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言辞被陆家送出(赶出)。弟此去蓟县身边不能没有臣子谏言,我就将他托于皇弟,助弟这一路行事。”风华正茂,好比天女的玉瑶公主伸手,自身后众学子中招出一魁梧书生,推荐给乾泰。

    乾泰对这书生的名字更感兴趣。观这个书生,头顶一簇青气花团锦簇,确实是一位文思非凡之人。再观此人魁梧五尺的面貌,毫无文弱儒生之感。乾泰问其:“汝不怕我这个一身麻烦的皇子出事,将来受到连累。”“十九皇子也许有‘是非’,却无‘是非’做成之机会,所以陆判不担心。”书生陆判正颜道,颇有几分担当。“好一个因言辞被赶出家门的陆判,倒真是一位谏臣,有几分陆判的风范,如此你就跟在我身边吧,这一路还要仰仗陆判多多提醒。”

    “陆判拜见殿下,必会尽心竭力。”

    书生有力的拜下,乾泰赶紧将人扶起,君臣初见,言语间相互都有几分认同。

    忽然,旁边车马行伍中一群身高两米的粗狂的黑衣壮汉在整顿马车,每个背上背着一柄近丈朴刀,踏地声好如雷鼓,咚咚的很是惊人,坠在行伍中保护两侧。“十九皇弟还将是将庆二等人带走吧,吾在上京有圣眷在身,还有祖父照顾,不需要如此。”小公主所说的就是乾泰为她留下的一百死士精卒。

    这一百壮汉,身上气息凶悍,肌肉高耸,一个个都像肉塔一样。与一边马车旁的那些壮汉一样,让四周的贫民、官员看到眉目直跳。这就是乾泰帐下搼养的八百力士,每一个都是力大无穷,受命在京城中守护玉瑶等亲友。

    “玉瑶待我甚厚,吾此去北方,怎能让你一人留在上京,况且父皇、老尚书都已年老不比当年,不留下些人手,此行你又非要让乾铭也跟我离开,这身边没有亲信之人,如何让吾放心。”

    “十八皇姐,你还是收下吧,不然让吾与皇兄怎能安心。”在乾泰身边,二十皇子乾铭也出声劝道。

    乾铭最终还是要与乾泰前往幽州,乾泰本意让乾铭留在上京相助玉瑶,可玉瑶又将乾铭推给了他,称他此去幽州面临的将是下有艰苦黎民,左右又有危机四伏窥探,却是比她在上京城中更是困苦,更需要乾铭在身边帮衬。

    玉瑶最终还是点头收下了这一百力士,众人就又在城门前说了些话,乾泰挥手向相送的百姓话别,离别之情挥人泪下。

    身旁行伍中最近的车驾上妍月秀女打开车窗朝乾泰嘱咐道:“泰儿,时候已不早了,还是早些出发吧。”

    “是母亲。”

    却听妍月秀女对玉瑶远远的道:“这一离开,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二位姐姐和玉瑶,玉瑶你在上京可定要当心,莫言让姨娘担心……”

    “知道了,妍月姨娘……”听得催人垂泪,好生悲伤。

    “孟兄,泰与皇弟此去后,在上京城中还望多多照顾,相助玉瑶一二。”“十九皇子尽管放心,有我孟家在,定保玉瑶公主受不了一点委屈,吾孟青书孟子义有事必站在小公主之前。”乾泰又招呼了众人一声,转身蹬马而上。

    孟青书是孟家的嫡子,近年来,在上京城中斩头漏角也是一权势子弟。乾泰坐在马上拱手道:“如此,吾等告辞,玉瑶多加保重,照顾好老尚书,就说大恩吾乾泰没齿难忘。”“两位弟弟多加保重。”

    “殿下保重!”众人拱礼道。

    “来年春暖花开时,吾再临此处!驾……”乾泰马鞭一甩,当先驾马飞出。“驾驾驾……。”身后的二十皇子乾铭、侍卫、死士头目庆大,陆判等人也纷纷在其他死士手中接过马匹,当先蹬马而去。

    呼噜噜的马车声响起,一千多人的行伍快速自城北门出发远去,远远的消失在官道之上。只余下城门前相送之人满心叹息,挽留的百姓哭声不舍。

 第52章 凶险已来

    就在乾泰刚离开上京,当日下午,不等第二元神分身阎都前来,就已有人找上了肥城镇所归属的鲁郡堵门。

    来鲁郡的是两位真人,一葛衣男子,一中年道姑,两人驾鹤自天而来,来到肥城所属的鲁郡郡城直奔城中中枢的城隍庙所在。

    这些年的城隍信仰发展,第二元神阎都的信仰早已在鲁郡蔓延开来,不再局限于肥城一镇城。且信土中信民安泰富足,乾泰的城隍庙也不断被修建,如鲁郡郡城中的城隍庙就早已被修建成了一小片辉煌的庙院。

