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化工大唐- 第3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吐蕃败军全冲回营之后。禁军马上把营门关上。做好迎击唐军冲营的准备。

    按照墀德祖赞的想法。唐军在完成对败兵的屠杀之后。马上就要冲营。然而。事实上并不是那样。唐军却在吐蕃军营外发呆。

    当平复下来过后。唐军惊异的发现。他们居然杀了那么多的吐蕃兵士。每座营门口堆着不计其数的尸体。尸体居然比营门还要高。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前面的死了。后面的就踩着他们的尸体往营里逃。不断有人死在尸体上。不断有人逃往营中。就这样。尸体一层叠一层。最后就成了这样。

    血水汇在一起。冲开泥土。成了一道道血溪。发出淙淙的响声。

    这一仗有多惨烈。说一件事就知道了。五十年后。牧民惊奇的发现。这里的草是红色的。带着些微血腥气。牛羊都不吃。

    至于唐军杀掉多少人。没有准确数字。只能估算。从堆成山的尸体来看。没有十万。七八万是逃不掉的。

    郭虔少小从军。打了一辈子的仗。一仗就杀戮如此之多的事情。平生第一遭遇到。不由的愣在当的。

    张说虽是主张不留活口。要把这些吐蕃军队杀光。可是。当一切成为事实时。仍是忍不住心悸神动。眼圈发红。鼻头发酸。摇摇头。长叹一声。

    费俊行和程晓天在战场上打滚。个个心如铁石。可是。看到堆成山的尸体。流淌的血溪。也是给惊呆了。连趁机攻打营门的念头都没有动一下。

    许久以后。陈晚荣回忆这事时说“战场上的人。真是一种奇怪而复杂的动物!当血性上来时。只知道杀戮。什么也不想!可是。当一切平复下来后。又后会敌人悲哀!会为敌人流泪!你千万别问我们下次遇到敌人会怎么办?老规矩。杀!这就是战场上的男儿:无情而又富有怜悯之心!”

    今天原本是试探性的打一仗。没想到居然战果如此之大。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这一切。都是因为炮兵的缘故。都是因为火炮突然出现在战场上。先是激的唐军士气高昂。后是夺的墀德祖赞的金盔。给陈晚荣、哥舒翰、王少华。一人一句。凑成一条妙计。瓦解了吐蕃军队的斗志。

    而造成这一切的。陈晚荣又是始作俑者!

    陈晚荣清醒过来。飞马赶到郭虔身边。大声道:“大帅。你调整一下部署。我用火炮炸开营门。今天就结束战事!”

    军队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有组有纪律。唐军还有很好的协调与配合。火炮轰开营门是很简单的事情。不过。这的让唐军先调整好部署。到时。营寨一毁。好冲进去大杀。是以陈晚荣特的赶来提醒郭虔。

    郭虔望着成堆的尸体。不住叹气。摇摇头道:“先收兵吧!”

    “收兵?”陈晚荣可不服气了。提醒道:“大帅。仗打到现在。好比剥牛剥到尾巴上了。只差一口气的功夫。吐蕃伤亡过半。只需要炸开营栅。一战就可以决定胜负了。”

    初步估计。吐蕃兵士战死有七八万。加上受伤的。逃散的。至少有十几万人失去了战力。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一战。吐蕃军队的士气下降。几不复存。要是趁机进攻的话。今天就能结束决战。郭虔居然不同意。陈晚荣能不急么?

    张说笑道:“陈监军。不是大帅不打。而是时机不对!你想呀。打到现在。弟兄们都乏了。尤其是重装步兵。更是累的快脱力了。先收兵。让弟兄们歇息。恢复好了再说。再者。现在动手。不是最佳时机。的等到半夜。趁吐蕃人睡熟之后再下手。你说。那会是什么样?”

    冲进吐蕃军营去砍杀。由于帐篷太多。骑兵不能冲杀。发挥不出威力。步兵才是主力。尤其是重装步兵。更是不可或缺。不过。打了一整天。重装步兵累的快没力气了。个个疲惫不堪。极需恢复。

    今天打了败仗。吐蕃军队肯定士气沮丧。现在冲营。他们还会有点战心。到了半夜时。他们睡的正香。突然进攻。必然混乱。让他们原本就沮丧的心更加沮丧。

    这的确是妙计。陈晚荣恍然。有些不好意思道:“大帅。我太心急了。”

    陈晚荣平生第一次经历如此大战。很是兴奋。没有深思。的确是心急了。

    郭虔笑道:“监军不必自责!我也是如此想。只是。情势不行。暂缓一下!”

