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她的在天之灵也能够长享安息。
她不是担心没人替她送终,也不是担心死后没有风水宝地安葬,而是她一直在期望:
一、她希望五里屯村和平顶坡村共同的小学能够有一栋新的教学楼,而不是现在的泥砖瓦房,一到刮风下雨天就得提前让学生下课回家,省得发生意外。她希望这学校能直接开设到六年级,而不是只是现在的一至四年级,五六年级的学生则需要到大队的学校才能上学。她希望学校有新的课桌椅,而不是现在老桌老凳,有的人还得从家里带去凳子;她希望教学楼前有操场可以做操,有球场可以打球,甚至还有花坛可以赏心悦目,就像镇中心小学的那样漂亮……
二、她希望人人都有书读,都可以多读点书,做有用的人。
三、她希望五里屯村和学校之间的那条小河上面能建一条小桥,而不是现在的踏石过河,每逢大雨山洪,大人小孩都只能望河兴叹……
四、她希望镇上能想电视一样建立一个类似养老院的地方,让那些孤苦伶仃的老人或五保户们可以一起入住、一起热呵、一起互助及一起被照顾……
其他也还有许多小小芝麻蒜皮的小事她也仍然惦记着,什么她的老母猪要配种了,母鸡在某个柴窝里生蛋要记得捡省得被老鼠吃了,当然还忘不了说她还有几百块钱放在枕头套里面,说要记得帮她捐给学校……
平凡的人,伟大的心。
可是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在这样的社会却还要这样的老寡妇死了还要操心?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国家自很早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一直都特别关心和重视的问题,可为什么这里居然还是这种状况?没错,这里是偏,两村都依大山,都是路的尽头的那种村子,可是这里的人们生活并不是那么的贫困啊!没看一座座楼房都洋里洋气、大车小车跑满地的吗?
再看那金碧辉煌的庙宇和这简陋之极的学校对比——我竟无言以对!现在的我自然不会诋毁信神敬神有什么不好,但是神灵也不是瞎子,你自己的素质都没提升起来,神灵凭什么要保佑你?就凭你的酒够香、肉够肥?
素质怎么提高?读书自然不是唯一的途径,但却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有知识有文化了,懂的事情见的世面,也自然水涨船高,这素质不就提高了吗?
可是这两条村的人脑子都在想什么?学校是大家的学校,去读书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孩子,可现实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记得我还小的时候,去大姑他们家的时候就听他们说他们村里也是有一个学校,一个老师,两个年级一个班——没错!就是两个年级一个班!
你道为啥?
第226章上帝的决定(你若安好)
原来因为村子本身就人少,全村上学的适龄孩子也就那么十几、二十个,可是孩子们太小了也不适合翻山越岭走远山路去上学啊,所以就两个年级一个班——左边一年级,右边二年级。
而老师也得苦逼地先教一年级,让他们读书写字做练习,再去教二年级,还得语文数学轮番上,偶尔还得教一下美术、音乐、思想品德……这个老师也真是全才!赞!
而且由于条件艰苦有限,那件破旧的房子改建的教室,除了那个黑板是新做的,就只有几张破旧的桌子,凳子嘛——呵呵,想坐的同学麻烦自己在家里带来凳子,不带你就站着,这样还更不容易瞌睡走神呢!
不过那是当年的状况,现在大姑他们村的日子好过了,学校的教育工作也没有落下。一栋两层的小教学楼,四间教室,虽然老师只有三个,但交叉上课也是绰绰有余的了,没看现在他们村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了吗?我那三个表侄子的学习成绩也是杠杠的,注定是大学生的料!
可是这里的状况——你么!想想我都觉得有点愤怒!
非是国家不帮,非是政府不给力,非是大队干部不知道,而是这里的人固有的某些僵化思想作怪罢了!
这个我该如何帮助刘婆婆实现?
我?以我的经济能力别说就一所这样的小学,就是十所、二十所我也建得起,可是我建得起学校,我建得起人心吗?
“书非借不能读也。”说的是:只有自己借来的书,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学习。道理也一样,这学校不是他们自己建立起来的,他们又怎么会好好珍惜?
