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杰倒是在奇梦中知道,这方腊是在宣和二年起事不假,但却不知道剿灭的时间,而且如今似乎变数已经将此事改了首尾,所以听闻方腊居然在起事不过短短数月之后便遭剿灭,也只能是表露了一下惊讶。
而剿灭方腊过程也没什么曲折,说是因为种师道和童贯当时已经授命北伐,因此宋廷便也急调了以西北折家军为首的一支三万人马的部队南下,主将不是别人,正是折家如今的中流砥柱折可适。
卷八 靖康变 第七百一二章 【勾连萧干】
折家军南下之后,汇合江南各州县调集的援军共计十万,先在杭州城下与方腊激战半月,后方腊军不敌败退,方腊自领亲军退至睦州青溪县帮源洞,却被湖州守备高天赐攻破,方腊父子等三十九名首领被俘,同年腊月二十四日在杭州被处决。
黄杰自然是万万没想到,奇梦中被“浓墨重彩”描绘的方腊起义,居然会以如此戏剧性的过程被剿灭。不过回头一想,或许之所以奇梦中宋军要跟方腊打得“浓墨重彩”,是因为里面的主帅不是折可适,而是……童贯!
反正,黄杰自己脑补一下,也就理解这方腊为什么可以打得童贯呱呱乱叫,却抗不住折家军了。
却说杨宗保走后没几天,花容的猎鹰倒是急速发回了探来的第一批消息,其中最大的一个好消息便是花容本人居然亲自去到了箭笴山中,与萧干勾连上了。
却也说萧干原本是跟着耶律淳一道跑去的大同府,到了大同府后,因为与耶律淳还有耶律大石等人在政见和军事部署上的差距日益加大,因此萧干一气之下,自己带着奚、汉、渤海三军回到奚族的故乡箭笴山地区。
回到了箭笴山后,萧干在乡亲们和三军将士的拥戴下,便建都箭笴山中,将原奚王府大堂改为“铁瓦乌龙殿”,成立了“大奚帝国”,改元“天阜”,自任“奚国神圣皇帝”。还抽空铸造了“天阜通宝”钱,并设奚、汉、渤海三枢密院,分管三族事务,改东西节度使为二王,分司建官。
并且在萧干的号召下,附近的奚人闻风来投,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奚国军队曾发展到七八万人。八月二十二,萧干于箭笴山中誓师祭旗,后分兵三路之扑平、滦、景三州,打了个金军一个措手不及。
随后,九月初三克平州、初五下滦州、初六破景州,并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滦河口。随后萧干又派出一队渤海精锐,在当地百姓的引到下直接顺着长城直扑古北口,于九月十五顺利拿下,更派遣攻克了平州的奚族军队急速东进拿下了渝关,就这么一家伙把金军北归的路线全部掐断,将金国西路军生生堵在了关内。
现如今,萧干的部队不但控制了平州、滦州一线的燕京道东部的大半地区,也控制着景州一线,据说他手下现在号称有十万大军,其中奚军差不多有八万,渤海和汉军各有万人左右。
花容与萧干勾连之后,倒也探得如今萧干不缺人马也不缺粮草,唯独缺少的就是兵器、甲胄、箭矢与伤药,听闻有人愿意暗中资助自然求之不得,便也列了一张长长的单子出来。
可一听说这萧干什么都要,唯独不要粮草,这就叫黄杰有些为难了,因为如今金玉会的渠道在宋辽一线倒是囤积了至少十万石的粮草以供操作,可兵器等等的军用物资却是准备不多,虽然可以即刻调集,但需要的时间就难以估算了。
说起来,黄杰也没算到萧干会不缺粮草,想来应该是这奚人本身就是游牧民族,有囤积食物的传统,如今已经是冬末,过冬的食物也是准备充足才是。
