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儿不为奴- 第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虚弱,周士相也是乐意看到并愿意成全的。
  周士相从没自大狂妄到以为可以凭借太平军一军之力就能把西南几十万清军给一锅端了,所以他联络夔东十三家,将顺军余部作为一股大水从夔东放出来,去冲两湖,替太平军承担北线压力。另一方面,对西南清军,周士相依旧采取从前策略,即分化拉拢。


第571章 分化 拉拢
  分化拉拢的前提就是首先要确定谁是太平军的主要敌人,谁是次要敌人。无疑,满州人是太平军乃至全天下汉人的主要敌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你死我活,任何对满州人的妥协都是对汉人的背叛。所以对满州这个首要大敌,太平军要做的就是必须予以痛击,予以消灭,毫不留情的消灭。
  而对于蒙古人,则在痛击的时候可以稍稍拉拢一下。满清提出的宣传口号是“满蒙一家”,这个口号实际只是满州人一家之言。据投降太平军的蒙八旗固山额真苏日勒等人交待,只有蒙八旗的蒙古人和满州人是真正的一体关系,这是因为蒙八旗都是早年后金之时主动投附满州,或被满州征服的蒙古小部落,几十年下来,这些当初的蒙古人早就和满州人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或者说他们已经满州化,不再以蒙人自居,而是以旗人自号。最明显的证据就是蒙八旗的蒙古人都剃发蓄辫,而非蒙八旗的外藩蒙古人则没有。
  苏日勒的祖上便是蒙古小部落的贝子夸尔夸,当时带了三百多族人投奔努尔哈赤,是最早被编入蒙军旗的蒙古人。而关外诸蒙古大部中,只漠南蒙古诸部,如科尔沁等族与满州人关系紧密,其他蒙古诸部与满清的关系只限于合作关系。换言之,就是一起抢劫的伙伴,除此之外,满州人并无法对蒙古诸部实施有效指挥。而原先漠南蒙古的统治者,察哈尔部对满州人也是抱有极大敌意的。
  察哈尔部原大汗便是黄金家族的直系继承人林丹汗,可惜他于后金天聪八年死于痘症,后其妻苏泰太后、子额哲率部众归降满清,清廷将其部众编为六旗,授其为亲王统率部众。额哲因病去世后,其弟阿布奈袭为亲王。但是,与哥哥对满清的顺从不同,阿布奈却始终对先人的耻辱耿耿于怀,心中始终怀有复兴大蒙古之愿,不愿意被满州人统治,所以他接替哥哥成为察哈尔亲王后,多年不朝见北京的顺治,清廷便将其革职下狱,囚禁在盛京。
  阿布奈有二子,长子布尔尼,次子罗不藏。阿布奈被囚禁在盛京后,清廷以他长子布尔尼为亲王,但是布尔尼的态度与其父相同,同样不愿臣服满清。由于父亲阿布奈被囚,布尔尼对清朝的仇恨更为加深,一直在图谋反清营救父亲,并带领族人重振大蒙古的光辉。这一点,清廷心知肚明,只是因为南方明朝残余势力未平定,所以一直无法腾出手解决布尔尼,只能依靠亲近的科尔沁等部对察哈尔等外藩蒙古采取监视牵制。
  除了察哈尔等外藩蒙古,蒙古诸部实力较强的便是漠北的准葛尔、漠西的厄鲁特等部。对于亲近满州的科尔沁等部,由于自努尔哈赤以来长期实行通婚,并依赖其来充当屠杀汉人的急先锋,所以清廷对其照顾有加,想尽一切办法掠夺汉人的利益与其共享。但是对不怎么亲近的外藩蒙古各部,满清则不管不顾,拿其来做炮灰,做奴隶。
  不但如此,满清为了避免蒙古各部壮大,利用喇嘛教统治蒙古,规定凡有兄弟八人者,七人须当喇嘛;兄弟五人者,四人须当喇嘛;仅有一人可为娶妻生子的平民。这样一来,蒙古女人没有充当喇嘛的福气,但又难找得相当的配偶,于是都做了满州人泄欲的对象。这自然令得外蒙各部对满州更加敌视,不愿向清廷称臣纳贡。
  蒙古与满州关系的貌合神离及很多部落并非满清的盟友,这自然令得周士相调整对蒙策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哪怕这个朋友本质上仍是汉人的敌人,但在消灭共同敌人满州之前,还是可以暂时拉拢这个朋友的。