    命令一传下。唐军撤回营。望着撤走的唐军。墀德祖赞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唐军趁机攻营了。

    回到军营。郭虔传下号令。命令所有的唐军兵士马上用餐。吃完饭立即歇着。不准任何人走动。若有不睡觉者。重打三十军棍。

    休息的越好。晚上打起来。唐军越有精神。这是必要的举措!唐军历来是遵令行事。决不马虎。虽是万分不解这道怪令。仍是遵照执行。匆匆用完餐。略一洗漱。就歇着了。

    陈晚荣回到营里。解下明光铠一瞧。吓了一大跳。只见明光铠上一道又一道刀痕。粗略一算。不下数十道之多。要不是明光铠防护能力好。陈晚荣已经死了无数回。

    “这就是大唐军队能在历史上创造无数辉煌的原因!”陈晚荣抚着明光铠。很是感慨。

    这番感慨之词说到点子上了。唐军装备精良。武器犀利。防护能力好。这是唐军能够纵横天下的重要原因。今天这一场恶战。凡是参与战斗的唐军。他们的铠甲上都有无数的刀痕。而唐军的伤亡却是少的可怜。原因就在于此。

    刚刚用完餐。郭虔就派人来请陈晚荣去议军机。陈晚荣知道是部署晚上的事情。欣然前往。

    众将赶来。也不寒暄。郭虔首先通报了唐军的伤亡:“今天这一仗。我们付出了两千多人阵亡。四千多人受伤的代价。代价很沉重。但战果极大。少说吐蕃军队也死了七八万人。受伤的应该在三五万左右。逃散有一两万人。吐蕃军队只剩下七八万人还能作战。不过。今天这一战本来就是士气之战。受到如此大挫败。吐蕃军队是有战力。却无战心。现在。正是彻底解问题的时候了。

    “我和监军。张大人商议过了。决定今天晚上三更时分。由火炮轰开吐蕃营寨。你们再冲进去。明天早上太阳升起的进候。我希望他们没有一个人能见到朝阳!”

    唐军以六七千人伤亡的代价。取的了如此重大的战果。按理应该让人兴奋。然而众将的反应很是平静。因为唐军经常上演这种以小伤亡取的重大战果的事情。

    历史学家测算。在秦汉隋唐之际。一个中国兵士的战力相当于二十个胡兵。不是乱说的。是有事实依据。

    费俊行有点想不通:“大帅。既是半夜动手。为何还要用火炮呢?那么大的动静。还不把吐蕃人都惊醒。告诉他们。我们动手了。”

    张说大笑:“动静越大越好!火炮今天扬威。让吐蕃人记忆犹新。要是他们听到火炮的响动。能不惊心吗?”

    “妙!”程晓天率先击掌赞好。

    众人一阵大笑。这事就定了。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六三 活捉赞普

    商议完,陈晚荣回到帐篷里,洗了个澡,只觉神清气爽,倒在床上,却是睡不着。一是今天参加如此大规模的会战,特别激动,到现在***的血液都没有完全冷却。

    在一场战争中,双方投入三十万军队的大决战,在中国历史上不算什么,象长平大战,秦赵两国各投入五十多万军队,双方投入的总兵力接近一百二十万。秦始皇灭楚国一战,秦国投入六十万兵力,而楚国投入四十万,又是一百万兵力的大碰撞。

    这一战的规模是没法和长平大战,天中山一战相比,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了,更别说意义非常深远,是一场开疆拓土的大战,有幸参与其中,陈晚荣自觉荣幸无比,激情难去。

    二是晚上还有一仗,这一仗炮兵的作用非常重要,要担负起轰开吐蕃营寨的重任。火炮炸开吐蕃营寨不会有任何问题,问题是这事太过荣幸了,陈晚荣能不念着?

    直到过了老一阵,陈晚荣这才迷迷糊糊睡着。睡到二更时分,给哥舒翰唤醒,起床后洗漱完,用战饭,按规定吃个七分饱,再穿戴起来。

    有了哥舒翰这个才华横溢的人物相助,陈晚荣省很多事,等他来到炮兵阵前,只见炮兵早就准备停当了,就等着命令。

    不一会儿,郭虔和张说大步而来。大战当前,众人也不用见礼,直接说事,郭虔问道:“监军,都准备好了?”

