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涿郡诸世家以王家为首都保持了沉默,默认了乾泰已接管涿郡的事实。

    乾泰在涿郡诸事无阻自然是让袁绍更加焦急。

    天下是越来越乱了,上谷郡兵力频频受袁绍调动。而幽州各地的许多世家也有许多投靠了袁绍在,一副寻找明主的样子。整个幽州的各地治安除近日除了涿郡有蓟县候的官府镇压治理十分平定,其他各地的民间早已越来越混乱起来。

    辽东郡,袁绍对于朝廷就肆无忌惮,甚至在一次酒宴中留下了失言大骂皇室的言论。

    这日,袁绍与他的亲信治中别驾袁刊在书房中,袁绍就因为调上谷郡郡守的事情再次大骂起来。

    袁绍道:“药罐子(讽刺新皇病弱)该死,这东西还真是被曹家、董老匹夫拿的死死的。连这样一件小事都做不了主!还有我那亲叔叔,哼!上京我袁绍早晚早去平了!”

    “大人,慎言。”袁刊安慰又道:“朝廷败落的差不多了,将来蓟县候还不是要死,幽州早晚是大人的。”

    袁绍点头讽刺道:“乾族而今剩余的也只是一些丧家之犬而已,可时不等人啊,我一刻也不能等了。”

    “大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可以为难蓟县候。”袁刊似意有所指。

    袁绍心头一震赶紧问道:“如何说?”

    “大人,蓟县候此时是占据了涿郡,可他毕竟还没有得到朝廷吏部的任命或者皇帝的旨意,只要一天没有,那他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啊。”袁刊道。

    “旨意,不错,此是一上策!”袁绍甚是赞同此言,又联想道:“你说我要是托我父亲令我那尊敬的叔父上旨奏乾泰小儿一个舞弄权势、篡位杀人如何?”

    “假如能让兵部的尚书大人与乾泰此人闹起来自然是对大人有益无害,不但乾泰会忙碌落空,甚至还可能会因此事恨上尚书大人。”袁刊闻言高兴道。

    “不错,此举甚秒。叔父在上京太轻松了,那就让他先与乾泰斗一斗,也好拖住乾泰的发展!”袁绍见属下同意,更是赞同自己想到的办法。

    同时袁绍还让在上谷郡与涿郡交接处汇聚训练,袁绍开始在等待时机。

    袁家家主袁浑接到袁绍的书信后,让京师吏部的人上书乾泰在蓟县的事情,又令袁崇焕帮忙处理此事。

    袁家家主是当朝的老司马大人,看事情很是清晰,并不想幼弟袁崇焕与袁绍之间产生太大的摩擦,所以才压下了袁绍的阴谋。还有袁绍在北方不断渗透上谷郡已牵扯了上谷郡的军事,所以袁浑还让尚书袁崇焕寻机定要为袁绍争取到幽州刺史的职位,最不即也要得上谷郡太守之位。

    京师,兵部尚书袁崇焕对他的谋士道:“乾泰小儿在北方闹的动静太大了,不过我那侄儿也不是省油的灯。”

    袁崇焕让人联系了吏部袁家的人,上告乾泰。同时,袁家的人也积极为袁绍奔走争取官职。

    幽州的袁绍当知道了叔父并未直接出面得罪乾泰时心中大是可惜,不过能得到父亲的补偿要是能得到上谷郡的官职也是不错。

    与袁崇焕得到家主兄长的命令同时,乾泰送往上京的请愿奏折和施琅的请辞奏折也送到了京师的同文馆。

    玉瑶接到书信和奏折,喜极而泣,道:“前日刚收到姨娘送来了的新衣,今日又得闻两位幼弟在幽州的事业,我两位幼弟是在幽州站稳脚跟了,总算是让我不用再担心了。”

    随后玉瑶公主就道皇宫中求见皇兄,皇帝乾至。

    近日,恰逢琼瑶皇后有孕,至帝心中大喜。又因为乾泰本就是自家兄弟,皇帝有心随了自己这皇弟、皇妹的心愿,封给乾泰个涿郡郡守的职位。

    乾至其实心中也清晰如今飘摇欲坠,乾泰与自己等人也只是乾族抛弃在外的末世皇朝的皇室之人。如今江山都被几大世家把持,自己能让一地封给自家兄弟也总胜得过让别人分食。

    再者,自乾泰去幽州以来总会朝奉,所以也是当今天下少有的一个尊重病弱皇帝的人。

    可至帝今日刚当着玉瑶的面答应,晚上吏部的人和袁家上折子告乾泰篡位夺权和袁崇焕请皇上封袁绍为上谷郡郡守的奏折就来了。代表着南方袁家为首的众世家对乾泰的反压。

    皇后琼瑶因出身太一宗所以也十分记恨乾泰,也对至帝道:“我知先皇年初放乾泰去幽州是有鞭挞蓟县候的意思,可而今先皇尸骨未寒,不可封赏蓟县候!”

