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想过这一条计,早年曹操水淹下邳,早有人想过那次战例。
邓艾道:“团长,水淹约克城,却不是要淹其两三月,其实,我辰河军只需水淹约克城一日,只需大水自城中流淌而过,那此事便成。至于排水问题,可将其在乌斯河的排水出口堵住,那时水入城池,便是想流出,都不如上游水势猛烈,排山倒海!”
“只需淹其一日,却有何用?”程咨再问。
“约克城能阻住我辰河军者,非其城墙、非其人多,而在于其城中有火炮、火枪。然其所有武器动力,皆为火药,若水漫过城墙,其火药必然浸湿,至少也要受潮,其火炮哑火,我辰河军那时可长驱直入,再无阻碍!浸泡一日之后,我还有疲兵之计,可轻松拿下城池!”
程咨听完大喜,马上领邓艾去黄射的司令部。
黄射与几位团级将领商议之后,决定取邓艾之计,邓艾又建议驱附近民力绝提,于是黄射命人抓壮丁三万,连夜选择有利位置挖掘河岸。又命人弄来沙包,准备封堵约克城排水口。
二月二十五日,大不列颠关键之战启。与此同时,由西域国至大鲜卑郡,绵延数千公里的铁轨,也宣告通车。
耗费了五十万大军,数十万民力的西辽铁路,西域至辽河城这条大动脉终于开通。
这条路始建于辰河五年十月,也就是建安二十二年金秋,西起塔里木盆地大西域城,东至辽水大鲜卑郡,横跨直线距离四千公里,中间站点达三百余个。
这是辰河度的奇迹,如此长的铁轨,便是走路,也要走十个月才能从头走到尾,但百万人力加上千台卡车、拖拉机同时上阵,终究只用了一年半便完成了旷世工程。
这条路耗费了辰河国一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但带来的意义,难以用金钱估量。
(本章完)
………………………………
第五百四十章 疲兵之计
经过几日的壮丁组织,三万劳力开赴战场,开挖从福斯河通往约克城的水渠,这水渠,乃是福斯河决堤之后引往约克城的水道。
约克城中的水军看着城外忙碌景象,皆大笑不止。
“水淹约克城吗?哈哈,简直笑话,他们不知道我约克城可是经元首亲自设计下水道系统,光出水口便有十个。”
“这就是号称举世无敌的辰河军?我怎么不敢相信,这是一群黄皮杂碎,怎么能想出这么不切实际的方案!哈哈!”
约克城中议论纷纷,便是将军们也百思不得其解。
约克城,北林中,程咨领大军正在砍伐树木,他们将一颗颗树全部锯掉细枝,扎成木排,经过几天,已然扎成数千个木排。
吕央团则一个个将木排运往水渠边,只等大水淹掉约克城,便全军乘坐木排顺流而下,直入约克城边。
那时可直接从木排上登上城墙。
远处一座小山上,两道身影连续数日默默的看着这一切,这两人,正是杨锡与苏秦玲。
“这回你信了吧,我辰河军中,不乏人才,便是没有我,只要给他们平台,他们便可以灿烂。”
苏秦玲点头表示叹服。
“元首!你既然早知有此人才,为何还要亲征,如今凶兽肉已经快没了,我怕回到辰河国之前,浪费一些时间。”
杨锡当然不能告诉他,自己亲至的目的,正是为了提升。
他看上的除了大不列颠群岛的领土,还有这领土上的两个人,一个解决了,还有一个待解决。
“我来,是给他们鼓励,有我在,他们心中有底!”
如今杨锡,是辰河人的神话,有杨锡坐镇,辰河军战力至少提高三成,这是精神支柱。
三日后,随着一声令下,福斯河之水汹涌而下,顺着水渠往约克城狂奔而来。
河水冲向约克城,这座雄城做着最后的挣扎,石头城墙将大水堵在城外,但水是无孔不入之物,顺着城门,往其内渗透。
城外渐渐的被水流环绕,城内的水却通过排水孔,进入了地底系统。
城内的守军放心了,这样只能是一场惊险而已。
但半小时以后,他们赫然发现,城中不再往地底渗水,水流渐渐的积累在大街小巷。
再半个小时,水位开始上升,竟然淹没了大腿,整个城中,水位开始上升起来。
此刻有人知道,下水道排水口被人封堵了。
随着水位开始上升,城中开始慌乱起来。城中有居民三十万人,当水位超过其建筑第一层时,各家各户开始爬到二层,有的房屋只有一层的,自然便至楼顶。
然而这水继续上涨,并没有停下来之势。
远处,黄射与众将拿望远镜看着城中状况,正说着什么。
黄射道:“如今水位已然升至城墙,该是进击之时了。”
程咨道:“司令,这邓艾说过,水必须淹够一日夜,便可攻城,其还有疲兵之计。”
“邓艾?便是献计之人?”
