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一眼就望见了那遥遥后方幽州大军中主帅的旗幡,和那乾泰、刘伯温等人的衣袍身影,在大军中能如此衣着打扮的不是乾泰等人又能是谁!

    慕容丹当即大恨,不想那乾泰小儿还以为在青州,却没想到竟在这里给自己来了一场埋伏,这一下自己数年的积攒却全都是败在这里了。

    慕容丹大恨的朝乾泰方向喝道:”乾泰小儿!“

    慕容丹一代绝世武将,气息悠长,凄惨的恨声还当真是覆盖几里。遥远的乾泰听闻了声音后,面色一正,声音朗朗的威严道:“慕容丹,做乱贼余孽,当有今日!“

    乾泰的声音从后方传来,慕容丹身边的人气势又是一泄,俱都垂头丧气倍感屈辱。

    慕容丹头上青筋都跳出了,双眼目瞪。忽然回头喝道,我们走,驾!万余的并州铁骑在慕容丹的带领下冲出了大军的包围后,快速逃窜而去。

    可惜未尽全功,这一下让慕容丹逃走,还不知何日才能将此人收服。幽州大军中乾泰等主要将领诸人纷纷摇头叹息。

    原来,早在多日前乾泰就已经回到了幽州,如果没有乾泰,幽州军中又有谁能够操纵这并州西部几郡的军队,运筹数千里,将这慕容丹打的毫无反手之力。这乾泰也是恼怒这慕容丹坏了自己大事,不然如今南面占据冀州的占据也不会陷入僵局之中。

    此番借尸还魂,在这上党郡一个不属于幽州的地面上,主要大军隐藏、先锋又化作牧民堵住慕容丹去路,十几万军队将慕容丹包围来了个十面埋伏,虽然未能留下慕容丹可也彻底打碎了并州铁骑的六万主力。

    幽州西部发生了这么多事,战争落下帷幕,乾泰率领大军班师返回涿郡。

    经此之后,远在五原郡的慕容丹实力大损,不得不收拢势力紧缩在五原郡,并且开始收拢五原以北的边关游民,时刻准备东来复仇。

    乾泰班师回朝,在涿郡处理这半年来发生的事情,并拜见母亲、亲属。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玉瑶公主在乾泰回来后向乾泰商议后,要在涿郡修一道院,从此要修行仙道为亲人祈福。

    那幽州的户部别驾陆判,也是乾泰的心腹重臣得知后,就也求到了乾泰面前,求乾泰赐下‘地府庙’的修炼功法‘大帝观想经’,他也要修炼追逐仙道。

    你要求仙问道,我就陪你苦修不死,情之一字,当真是让人悟不透说不清。

 第205章 乾铭结婚

    闹了几个月的大战结束了,从幽南到幽西,战场从冀北搬到并州,劳民伤财无数,死了不少人。

    班师回到涿郡后,乾泰自己认为,幽州的兵力太空乏、底子相对青州、扬州这样的积蓄几世的家族相比还是差了。

    另外,乾泰派了郭成率领三万大军,前去河间协助都尉庞万山主持防务。早前,在乾泰率领大军从上党郡回幽州后,就调了远在河间的兄弟乾铭乾王晋阳郡,代表自己主持并州东面晋阳、乐平、上党三郡战后的重建事务和兵事。乾铭在河间郡的职务由原晋阳都尉庞万山接替,两人等于换了一下职位。

    并州东部三郡刚刚经过战事,三郡中形势复杂、实施混乱,也只有作为乾泰的亲弟乾铭才能代表了他的威严,去安定并州三郡,并也能方便接下来贯彻来自幽州内涿郡的侯府政策。之前因为河间郡军情紧急,才就近派了乾铭去主持防务、抵御进攻凶猛的青州军。可如今各方已经安定,青州曹军再进攻北方的希望以及没有,乾泰自然感到留着乾铭远在河间郡那个偏落地方太闲置能力了,还不如让庞万山派去,还能给他发挥兵事所长一个在河间郡发挥立功的机会。

    乾泰设了乾铭为三郡都尉,临时坐镇,监管西部局面军队,拱卫幽西。

    无尽的战争之气和罪孽业火,冤魂、灾气围绕幽州,在能望气观天的一些修士眼中,每一大战,所带来的人道罪孽都是十分惊人的。幽州这次大战,占据冀北、并州上党郡等地后,需要去慢慢去恢复政务、积攒人气去消耗冲散大战后为政权中心带来的罪责。

