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离开,可惜寻找黑山老妖未果。不过如此也让乾泰一举在幽州独大。再者人生总有几分不如意,前世乾泰在阴司轮回路上不知见了多少他人的悲欢离合、遗憾缺失。生命就是这样,只有一些残缺才能够让你还有去努力的余地,不然这故事就没得惊奇。

    (乾泰这些日子里用法术联系那公孙霸等人,都没有联系到,冥冥中在丹阳方向的大林寺一带有佛法阻挠,让外力难以进入。乾泰真的想去丹阳看看,可有些事毕竟不是儿戏和孩子气,自己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拖那宫梦仁替自己送信,信倒是送进去了,不过那又有何用,带不回公孙无暇一家与自己回去。)

    乾泰离开时,那袁家学子袁小利又来追人。袁小利是走在学宫中发生改变之前,所以对于乾泰离开后学宫中发生的事情不太清楚,毕竟此人是袁家的人不在学宫的核心之内。

    没有追捕到乾泰,经此事也让乾、禹知道这个官家书生袁小利竟然是袁家袁崇焕的儿子,也就是那袁绍的堂弟。不过这袁崇焕与袁绍不合,所以袁小利与这袁绍也有很大间隙。

    袁小利没有追到后,袁绍的人也来了都追着来‘送’乾泰,且袁绍的人还是受到了袁家家主的命令,可惜袁小利都没有追到,这些后来的人自然更是无用。

    袁小利这才从自己的‘敌人’口中知道乾泰的伟大,他对学宫的改变和离开后学宫的命令。这个袁小利之前以为天下儒生对北方反感,虽然从最一开始得到了一些情报,可却一直没有查到进入学宫中的到底是谁。他要是从一开始就知道是乾泰在此怕早已联系自己的家族为自己父亲邀功,所以袁家对于乾泰的重视太低了。

    坐船离开时,江上,站在船头回头望扬州,乾泰眼前不禁模糊,长孙无暇、她的眼神和歌声。

    禹工问:“主公,怎么了?”

    “没什么。”乾泰掉头走入船舱,喝道我们走!

    船只在河水上逆流而上,披风破浪,逆流冲锋而上朝北方而去,消失在水雾之中。

    (禹工心想:船上的禹工若有所思的朝扬州那个方向望去,那个方向是扬州的另一名地大林寺所在,那里几个月前还有一个女子闹得风波不断,主公是在望那个方向吗。)

    (乾泰心想:公孙霸、五岳魔山两位真人都在她身旁,而今那大林寺迦南和尚也站在自己一边,想袁家和袁绍那贼斯也奈何的了她,并不会过的不好。)

    晋末894年冬,因幽冥大帝乾泰南方之行,南方的学宫正式开山准许弟子学成下山,学宫夫子建议弟子北方一展所学。

    这一次,为北方大地带来了许多儒家的学识之士,也大大改变了北方大地在世人中的地位,北方大地特别是冀北和幽、并等地,仕人为官,让北方的民生治理更加的繁荣。

    从那日起,北方人也再次可以如乱世之前一样,学宫再次招收北方人子弟,且受势力庇佑免受许多势力门阀的明面上的欺压。

    

 第192章 伏案,诸雄

    乾泰自从扬州回来时,已经到了初冬了,江上水雾弥漫,从洛水一路归来直往彭城而去。

    两岸几十里的江面,一艘小巧的蓬船在水雾中披风破浪,船只被水雾隐秘,两岸人也看不见。江上有时会路过水军营寨,乾泰只需在水雾中使个小小的障眼法,借着初冬的便利自然条件就过去了,而且让乾泰窥探了一些南方水军军情。没有人发现乾泰是怎样离开这扬州、益州的底盘的,就桥悄然的已经转到北上。

    路过天水,可相望颍川。不过已得了学宫,曲阜儒家不去也罢,也没有时间了。

    在小船上闲来无事时,乾泰长与禹工研究南方水军械船。乾泰介绍了许多前世船械方面的见识,在船上与禹工一起做了许多的船模。

    乾泰通过禹工的口述和操作,也见识了这方世界战船和海船两大技术。此方世界仙道显世,与前世凡间不同,真正的战船和海船都运用了仙道手段,造一艘真正能扛得住海浪、术士攻击的大船,不但需要珍贵的木材、钢铁,还需要许多修士在其中辅助,铭刻阵图,图写符文。