建校,得他们自己来!
有特别需要的时候,咱可以小小赞助。
不过这个事情说急不急,说不急也急——唉!到时候再和龙五爷商量商量,以他的名气和威望或许能加快这个建校的时间吧!而且我也不日就将离开百川,这事我可也监督不来!
刘婆婆的第二个愿望其实和第一个愿望也息息相关,有了好学校,家长自然也多了让孩子读书的念头,那么自然也可以多读书,将来或许也就可能更有用。
其实我也特别理解刘婆婆的这个愿望,因为我大姑也有这种愿望。大姑曾经不止10000次地对大表哥或表姐们或我说过:“因为我没有读过书,我知道没文化的苦,所以我就拼命地赚钱,也要支持你去读书,不要像我这样做个睁眼瞎,一辈子都离不开这个山窝窝。”
大姑教育完她的儿子女儿,对我这个关家的独苗要求也自然严格之极,因此她支持我读书的热情似乎比望子成龙的老爸还要高上几分,还好我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乃至大学,学习从来都是顶呱呱,也没有让她失望过,只是后来出现了那档子事——真是让人无可奈何!
这第二个愿望可有点大啊!
这和那个谁的那个梦差不多:有一天一个家伙梦见了上帝,上帝说可以满足他一个愿望,于是他拿出地球仪说要世界和平,上帝说太难了换一个吧,这家伙拿出他的照片说要这人变得更漂亮一点,上帝沉思了一下说拿地球仪来我再看看。
咳咳咳……刘婆婆!小孩读书的事也就罢了,他们将来有没有用——这个还真不归咱们管!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多么诗情画意的诗句啊,可是你们这里——居然连小桥都没有,这要是让当年的老马骑着瘦马看见了,如何做得出这等千古佳句?
那条小河我也知道,其实平时水流确实没什么,在水中垫几个石头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完成轻功水上漂,可要是暴雨来了、山洪暴发——上有无数的山沟流水汇聚于此,水流哪能不急、高、大?那个时候别说人了,就是牛下去也得被冲走。而那种时候人们还想要过河,就得绕到几公里下面的一条农用天桥才能过河了。
这个也是民心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
而且听说建桥和修路现在国家都积极扶持,好像是国家支持一半,村民自己集资一半,那样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难题啊!?可是为什么这些人——唉!怎么觉悟竟比不过我们可敬可爱的刘婆婆呢?莫非别人做事做人用眼用手,而刘婆婆却是用心?
至于养老院么?这个可是大事情啊!非群众和政府万众一心不可,个人能力还真是无能为力,要知道我们青山镇那么大,现在也还没有这种养老机构呢!
这事我就负责传达,不负责完成。
至于有需要特别帮助的地方,我就让老爸表示关注并看着办,关键的时候尽尽心意就成,要想以一己之力完成这些“丰功伟绩”,谈何容易?多少上亿几亿的慈善家,都不敢想干啥就干啥呢!咱这区区小钱,哪能干嘛?
至于刘婆婆其他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想来自有人处理吧!?我也没必要一一交代,只是那钱——虽然不多,但也是刘婆婆的毕生积蓄,她说干嘛那就干嘛!再说建校要集资,修桥要集资,要是能以刘婆婆的这种精神来号召,说不定成功的希望还能大增呢!
刘婆婆罗哩罗嗦,但现在化为鬼魂的语速极快,也得亏我四级听灵完满,对她的话语句句清晰入耳,才不至于漏失。等她还在重复罗嗦,我也就不再倾听,找来龙五爷和那几位五里屯村的头面人物,告诉了他们刘婆婆的最后愿望,至于要不要做,该怎么做,我一个外人自然不会指手划脚。
其实这些问题也不是刘婆婆独具匠心、别具慧眼才发现了的,只要不是死人,谁能看不到——呃!刘婆婆是死人,但看这些问题却很透!
头面人物们沉默了……
龙五爷也沉默了……
我只是一旁带着,不作建议……
好一会龙五爷才打破沉默道:“老伙计们!或许我们趁着还有时间和精力,是该做些什么事情给后世的子孙瞧瞧了!”