  八旗中的蒙八旗兵力约在25000至30000人之间,此次随多尼南下的蒙八旗兵力在万人左右,外藩蒙古兵则有三四千。蒙八旗也好,外藩蒙古兵也好,周士相都是一个态度,合作可携手,不合作便打杀。太平军和蒙古人合作有一个天然优势,那就是太平军中有着将近四千人的蒙古兵,这些人在现在及将来,都将对分化清军中的蒙军起到一定作用。
  而对汉军和绿营,鉴于这些人本就是汉人,且大部分还曾经是大明的官兵,所以周士相认为可以给他们一条重新选择的道路。换言之,对于如线国安、吴三桂这些汉人军头,周士相其实是想拉拢他们的。如果占了西南清军七成以上的汉人兵马掉过头来去咬剩下的两成满蒙清军,满清可以说不亡也得亡了。
  周士相没有给邵九公下达一定要歼灭线国安的严令,只要他能够拖住线国安,原因就在于此。而想要能够线国安反戈,前提则是让他看不到西南清军有赢,或有脱困的可能。
  周士相在沅州准备对满清的平郡王罗可铎下刀了,一旦全歼罗可铎部,那孤军深入的线国安多半就要考虑一下其本人及部下的前途了。罗可铎败亡,线国安再转换门楣,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和那些投降的明军恐怕就会成为清军统帅多尼做恶梦的对象了。甚至远在北京的顺治恐怕也会在半夜惊醒,从而考虑是不是遣使与贼秀才商量一下划江而治的事情。
  然而,事情总不会都按周士相设想的剧本走,线国安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将领。或者说,线国安是员良将,他有不按剧本走的资格。
  独山州一战,轻敌的第十一镇全军覆没导致广西战事从一开始就往着不可预料的方向走去。收到第十一镇高进库败亡消息后,第五镇的赵自强犯了从前在绿营的坏毛病,他没有想着立即封堵线国安,为后方重新部署争取时间,而是匆忙率兵后撤,结果接连丢失南丹、河池、庆远、罗曹、柳城等通往柳州的要地,使得邵九公不得不匆忙部署柳州会战。由于太过匆忙,且战况实在是不利,新的会战计划比原先差了许多。


第572章 重赏 药子短缺
  线国安猛打猛进,不断高奏凯歌向柳州推进,太平军的应对不当,丧师失地自然导致清军士气高昂,战意强烈。而那些被邵九公认定为战意不强,军心士气都混乱低迷的降兵在清军一连串的胜利剌激下,也判定太平军不如清军,大明还是要完,从而生了要在新主子面前立功的心思。他们要立功,自然就要向大清献投名状,这也是为什么攻打小北山伤亡最多的是那些降军,而降军依旧替清军卖命的原因,因为他们看到的是太平军被清军包围攻打,而不是太平军围着清军打。
  在此过程中,线国安也表现出了良将合格的手段,他对降军,尤其是降军中的将领安抚力度绝对不弱于周士相。
  钱财、官位、女人、地盘,一切能够剌激人卖命的东西,线国安都大方许了出来。而这年头,普通士兵在将领的眼中和炮灰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线国安花了大价钱,明朝皇帝都马上要被擒杀,一路进军又是不断胜利,降将们没理由不卖命。只要嫡系亲兵在,下面的兵就闹不出事来。人打没了,到时再拉就是,这世上两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却是好找的很。
  降将们人人卖命,线国安的嫡系更不示弱。太平军抢了他们的身家,让他们这么多年的积蓄全打了水漂,别说手下有兵的他们了,就是换成普通百姓,又哪个不是恨的咬牙切齿的。
  如同太平军发家的模版,线国安麾下的那些降军重走了向太平军投降清军的道路,且表现的更恶,也更加凶残,一点也不弱于当年李成栋、金声恒、王得仁等人。
  清军大举进逼,太平军节节失地。太平军方面,一些降官和降将对于局势也产生了错误判断,很多人已经开始准备后路,准备如何为自己洗脱“从贼复叛”的借口。
  有几天,邵九公在柳州城中坐卧难安,他很担心自己守不住柳州,那样就意味着大帅在广西的全盘部署和全部心血都付诸东流。若是广西被清军复占,攻入湖南的太平军就是陷入绝地,在两湖清军、贵州清军、广西清军的三方夹击下,大帅再是天纵之资也断然不可能翻盘。所以广西绝不能丢,柳州更不能丢!