“是!”
“传他过来!”
不多时,一个气宇轩昂的年轻书生模样年轻军官被领至黄射面前。
“第七十九团一营营长邓艾报到!”邓艾行着军礼,这样又有了军人气质。
黄射也还以军礼,然后是问话。
“这水渠、壮丁、木排、堵排水口,皆为你之计?”
“报告司令,属下偶思得之。”
“好!很好,若此战顺利,我必以司令部名义,向大元帅申请你金质奖章。”
“这是属下本分!”
黄射笑了,不知笑其会说话,还是笑其太假。
“好!好!那你再讲讲你的疲兵之计。”
“报告司令!这大水刚刚淹城,彼军正精力旺盛,此刻攻城,其必拼死反抗。但今夜大水不退,其晚上必无处容身,只能睡于城中高处或是城墙之上。今夜我军可分出部分兵马,每隔一段时间吹号一次,佯装攻城,彼军胆寒,必全部惊醒,不能入睡,待明日时,我军休整完毕,再一举破之,必不费吹灰之力!”
听了邓艾建议,黄射等人皆大喜,吕央、孙绍看着此刻得意洋洋的程咨,心中大叹,这等人物,却不是出自自己营中,实乃遗憾。
此时已至下午,黄射当即下令,命一团军马早些马上休息,至夜晚再起来,那时便负责警戒以及骚扰敌军,其他团则只管呼呼大睡。
当日,城中百姓多有无处容身者,自然是求助军队,于是约克城守军各地救援,疲于奔命。
百姓无处容身,自然得占用城墙,于是士兵们只能挤着休息。
晚上刚睡下,还没合眼,忽听的城外光柱四射,号角齐鸣,城中百姓也好,军士也罢,吓得全部起来,却听得城外喊杀震天。
约克守军不知就里,胡乱组织,准备反击,半小时后,好不容易组织好军马,却哪里有敌军半个影子。
如此折腾了两个小时,于是散去,岂知此时,城外又有号角,这回不时还有枪击之声,城墙上有些士兵,猝不及防之下,被狙击手射中,掉入水中。
约克守军再次组织,准备迎敌。这波骚乱结束,已至凌晨两点。
但两点多钟,对方还不省心,刚刚安排休息,城外又有响动。
这回是小号、大鼓齐鸣。
约克城中守军已然疲惫,行动已然缓慢了许多,睡眼惺忪的爬起,这速度却慢了许多。
这一波死了数十人,人数不多,但人心惶惶,皆不敢睡。
一直挨到凌晨五点多,才回各自岗位休息。
有的人甚至发誓,便是响动再大,也不起来了。
五点多,睡觉是多美的一件事,于是大军睡下。
六点时,天色已然有些鱼肚白,昏暗的山丘已然依稀可见,此时大地昏昏沉沉,整个辰河军,却开始行动了。
黄射特种兵出身,对于此种事情,早司空见惯,辰河军数万大军,爬上了木排,悄无声息顺流而下。
数千木排在哗啦啦的水中基本没有声响,远处城头的岗哨也早睁只眼闭只眼,昏昏欲睡。
最先登上城墙的,是黄射直属的虎牙和狼牙六千特种兵。
他们一登上城墙,便如猛虎入羊群,不断收割生命,这时,真正的攻击开始了,但却进行的悄无声息。 [本章结束]
………………………………
第五百四十一章 围点打援
约克城中百姓三十万,军队有十余万,全部零散分布在各建筑顶上或是城墙。
虎牙和狼牙数千人蜂拥上城墙,一路射杀,触之即死。而其后的二十九团程咨,则是邓艾一马当先,命军士们负责将所有木排顺水抬入城中,木排入城,马上便有十余军士立于其上顺水往城内走,一路撑杆的撑杆,射击的射击,所向披靡,未遇抵抗。
黄射也没有下达降者不杀令,是以所过之处,皆为尸骨,百姓亦不例外。