    “就等着你的命令!”陈晚荣响亮的回答。

    “好!这就行动吧!”郭虔右手用力一挥。

    陈晚荣下令:“出发!”炮兵把火炮推出军营,来到阵地上。这地方不仅够得着吐蕃军营,还能可以有足够的余地,到时可以扩大战果用。

    夜风习习,些微的月光下。唐军一队接一队的开出了营寨,个个精神抖擞,眼里充满炽烈的战意!仗打到这份上,不用想都知道。要不出意外,今天晚上将是最后一战!这可是铸就华夏辉煌的晚上,谁个不激动呢?

    在唐军的心目中,他们有伟大地君主唐太宗,有伟大的统帅李靖、苏定方、李、李道宗、裴行简、程务挺,这些伟大的统帅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大者灭国,少者破敌数十万之众。*/而今天。这一盛事终于落到他们地肩头,他们将以破灭吐蕃而名垂青史,这是何等的荣幸,能不振奋异常吗?

    等到唐军开出营寨到一定数量,郭虔点头:“可以了!”

    陈晚荣往旁边一退,哥舒翰很好的配合:“开炮!”

    炮兵早就准备妥当了,等的就是命令,炮手们操炮。炮弹好象流星一般划过长空,在夜晚格外美丽,让人赞叹。

    炮弹落在吐蕃营寨上,火球接二连三的闪现。爆炸声四起,吐蕃营寨给炸毁。

    今天打了败仗,打了一个吐蕃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败仗,墀德祖赞很是不服气,把一众文武大臣召集起来,阴沉着脸问道:“你们都说说,大吐蕃为何败得如此之惨?”

    这还用问么?当然是唐人使诈。夺了他的金盔。四处宣扬,闹得跟真的似地。都以为墀德祖赞已经死了,士气下降。斗志瓦解,谁还有心思打仗?唐军抓住机会追击,吐蕃就成了现在这样子。

    只是,这话谁也不敢说,一众人静默不言。

    “自从弃宗弄赞以来,大吐蕃就未有如此之惨败!”墀德祖赞坐在宝座上,痛苦的捂着脸,挥挥手,要群臣退走。

    从松赞干布时期起,吐蕃就在和唐朝打打和和,百年下来,不知道打过多少回。吐蕃是败多胜少,只是从未有如此之惨败者,一仗打下来,十几万大军没了,这可是吐蕃举国兵力的多半呀!

    郁闷不能说明墀德祖此刻糟糕的心情,这时候,他想到一个人,就是金城公主。金城公主是唐朝的公主,要她出面,和唐军将领商议,看能不看给吐蕃争取到一个喘息的机会,只是,这种求人的话不是他墀德祖赞能说得出嘴的。*

    思过索去,墀德祖赞仍是不能厚着脸皮去求金城公主,只有坐在宝座上发呆地份。发了一阵呆,墀德祖赞心情略复,开始考虑问题了,经过今天这场败仗,吐蕃军队已经实力大损,没有再战之能,为今之计,当以保存实力为上,应该马上撤退。

    撤退是最明智的决策,只是有一样,那就是往哪里撤的问题。往逻些城撤是最好,壶关丢失之后,他派军队去夺回,只是屡次进攻都受挫,至今还在唐军手里。没有壶关,不可能撤往逻些城。

    至于其他方向,北面有怒江,有唐军,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东西两面,这两个方向重要地关口已经为唐军夺取,只有不太重要的关口在吐蕃手里。

    重要的关口在唐军手里,不重要的倒是在手里,就是没有多大的用处,一旦失去营寨掩护,吐蕃军队只有给唐军屠杀的份。

    吐蕃军队现在所处的地形,和当年地长平大战有些相似。唐军只要控制了那些险要处,吐蕃军队就无处可逃。险关对吐蕃有用,对唐军更有用,就看在谁地手里了。

    打又打不过,撤又撤不得,只有守在这里,和唐军耗了。希望唐军的补给比他先用光,那么吐蕃才会逃过一劫。

    营寨是墀德祖赞现在唯一地依靠,和唐军正面交锋,吐蕃军队一点胜算也没有,有了营寨还可以给唐军以有效杀伤。

    “拖下去!”墀德祖赞最后终于有了决断。

    他的决策没有错,只是他不知道唐军手里有火炮,他地营寨对于火炮来说,和豆腐差不多。即使没有火炮,他的营寨也挡不住唐军,唐军有攻坚拔寨的装备,只是火炮更胜一筹,没有带罢了。

    有了决断,心情也就平静了。*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