    如此,太一宗也不同意乾泰获封了。

    至帝已经答应了玉瑶公主,这十分让乾至为难。玉瑶公主在回去后,将消息告知了祖父李同知、其母亲和乾铭的母亲刘婕妤,老尚书府中十分欣喜。

    次日早朝上,至帝果然闭口未提蓟县候在幽州的事情。

    倒是袁家开始发难,请新皇令吏部调上谷郡郡守归京任职,空出的上谷郡郡守一职由袁绍代理。

    早朝上,至帝怯于袁家带领许多官员的压力,差一点就准许了兵部尚书袁崇焕的请求。还是朝堂上以曹、陆、亲近玉瑶公主的一些官员的纷纷出言反对,方压下了此事。

    下了早朝,玉瑶公主得知九皇兄皇帝懦弱的突然变卦的消息,也是十分无奈。

    玉瑶又请来了孟青书,向孟青书寻求帮忙。孟青书是京城第一儒学世家孟家的大公子,父亲是京师有名的大儒,且对京师诸多世家和朝堂上的关系同样十分源深。

    孟青书是钟情喜欢玉瑶的,自然是会出面帮忙。

    孟家家主虽然对玉瑶公主的身份有些不满,可也自信要以孟家势力将来即使娶一个末朝公主做媳妇也不会有什么。

    孟家家主出面,夜里拜访了其一个好友,在京师南方益州刘家的代表户部侍郎刘基。还拜访了曹家的大侍令曹景行。并连夜派人联系了京师的大小世家。

    翌日,果然在朝廷上幽州的事情出现了变化。

    乾泰的事情总是被提出,并得到了户部侍郎刘基等人的出言和曹家、幽州董比武的派系等诸多官员的奏言支持,最终如愿得到了朝廷的旨意任命,鉴于乾泰在涿郡的政务功绩封为涿郡郡守。

    而袁绍也被圣旨准许暂代上谷郡郡守,辖辽东、上谷两郡。

    此番结果虽有孟家家主出面的结果,可也是当即天下几大潜龙势力对于幽州局势相互之间的妥协之果。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出自于这些上层的世家。

 第115章 孟青书的痴情

    朝廷封赏乾泰的旨意送走当日,孟家的孟青书与玉瑶公主在城东望海山上游览。

    两日谈话间说起了两人的婚嫁之事和幽州蓟县候的事情。

    玉瑶公主是上京城中有名的京师三大美女之一,这是京师无数年轻俊杰公认的,没有丝毫的水分。玉瑶是真正的生就了一身倾城容貌,雍容漂亮,离开其华贵的气质不显娇艳。玉瑶小公主让无数女子相见惭愧,更让许多年轻人终生难忘。

    而孟家的长公子就是痴恋玉瑶小公主之人中身份少数可比的人,其人对玉瑶小公主的情谊已到了非玉瑶不娶的地步,两人同在上京城,又身份相近,孟青书为人潇洒有度也早已取得玉瑶的好感。

    这次孟家帮了玉瑶的大忙,玉瑶邀请孟青书城外共游。一来答谢孟青书,再者两人本就互有好感来山上就是谈情说爱的。在山上自然也成了孟青书向玉瑶表达求婚意思的最好时候。

    两人在山上一边交谈,一边并立游览。

    在山顶观风景时,孟青书就抓着两人说话的机会转话说起了想娶玉瑶的想法。

    孟青书正颜道:“玉瑶,这次蓟县候的危机结束了,我希望你能答应嫁给我。”眼中还是一如既往的那般深情,站姿还是十分的守礼。

    “孟叔父催促我们的吗?”玉瑶问道。

    好吧,玉瑶其实心中多少也清楚,孟家的家主的心思,更清楚这一天早晚要来。

    “玉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虽然我孟青书不敢自己标榜,可咱俩的感情你是知道的,这次是我想趁此机会,问问你什么时候答应嫁给我?”孟青书满脸真诚,双眼炽热的的看着玉瑶。

    望海山上,南风微微吹拂,四周花草风貌,山下波光粼粼的通天河是如此的美妙。

    在天河旁,在高山上,说一句‘我喜欢你’,是两人间最美好的事情。

    玉瑶公主衣裙华美漂亮,美妙的绝伦绝幻洁白鹅卵脸蛋,明亮的一双眼睛看着孟青书,些许羞涩,秀丽的身躯,果真是天下见少有的一等一的美人。孟青书也是生的俊秀,玉面小生,上层社会的书生公子装。