五里屯村的头面人物们继续沉默……
第227章打完收功
龙五爷见他们还默不作声,脸色一沉,大声道:“刘婆婆一个老妪尚且如此用心、关心,身死了还如此惦记着这些造福后世子孙的事情,她为了谁?为了自己?我们这些大老爷们难道就比不过她么?”
龙五爷越说越激动,唾沫横飞,声音高昂,甚至把不远灵堂的的村民都惊动了。
呵呵呵,龙五爷!做法事大家都佩服你,可是要说这伟大的平凡心肠,不是我小看你,你——还有他们,还真比不过刘婆婆!
不过后知后觉总比不知不觉的好,哪谁不是说了吗——知错能改,善大莫焉!
可是这几个五里屯村的头面人物啥意思?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还不表个态,在扭扭捏捏地大眼瞪小眼,这是干啥呢?不说要你立个军令状啥的,起码弱弱也要呼应一下啊!就这么让龙五爷资格唱独角戏,真的好么?
大事当前,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这些人明显又比龙五爷差了一个档次!
难怪你们这里连所像样的学校都没有,连条小桥都没有!怎么?那些小孩不是你们的小孩?都是捡来的、石头崩出来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或许这五里屯村和平顶坡村还有这某些特殊的其他原因在影响着这新学校的建立吧!可是不管怎么地,总是要有人行动起来,才能打破这僵局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一步走出来了,而后面的事情还不顺理成章?
而刘婆婆的临终遗愿,可不就是一个很好借坡下驴的下墙梯吗?
我不知道你们具体有什么历史渊源一直如此怠慢学校,但是在这个“知识就是力量”的年代,建好学校,学好知识,这他么还需要考虑的吗?
马丹!看到这些所谓的头面既然如此反应,我也心里哇凉哇凉的,难怪刘婆婆临死都放心不下,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挂牵,想必她生前也无数次跟这些人反应及劝说了吧!只是那结果——看看五里屯村的现状也就知道的了。
龙五爷似乎对这里的情况比较了解,激动了一下,反而也冷静了下来,“这样吧!事后我们两村全体开会讨论是否建立新的学校,到时候邀请教育组的领导也过来参加,我们集体表决!行,就干!向国家申请资金补助、两村人头分摊、个人捐款自愿同时进行;不行,就拉七八倒!我瞎操那么多心干嘛?怎样?”
那几个头面人物听了这话到反应迅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好吧!你们的事你们具体解决,我也不操那闲心!
至于那个小孩多读书、读好书,做有用之人,这个其实也就和美好祝愿差不多,大家也就笑了笑,表示了感激,就准备听下一个。
不过我当我说要建小桥的时候,这些头面人物倒是爽快答应,还说已经给上面打了申请报告,只等批复下来,资金到位,他们这边也会集资、均摊马上行动,全村人几乎都是支持的声音。
呃?那为什么学校就不能一样爽快呢?
不过现在不是刨根问底的时候,我还是抓紧时间办事、完事,以让他们送刘婆婆入土为安才是。
养老院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众人听了也是心有戚戚,却表示了无可奈何,最多也就说说会考虑的之类客套话。
不过或许同为鳏寡孤独的人群,龙五爷倒是感触颇深,但是见多识广的他自然心知这个在现阶段的百川乡镇农村,是个难难难,难于上青天的任务,所以长声一叹,便只摇头不语。
我也心知这个养老机构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我们国家许多经济发达的地方,养老的福利措施甚至已经颇为完善。只是经济决定一切,我们这边的经济条件还尚未成熟,想要那些东西一步到位,恐怕还得再等等,再等等,再等等……
那些刘婆婆交待的鸡毛蒜皮的事情我也挑了一些来说,没想这些头面人物对这些却颇为热心、上心,几乎每听一件就交代专人即刻去办——莫非这些人都是专门做小事的天才?
事情到此我的任务就算完毕,不过我心里敬佩刘婆婆的为人与心肠,我不但破天荒地回去再重重磕了九个响头,还跟随着进山的队伍亲自宋送她入土为安……
等忙完这些回到五里屯村的祠堂,已经晚上七点多,夜色已落,顾