    此时的豫州,一共被城隍神信仰占据的主要有两郡,分别是肥城所属的鲁郡,以及彭城郡。这两地是属于太一宗、豫州陆家的势力范围,可如今这两地的民间信仰却被阎都占据,非如此也不会让太一宗天阙忌惮。

    这两人一看就是来者不善,当驾着膨大的仙鹤落到城中后,径直来到城隍庙就直接闯入了这一小片宫殿中,并作法迷晕了院中的庙祝、信民,城隍庙也被一片水雾掩盖。

    可阎都所在只会是庙院神秘虚空中的神域里,阎都不出现,这两人却也寻找不到。

    两位真人中的一男朗声道:“幽州黑水宗上谷、携太一宗道友天灵真人,特来拜访城隍神,还望城隍神现身一见!”

    此时神域中,阎都正盘坐在神台上,坐下又分两边站着一群阴差、文吏,分别以高士廉、郑家翁两人为首。

    郑家翁出现在乾泰坐下,自然是因为早已身死,灵魂被阎都招来作为文吏。这郑家翁本是乾仲王一脉的看墓之人,生前曾也做过正七品的阶位,气运不凡,且后来成为做庙祝主持传播下邺城信仰,是阎都信民中的旧人,立下功劳,所以死后在乾泰帐下所有文吏中也是拔尖之人。

    阎都朝神域外望到,这两人那自称上谷真人的中年男子,一身黑色水波气息,黑鸟气运异象展翅伸爪,真人法力境界的修为十分深厚;那道姑是浑身气息霸道严厉,紫气盎然,头顶仙鹤气运异象眼神犀利,也对冥冥中的神域所在充满着一种敌意目光,这两人修为比阎都此时真人巅峰境界也差不了多少。

    两人突然出现在这鲁郡郡城,又不知从何得知,自己近日正好呆在这里等待本尊肉身路过。如此目标明确,又迷昏院中庙祝、信民,充满敌意,不像是善人。

    城隍庙院中,静静的毫无声音,只有两只仙鹤座驾在一旁低头伸头,伸展着翅膀。

    “故作神秘,既然是不愿意出来,待我打了他的坐像!”一边道姑严厉道,为阎都躲着不出感到大伤颜面。

    叱~!道姑抓起身上的佩剑,就要寒光直指大殿中的神像斩去。“何人敢坏吾主神像!”碰~!一声刀剑互斩声,高士廉自神域中飞出,拦住道姑剑光,可其也被剑光震的飞退,气息不稳。却是自当年一身阴气被阎都的‘招魂幡’吸去后,高士廉十几年来享用阎都赐下的信仰苦修,可也未有恢复到当年真人境界的恶鬼修为。

    道姑还待再出手,这时神域中的第二元神阎都带人走出,一时大殿中神光四放,鬼神身影耸立成群的出现在殿中。

    阎都冷哼一声,挥手一道金色神力洒出,成片的神力散开成为一道金色波浪要将道姑推出门外。这天灵道姑要挣扎抵挡,可不敌这神力好比波浪一股股巨力积压,硬是将恼怒挣扎的道姑挤出门外。

    “城隍神,你好大的胆子,既然敢对我太一宗出手?”

    “既然你已打到门前,吾为何不敢出手。”“城隍神且慢。”这时,一边的上谷真人见天灵将要吃亏,赶快出言拦住两人道。“汝二人来吾这里所谓何来?”阎都问。道姑眉头冰冷,并未再出声,上谷真人却单手知礼道:“在下黑水宗上谷,这次请天灵道友随来,却是为了结道友十六年前与吾黑水宗一事。”“笑话,本城隍神何时接触过你黑水宗,又何时与你有过因果。”

    “城隍神莫要逃脱,十六年前道友与黑山老妖、及大阴山中几位真人出手破坏乾王龙气,致使乾王兵败,吾派右北平真人就是死在几位出手遗祸之下,害吾宗门一封山门数年,这怎能没有因果。”

    “那右北平真人是惨死在太保手中,况且,据我所知,贵派的掌教河源真人就是被这位天灵真人所属太一宗的天阙真人所杀的吧。”阎都又道“这就奇怪了,仇人就在身边不见的寻仇,反倒与真正的仇人来寻我这个无关之人,这是那般道理。”

    “道友,吾派与太一宗之事自然是早有了结,道友却休要推脱。”

    “这般说今日定要论过一场,你欲何为?”