    ……

    话说,乾铭做了并州三郡都尉后,为乾泰管理三郡的事务。这不久,乾铭却闹出了让乾泰即无奈又心中高兴安慰的大事情。

    乾铭结识了并州三郡外太原郡的虞家!也就是原驻扎在冀北雁门关、并州儒学望族的那个虞家。

    并在晋阳与虞家一来二往,与虞家如今独守宅院的虞美人结识了。也许年少缺爱。又因为皇室颠簸,乾铭爱上了这个大了他几岁的女子。

    这个让幽州第二权贵的乾铭,先皇皇子(文中为了区分乾泰父亲、乾泰兄长两位皇帝,今后称乾泰父亲为先皇。已死的九皇子为中至帝。此时南方被刘姓扶植的小皇子,并不能被称为皇帝,大晋朝的九百年朝运在小皇子被扶持前就已完。)、蓟县候兄弟乾铭爱上的神秘女子,就是当年闹得天下大论,那董必武为了她打入上京城的那位。虞家虞美人,大了乾铭三岁,原名叫虞子君,为天下有名的美人,也是虞家当代唯一的嫡女。

    但是虞家是雁门北的大家,那虞美人又是中至帝、董贼有巨大干系,还有慕容丹。姨母刘婕妤也不太同意。

    乾铭十分爱虞美人。

    他知道此事兄长蓟县候可能不会同意,所以就先托人书信告知了他的母亲,对他母亲道:母亲大人,好男儿当成家立业。自随兄长到幽州以来,直到此刻见到了子君,我感到我想要成家了。

    乾铭可唯至情至性,乾铭却说服了母亲。

    此事传到乾泰耳中还是从自己母亲口中得知,(乾泰对于自己的家眷从不会用暗间监控,因为真有了萧墙之祸凭借乾泰自己的望气之能就能发现问题。何况自己家人中包括了母亲、两位姨娘、姐弟、妻子等家眷,住处乾泰一直内松外紧的控制,毕竟家眷居住之地也监视乾泰还没有这样的心理。)

    一听闻此事时,正在书房中阅读文折。乾泰心中一气在桌子上拿笔胡乱划了两道,涂花了桌子上的折子。母亲试探告诉自己的话。在耳边响起,这老幺也太不会做事了。

    后院亲属们大多也都有些看不起这桩婚事,虽然乾铭的母亲刘姨娘同意。家宅不宁啊,乾泰也对乾铭可气的谩骂了几声。这事此刻也只能这样,乾泰对于自己这个弟弟还有玉瑶都是感情很深的,即使乾泰前世是一个仙人,可不是草木岂能一点感情也没有。乾泰知道,依照乾铭的聪明,此刻消息才传来显然是他已经在晋阳给自己已经来了个先斩后奏了。

    “这倒好。让这厮去西面整顿军纪、防务,他竟给这虞家搞出了这样的事,不过这事还要找人商议商议。”乾泰无奈的摇头。

    派人让刘伯溪叫来,主仆二人在书房中乾泰对刘伯溪暗示了自己的意思,要成全了乾铭。

    当然这事不能明着来说,只能说是乾铭虽然非常的喜欢人家,可侯府不会同意这样的事情发生。

    心腹吗,刘伯溪当然知道自己主公与二十皇子乾铭、公主玉瑶公主的情谊,怎看不出乾泰已经认下了这件事情。

    刘伯溪谏言道:“乾大人既然有意结亲虞家,可对方女眷身份又有些复杂,侯爷不妨令乾大人以平妻的身份迎去,且不可在涿郡举办婚事。如此乾大人定不会同意,主公事后再以兄长的身份劝道,想来乾大人定能幡然大悟,放弃了这份孽缘。”

    (刘伯温的意思其实已经暗含在话中,说的可是十分的委婉。要乾铭在晋阳举办婚礼,且以平妻身份。这样这件事情就可看作了是乾铭的私人所谓,与幽州官府的关系就不打了。而且事后乾泰再做做样子,想来乾铭要是真要娶对方也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而不同意,这样大家的里子面子都有了,天下人也难以拿那虞美人说些什么。再说,也就是人家两人有真爱,与幽州一派无关。这就是政客的态度和狡辩。)

    乾泰点头大赞刘伯溪的建议善!可谓甚合乾泰的心思。

    可这件事情谁想那乾铭喜欢这女子爱意太深,最终非要娶妻为正室,事后,气的乾泰脸都绿了。

    乾泰生气的朝往来侯府、晋阳传讯的令使大声呵斥了一顿,又派人传令给乾铭,称自己不承认这门婚事!

