶主下手,弄补养,是以老百姓对他们很有好感,深知唐军的作为,说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真的是做到了。

    “这是王师呀!真正的仁义之师!”百姓中有熟悉汉学的人不由得感慨万端。

    唐军不要,这也不要紧,吐蕃百姓把吃食放在路边,等到唐军过后,路边的牦牛肉、青稞酒、酥油茶堆成了山。

    对于吐蕃来说,食物很珍贵,要是扔在这里的话,会坏掉,太可惜了。实在没有办法,张说下令,把这些食物分给了缺衣少食的奴隶,传为佳话。

    就在百姓的注视中,唐军隆隆开过,进入逻些城。逻些城虽是吐蕃地都城,但是比起长安来说,小得可怜,繁华更是远逊。

    费俊行带着先到地唐军在城门口迎接唐军,在先到唐军的引导下,唐军一队一队地开进城里,去了驻地。/*/

    到了驻地,把炮兵略一安顿,陈晚荣赶去和郭虔他们见面。一见面,也不用寒暄,张说开始安排起事情了。现在,仗打完了,陈晚荣他们是闲了,张说的事情却多了,大军地给养压在他肩头不说,还要着手治理吐蕃,其间的事情何其多。

    张说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人手,精通政务的官员自是不用说,稀缺得紧。就连军中的文吏也给借了过来,帮着处理事情。

    陈晚荣,郭虔,哥舒翰,王少华他们也帮着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事,他们并不善长,能做多少算多少,总比没人做强。

    正忙着,只听外面喧哗不已,陈晚荣猛的抬起头,问道:“怎么回事?”

    费俊行匆匆忙忙的跑进来汇报:“大帅,监军,张大人,吐蕃百姓把我们给围住了,说是要感谢我们。”

    “不必了!”张说摆手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