也就在黄杰对如何支援萧干有些愁眉不展的时候,好消息倒是很快来了。
黄杰召唤的第三泼人马,由卢二父子率领的琉球船队,派人送来消息称已经绕过了登州外海,如今正在向沧州外海隐蔽移动。
当年黄杰支给了卢二父子大笔的钱财,叫他们在黄花荡里招了上千浪里子去开发琉球之后,便也甩手不管。这几年虽然卢二父子偶尔也有信来,但对琉球的开发描述得也不详尽,也就知道他们在岛上找着了一块平原,几年时间下来倒也开垦出了数千亩的粮田,而且岛上的各种资源也如黄杰描述的那般丰富,只是岛上瘴气厉害,动辄致人病殁,还有本地存在着一些野人,也是难以根除。
而唯一的好消息,便是他们所在的地方林木茂盛,便于煮盐,几年间已经悄悄迁了过钱的盐户去了琉球,如今每个月可以产出上好的雪盐五千石上下,全部委托给了天道盟的渠道来销售。
在确定了卢二的船队由八百料的大船六艘,四百料的小船十二艘这么一个规模后,黄杰急忙调遣金玉会的物资向沧州集结,然后通过渤海湾,可以直接将物资运送到渝关附近的营州登陆。甚至以后通过这条海上通道,可以将萧干与宋军连成一线,逼迫着金军无法在关内久留。
然而,黄杰想法是好,可现实却未必如人所愿。
也就在黄杰忙着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的时候,却从雄州传来消息,说是金军居然把李邦彦等人放还了。
很快,更进一步的消息是,李邦彦等人回来后便也紧急上书给赵官家,称此次赴燕京所见,这金军居然快把燕京城给拆光了。别说是二十六坊一个完好的都没剩下,便是燕京的皇宫也被拆成了一片残垣断壁,甚至入冬之后金军懒得伐木,直接拆卸城中百姓民居生火取暖。
而什么十五万百姓的要求更不用提了,就李邦彦所见,如今城中百姓怕是不足两万,且老弱妇孺全都不见,这两万多青壮能够活下来也是因为金军需要人劳役。
此外,不论是范阳还是固安,情况也都如燕京城一般,城池被金军弄得满目疮痍不说,更不见什么百姓存留。而且就李邦彦所见,黄杰提出的什么奖惩办法对金军也是根本无用,甚至是使节团抵达了之后,更瞧见金人加快了速度大势破拆和迁民。
得此消息后,整个大宋自然是举国震惊,便是原先觉得黄杰提出什么奖惩办法还蛮有新意的人,如今也是对黄杰嗤之以鼻。可这也不干黄杰的事情,谁知道金军这般的不讲道路,也根本就不按正常的道路出牌。
所以,一时间朝野之中,各种说辞甚嚣尘上,其中占据主流的便是要求童贯和种师道再次发起北伐,务必要打跑金军,将辽地的百姓从女真人的手上解救出来。
可这又谈何容易呢?
卷八 靖康变 第七百一四章 【靖康变】
“报!保州告急!于城外三十里处发现金军大队人马!”
雄州行辕内,除了如今童贯与种师道二人高坐的中军帅殿之内寂静无声之外,整个行辕内就如鼎沸了一番热闹,然而在一声飞递的军情急报的喊声中,却是如在沸鼎中浇了一瓢凉水,瞬间将人声压了下去。
有机灵之人忙也拿出地图来看,而后便也惊讶的叫道:“狼山去往保州,足足百余里地,这才一个时辰不到呐!”
帅殿之内,童贯与种师道分坐在帅案左右,种师道一身黑色的披甲戎装,额上扎着一根黑色的带子,双手杵着一把三尺重剑安坐在一面胡凳上垂目不语。而童贯也是一身戎装,却着的是大宋帅甲,披着红色披风,却是在死死盯着眼前的一张硕大的牛皮地图。
但见图上,就在狼山的位置上本来放有一个只桦木雕刻的骑兵人偶,但听得堂下的飞递来报后,童贯也就皱着眉头将那人偶挪动了一点,搁在了保州位置上。
而后,童贯便也轻咳一声,冷冷道:“再探!”