    并让属下带自己送去了戒尺,以兄长名义;

    做作的行为,这都是乾泰做给天下人看的,乾泰要是真不同意,还能留乾铭继续在晋阳,早就召回来了,说来乾铭也是苦啊,跟着自己身边奔波了多年,乾泰不能不全了自己兄弟的一点心思。

    乾铭在晋阳自己婚礼后,事情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乾泰显了与乾铭亲疏,正式任命乾铭西部三郡都督,掌军数十万,派人在晋阳为其建立府邸。那祖辈在太原郡的虞家观此,与乾铭更是亲近。

    乾铭的婚事只是乾泰身边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至于对时事政治,本来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就如当年袁绍在扬州的婚事一样,更多也只不过是政治作秀。乾泰前后又是训斥,又是戒尺,也只不过是为了幽州侯府在天下人面前的声誉、以及也是为了让乾铭顺利的完成婚事。

    可是乾铭做了并州东面的乐平、晋阳、上党三郡都督以后,那虞家与乾铭、与幽州涿郡候府也是暗中暧昧十分。

    由虞家大军在太原帮牵制五原,整个并州已大半落入乾泰的手中。而且乾泰还通过乾铭与虞家联系,派地府庙去西面传播信仰。

    不几年,乾泰在北方的局势就会变得更加安定,波及三郡外的太原郡。

    今年很快又到了年关,一年的大战早已经远去,南方冀州内的青州曹家也早已经撤退,只余下少许的军队于自己对持。涿郡郡守府,忙碌一年的侯府也难得的喜庆热闹起来。过年,从晋阳返回的乾铭来涿郡拜见乾泰,宫殿群中,乾泰、乾铭,还有玉瑶、母亲一大家人都会兄亲弟恭的阖家团圆,一大家人也是全了人间的阖家欢乐一景。

 第205章 幽州雄主

    ——乾泰如今的领地很大很大,到底有多大,想冀北一座泰山高到天穹,可在大阴山中占据的地方却十分的渺小。大阴山北部区域装得下不知多少座泰山,大阴山只是冀北的一部分,整片冀北又仅仅是乾泰如今占据的面积的小小一边。

    北方,最大的问题就是天气寒冷、地广人稀,缺少人口,缺少官员。

    天气寒冷,是天地大道改变不了。

    人口稀少也不是朝夕能解决的事情。

    没有官员,乾泰就从官府举办的学堂中挑选,让各地世家自己举荐。

    特别是涿郡中有同文馆,是乾泰早年仿照在上京时所建立,里面汇聚了许多的幽州读书子弟。不单单是同文馆中,乾泰还从各地学官,如王家的朝阳书院、代郡、涿郡、以及冀北三郡、上党、甚至太原等地各郡书院中派人去招人。

    大晋的读书人出人头地的方式大多还都是通过举荐和自荐的方式。

    许多的读书人都是从一谋士、幕僚、门客开始的仕途,最后通过自己的上官提拔和举荐,一步步往上爬。特别的世家传承了数千年,在权贵中牵连广泛,世家子弟更都是直接通过祖辈的举荐成功进入朝中。如先皇时大儒王朝阳般,是在民间得了名声成了一代名儒后才被圣上征辟入宫的,是十分稀少。

    乾泰就在幽州中四处召集书生,愿意在同文馆举办巨大的北方文会,并且乾泰还要在同文馆文会之前举办了一场巨大的考试,只有通过了同文馆考试的人才能参加这样巨大的官方文会。而乾泰就是从这些有足够才识资格参加同文馆文会的书生中挑选人才。

    乾泰作为一个北方的蓟县候,没有资格去改变天下的文人踏入仕途的方式,想做出科举的制度如今还不是读书人稀少的北方所能做到的事情。

    即使这样,乾泰还是在幽州中找到了一大批中间的人才,大大的弥补了如今新占据下的下邺郡、常山郡、巨鹿郡、上党郡一下四郡之地的基础官员。

    在这个时候,乾泰还调出了阴司这些年对地方的监察记录,在分身阎都麾下的各地信民神域中。在生死簿中找到了好几位已被录在案的奇能凡人,大凡都是有着不同凡人的气运和才学。

    忙碌了几个月,乾泰一共找到了好几个胸怀谋略的年轻人,如周卓浩、汤辟邦、易江维、连荣等人。都是得自幽并、冀北各地的难得人才。

    这日,乾泰对身边的纪学灵道:“道文,记得上次本候从学宫,那时的学宫中每日读书声朗朗,学子何止上千。道文是学宫中顶尖的才学之士。不知可是否有什么朋友同窗,可请来到幽州为官?”

    纪学灵当即恭敬的答应,答应回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