    乾泰眼中,这战船又不如前世天庭中工部所造的那些仙家蓬船、战舰。

    显然,乾泰的见识和知识不可斗量,在船上大多时间还是乾泰提出一些建议,就在这几天里,乾泰已经为这位未来的船械大匠灌输了许多奇思妙想,不知不觉间破旧的蓬船上已经扔下了各种各样的模型。未来,幽州的水军战船就将从这其中出来。

    ……过了蜀郡,进入汝南就到了膨大辽阔的豫州地界,一路北上长沙、过天水,相距彭城遥遥在望。

    小船上,乾泰在船头端坐,水珠雾气皆不得近身,一身与船只不合的华服锦袍,即使在破旧的蓬船头端坐他也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

    禹工在一旁冥思苦想。摆弄着几个模型思考的津津有味。

    乾泰端坐,平视。胸下手中却拿着一面小巧的骨镜在手掌中翻来覆去的颠簸。

    时而有一道金光法力从手腕处飞出,好似在小蛇一样围绕着骨镜缠绕、试探。就像骨镜是一块香饵,让这些法力馋涎的围绕攒动不休。

    偶尔骨镜会灵性的震动一下。震散包围着周围的乾泰的法力,当镜子有反应时镜面里有金光纹路闪动,是九九八十一道怪异的符文在镜子里面如跗骨之蛆,抖动颤抖。

    心想:“这白骨镜啊、白骨镜,是不凡。可不知是何来历。”乾泰目光没有放在手上,心思却全神贯注都在小心的刺激着骨镜,参悟这骨镜中气机变化。

    乾泰当年初次往这面骨镜中印入前世‘孽缘镜’的阴司符文时,就已知道这是一面先天灵宝。因为前世乾泰在地府时曾掌控过生死簿、生死笔,这两样地府至宝就是前世那方天地造化的先天灵宝,而这面骨镜虽然隐晦普通,可乾泰几次运用都曾发现其上有着类似前世生死簿的先天气息。

    先天灵宝该如何炼化呢?前世听过圣人讲到,那时需要大罗金仙修为才能去参悟的宝物,因为这类宝物中都有一丝天地规则演化的先天神禁,非大罗金仙是不可能玩得起的东西。

    如今。乾泰手中拿着一件类似的东西,所以对于从外得知任何说此物多么不凡的话,都不感到意外,也许这东西将来会真成了自己重要依仗。假如要是真能得到一件先天灵宝,乾泰感到自己这转世轮回,重走一遭修行路的遭遇也算不亏。

    细数来,这面骨镜曾帮乾泰抗过当年十八金刚僧的攻击,也用其收服过北方的妖魔邪修,如今夫子、蜀山掌教口中也提及到它的神妙,可一刻不完全炼化此物就不能完全知道此物的来历奥秘。

    骨白色的镜子在手中翻滚不休。这到底是什么东西的头顶骨磨成的呢,能经的住天地的造化,化作了先天宝物。乾泰对于这骨镜也是胡思乱想。

    把玩后,就努力修炼。

    吐气吸气。呼吸天地造化之气,抬眼平视,观看大千世界了悟乾坤法则。乾泰的神魂如入青冥之中,天地就在自己周围,在河道之下是无尽归藏的大地。咚咚的声音,是大地的脉络在跳动。、

    乾泰边洗练着手中的骨镜。边感应天地中的法则变化,去聆听大地的跳动,身体内属于自己所编制的大地法则在变得舒展、厚重、绵长。

    乾泰的修为,是一日/日越来越深厚了。

    学宫助真龙,平天下,济苍生,,许多书生纷纷走出进入各方势力的幕下各为其主。学宫自古以来是儒学中隐修一派,许多学宫求学的弟子走出,剩余的也只剩下一些嫡系真正的儒学隐修隐居在学宫中。

    天下大乱每日都在上演,冀州,在河间、渤海、博陵、乐陵、巨鹿一连五地都再次闹了起来,那占据渤海的赤/匪头领大坤王席卷了许多地府庙的信民,开始再反。

    扬州、益州、并州、幽州、青州、豫州,诸侯并起,天下都在忙着争夺着自己的底盘,各种阴谋诡计上演不断。

    过了彭城。

    “苍天已乱,神道当立,邪魔将世,共主当出!”乾泰也遥控这彭城的阴神,操纵冀州的信民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反正冀州大乱,乾泰索性让冀州混乱起来,让冀州彻底混乱,试探那太一宗。并且如今这恶魔也好、太一宗、还有那上不了台面的大坤王也好都在冀州,冀州的局面背后藏得问题太深,我也出分力尽力的把水搅混吧。