  为了不让最可怕的局面出现,邵九公竭尽所能调集了所能调集的兵马屯于柳州,另外命令水师往柳州运来大批粮草,又下令将在南宁和浔州刚刚组建,还未进行多少整训的狼兵调来柳州。
  好在线国安突入柳州后,却被小北山阻住了十多天,损兵折将,再也不复前些日子快打快冲,摧枯拉朽般的攻势。这让邵九公安下心来,也让那些起了异念的降官降将们重新审视起来,等着后续战事变化。若线国安能够突破小北山拿下柳州城,先前那些准备自然有用。若是线国安失败,那先前那些准备就得马上抹去痕迹。和清兵的刀比起来,太平军的刀把子也硬的很。
  每次小北山发来的军情,邵九公都要仔细审看,有关清军伤亡的数字,他严令吴麻子不得夸大,以便能够从中窥视线部真正的伤亡。
  小北山的接连胜利诱发了柳州守军的强烈战意,一些将领向邵九公请战,都道清军远道而来,又顿兵多日,定然疲倦至极,此刻正该全军出击重创对方,从而结束这场战事。
  邵九公老成持重是不假,但不代表他没有勇气。他能随孔国治兄弟从江西一路打到广东,靠的可不是什么老成持重,而是杀人的锐气,要不然,他也不会活到现在。
  江西老表出身的广西巡抚在叠加计算了清军伤亡后,结合从俘虏那里得到的情报,做出一个他认为还算精准的判断,那就是在连日进攻失利,损兵折将的情况下,线国安部此时也是虚弱至极,处于进退两难境地。其军中明朝降军大半不愿再被充为炮灰消耗,若柳州守军出城进击,哪怕不能重创线国安部,也当能迫使其退往庆远。这样,柳州和桂林的联络便能恢复。邵九公一直想问问那个游离在外的赵自强,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巡抚大人。
  ……
  城楼上,邵九公轻挼这半年长长了不少的胡须,望着小北山方向,听着那边传来的炮声,有些冷笑。线国安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小北山的工事修得无比坚固,他想拿下来至少得要万余伤亡,这个伤亡代价他能吃的消?他攻了十多天,难道还看不出他根本没有能力拿下小北山?退一万步讲,你线国安就是拿下了小北山又能如何?难道你以为你还能拿下柳州不成?
  线国安半个月来顿步让邵九公心情大好。
  “禀抚台大人,牛指挥急报,清军驱使大量百姓冲击小北山,我军药子消耗太大,牛指挥请求抚台大人再调一批药子去。”
  “驱百姓冲击?”
  邵九公摇了摇头,对线国安这种愚蠢做法不以为然,清军这种做法除了让广西汉土百姓更加仇恨他们,还能有什么好处?难不成线国安以为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能够替他们拿下小北山不成。不过小北山守军药子被炮灰消耗过大这个问题却须正视,清军驱炮灰上来,守军总不能一炮不发,一铳不打,真要这样,这阵地还怎么守。
  “去,将藩库药子再拨一批去小北山,另外,叫吴麻子将伤亡情况报来。”
  邵九公如此吩咐道,小北山对柳州十分重要,守军可以力败而亡,但却不能因为物资不济而败。
  统管军需的副将王有喜闻言却上前一脸苦色道:“大人,藩库已经没有药子了。”
  “没有药子?”
  邵九公吃了一惊。
  太平军夺取广西时并没有缴获多少火药,原因是广西清军的火药大半都被线国安部下汉军带走了。留守广西的清军除了极少数汉军外,余者多是骑兵和营兵,根本不用火器,如此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火药供太平军缴获。因此现在广西和湖南的太平军所用药子除了一小部分是缴获所得,余下都是靠前期从广东带来的,连番征战之下,药子的消耗自然是个天文数字。
  广东那边虽新建了专门生产火药的军工厂,可这厂是新建,所产药子数量有限。为了供给前线所用药子,在宋襄公的主持下,广东布政使司衙门和澳门的佛郎人重金采购了一批,另外也向金厦的郑氏采购了一批,这才保证了前线药子供给。但因为太平军进展太快,战线拉的过长,导致后方往前线物资输送出现了一定困难。柳州这边,最快的一批药子输送过来也得六天后。
  邵九公有些头疼,小北山防线之所以能够大量杀伤清军,靠的就是依山而筑的环形工事,但工事是死的,最终杀伤敌兵靠的还是小北山上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