邓艾急于表现,领军一路向前,第一个杀透整个约克城,登上东门城墙的便是其七十九团一营。
城中守军火药枪哪里上的了火药,放十枪能有一枪响便已然是万幸。
屠杀从东方微红,杀至日至正午。
战后有人统计,此战帕洛斯特国约克守军几乎全灭,战死八万多人,而百姓更为惨烈,竟有十三万无辜者被乱军射杀或是被淹死。
这一战震动南方伦敦城,约克城失守,意味着举国丢失一半。
却说黄射取了约克,又命劳力开始修补河提,便是此一项,又有两千余劳力在修筑河提过程中因事故被水冲走,不知去向。
帕洛斯特过北部全境陷落了,杨锡这才珊珊来迟。
一日后,堵住的下水道被重新打开,水势渐渐下降,大军开始焚烧城中未被水冲走的尸体。
邓艾表现优异,果然当场便被黄射推荐给了杨锡,杨锡亲自接见。
“传大元帅府令,此战邓艾献策有功,战功卓著,战时授予其上校军衔,升为第七十九团团长!”
如此一来,邓艾大喜,程咨却大惊,自己竟被取代了。
不过杨锡接下来却把目光看向了程咨。
“原第七十九团团长举荐有功,驭下得体,颇有战功,升授中将军衔,调任大不列颠战时司令部副司令,原副团长升任大不列颠战时司令部参谋长!”
于是皆大欢喜,这是战时调整,杨锡有着特权,其他人的功绩,自然是战后再行具体衡量,却不需要杨锡一个个来安排了。
“好!传令全军,带足粮草,全军出征,目标,伦敦城!”
既然来到了这里,粮草自不必担心,杨锡以战养战,所过之处,各地贵族纷纷被劫,各地教堂纷纷毁灭,是以粮草充足。
约克城与伦敦城相距只有三百多公里,若是特种兵,一日可至,但大军有着粮草,是以杨锡安排的是三天内抵达。
伦敦城是罗马占领不列颠的早期、公元47年左右,由泰晤士河上的商人在感潮河段建立的商港。
罗马人征服不列颠之后发展了这里的定居点和河港,公元60年城镇被烧毁后,整个城镇被规划重建。新建的城镇有城墙围绕,经济繁荣,并在公元一世纪莫成为罗马不列颠行省的最大居民点。
而帕洛斯特便崛起于伦敦城,其在伦敦城根深蒂固,将一个只有六七万人口的河港城镇,发展成了如今的七八十万人口商业、工业中心。
罗马人最早在公元50年建造了跨泰晤士河的桥,帕洛斯特则将其扩建成了钢筋混凝土铁轨路桥,也算是极其用心。
便是这整个大不列颠最大的城池,这日却人心惶惶,许多城中商贩走卒,举家搬迁,过了泰晤士桥往南逃逸。
他们从北方逃回的商人给他们带来了确切的信息,那辰河国人来自万里之外,凶神恶煞,是来自地狱的魔鬼,不管军队还是平民,没有丝毫留手,所过之处,全部杀光。
于是伦敦城乱了,两日时间逃跑了二十余万人。
第三日,当所有人都确定约克城真相时,逃跑者达到了高峰期,十室九空的情况出现了。
就连元首帕洛斯特,都有了逃跑的意思。
没办法,调兵已经来不及。
原本帕洛斯特以为,辰河军会被阻挡在约克,不想约克城数日便失陷,伦敦城只有守军五万,还不如约克城。
帕洛斯特深知真正的步枪恐怖,早期战争,这是无敌的。
便是对方只有一万人,自己五万人也不能正面对战。
有大臣建议马上向辰河军投降,并承诺调回中亚军队,并脱离六国联盟。
不对,现在是五国联盟。
当然,建议投降者占少数,多数认为可据城防守。
最后帕洛斯特本人决定,还是据城防守,等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