    这冀州也是天下闻名的灾难之地,自当年乾王反朝以后,就战火不断。冀州鱼笼混杂,各方势力十分的复杂,从没有统一过。哪像乾泰的幽州、曹家的青州、世家林立团结的司隶州、以及益州、扬州等地安定。

    刚过彭城。于彭城北鲁郡外,乾泰带着已早受招在此等候的辽西真人、高士廉、十几个北方修士换乘了大船,北上幽州。

    而今,豫北也是战场。

    鲁郡大阴山内边沿,飞鹤一群从天而来,其中夹杂着剑光飞天,远远的有一群修士从东方飞来。

    当豪迈的大笑声响彻天际,众人就知道是蜀山的燕赤霞又出来打酱油了。蜀山一早就有与乾泰约定,待乾泰从南方归来时,在此地让玉瑶公主跟乾泰回去。一众蜀山弟子落下飞鹤,玉瑶从飞鹤身上飞起飘落,飘飘潇洒的身影好似九天仙子,让人眼前一亮。显然,这些年玉瑶在蜀山也修炼了一些玄法,学了蜀山的法术传承。

    众人接到了玉瑶进入船舟,乾泰问燕赤霞道:“青州现在怎么样?”

    燕赤霞指着远处的军营道,撇着嘴道:“曹丕那小儿就在这豫北,如果不是一直曹陆两家在这边界争执不断,曹家的军队已经出兵占据乐陵、渤海两地了,不过如今看来曹家也有些不耐了,估计不久就要出兵博陵、渤海,介入冀州的战事。”

    接到玉瑶,诸人分别告离。

    接自己的姐姐回家咯。

    ……

    船中,乾泰在蜀山的人走后就来与玉瑶独自在房中聊起家常,乾泰也情不自禁感慨、亲情流露道:“玉瑶,我们回家,姨娘、李尚书都在等你。”

    ”我们回家了,皇弟。“玉瑶也道,看着四周的景色,这一去北方又不知何时能重回中原。

    换作大船,船一路朝北驶去,水浪朝两旁翻滚而过,船头碾压河面。水面有水雾遮掩,两岸有信民、阴神掩护,可以说到了通天河以北,就已经进入了乾泰势力辐射范围之内。天下虽大乱,可在这北方大地,照顾得了自身安全乾泰是有着绝对的自信,都已不是当年。

    (今天就更新一周了,还望书友给点票票、打赏吧。没有奖励帮豆根介绍下也行,还望大家多多支持,支持豆根,支持这本书。)

    

 第193章 小团圆,仙人在望

    晋末904年临冬,蓟县候乾泰南下归来,带着失踪多年的大晋长公主回归。

    船只归来,停泊在涿郡城城外河畔的码头。

    天上风云低垂,道路旁野草扑地。

    迎接队伍在码头拥挤等待迎接,码头上一辆软车相迎接玉瑶公主,有乾铭当头,侯府亲信、地府庙大祭司等高官领头,其后百官跟随,后是一层王府近卫,在外围的人群分为三批,儒生、庙祝、氏族代表,最外面是大军隔离。更远就是跟出的百姓。

    乾泰等人从船上下来。

    乾铭等亲信纳首鞠躬,剩下的百官。百姓。庙祝就都拜下了。另外百官中显眼的还有前面的大祭司,与拱手的众人不同竟然也跪下,口中念的也神号:‘幽冥大帝、阎都帝君’。

    玉瑶面纱蒙面,侍女扶着登上软车,剩余的人纷纷上马。

    河岸上船只林立,都在观望,可谓是十里长街。

    乾泰下船后发现,最外面有一些新面孔书生,两月不见,涿郡有变化更亲切。

    进入城中,百姓迎接跪拜。

    王府,是家眷在此迎候。老尚书李同知也在,玉瑶公主回来了,一别就是五个年头,亲人思念,相见众人纷纷都是眼眶盈泪。

    王府中忙碌起来,百官退下在前院等待,乾泰在后院换了衣服后,就前往前院会百官。

    王府中举办家宴,乾泰邀请百官赴宴。

    白日,虽然是家宴,可自然也分成前后两地,前院的宴会上王府中的许多家眷不会出现,主要还是宴会上乾泰需要露个脸,以示自己的存在。百官会。下午,宴会就已解散。

    傍晚,后院才是真正的家宴,乾泰、乾铭归来陪亲人。还有刘伯温、陆判、大祭司碧霞几个亲信一起在。

    宫灯袅袅,殷殷的诉说声、欢笑声在宴会上回荡。

    乾泰带着几个人恰巧进入,乾泰问道:“都说些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