    “不、不、不……,道友的高深法力刚刚吾已见过,这次吾二人前来却并非为与道友比试而来。”这上谷又道:“此次吾与天灵真人前来,主要是为阻城隍神前去相助而今正出上京的十九皇子,这也是受天阙真人所托,吾两家俱都不愿再看到真人误导皇子引入歧途。”

    “你等此次是为了十九皇子,这就奇怪了,上谷真人,汝黑水宗与十九皇子无冤无仇,绕一大圈子堵在我这里,却又是为了谋划十九皇子,你们计出何在?”

    “呵呵呵……,此,却不能与道友多说。”

    “不说又能如何,让我猜猜,而今世间能让你们这些宗门出手的也只有那扶龙气运之争?”阎都试探的观那上谷真人面色不变。阎都又道:“如我没猜错的话,你们这次出手怕是与那辽东郡郡守有关吧。”

    上谷真人眼中一动,微微点首道:“城隍神高明。可城隍神即使猜出也无妨,只要道友呆在这庙中一段时日,待得十九皇子点头同意投靠了郡守袁绍,或者入太一宗修道后,吾二人自会离开。”

    “哼~!好大的打算,你等这般谋算当朝皇子,就不怕落得个欺君犯上之罪!”

    “十九皇子本就因祸心被人皇逐出上京,能辅佐当世潜龙之一的袁家之人,或入我太一宗,也是为他考虑,哪里来的欺君之罪。吾看倒是你这邪神,愚民欺诈,皇子落得今日之果也定是受了你的误导。”

    “笑话,尔等只不过是为了气运之争,何曾顾得过天下黎民百姓,何须满口大义,粉饰尔等今日之行。”

    “城隍神此言缪矣,难道城隍神传递信仰,占据这翼州、豫北两地,难道就不是为了气运之争,为了己利之争?”

    “自然不同。”

    “吾有保民衣食安康之术,引导世人向善从良之教义,更有铲除邪恶不平,创造轮回托生之能,所以吾成神之路为行善功德道果,为天下苍生。”“道友果然是好口才,不怪的能在太一宗门前花开遍地。”上谷真人赞叹道。对此一边的天灵道姑却是不服犀利讥讽:“哼,说的多了,也只是手段之争。”

    这些宗门之人,却是怎能理解阎都的神道正果的意义。前世神道之中,任何一个正神神灵哪一个不是为民而死,行善积德,为万民立下大功勋之人而成。

    神道道果,同样是长生久视之术,同样是众生巅峰之位,可神道道果中的内容却是不同。这些方仙道之人崇尚仙道,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崇尚逍遥、脱俗、超然物外的大自在。而神道道果崇尚的却是为民为众生,与天地同在,为万民立功德,为天地行教化的一种责任与权力并存的充实境界。

    如前世的阎都,就是心怀着审判众生,除尽一切不平事,立下报应不爽、因果循环的情怀,方成就了赫赫的阎罗王的阴司神袛之主的威名。

    “两位道友今日就是来吾这里相堵,是已布下了种种手段收服十九皇子?”

    “不错,还请城隍神少待,事后吾两派必不会对阁下出手。”

    “哼。”阎都又抬头朝北方一望无际的山峦遥望,遥遥的就望见那几百里外的岷山上,平日安静的岷山派山门气运似乎也在激荡,阎都自一丝天边的异兆中似乎看到了大阴山南部,出现了远多于往日的真人数量。

    于是阎都又道:“两派倒是好手段啊,山中的其他几位与十九皇子相交的真人也都被堵门。”

    “城隍神果然慧眼如炬,而今岷江派为太一宗天阳道友所顾,阴虚、桃花两人同样为太一宗天辰子道友看照。”说到这里,上谷停了一下看了眼天灵真人,似有些顾及可又接着道:“天残道友此时正在太一宗做客。据我所知大阴山南部还与几位道友有些交情的赤龙道友,也于几日前就与其宗门神火派达成了协议,并不会插手其中,所以道友还是安心静修几日为好。”

    “罢罢罢,既然你等已撒下了大网,那就看吾等最后如何,希望你们没有算计失误才好。”

    “自不用你担忧,两派联手,更有南方扬州的袁家、大林寺都会插手其中,还能让尔等翻身不成。”天灵道姑冷声道。

    闻言阎都又是眉头一皱,却是没想到今日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