自此之后,差不多每隔大半的时辰,便有飞递来报,童贯也一点一点的将那骑兵人偶在地图上慢慢挪动,但也见得这人偶所代表的金军从狼山开始入宋境,过保州(今河北保定)向西,经定州(今河北定县)往西北入太行山,后往北取道代州(山西代县),经雁门关北上直扑辽国朔州(山西朔州)。
此行,虽然途经四州,在大宋的版图内绕了一个半月形的曲线,但总的行军距离也不过八百里前后。且金军在破开狼山一线的宋军防御之后,在宋境之内几乎畅通无阻,如入无人之境,甚至便是过雁门关时,关上的宋军早早就打开了关门严阵以待,几乎是目送着这支差不多万人规模的部队鱼贯过关前往的北地。
而童贯和种师道两人,也在整整一天加上小半夜的时间之内,就守在帅殿之内等着消息,直到听着驿马来报称金军全数通过了雁门关往辽国朔州方向行去之后,种师道这才长长吐出一口大气,颤颤巍巍起身将手中杵着的宝剑收起,好好看了童贯一眼后,这才转身离开。
至于童贯,在听闻金军果然依约过雁门向北之后,也是同时喘了一口大气,看着颤颤巍巍离开的种师道,面上露出了难掩的笑意。
这一日发生的事情,黄杰虽然是在五日之后从御车军的信道发来的密报中得知,但看完了密报之后也是禁不住发了一身的冷汗。叫黄杰吃惊的虽然是童贯为何大胆做出这等借道与敌的决定,但更让他吃惊的是,金军居然在这件事情上遵守了约定,规规矩矩在宋境内兜了个圈子,然后出了雁门关与辽军死磕去了。
虽然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是如此,自此开始黄杰除了静待前方传来的消息,便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靖康二年的正月初五,金军攻城一日后克朔州。初八至应州(应县),初十破城。十五至大同府城下。
耶律淳病疾在身,命萧妃理政,升耶律大石蕃汉马步军都元帅,统制大同兵马。金军攻城五日后,金军一部诈开大同北门,入城袭扰,虽然最终被耶律大石领皮室亲军剿灭,但耶律淳因此受惊,忧病交加,病情恶化,于正月二十二夜在内外交困,又急又怕中死去。
因耶律淳死时已经年余六十,又无于嗣,群臣议定由德妃萧氏为皇太后,主军国事,而且耶律淳死时留下遗照,要求迎立天祚帝次子秦王耶律定为新帝。所以萧妃称制后,不顾城外金军攻城甚急,急匆匆改元德兴,并谥耶律淳为孝章皇帝,庙号宣宗,更将其直接在大同府行宫中火葬。
而后萧妃换上戎装,并取了耶律淳的一包骨灰揣在身上,亲自上城头督战退敌。此时的萧妃也是六十来岁的老妇(她还是萧干的亲姐姐),但穿上甲胄上城督战之后,却是为守城的辽军加持了务必强大的勇气光环,叫辽军在她身上再次看见了当年老萧太后(澶渊之盟中把大宋干得不要不要的那位)的英姿,顿时全军瞬间恢复满血,还特么被加持了狂暴和嗜血,竟是生生将金军打退不说,耶律大石更是率领残余的不足五百皮室亲卫和千余契丹杂兵出城与金军血战,先后击溃娄室和婆罗火率领的左右翼,更是将银术哥(完颜银术可)中军杀散并将其重伤。
金军见势不妙,慌忙退回易州坚守待援。
而也就在完颜银术可领军从狼山从宋地迂回的同时,燕京城里的完颜宗翰也发兵易州,领军五万向西进发,于正月初八攻克蔚州(蔚县),十六抵达弘州城下。然而因为辽军在弘州放了差不多三万杂胡和汉军驻守,完颜宗翰狂攻三日竟不能攻下,待到二十二这日破得城时,已然赶不上银术哥的步伐,等到完颜宗翰领着大军来到大同城下时,耶律大石早已护着萧妃往西北远遁,只留下了一座火光凶凶的残城。
萧妃在走时,竟然一把火将整个大同府点燃,却是将这座城池做了耶律淳的陪葬。
然而,就在正月十六这日,完颜宗望率军七千为前锋,迪古乃、耶律余睹率军两万余出得胜口(今北京市昌平北),直入关内与西路军留守燕京的部队会合。而后这支增援的部队转身进攻檀州,于二十四日收复古北口,又转攻景州,于二月初四夜破城。
此时大宋方面也才知道,这原先身为辽国南京统兵副都监的耶律余睹,居然投了金国。当初耶律余睹欲拥立耶律延禧次子晋王耶律敖鲁斡为帝,却被耶律淳从中破坏,而后耶律余睹裹挟辽主德妃还有晋王耶律敖鲁斡,以及数百南京的辽国贵族离城北逃,耶律淳则率领一万余南京留守的精锐皮室军前去追击。
不过最终耶律敖鲁斡成功跑到了上京道的镇州,而耶律余睹却是投了金国,并且这次竟然还领了三千契丹兵难下。
黄杰自然不成想过这靖康二年的正月间居然会如此热闹,在看了纷至沓来的战报战报之后,口中念念有词道:“变了!变了!这天要大变了!”
卷八 靖康变 第七百一五章 【返乡】
虽然黄杰感觉到这天要变了,可是这靖康二年的变天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