    孟青书伸出手抓着玉瑶的素手,玉瑶也没有反对,只是静静的看着滚滚的河水。孟青书感到,这一刻两人怕是这人世间最幸福的两人。

    “是你们孟家要南迁?去那里?”过了一会,无暇低落的出言问道。

    “玉瑶~”孟青书小声安慰的叫了声。他知道此刻玉瑶定是不开心,慢慢解释道:“你也知道,如今天下越来越乱了,各地都蠢蠢欲动,而京师也将变得不再安全。孟家南迁,这是逼不得已的事情。南方益州的刘家人有与我父亲交好的,我们去那里,必然能远离战乱。”

    孟青书又道:“玉瑶,正好你的家族如今也在益州,等我们成婚后一起去益州,还能与你乾族在一起。到时我们两个孟家、乾家联合在一起,必然能够在益州不再怕任何人,我们世世代代的在那里生活。”

    “青书,你孟家自古传承着孟子之义,你说,你说父皇留下的朝廷并不是命中注定的一定要灭亡,你孟家愿意留下来支援它吗?”

    “玉瑶!你在想什么,你知道那样要死多少人吗,你理智一些,好不好!”孟青书道。

    闻言玉瑶一下清晰起来,苦笑道:“对不起,我只是有些感伤而已。”

    呼~玉瑶吸了口气,看向孟青书道:“青书,我答应嫁给你,可要等到吾大**山彻底乱了之后。我除了京师的家人还有幽州的那两位弟弟,现在我就剩下这些亲人了,我一定要看着战乱爆发后,等看到我那两个弟弟彻底安全后,才能跟你去益州。”

    “玉瑶,你怎么这么善良?你不要再傻了,这次你帮了蓟县候就十分吃力,今后天下只会更乱,你又能帮多少?”孟青书闻言皱眉问道。

    “能帮一次是一次,我们三姐弟自小在一起,我是不会看着他们遇难的。我相信,只要我弟在幽州打败了袁绍那人,将来是投靠明主,还是割据成藩王都能渡过一生了。”玉瑶道。

    “那你呢?皇家历来不嫁的女子都要在道院苦修,无论是你皇室还是我出身的世家大族,规矩多礼仪多,你难道要将一生的青春年华都糟蹋了吗,玉瑶,你自己又能坚持多久?”孟青书问道。

    “所以我希望你能留下来陪我,青书,答应我好吗?”玉瑶哀求道,说来如孟青书一样,在上京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也越来越孤立无援起来,独身一个女子要在上京城护住一家老小太难了。

    孟青书没有出声,心中有自己的考虑。

    玉瑶急道:“我答应你,只要天下一乱,到时乾泰、乾铭他们的局势就会明朗,到时无论乾泰、乾铭他们两个怎么样我都嫁给你,随你去益州怎么样?”

    “你说的是真的?”孟青书问。

    玉瑶真诚的看向孟青书点头。

    孟青书心中算了算,而今大晋天下马上就要坚持不住了,大晋九百年朝运到今年也就剩下一两年,自己还能等的起。

    而且自己娶了玉瑶不但是自己所爱,而且将来到益州对孟家也是大有所益,相信父亲大人一定会同意的。

    孟家即将也要南迁,因为天下即将大乱而益州刘姓也是上层世家中孟家看中的潜龙。只需在家族南迁后,孟青书自己留在上京等待天下大乱即可。再者乾泰、乾铭等玉瑶的家人,孟青书也有信心将来即使天下大乱,自己孟家也能保的下这些人投给益州的刘公。

    孟青书道:“好,我答应你。一定会陪你待在上京,哪里也不去。

    “嗯。”玉瑶欣喜的微笑高兴,并羞红着将手中手帕塞在了孟青书手中。

    美人娇羞欣喜,各种表情让孟青书看的心中也是十分欣慰。能让玉瑶公主高兴,自己做出这么多牺牲努力也算值了。

    两人在山上游玩一遍,玉瑶方与孟青书离开归去。

    又有谁知道在山上的那番话,玉瑶耍了心机。为了让孟家即继续支持乾泰、乾铭,玉瑶答应孟青书等孟家南迁后,正式嫁给孟青书,可将来的事情玉瑶心中清楚在权势之下一切都不是定数,特别是对于他们这些出身富贵权势的人。这些都是一家人亲情、权利的关系,帝王家的公主渴望亲情,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